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PT课件.ppt

147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90992474
  • 上传时间:2024-09-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72MB
  • / 14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规范静脉治疗保证患者安全—卫生行业标准解读兰大一院￿￿￿￿￿孙晓明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是临床最多的技术操作临床护士每天要进行大量的静脉输液工作•我国80%住院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我国每人每年静脉输注8瓶液体•85%护士>75%工作时间用于输液操作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工具多样化技术多元化交流国际化发展专业化理念安全化管理信息化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工具多样化• 头皮钢针• 静脉留置针• 中等长度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满足不同治疗需求减轻患者痛苦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技术多元化• PICC置管对于血管条件差患者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盲插Insert Directly赛丁格技术Seldinger超声引导下穿刺Ultrasound guided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赛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交流国际化• 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美国INS大会• AVA血管通路年会• 欧洲静脉治疗大会• 国际化合作项目越来越多• 建立PICC培训中心与国外同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标准编制遵循的原则• 适用性:最低标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等)• 指导性:条款简练– 把握大原则,不宜过细• 科学性:遵循标准制定要求和循证护理理念– 科学依据、用词精准、符合国情本土化、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宜宜 适合:适宜适合:适宜可可 允许:许可允许:许可不应不宜能能够够应应 必须:应该必须:应该推推荐荐强强制制助动词对程度解释助动词对程度解释就高不就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本标准主要内容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本标准规定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要求解读涉及的主要操作有: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及静脉输血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处理、职业防护等第一章 范 围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解读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含诊所、乡镇卫生院在内的所有医院2.医务人员:注册护士、医师、乡村医生第一章 范 围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条款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Z/T 213解读• 原卫生部批准(2009.3发布2009.9实施)• 规定了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预防控制措施、个人防护用品以及职业接触后的评估、预防及随访等要求7/23/2014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解读• 原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2009.4发布,2009.12实施• 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条款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infusion therapy)7/23/2014将各种药物(包括血液制品)及血液,通过静脉注入血液循环的治疗方法• 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 常用工具注射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港以及输液辅助装置等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7/23/2014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

      7/23/2014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PORT)完全植入人体内的闭合输液装置,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7/23/2014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技术包括无菌环境设施、无菌设备器材及人员无菌操作等7/23/2014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 CRBSI)• 带血管内导管/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伴有发热(体温>38℃)、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药物渗出 (infiltr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药物外渗 (extravasation of drug)静脉输液过程中,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药物外溢 (spill of drug) 在药物配置及使用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台面、地面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腐蚀性药物非腐蚀性药物常见腐蚀性药液:抗肿瘤药发疱剂 — 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吡喃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 如,长春碱类(长春新碱/长春酰胺/长春花碱等)其他腐蚀性药 — 去甲肾上腺素等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理化性质不同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四章 缩略语1.CVC: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2.