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石教学设计表.doc
4页模块4-1 教学设计表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四年级 学校 实验小学 教师姓名 李凤英章节名称《搭石》教学设计计划学时2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学习者分析经过前3年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我们开展有效地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场景里我们现在城市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口语训练,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知识与技能: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等词语过程与方法:体会“搭石”的美,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 、让学生从乡亲没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2 、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解决措施: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1、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解决措施:通过阅读,品味词句,利用多媒体调动起学生各种感官,想象、体会搭石的美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思路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三、引导质疑,自主寻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质疑2.默读2-4自然段,寻找美丽风景3.交流所寻风景,相机板书:摆 整 走 让 背……过……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1.一行人“走”石图2.背老人“过”石图五、激发想象,训练表达依据的理论依据学情,重点感悟,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以读促悟,以读促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生字词词义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多媒体课件及图片教师展示,学生自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记忆感受搭石的美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寻找美丽风景多媒体音像资料教师展示,学生听、看、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理解课文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写作方法学会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写作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师展示,学生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小溪吗?为什么喜欢?刘章爷爷的家乡也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小溪里还有一排搭石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51、教师情境导入2、教师展示音像资料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感想通过多感官的刺激,初步感知体验搭石的美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0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2、课件出示:指导学习生字词根据学习要求,学生认读生字,自读课文,思考什么是搭石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呢?想不想一起去欣赏?251、课件展示图片搭石2、指名读喜欢的段落3、课件出示问题,展示答案。
4、对学生的回答适时地评价学生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找出描写搭石美的语句1、利用丰富的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搭石的美3、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搭石,知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那么,它还有哪些美呢?51、指名读词语2、指名诵读描写搭石美的句子学生读词语,读句子1、回顾旧知2、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二、深入体会,品味搭石我看到很多语句划上了美丽的波浪线,咱们来交流交流学习走搭石的美,背老人过搭石的美251、课件展示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2、课件展示背老人过搭石的画面3、理解“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学生分小组、分男女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搭石的美,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1、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会运用2、学会抓重点句理解课文3、指导朗读,培养对家乡人民的热爱之情三、激发想象,练习表达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发挥你的想象,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101、出示例句,指导仿句练习2、指导朗读学生自学反馈,仿写句子,有感情朗读1、发挥想象2、拓展知识3、积累语言课堂教学流程图 一、文本导入,揭示课题二 、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四、深入体会,品味搭石五、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教学反思《搭石》这篇文章就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文中诗一般流畅的语言,乡亲们水一般清澄的心灵,都给学生一种美的熏陶在上课初始,我就想把学生带进文中那个诗情画意的氛围,描绘家乡美景导入从学生们的表情上,虽似懂非懂的意象已经使他们感受到了一种美这样也激发了他们接下来学习的积极性当我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两个人面对面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著乡村的生活气息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一种看得见的美和看不见的美在文本中和谐共生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课在教学时我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采取情境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主题,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把 “美”这条主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让学生通过这些画面的体会,自然地感受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时,学习最后一段,并通过背景介绍,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搭石默默无闻的美,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词句教学时,我不光引导学生了解意思,还提示理解方法,如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综合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比如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在过渡语、小结语、激情语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勤劳是美、助人是美、谦让是美、和谐是美、美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奉献了爱,我们的生活就充满了美 专家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