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观察.docx
6页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平滑肌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肿瘤(SMTUMP)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以12例SMTUMP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疗效和预后结果:本组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经期周期缩短、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采取次全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确诊为SMTUMP其中3例年龄较大者1年内复发,2例肿瘤直径>5cm,为绝经后发病从病理特点上看,复发肿瘤仍确诊为SMTUMP,行切除术后半年无转移或复发结论:临床上SMTUMP与平滑肌瘤的具体表现无显著差异,无病理确诊标准,可列为交界性肿瘤,复发风险较高,手术切除后需注意随访关键词】子宫平滑肌肿瘤;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病理特征在临床上,子宫平滑肌肌瘤较为常见,此类肿瘤按病理特点绝大部分可确定良恶性,但因通常的标准仍无法对部分肿瘤确定性质,所以则定义为子宫平滑肌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肿瘤(SMTUMP),对于此类患者,充分了解和分析病理特征尤为关键[1]。
因此本文以12例SMTUMP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即探讨了SMTUMP的临床病理特征,现做下述阐述: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以12例SMTUMP患者做随机研究,病例所选均为2018年1月-2021年1月之间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经统计年龄区间均为34-53岁,均龄为(43.5±3.4)岁,其中3例绝经,患者表现为盆腔包块7例、经期周期缩短5例、经期延长6例、不规则阴道出血4例术前均确诊为子宫平滑肌瘤,手术方式按照宫颈情况和年龄合理选择,其中全子宫切除7例、次全子宫切除5例1.2方法总结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随访疗效和预后,即患者均采集病理标准,固定时采用4%甲醛溶液,行常规取材、巨检、石蜡包埋、脱水等处理,切片厚度3μm,经常规HE染色制片后镜检,术后3、6、12个月行B超及妇科检查2. 结果2.1巨检本组12例患者中,2例黏膜下肿瘤、4例浆膜下肿瘤,6例肌壁间肿瘤瘤体有假包膜,边界清晰,直径3-13cm,呈编织状结构、质地较细腻,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2.2镜检本组12例患者肿瘤呈编织状、束状排列,组成中含梭形细胞丰富,其中4例疑似凝固性坏死,核分裂像2-5个/10HPF,由轻度非典型性瘤细胞;7例为中重度非典型性、弥散性瘤细胞,核分裂像3-7个/10HPF。
2.3随访情况经术后随访2年,4例全子宫切除、5例次全子宫切除均无肿瘤转移或复发,其余3例术后均于1年后复发,其中处于绝经后者3例采取次全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确诊为SMTUMP其从病理特点上看,复发肿瘤仍确诊为SMTUMP,行切除术后半年无转移或复发3. 讨论在妇科肿瘤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则为子宫平滑肌肿瘤,此类患者按生长方式和组织学图像分为三大类,即特殊生长方式、特殊及普通组织图像等,且均存在良性、恶性肿瘤及SMTUMP等[2]以往在对此类患者诊断时,采取的标准三联征为核分裂像、非典型性细胞、细胞丰富情况等多年来最早提出的区别平滑肌良恶性肿瘤的征象为核分裂像数目,一般平滑肌肿瘤胃核分裂像>10个/10HPF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多数证实该征象无法作为绝对指标,且逐渐提出了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这第三项标准,但其极易与妊娠、外源性激素所致肿瘤坏死、玻璃样肿瘤坏死等混淆目前可参照的组织学特征有3个,可用于平滑肌肿瘤诊断,即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核素分裂像丰富、中重度弥散性非典型性肿瘤细胞等,具备其中2各特征则可确诊[3]对于子宫平滑肌肿瘤,大部分可按照上述标准对肿瘤良恶性予以区分,但少数因缺乏诊断标准,所以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SMTUMP包括的肿瘤具有以下特征:无法确定但怀疑为肿瘤,存在令人担忧的黏液样或上皮样分化肿瘤;有非典型性黏液样或上皮样平滑肌瘤,其增生性处于恶性与良性之间;肿瘤无地图状坏死,呈非典型性、显著、多灶性或弥散性,核分裂像小<10个/10HPF,但十分接近;肿瘤无地图状坏死,无非典型性,核分裂像≥15个/10HPF;肿瘤疑似地图状坏死,无或有非典型性细胞,任何核分裂像[4-5]对于SMTUMP而言,本文数据表明,本组12例患者主要表现为盆腔包块、经期周期缩短、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出血等该结果表明,SMTUMP与平滑肌瘤的具体表现相似本文还显示:经术后随访2年,采取次全及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确诊为SMTUMP其中3例年龄较大者1年内复发,2例肿瘤直径>5cm,为绝经后发病从病理特点上看,复发肿瘤仍确诊为SMTUMP,行切除术后半年无转移或复发这表明患者术后复发风险较高,需加强随访,注意对其肿瘤大小、绝经与否、年龄等予以重视,以改善预后可见,对SMTUMP病理特点深入分析尤为重要综上,临床上SMTUMP与平滑肌瘤的具体表现无显著差异,无病理确诊标准,可列为交界性肿瘤,复发风险较高,手术切除后需注意随访,其预后可受到肿瘤大小、绝经与否、年龄等影响。
参考文献】[1] 郭以宝. 子宫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平滑肌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2):4675-4676.[2] 宋宁,程迪,马晓欣,等.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观察[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25(5):33-36.[3] 牛多山,杨杰,姚丰,等.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8,11(12):1412-1413. [4] 王素辉,刘伟明.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9,02(6):108-108.[5] 罗巧明,邵少慰,梁少姬,等. 不能确定恶性潜能的子宫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 重庆医学,2017,45(22):3081-3082,3085.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