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3.PN: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4.PORT: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5.PVC: 外周静脉导管(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五章 基本要求条款5.1 静脉药物的配置和使用应在洁净的环境中完成解读洁净的环境配置与使用静脉治疗药物,应在空气细菌总数应≤500cfu/m3的医疗环境内有条件的医院,可在层流环境中完成配液,空气中的细菌总数应≤10cfu/m3参照2002版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5.2 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的医务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师和乡村医生,并应定期进行静脉治疗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解读• 持有护士职业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行培训医师应持有医生资格证•第五章 基本要求乡村医生应持有乡村医生职业证书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专业知识培训(1)血管解剖(2)血栓形成原理(3)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用药安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1)患者静脉评估(2)静脉置管操作(3)导管维护(4)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五章 基本要求解读-培训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五章 基本要求条款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解读:PICC专业知识培训1. 血管解剖2. 血栓原因、预防及处理3. CRBSI预防及诊断4. 置管风险因素评估等解读:PICC专业技能培训1. PICC置管操作2. 置管中问题分析3. PICC维护流程4. 各种并发症处理等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五章 基本要求解读:PICC置管操作人员考核合格(1)中华护理学会PICC资质认证班(2)省、市级PICC资质认证班(3)院级PICC资质认证班条款 5.3 PICC置管操作应由经过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考核合格且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士完成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五章 基本要求条款5.4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静脉治疗、导管使用及维护等相关知识的教育解读 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静脉治疗时间、用药安全、对血管的损伤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活动、洗澡、避免受压)导管维护相关知识教育(维护频率、重要性、导管观察)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基本要求6.操作程序7.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8.职业防护第六章 操作程序《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基本原则• 操作前评估• 穿刺• 应用• 静脉导管的维护•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 导管的拔除第六章 操作程序《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6.1.1所有操作应执行查对制度并对患者进行两种以上的身份识别,询问过敏史解读• 实施输液治疗前: 至少应使用两种确认病人身份的方法,如:姓名、病案号、身份证号等,不准单独使用病人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来识别患者• 执行操作时:“核对腕带信息”及“患者说出姓名”形式进行患者确认• 操作前: 应询问患者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等过敏史《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1.2 穿刺针、导管、注射器、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等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解读• 标注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不应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第六章 基本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1.3 易发生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高危病区宜选用一次性安全型注射和输液装置解读医护人员属获得性职业感染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肝病病区、艾滋病病区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种医疗操作时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且多为高危性接触第六章 基本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4静脉注射、静脉输液、静脉输血及静脉导管穿刺和维护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解读1、环境要清洁:避免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衣帽整洁,洗手2、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3、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4、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5、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6、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1.5 操作前后应执行WS/T 313规定,不应以戴手套取代手卫生解读• 洗手的时机:接触病人前、后无菌操作前、后接触体液、排泄物后污染操作到清洁操作• 手卫生原则:清洁剂和流动水洗手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洗手的环节:掌心/手背/指缝/指关节/ 大拇指/指尖总揉搓时间至少15秒第六章 基本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6置入PVC时宜使用清洁手套,置入PICC时宜遵守最大无菌屏障原则解读最大无菌屏障包括置管操作(CVC、PICC、PORT)应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可以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铺巾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7PICC穿刺以及PICC、CVC、PORT维护时,宜使用专用护理包解读专用护理包内含:无菌铺巾、 75%酒精棉棒、碘伏棉棒、无菌手套、透明敷料、免缝胶带、小方纱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套件--专用护理包包括:•无菌铺巾 2块•75%酒精棉棒 3根/包•碘伏棉棒 3根/包•一次性无粉无菌手套 1付•Tegaderm 9546 HP 1张•无菌免缝胶带 3根/片 •75%酒精棉片 2片 •一次性无菌小方纱 1片•3MTM 皮肤保护剂《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①洗手后,酒精棉棒清洁皮肤③再次洗手 佩戴无菌手套②碘伏棉棒消毒皮肤中心静脉置管术换药包中心静脉置管术换药包④ 第一根免缝胶带固定连接器或固定翼⑤ 以穿刺点为中心,透明敷料固定外露导管⑥ 第二根免缝胶带交叉固定 ⑦ 取第三根免缝胶带加强固定⑨ 无菌软纱布包裹肝素帽并固定⑧ 胶带上记录操作者姓名及时间《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2%葡萄糖酸氯己定复合70%乙醇溶液的优势:快速起效、省时快干、增强敷料粘贴、持久抑菌残留活性长、便于观察条款6.1.8 穿刺及维护时应选择合格的皮肤消毒剂,宜选用 2%葡萄糖酸氯己定乙醇溶液(年龄<2个月的婴儿慎用)、有效碘浓度不低于0.5%的碘伏或2%碘酊溶液和75%酒精第六章 基本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1.9消毒时应以穿刺点为中心擦拭,至少消毒两遍或遵循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待自然干燥后方可穿刺解读• 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擦拭• 消毒后自然待干,避免吹、扇等动作第六章 基本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1.10 置管部位不应接触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不宜在穿刺部位使用抗菌油膏解读• 丙酮和乙醚:危险化学品,不应接触,影响消毒效果• 局部使用抗菌油膏:可促发霉菌感染和细菌耐药第六章 基本原则《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2.