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思咏史八首兼翻译.doc
4页左思咏史诗 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 , 生卒年不详与陆机、潘岳等同时博学能 文,征为秘书郎 后奇王司马冏命为记室督, 辞疾不就 他出身寒门, 貌丑口讷, 不喜交游, 埋头著作 左思有很大抱负,功业心强, 但当时的仕进道路已被门阀世族所把持, 故而他仕 进不得意, 因此对当时门阀世族霸持政权的现实感到非常不满, 在一部分诗作中反映了这种 不合理现象, 同时也表现了他蔑视权贵的反抗情绪 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的杰出的作家, 他 的诗赋成就很高,他的《三都赋》使“洛阳纸贵” 他的诗,谢灵运认为“古今难比” ,钟嵘 《诗品》也列为上品《咏史》诗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 所以刘勰说:“拔萃于 《咏史》咏史》共八首,大都通过对古人古事的歌咏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名为咏史,实是咏怀其一(弱冠弄柔翰)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 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本篇为第一首, 乃是言志之作, 也可以看作这组诗的序诗, 是写自己愿意为国立功和功成不 受爵的抱负本诗风格雄浑,语言遒劲,意气豪迈,情感昂扬,这一点与曹植诗的风格有相 似之处。
自己二十岁时就舞文弄墨,写作文章;才学出众,博览群书写论文以《过秦论》为典范, 作辞赋以《子虚赋》为楷模边疆发生战争,告急的文书飞快传到京城我虽然不是将士, 但也读过《司马穰苴兵法》一类的兵书放声长啸,啸声在风声中激荡,志气豪迈,哪里把 东吴放在眼里 一把很钝的铅刀都希望能有一割之用, 做梦也想施展自己的才能 消灭江南 的东吴,平定西北的羌胡功成之后,不受封赏,从此告别官场归隐田园其二(郁郁涧底松)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本篇主要表现士族和寒门、 豪门和贫士的对立情绪, 由于门第的限制, 有才能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只能屈居下位,而世族子弟却依靠兄世业窃居高位 作者愤怒的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埋没人才的门阀制度可称之为借古讽今的代表之作, 左思此诗中所思所感并非他一人所思所感, 而代表着一代寒士们长久沉郁心中而不得不吐露出来的心声深涧底下郁郁葱葱的高大的松树, 山顶上一棵青青的小树苗那仅有一寸粗的小树苗,竟然遮盖了涧底百尺长的大树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出身寒微的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 上。
这是出身地位使他们如此,由来已久,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金、汤家族凭借祖先的世业七代做汉朝的贵官 冯唐难道没有伟大的才能吗?可是年纪很老了还没有得到重用 (冯公,指冯唐,生于汉文帝时,武帝时仍居郎官小职 )其三(吾希段木干)吾希段干木,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緤,对圭宁肯分? 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本篇通过对段干木、鲁仲连的歌颂,寄托作者自己的理想我仰慕段干木,使秦国偃旗息鼓不敢进犯魏国我仰慕鲁仲连,谈笑之间使秦军撤退 可贵的是在世上不受富贵笼络, 在人家遭难时替人家排难解忧 立了大功却不受赏赐, 高尚的气节与众不同交给他们官印不肯接受,难道还肯接受圭璋?(对于他们来说)成串的官印光 耀门庭的事,却好像浮云一样与自己无关其四(济济京城内)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郑击钟罄,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本篇以王侯贵族的豪华生活与扬雄的贫居著书生活作对比描写,并对后者加以肯定京城内玉侯的住宅富丽堂皇, 显贵的冠服车盖充满道路, 朱色的车轮在长长的街道上来来往往,络绎不绝。
朝朝暮暮,不是在金、张家,就是在许、史家(金,指金日磾家;张,指张 汤家;许,指汉宣帝许皇后娘家;史,指汉宣帝祖母史良娣娘家) 这些贵族高官之家不是这家“击钟罄”,就是那家“吹笙竽”寂静的扬雄家,门前没有一辆卿相的车扬雄在幽静 空廓的屋子里写《太玄经》,阐述玄远虚无的道理他模仿孔子《论语》写作哲学著作《法 言》,摩拟司马相如的赋写作《长杨》、《甘泉》等著名赋篇在以后漫长的历史上,扬雄的名字闻名于四面八方其五(皓天舒白日)皓天舒白日,列宅紫宫里,峨峨高门内,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被服出阊阖,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本篇写作者鄙视尘俗,希望隐居高蹈的意志抒发了对特权阶层把持朝政的不满, 决意绝弃仕进,隐居不出晴朗的天空,耀眼的阳光照耀着 神州大地洛阳城皇宫里一排排高耸的建筑,飞檐如同浮云在高门大院里,居住着许多王侯自己本来就不是追随帝王以求仕进的人,为什么忽然 到这里来游览呢?穿着粗布衣服走出阊阖门去, 迈开大步去追赶许由 因都城生活龌龊, 所以坭衣高岗,濯足长流,以去尘杂污秽其六(荆轲饮燕市)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本篇通过对荆轲的歌颂,表示对豪门贵族的蔑视荆轲在燕国的都市里饮酒,酒性正浓,气概则更为不凡高渐离击筑,荆轲高歌相和,甚至激动得流下眼泪,好像身边没有别人似的 虽然没有像壮士那样取得成功, 但与世俗的人们比较明显不同荆轲高视不凡,四海尚且觉得小,那些豪门势族难道还值得一提吗?高贵的 人虽然自以贵,我看他却像尘埃;卑贱的人虽然自以为贱,我看他重如千钧其七(主父宦不达)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 买臣因米樵,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归来依负郭 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还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本篇通过对主父偃四人早年不得意的描写, 感叹历来贤士常遭团顿, 以寄寓自己不得志的愤敞心情主父偃游学未遇的时候,他的父母兄弟都很轻视他朱买臣因为原先采樵为生,他的妻子改 嫁而去陈平没有产业, 居住在背靠着城墙的穷巷司马相如偕卓文君回到成都, 家中空无所有,徒立四壁这四个贤人难道不伟大吗?他们的遗业垂名青史 但当他们没有发迹的时候,担心因穷困而死英雄也有艰难的处境的时候, 从古以来就是如此。
哪个时代没有奇才? 有的人一生不遇埋没在草野之中其八(习习笼中鸟)习习笼中鸟,举翩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本篇写苏秦、李斯等人以追求荣华而丧生,主张人生应当安贫知足被关在笼中之鸟,虽然屡次要飞,但扇动翅膀就碰上了笼子的四边 与人疏远难舍的穷巷的士人,抱着自己的影子独守空空的草房 出门去没有畅通的道路, 枳壳树和荆棘挡住了前进的路涂虽然有好的计策也不被人采用, 处境困难好像干涸的池塘之鱼在外没有微有的俸禄,回顾家里没有一斗米的储藏亲戚们都轻蔑他,朋友也一下子就疏远了苏秦向北方游 说燕、赵等六国合纵抗秦,李斯西入秦国上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荣华富贵, 一忽儿又被杀死偃鼠到河里饮水不过喝饱肚子, 并不想有什么余存鹪鹩在深林里栖息,只是借一枝树枝,它们实在可以为达士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