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 马工程教材课件 14.1-物化.doc
2页术语解释库 物化(reification)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这一术语概括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普遍结果和商品拜物教产生的原因:“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用“物与物是关系的虚幻形式”掩盖人与人的真实的社会关系,即“物化”概念的主要内涵由于这一概念体现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状况的深刻揭示和批判,因而它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使用的主要术语 乔治·卢卡契较早阐发了马克思的这一概念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描绘了物化的一般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环境,尤其是那些经济范畴,是以客观性的形式直接地、必然地显现给他的;这些客观性掩盖了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范畴这一事实相反地,它们作为物或物与物的相互关系而出现他还把这一术语引入文学批评中。
卢卡契认为,在物化的环境中,“由于所谓的外部命运,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命运,所有人的因素都会从我们的创作中消失因为我们不会把这些东西感觉为和描写为与其他人的相互社会影响,而在我们自己的意识中却把它们物化为一种外部的对象,物化为一种无灵魂的东西了与抽象的、物化了的、死沉沉的外部世界相对立的并不是生活具体的丰富性,不是相互影响的丰富多彩的纵横交错,而是抽象的、贫乏的、枯萎的‘我’《文学与民主》)他认为,自然主义、形式主义或先锋派艺术在物化的世界面前,处于束手无策的境地,只能屈从于物化的现实;只有现实主义“能从隐藏在决定着人的日常生活物化范畴(如商品、货币、价格等)背后看出它们真正的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美学论文集引言》)这是因为“真正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正是由于在他们锐利的目光面前,一切拜‘物’又变成属于人的东西——变成为人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例如巴尔扎克、狄更斯和托尔斯泰,“无论是谈论金钱、政治或者司法权,对他们来说,都是作为具体人的具体联系而出现的”。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