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静脉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选择合适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解读•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过敏史、治疗方案、药物性质等综合评估,选择适合的输注途径和静脉治疗工具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6.2.2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情况和静脉条件,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细、较短的导管解读• 在满足治疗前提下,根据静脉血管直径选择导管型号尽量选择较细导管,导管置入长度是穿刺点与上腔静脉之间距离左侧置管长度大于右侧,置管首选右侧右侧左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2.3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宜用于短期或单次给药,腐蚀性药物不应使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解读 钢针的适用范围:① 静脉输注刺激性小的溶液或药物② 输液量少,输液治疗小于4h③ 单次抽血检查的患者持续刺激性药物、发疱剂药物、肠外营养液、pHpH﹤﹤5 5或﹥﹥9 9的液体或药液,以及渗透压﹥﹥600mOsm/L600mOsm/L的液体等药物,避免使用头皮钢针,以防止发生渗出引起的组织坏疽* *1 1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2.4外周静脉留置针宜用于短期静脉输液治疗,不宜用于腐蚀性药物等持续性静脉输注解读 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适用范围:• 需短期静脉输液的患者、连续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患者• 输入发泡剂及刺激性药物,尽量避免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以免造成静脉炎及外渗等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血液血液pHpH正常值:正常值:7.35-7.457.35-7.45– pH<4.1为强酸性,为强酸性,pH<7.0为酸性,为酸性, pH>9.0为强碱性为强碱性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超过正常范围的药物均会损伤静脉内膜– pH<4.1 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在无充分血流下明显静脉内膜组织改变– pH=6.0 内膜刺激小内膜刺激小– pH>8.0 使内膜粗糙,使内膜粗糙,可能形成可能形成血栓血栓血液血液pHpH值值《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pH值—例举部分药物PH值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酸酸碱碱生理生理pHpH血液血液PHPH^环丙沙星丙沙星多巴胺多巴胺强力霉素力霉素庆大霉素大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吗啡啡 氨氨苄苄青霉素青霉素 环环吡吡嘧啶嘧啶 大大仑仑丁丁 5-Fu钾盐 顺铂顺铂 阿阿 霉霉 素素利福平利福平阿昔洛阿昔洛韦韦奥美拉奥美拉唑唑呋塞米塞米氨茶碱氨茶碱《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酸性药物(PH<5)药药 物物PH PH 值值紫杉醇紫杉醇 3.0--5.03.0--5.0吉西他滨吉西他滨 2.7--3.32.7--3.3依托泊苷依托泊苷 3.0--4.03.0--4.0博莱霉素博莱霉素 4.5--6.04.5--6.0高三尖酯碱高三尖酯碱3.5--4.53.5--4.5吉西他滨吉西他滨 2.7--3.32.7--3.3依托泊苷依托泊苷 3.0--4.03.0--4.0盐酸多巴胺盐酸多巴胺3.0--4.53.0--4.5间间 羟羟 胺胺 3.0--4.03.0--4.0《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碱性药物(碱性药物(PH>9)PH>9)药药 物物浓浓 度度PH PH 值值呋塞米呋塞米 1%1%8.5-9.58.5-9.5氨茶碱氨茶碱 2.5%2.5%9.69.6丙戊酸钠丙戊酸钠 10%10%7.5-9.07.5-9.0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5%5%7.5-8.57.5-8.5氨苄西林钠氨苄西林钠2%2%8.0-10.08.0-10.0氨苄西林钠舒巴坦氨苄西林钠舒巴坦1.5%1.5%8.0-10.08.0-10.0 硫代硫酸钠硫代硫酸钠8.5--10.08.5--10.0阿昔洛韦阿昔洛韦 5%10.5-11.510.5-11.5苯巴比妥钠苯巴比妥钠 8.5--10.08.5--10.0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10%10%8.0-10.08.0-10.0奥美拉唑奥美拉唑 2%2%10.3-11.310.3-11.3《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血浆渗透压为血浆渗透压为240-340mOsm/L,,285mOsm/L是等渗标准线是等渗标准线– 低渗溶液:低渗溶液:<240 mOsm/L– 等渗溶液:等渗溶液:240-340mOsm/L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渗透压影响血管壁细胞水分子的移动如如0.45%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如如0.9%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 5%GNS溶液溶液– 高渗溶液:高渗溶液: > 340mOsm/L如如10%葡萄糖葡萄糖渗渗 透透 压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高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低度危险>600mOsm/L400-600mOsm/L<400mOsm/L渗渗 透透 压压研究证明:研究证明:渗透压>渗透压>600mosm/L600mosm/L的药物可在的药物可在24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l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种类不同,出现不同渗透压值l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常用药物渗透压常用药物渗透压药物名称药物名称药物名称药物名称 渗透渗透渗透渗透mOsm/LmOsm/LmOsm/LmOsm/L阿霉素阿霉素2802805-FU 5-FU 650650环磷酰胺环磷酰胺 352352长春新碱长春新碱6106103%3%氯化钠氯化钠10301030TPNTPN700-2000700-2000甘露醇甘露醇109810985%5%碳酸氢碳酸氢钠钠1190119050%50%葡萄糖葡萄糖 