霍林郭勒市农牧林业十二五规划.doc
11页霍林郭勒市霍林郭勒市农农牧林牧林业业“十二五十二五”发发展展规规划划一、一、 ““十一五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发展简要回顾期间农牧业发展简要回顾 (一)(一)农农牧牧业经济总业经济总量和量和农农民收入民收入实现较实现较大增大增长长 2010 年全市一产增加值预计突破 1.5 万元,较 2005 年一产增加值 5582 万元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33.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 14000 元,较 2005 年农牧民人均收入 3715.41 五年平均增长率达到 55.3%二)(二)农农牧牧业综业综合生合生产产能力能力显显著提高著提高2010 年我市虽遭遇旱情,但粮食稳定在 2.5 万吨以上,比2005 年增加 1.4 万吨,年均增长 25.5%;2010 年蔬菜种植面积实现 1350 亩,蔬菜产量实现 6750 吨2010 年六月末家畜存栏实现18.6 万头只;全市肉、蛋、奶、绒毛产量预计达到 6000 吨、120 吨、4000 吨和 315 吨,分别比 2005 年增长 63%、50%、73.9%和-25% (三)(三)农农牧牧业结业结构构调调整整进进一步深化一步深化“十一五”期间全市平均粮食播种面积 7.5 万亩,总产量年平均 2.4 万吨;经济作物中,蔬菜种植因工业用地,蔬菜用地较 2005年减少 2445 亩,但已由露地种植向设施型种植转型,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每亩产值 3.14 万元。
畜牧业牲畜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为改善生态环境实施禁牧舍饲政策,牲畜头数虽有减少,但养殖业由传统天然放牧向设施型养殖转型截至 2010 年全市有养殖小区 2 处,入驻养殖户 100 户,规模养殖场 8 个四)(四)农农牧牧业业科技推广及科技推广及应应用水平用水平显显著提高著提高围绕养殖小区和农业设施园区建设,在设施园区通过典型带动,着重推广适合市场需求及地方适合的新品种,通过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来提高收益;在养殖小区内,通过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引导养殖户养殖经济效益好、市场需求大的牲畜品种,在棚舍建设及养殖技术给予支持,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现在设施园区蔬菜新品种应用率达到 35%,良种覆盖率达到 95%以上,养殖小区家畜改良及良种率达到 97%,肉牛细管冻精使用率达100%五(五)农农畜畜产产品品质质量安全水平得到加量安全水平得到加强强目前我市共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 7 处,分别是双利总店、南双利、北双利、世纪华联、菜市场、设施农业园区和养殖小区,基本上实现了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主要对市场上销售的瓜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和猪肉中的“瘦肉精”进行检测目前主要对 21 个蔬菜品种,9 个水果品种、各种品牌冷鲜肉及市内新屠宰的猪肉进行检测。
六)(六)农农牧林牧林业业行政行政执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法力度不断加大切实做好农资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农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具的行为,规范了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管着重对化肥、农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的规范使用进行了查处;在森林、草原法执法中严厉查处了违法征占林地、草原等行为七)林(七)林业业生生态态建建设稳设稳步步发发展展依据 “十一五”林业规划总体思路,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主动融入经济发展大局,突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生态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资源管护顺利推进 “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 1.2 万亩,封山(沙)育林 2 万亩在工程造林中完成国家三北四期工程 1 万亩完成全民义务植树 60 万株,完成四旁植树 0.2 万亩,完成育苗 0.1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6.27%十一五”期间,我市农牧业工作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在指导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思路上,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不强的问题;二是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的问题;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农牧业发展的问题;四是农户综合生产能力和组织化程度低,市场整体竞争力弱的问题;五是农村政策不配套与农村纠纷难调处的问题;六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与抗灾保丰收的问题。
二、二、 ““十二五十二五””农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农牧业发展的目标与任务(一)指(一)指导导思想思想:我市与周围地区相比,具有农业规模小、农村布局分散、农牧民人口少等特点,在农牧业发展上较容易摆布,另外工业经济发达已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农牧业发展正面临前所示有的机遇但随工业发展,工业用地逐步扩大,农牧业用地面积逐年萎缩,制约了农业的大发展按照“生产设施化、增效科学化、发展持续化、产品市场化、关系和谐化”的目标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建立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新机制坚持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继续扩大设施型种养业规模,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15 年实现农业产业化,再经过 5 至 10 年的努力,使我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二)(二)奋奋斗目斗目标标: :总的目标是到 2015 年实现农业产业化,到2020 年基本实现农村城镇化具体发展目标是“两增长”、 “四提高”,形成“四个新格局”两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 2015 年达到 1.5 亿元,年增幅为 10%,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000 元,到 2015 年达到 18000 元。
