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林业概况.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545106924
  • 上传时间:2023-11-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林业概况(一)全国森林资源大省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处水热充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全国林业资源大省,属全国第二大林区全省林地面积3.42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7%,居全国第3位,其中森林面积2.2亿亩,居全国第4位现有活立木蓄积16.7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森林覆盖率31.3%全省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富集量按川西高山高原区、川西南山区、盆周山区、盆中丘陵区和川西平原区依次递减全省森林面积中,天然林约占2/3,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及川西南山地;人工林约占1/3,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及盆地中部  (二) 生物多样性富集区  全省有高等植物1万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居全国第2位,其中裸子植物近100种,居全国第一位,被子植物8500余种在4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四川分布有63种,其中国家一级13种、二级50种全省有脊椎动物1259种,种类占全国总数的45%以上,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45种,是全国乃至世界极其珍贵的生物基因库之一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有野生大熊猫1206只(2004年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数据),占全国的76%;人工圈养大熊猫200余只,占全国的80%以上,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和人工圈养数均居全国第一。

        (三)生态建设重点地区  四川地处青藏高原向中部山区、丘陵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西部地区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高寒山区和干热干旱河谷气候恶劣,造林难度很大,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是全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四川也是全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湿地和草场退化问题十分突出全省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2万平方公里,沙化、石漠化等土地3600多万亩,且治理难度很大四川省林业厅2007年组织的川西沙化科学考察结果显示,川西北地区沙化面积已达1117.5万亩,较10年前增加了34%,半固定沙地面积增加了46%,形势十分严峻  (四)发展阶段成功转型  建国50多年来,四川林业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为单纯木材采伐时期全省先后建立了一批森林采伐企业,为国家生产商品材1.2亿立方米,上缴税利20多亿元,为恢复国民经济、支援“大三线”建设、繁荣民族地区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使森林资源急剧减少二是从七十年代末到1997年,为采伐与造林并进时期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通过飞播、对外引资等方式大力营造人工林;压缩森工企业木材产量,保存人工林面积达4200万亩。

      三是1998年到2006年,为全面建设生态时期199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变砍树人为种树人、护林人,1999年又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大力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四是2007年以后,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时期经过近10年的休养生息,四川生态逐渐好转,森林资源不断增加,为发展新型林业产业、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9月,省政府召开林业产业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建设林业经济强省”的目标省林业厅恢复成立了产业处,开启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互利共赢新时期  (五)生态建设成绩突出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林业局的支持关怀下,通过全省务林人的辛勤努力,四川生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护面积由2.88亿亩上升到3.23亿亩在全国首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336.4万亩积极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已建立自然保护区117个(其中国家级16个,省级48个),面积1.1亿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5.15%,居全国第4位,卧龙国家级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世界著名。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2008年完成营造林81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53亿株,湿地保护、城乡绿化等生态建设工程顺利推进启动川西北防沙治沙工程,治理沙化土地4.5万亩,开展了川南石漠化治理试点启动了省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探索实施森林分类经营改革,生态建设领域和方式不断拓展目前全省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开始进入“治理大于破坏”阶段,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初见成效据测算,1998年以来,四川生物量累计增加6.18亿吨,固定CO2累计增加9.89亿吨,释放O2累计增加7.42亿吨,2006年度林草植被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为1314亿元,森林、草原、自然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年均高达7462亿元  (六)林业产业加速发展  一是产业基地不断扩展围绕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和优势林产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五个方面,重点加强了竹类,桉树、杨树、桤木等周期工业原料林,香樟、香椿、水青冈、光皮桦等珍贵用材林,核桃、花椒、银杏、板栗、油橄榄等名优特新经济林,以及麻疯树、粉葛等生物质能源林等基地建设二是产业集群加快发展2007年全省有涉林企业近2万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6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拥有中国名牌企业25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四川省名牌25个。

      三是助农增收作用明显2007年,全省实现林业产值691亿元,比2000年增长4.7倍,居全国第6位;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纯收入达406元,比2000年增长2.2倍为繁荣山区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作用四是集体林业改革提速为进一步盘活集体林木资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打造林业经济强省,全面推开了以“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集体林地1.57亿亩,惠及1550万农户约5800万农民  (七)各项管理全面跟进  认真执行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省森林公安机关开展多次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林业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2008年有5项科研成果通过部省级验收,林业科研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省级林业部门前列林业对外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中日、中德等合作造林项目进展顺利,2008年引进外资6.9亿元,与多个国际组织保持合作关系发挥林业节能减排作用,开展了森林碳汇造林试点加强林业防灾减灾工作,森林火灾损失率连年控制在1‰以内,林业有害生物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成效明显,2008年低温雨雪灾害和“5.12”地震损失的森林植被和基础设施正逐步修复。

      加强林业能力建设,基层林业站所、林场、苗圃、观测站点、木材检查站、森工企业等基层单位得到发展,林区交通、通讯、饮水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和行政效能建设,健全党风廉政责任制度,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维护了行业稳定  (八)发展思路和目标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以后,省林业厅党组根据全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战略定位和奋斗目标,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维护安全稳定,加快现代林业建设,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到2012年:完成营造林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用显著增强;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活立木蓄积达到17.5亿立方米;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林业体系建设继续加强,灾区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林区更加和谐稳定,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林业在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全面小康社会中的责任义不容辞。

      全省务林人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九届六次全会要求,高举生态文明旗帜,顺应人民新期待,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继续发扬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林业精神,满怀信心、扎实苦干,努力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