2526252610%10%氯化钾氯化钾26662666氟尿嘧啶氟尿嘧啶650650《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输液引起的外渗或渗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2.5PICC宜用于中长期静脉治疗,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和血液动力学监测(耐高压导管除外)解读• 任何性质药物包括腐蚀性、渗透压高、PH值极限等药物•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操作前评估条款6.2.6CVC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血液动力学的监测、不应用于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6.2.7PORT可用于任何性质的药物输注,不应使用高压注射泵注射造影剂(耐高压导管除外)解读•PORT不可以测量血液动力学监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血管流速静静 脉脉流流 速速掌指静脉掌指静脉10ml/min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前臂头静脉、贵要静脉20-40ml/min上臂头静脉上臂头静脉40-90ml/min上臂贵要静脉上臂贵要静脉90-150ml/min腋静脉腋静脉150-350ml/min锁骨下静脉锁骨下静脉350-800ml/min无名静脉无名静脉800-1500ml/min上腔静脉上腔静脉2000ml/min《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各类导管留置时间各类导管留置时间输液方式输液方式输液工具输液工具输液时间输液时间外周浅静脉输液外周浅静脉输液钢针钢针< 4 Hours< 4 Hours< 4 Hours< 4 Hours留置针留置针72–96 Hours72–96 Hours72–96 Hours72–96 Hours 中心静脉输液中心静脉输液CVCCVC1day–4Weeks1day–4Weeks1day–4Weeks1day–4WeeksPICCPICC1Year1Year1Year1Year±±埋藏式输液港埋藏式输液港PORTPORTPORTPORT5Year5Year5Year5Year±±短期或单短期或单短期或单短期或单次次次次短短短短 期期期期中长中长中长中长期期期期 ----行标、说明书行标、说明书推荐推荐《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穿刺工具选择穿刺工具选择正正确确的的选择思思路路流流程程《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穿刺条款6.3.1.1PVC穿刺包括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a)取舒适体位,解释说明穿刺目的及注意事项b)选择穿刺静脉,皮肤消毒c)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绷紧皮肤穿刺进针,见回血后可再次进入少许d)如为外周静脉留置针则固定针芯,送外套管入静脉,松止血带e)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穿刺针,敷料外应注明日期、护士签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10-15cm处扎止血带• 直刺血管,进针速度要慢,同时注意观察• 回血腔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沿静脉走向再进少许,以保证外套管也在静脉内• 使用透明贴膜,透气、无菌、牢固、易于观察第六章 穿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3.1.2PV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宜选择上肢静脉作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疤痕、炎症、硬结等静脉b)成年人不宜选择下肢静脉进行穿刺c)小儿不宜首选头皮静脉d)接受乳房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应选健侧肢体进行穿刺,有血栓史和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e)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5cm,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的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应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f)应告知患者穿刺部位出现肿胀、疼痛等异常不适时,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第六章 穿刺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 一次性静脉输液钢针消毒面积大于5×5cm,外周静脉留置针消毒面积大于8×8cm,用力摩擦皮肤1分30秒,并风干• 小儿避免首选穿刺头皮静脉一旦发生药液渗漏,出现疤痕,影响头发生长,影响美观第六章 穿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3.2.1 PICC穿刺应按以下步骤进行:a)核对确认置管医嘱,查看相关化验报告b)确认已签署置管知情同意书c)取舒适体位,测量置管侧的臂围和预置管长度,手臂外展与躯干成45°~90°,对患者需要配合的动作进行指导d)消毒、铺巾,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皮肤,直径≥20cm;e)用生理盐水预冲导管,检查导管完整性f)在穿刺点上方扎止血带,按需要进行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实施静脉穿刺,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进针少许,固定针芯,送入外套管,将导管均匀缓慢送入至预测量的刻度g)抽回血,确认导管位于静脉内,冲封管后应选择透明或纱布类无菌敷料固定导管,敷料外应注明日 期、护士签名h)通过X线片确定导管尖端位置i)应记录导管刻度、敷料更换日期,测量双侧上臂臂围并与置管前对照第六章 穿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消毒送管铺巾连接穿刺确定位置(四) 滤器“富集”,滤膜培养反映营养液的“潜在”质量1.A组: 3000 ml 无脂肪乳剂营养液用终端 0.22μ 滤器“富集”。

      滤膜80 次电镜检查结果:52次验出杂质80个滤膜做培养,有13个滤器的滤膜霉菌培养阳性:酵母菌阳性4个,占30.8%,硝酸盐阴性杆菌阳性6个,占46.2%,黑曲酶菌阳性3个,占23%2. B组:3000 ml 无 脂肪乳剂 营养液用终端 0.22μ 滤器“富集” 46次电镜检查结果,12次验出杂质 46个滤膜做培养,无细菌生长第六章 穿刺解读《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3.2.2PICC穿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b)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肘窝、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新生儿还可选择下肢静脉、头部静脉和颈部静脉c)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应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置管第六章 穿刺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解读1.穿刺应在肘下两横指处进针• 如果进针位置偏下,血管相对较细,易引起回流受阻或导管与血管发生摩擦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如果进针位置过上,易损伤淋巴系统或神经系统此外上臂静脉瓣较多,不宜做穿刺点第六章 穿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第六章 应用静脉注射应根据药物性质及患者病情选择适当条款 6.4.16.4.1.1推注速度解读1 定义:静脉注射是将一定量药液注入静脉的方法2 根据病情选择推注速度,过敏性休克患者、低血糖患者需快速推注地塞米松、葡萄糖3 根据药物性质选择推注速度,西地兰、葡萄糖酸钙、氨茶碱、安定等药物应缓慢推注刺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6.4.1.2注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标准条条款解读1、应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如患者有无心慌、胸闷等2、观察注射部位局部情况:穿刺部位有无渗出、外渗等3、观察患者用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皮疹、发热等),报告医生进行处理第六章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5标准条条款6.4.1.3 推注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管腔内解读1. 