四提高”:一是提高农牧业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设施农牧业不断发展,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3500 亩以上,生猪、蛋鸡规范化养殖达到 95%以上同时建设专业合作组织,形成新型农业市场体系,提高农牧业承受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到 2015 年,农业增长中科技贡献率达到 60%,模式化栽培等一些实用性技术得到较快发展三是提高农牧业机械化程度农牧业机械化综合水平2015 年达到 85%以上,为 2020 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四是提高森林覆盖率2011—2015 年规划完成封山育林 7.5 万亩,可使有林地及灌木林地保存面积增加 1 万亩,有林地及灌木林地保存面积达到 7.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8.21%2016—2025 年规划完成人工造林保存面积 2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10.48%,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2026-2050 年规划完成造林保存面积 5 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16.18%以上,使宜林荒地得到有效治理,林业生产由造林和低产林改造,转移到森林经营和森林旅游业及林下产品的开发利用,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及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生态文明。
四个新格局”:坚持不断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形成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轴,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坚持应用市场新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新格局;坚持稳定、完善与创新并举,建设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三)主要任(三)主要任务务: :1、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粮食:稳定小麦、油菜及蔬菜的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积极发展名特优杂粮生产,品种上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油菜等品种 “十二五”期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8 万亩,保证全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 2 万吨油菜籽: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提高农业单产水平,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1.5 万亩蔬菜:大力实施菜园子工程,依靠保护地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积极开发净菜袋装、脱水菜等蔬菜制品,商品蔬菜生产面积达到 0.135 万亩,其中温室 500 座 350 亩,大棚 600 栋 600 亩2、加快发展现代化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全市农村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入的重要途径适应市场需要,调整品种结构,在优质、安全的前提下,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疾病防治、畜产品加工流通三大工程,达到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明显提高的效果。
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市畜牧业增加值 1.2 亿元,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达到 24 万头只,其中:奶牛饲养量 300 头,肉牛饲养量达到 1万头、肉羊饲养量稳定在 20 万只,生猪饲养最 3 万口禽类饲养量达到 20 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 6250 吨,鲜牛奶年产量达到2000 吨,蛋类产量 150 吨同时,着力抓好畜牧业项目建设,确保肉羊深加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肉牛规模养殖及深加工等项目的建设,畜禽养殖小区及规模养殖场总数达到 10 个以上3、着力培植和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做大做强科锡羊业、正昌草业等龙头企业同时,着力抓好畜禽产品、饲草料产品和蔬菜深加工等类型企业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力争发展市级以上认证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5 个4、依据城市生态现状,谋划林业建设布局依据现状的调查和各地自然状况,社会经济条件及建设目标,全市划分为 3 个区域,并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建设模式一是静湖至观音山,现已有森林面积 2 万亩该区域成林效果很好,本着贯彻“生态旅游”的建设方针,该区主推天然林和落叶松、樟子松为主体的森林旅游建设模式,逐步建成容纳度假村、滑雪场的森林公园在该区域北端,有我市唯一的一片天然林,树种主要有白桦、色木、榆树、绣线菊等,现有面积 469 亩。
2011-2015 年,我市将围绕该片天然林实施封山育林,每年封育1.5 万亩,5 年合计封育 7.5 万亩二是霍林河社区至辉特诺尔,现有森林面积 8.5 万亩该区域按照 “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建设方针,以生态农庄和自然保护区结合的建设模式,逐步建成集原生草原植被和森林与农庄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三是城区西侧至霍林河社区,现有森林 0.5 万亩该区域本着“封禁为主、多种经营”的原则,主推山杏仁采集和林间种植药材的建设模式三、重点项目三、重点项目(一)养殖小区及养殖(一)养殖小区及养殖场发场发展展项项目目围绕养殖小区建设和市场的调整, 2015 年全市养殖小区 3,养殖场达到 15 个,主要以生猪、蛋鸡、肉牛养殖为主二)(二)设设施园区施园区发发展展项项目目为打造精品农业,采取日光温室、春秋棚同步发展的方式,统一规划设计,实施连片扩张,优化蔬菜种植品种,形成优势产区,打造本市的绿色品牌2015 年温室 500 座 350 亩,大棚 600 栋600 亩同时不断优化品种更新技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拉动无公害产地批发市场和蔬菜深加工产业的兴起三)(三)20 万万亩优亩优良良马铃马铃薯基地薯基地项项目目建立马铃薯生产及加工基地,打造薯条、薯片、粉、产业化绿色生产基地,对充分利用马铃薯主产区的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振兴蒙东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6288 万元在东蒙公司建设 20 万亩优良马铃薯基地,其中:2 万亩种薯繁育基地,18 万亩商品薯基地,年产优质马铃薯 31.3 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 23080 万元,利润 6860 万元四)林(四)林业业生生态态建建设设重点重点根据 “十二五”林业建设总体布局,在生态建设中,应把重点建设区域放在国道 304、省道 101 沿线地区,做好防护林建设;在产业化建设中,应加速天然林、人工林基地和森林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步伐,尽快生产出能延长林业产业链的大量的林下产品;改善人居环境,为人民提供休闲、旅游、度假的良好场所四、主要措施四、主要措施(一(一)项项目目带动带动,不断加大,不断加大农农牧牧业业基基础设础设施投入力度施投入力度1、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做到勤跑项目,善跑项目,在争取项目中达到项目储备、争取、实施、投产的有效循环重点推出肉羊产业、蛋鸡产业、生猪产业、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良种推广等方面的几个农牧业重点项目,全面提升农牧业产业化档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