刺激性药物:高渗透压药物如氨基酸等2. 腐蚀性药物:长春新碱、阿霉素、表阿霉素等3. 观察回血:用带有少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回抽,只要看到回血,马上用盐水冲管,确保导管在静脉内第六章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76.4.2静脉输液条款解读1. 定义:是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通过静脉输注人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2. 目的:补充水分及电解质,补充营养、增加循环血量,输入药物治疗疾病第六章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9第六章 应用条款6.4.2.1 应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调节滴速解读:1.根据药物性质调节滴速:钾的输注、血管活性药物、抗肿瘤药物、甘露醇等脱水剂2.根据病情调节滴速:对重度脱水、血容量不足休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肺水肿、脑水肿3.按照年龄调节滴速:成年人、老年人小儿、婴幼儿《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06.4.2.2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观察患者有无输条款液反应,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渗出的表现解读应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发生: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急性肺水肿空气栓塞等第六章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16.4.2.3输入刺激性、腐蚀性药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回血情况,确保导管在静脉内条款第六章 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2第六章 PN条款6.4.3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解读定义:经静脉为无法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物或摄取的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乳、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在内的营养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病维持结构蛋白的功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2第六章 PN条款6.4.3.1 宜由经培训的医护人员在层流室/超净台内配置解读PN配置人员要求PN配置环境要求药物进出窗口《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26.4.3.2配好的PN标签上应注明科室、病案号、条款床号、姓名、药物的名称、剂量、配制日期和时间解读第六章 PN《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66.4.3.36.4.3.46.4.3.5宜现用现配,应在24h内输注完毕如需存放,应置于4℃冰箱内,并应复温后再输注输注前应检查有无悬浮物或沉淀,并注明开始输注的日期及时间解读条款PN放置时间及离子浓度直接影响其稳定性,应在24h内输注完毕配方内容:10%CHO(大冢)1000ml5%GNS (大冢) 500ml8.5%AA (华瑞) 250ml15%KCL 30mlV-C(2.5ml/g)安达美2g10ml第六章 PN《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6.4.3.66.4.3.76.4.3.8解读PN输注应使用单独输注器保证肠外营养液的稳定性条款接病人静脉糖3-5hAA4-7hFAT8-12h应使用单独输液器匀速输注单独输注脂肪乳剂,输注时间严格遵照药物说明书在输注的PN中不应添加任何药物均匀输入第六章 PN《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4第六章 PN条款6.4.3.9 应注意观察患者对PN的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并记录解读1.护士应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尿量、皮肤弹性、胃肠道反应2.根据患者出入水量,临床表现(高血糖、低血糖、渗透性利尿等表现)合理补液和控制输液速度《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6.4.4密闭式输血条款解读定义:指将供血者的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特别是发生严重出血的患者,以达到缓解症状,保证机体各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治疗目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86.4.4.1输血前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条款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解读1、了解患者血型:输血前通过与患者交谈、查阅病历、化验单、血交叉单,了解患者ABO、RH(D)血型2、了解患者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史,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输血前通过与患者交谈或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有无输血史以及输血不良反应史:过敏、发热、溶血、细菌污染等。

      曾发生过输血不良反应史的患者,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4.4.2 输血前和床旁输血时应分别双人核对输血信息,无误后才可输注解读1. 输血前核对: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及血袋标签,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2. 输血时核对: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科室名称/床号/血型等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0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条款6.4.4.3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解读1.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2. 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输血开始后的15min内,最初的15分钟内,输血滴速不超过20滴/分,观察15分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3输血加温器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条款6.4.4.4 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解读••血液制品不应加热库存低温血液一般输前不必加温,但为存在冷凝集现象病人输血或大量快速输血时,要使用专用的输血加温装置,把血液适当升温后使用,微波炉热水浴不可应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36.4.4.5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血库取出后条款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30min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解读••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在室温下放置15-30min再输入。

      放置时间不超过30min,以防污染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血小板的输注时间应在患者能够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快《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6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条款第六章 密闭式输血6.4.4.6解读••护士应熟悉各种输血反应及并发症的表现,掌握其处理原则输血过程中,护士应定时到病人床旁巡视,观察病人局部和全身情况及血液输入状况,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6.5.1.1 经PVC输注药物前宜通过输入生理盐水确定导管在静脉内;经PICC、CVC、PORT输注药物前宜通过回抽血液来确定导管在静脉内解读1. PVC可推注NS,PICC、CVC、PORT通过抽回血判断2. NS量:PVC 3~5mL/次, PICC、CVC、PORT 5~20mL/次条款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5.1.2 PICC、CVC、PORT的冲管和封管应使用10mL及注射器容量1ml3ml5ml10ml产生压力150-180 psi120psi90psi60psi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以产生较大压力,易损伤导管10mL以上注射器或一次性专用冲洗装置解读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6.5.1.3 给药前后宜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如果遇到阻力或者抽吸无回血,应进一步确定导管的通畅性,不应强行冲洗导管解读1. 给药前后建议用NS冲管,药物与NS存在配伍禁忌时可改用5%GS2. 脉冲式冲管,即推一下、停一下,在导管内形成涡流,有利于把导管内各个方向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3. 检查导管有无打折或扭曲静脉推注脉冲式《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6.5.1.4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解读封管液量1.外周静脉留置针2~3mL2.PICC、CVC、PORT 3~5mL正压封管可减少导管发生堵塞的危险《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条款6.5.1.5 肝素盐水的浓度:输液港可用100U/mL,PICC及CVC可用0~10U/mL解读• 肝素盐水配制• 肝素注射液:12500U/支100U/mL:1.6mL肝素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10U/mL : 0.16mL肝素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6.5.1.6 连接PORT时应使用专用的无损伤针穿刺,持续输液时无损伤针应每7d更换一次解读普通针无损伤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6.5.1.7 PORT在治疗间歇期应至少每4周维护一次6.5.1.8 PICC导管在治疗间歇期间应至少每周维护一次解读1.维护频次:PORT 治疗间歇期4周维护一次PICC至少每周维护一次,有异常及早就诊2.维护内容:冲管、封管、更换输液接头及敷料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2014版“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规定: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 2小时后不得使用。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导管维护三步曲导管维护三步曲A- Assess导管功能评估C- Clear 冲管L- Lock 封管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A- Assess 导管功能评估是导管维护的第一要素第一步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导管功能评估导管功能评估ØØ 抽吸回血抽吸回血 给药和输液前给药和输液前, ,护士应抽回血护士应抽回血, ,以确认导管是否以确认导管是否通畅通畅 ØØ所有的导管在输液前都会有一些回血所有的导管在输液前都会有一些回血ØØ无回血意味着导管功能下降与导管留置的过程和部位等因无回血意味着导管功能下降与导管留置的过程和部位等因素相关素相关 通过回血判断导管通畅是必须的! 切忌强行冲洗导管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C- Clear 冲管 是导管维护的关键要素第二步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方法:脉冲式冲管￿(适用于所有输液导管) 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冲管液在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冲管液在导导管内形成小旋管内形成小旋涡涡,有利于把附,有利于把附着在着在导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管和血管壁的残留药药液冲洗干液冲洗干净净。

      冲管方法及手法冲管方法及手法￿￿直冲式￿￿脉冲式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L- Lock 封管 是导管维护的决定性要素第三步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正确封管方法正确封管方法•正压封管 肝素帽:将针尖留在肝素帽内少许,脉冲式推注封管液0.5-1ml时,一边推封管液,一边拔针头(推液速度大于拔针速度),确保导管内充满封管液 无针接头:冲管后拔除注射器前将小夹子尽量靠近穿刺点,夹毕小夹子后拔除注射器 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小结小结————冲封管实践标准冲封管实践标准￿￿￿￿￿￿￿￿￿￿￿￿ A-C-L是冲封管的金标准Ø评估——判断导管功能是否健全Ø冲洗——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保持导管功能健全Ø封管——正确的封管手法+适当的封管溶液+最后的Lock=正压、有效、安全的封管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6.5.2 敷料的更换6.5.2.1应每日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的完整性解读1.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渗血、渗液及分泌物2. 观察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反应及有无水疱、破溃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六章 静脉导管维护条款6.5.2.2 无菌透明敷料应至少每7d更换一次,无菌纱布敷料应至少每2d更换一次;若穿刺部位发生渗液、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穿刺部位的敷料发生松动、污染等完整性受损时应立即更换解读纱布敷料透明敷料贴膜完整性受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条款6.6.1 输注需避光药物时,应使用避光装置解读光照对药物的影响:影响:药物稳定性重要因素药效:降低或失效机理:药对光敏感降解、氧化避光装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项目普通输液器超低密度精密过滤输液器材质纤维素滤膜聚醚砜膜过滤介质孔径15μm0.2μm -5μm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条款6.6.2 输注脂肪乳剂、化疗药物以及中药制剂时宜使用超低密度精密过滤输液器《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精密过滤器带自排气装置2024/9/16《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6.3 输注的两种不同药物间有配伍禁忌时,在前一种药物输注结束后,应冲洗输液器及导管,或更换输液器,并冲洗导管,再接下一种药物继续输注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失效毒性增高减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6.4 使用输血器时,输血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入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应在前一袋血输尽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及导管,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两袋血液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条款6.6.5 输液附加装置包括三通、延长管、肝素帽、无针接头、过滤器等,应尽可能减少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解读1. 有研究表明导管的连接装置可导致0.4%的污染机会,增加连接装置,污染概率将成倍增加2. 微生物污染导管接头和内腔,可导致管腔内细菌繁殖引起感染《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6.6 输液附加装置宜选用螺旋接口,常规排气后与输液装置紧密连接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使用解读• 导管接口是导致导管内微生物定植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留置导管。

      •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超过一周后,由于输液接口导管的相关感染占5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摩擦力接口的横切面及周围大于15秒消毒导管接口擦拭部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条款6.7.1 输液器应每24h更换1次,如怀疑被污染或完整性受到破坏时,应立即更换6.7.3 输液附加装置应和输液装置一并更换,在不使用时应保持密闭状态,其中任何一部分的完整性受损时都应及时更换保持密闭保持完整防止血液流失降低微生物侵入输液附加装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损或取下后,应立即更换1.血液是有利于细菌增殖的液体2.以下情况立即更换输液接头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条款6.7.4 外周静脉留置针附加的肝素帽/无针接头宜随外周静脉留置针一起更换;PICC、CVC、PORT附加的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应至少每7d更换1次;肝素帽或无针接头内有血液残留、完整性受输注血液制品后接头中有血液或残留物从导管中抽取培养样本之前疑似被污染时《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拔 管无并发症72h~96h治疗结束更换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条款6.8.1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h~96h更换一次《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8.2 应监测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导管类型、留置时间、并发症等因素进行评估,尽早拔除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每天对置管部位进行评估•当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时,考虑拔除•当留置导管不再需要时,应考虑尽快拔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6.8.3 PICC留置时间不宜超过1年或遵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解读• 没有任何并发症的情况下最长可以保留1年• PICC留置时间相关因素:导管脱出、导管堵塞、感染、机械性静脉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六章 输液(血)器及输液附加装置的更换条款6.8.4静脉导管拔除后应检查导管的完整性,PICC、CVC、PORT还应保持穿刺点24h密闭解读 中心静脉导管的拔除• 拔管前• 拔管时• 拔管后了解导管的型号和材料,以及插入时的长度预防空气栓赛,指压法按压穿刺点用无菌辅料覆盖• 消瘦病人 拔出导管后的皮肤通道,偶尔也可成为空气栓子的入口《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7.1 静脉炎7.2 药物渗出与药物外渗7.3 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7.4 导管堵塞7.5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7.6 输液反应7.7 输血反应《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7.1.17.1.27.1.3应拔除PVC,可暂时保留PICC;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将患肢抬高、制动,避免受压,必要时,应停止在患肢静脉输液应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的变化并记录条7.1款静脉炎《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炎危险因素1.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或导管移动造成机械性刺激或损伤2.刺激性药物、高渗药物会引起血管壁的化学刺激3.消毒剂未待干引起皮肤局部的化学刺激4.没有执行无菌原则和手卫生易造成静脉导管感染《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根据静脉炎分级标准对静脉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记录、管理及跟踪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 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浓液渗出静脉炎分级《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1、 PVC立即拔除2、暂时保留PICC,尽早对症处理,如热敷、喜疗妥3、患肢抬高、避免受压,以免影响血液循环4、加强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做好患者宣教指导《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7.2.1 应立即停止在原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7.2.2 观察渗出或外渗区域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变化及关节活动和患肢远端血运情况并记录解读根据药物外渗的标准来准确分级,给予正确处理条7.2款药物渗出或药物外渗《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七章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2.3.症状:疼痛、发红、肿胀、无回血、患处感觉不适后果:皮肤脱落、发疱、组织坏死、肌腱关节损坏解读1. 药物外渗危险因素:选择静脉细小、脆弱以往多次静脉穿刺、刺激性药物输注导管固定不正确、头皮刚针输液病人精神改变或感觉缺失《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1. 根据药物的PH值和渗透压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2. 牢固妥善固定导管,必要时宜使用弹力网状绷带3. 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输液4. 穿刺部位上方衣物不宜过紧,避免静脉内压力过高5. 注射药物前确定导管在静脉内6. 输液速度适当7. 告知患者不要过度活动输液侧肢体,《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处理措施1. 用空针尽量回抽渗漏于皮下的药液;2. 拔除静脉导管,不宜过度压迫穿刺部位;3. 抬高患肢,减轻水肿;4. 保持水疱完整性,避免摩擦和热敷;直径大于2cm水疱,水疱的边缘穿刺抽吸,使皮肤贴附,保留表皮;5. 不要在外渗的肢体远端再留置导管;6. 等张、非酸性或碱性溶液,给予热敷、硫酸镁湿敷、中药外敷、局部封闭等。

      7. 特殊药物根据药品说明书,给予相应的处理,如冰敷或采用合适的拮抗药等《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条款7.3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7.3.1 疑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时,应抬高患肢并制动,不应热敷、按摩、压迫,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理并记录7.3.2 应观察置管侧肢体、肩部、颈部及胸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及颜色、出血倾向及功能活动情况《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解读1.静脉血栓形成的判断:血管超声可确诊肢体、肩部、颈部或胸部的疼痛、水肿、外周静脉充盈2.患肢制动避免血栓脱落3.操作时降低血管内膜损伤,降低血栓发生4.请血管外科会诊,注射抗凝药物《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条款 7.4 导管堵塞7.4.1 静脉导管堵塞时,应分析堵塞原因,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7.4.2 确认导管堵塞时,PVC应立即拔除,PICC、CVC、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解读1.导管堵塞分为药物堵塞和血液堵塞2.导管堵塞后强行冲管,有导管爆裂的风险《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7.5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37条款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应立即停止输液, 拔除PVC,暂时保留PICC、CVC、PORT,遵医嘱给予抽取血培养等处理并记录解读1、拔除PVC,重新穿刺,并更换输液系统2、保留PICC、CVC、PORT,中心血和外周血同时抽血培养,根据报警时间(中心血比外周血早2h)判定是否有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7.67.6.17.6.2输液反应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停止输液,更换药液及输液器,通知医师,给予对症处理,并保留原有药液及输液器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解读1、根据输液反应类型(空气栓塞、肺水肿、发热反、过敏反应)通知医师进行处理2、做好不良事件上报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7.6输血反应7.7.1 发生输血反应立即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畅,通知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做好抢救准备,保留余血,并记录7.7.2 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进行抢救解读1、根据输血反应类型(容量负荷过重、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通知医师进行处理2、做好不良事件上报第七章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处理原则条款《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八章职业防护8.1 针刺伤防护按GBZ/T213执行8.2 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 8.2.1 配制抗肿瘤药物的区域应为相对独立的空间,宜在II级或III级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配制解读生物安全柜分级:1.II级A型:70%气体通过高效空气颗粒过滤器再循环至工作区,30%气体过滤外排2.II级B1型:70%气体过滤器外排,30%气体经过滤再循环3.II级B2型:无循环气流,100%外排4.III级:被设计为不透气的密闭结构,整个安全柜内处于负压状态,所有气体均通过高效空气颗粒过滤器过滤排出5.II级和III级生物安全柜对化疗防护都有效第八章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8.2.2 使用抗肿瘤药物的环境中可配备溢出包,内含防水隔离衣、一次性口罩、乳胶手套、面罩、护目镜、鞋套、吸水垫及垃圾袋等解读 在化疗药物配制过程中,尽量避免药物溅洒或溢出的发生,但并不能够绝对避免意外发生,做好防范和应急 第八章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条款8.2.3配药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内层为PVC手套,外层为乳胶手套)、一次性口罩;宜穿防水、无絮状物材料制成,前部完全封闭的隔离衣;可佩戴护目镜;配药操作台面应垫以防渗透吸水垫,污染或操作结束时应及时更换第八章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手套问题1. 首选无粉手套,粉末颗粒会吸收抗肿瘤药物的污染物,增加皮肤接触的可能性2. 聚乙烯(PVC)、乳胶手套可以提供保护,但注意乳胶过敏3. 推荐带双层手套,PVC手套在内层并且戴在防护服袖口里,乳胶手套在外层并且覆盖在袖口外层《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7第八章抗肿瘤药物防护标准条文8.2.4给药时操作者应戴双层手套和一次性口罩;静脉给药时宜采用全密闭式输注系统2013年报道,30家美国医院研究结果,使用密闭式输注系统能显著减少环境污染和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条款8.2.5 所有抗肿瘤药物污染物品应丢弃在有毒性药物标识容器中解读1.必须放在合适的容器中并封口,保证不发生泄漏2. 容器必须标识,以表示细胞毒废气物的存在第八章抗肿瘤药物防护《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第八章 抗肿瘤药物防护8.2.6抗肿瘤药物外溢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a)应立即标明污染范围,粉剂药物外溢应使用湿纱布垫擦拭,水剂药物外溅应使用吸水纱布垫吸附,污染表面应使用清水清洗(b)如药液不慎溅在皮肤或眼睛内,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c)记录外溢药物名称、时间、溢出量、处理过程以及受污染的人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随着发展 不断更新• 每3—5年 修改一次• 考虑全国 不同医院• 先进性与普及性并存《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感谢聆听欢迎提出宝贵意见《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