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doc
4页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中专中职论文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乔丽茹(太原市财政金融学校,山西太原030000 )财政与金融课的特点是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广,职业 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初次接触财政金融知识,觉得枯燥、 深奥、乏味,缺乏学习热情如何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门课,其中最重 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金融课的兴趣呢?_、上好第一节课对于一门新开设的课程,—位新的任课教师,学生总有一定的好奇心,教 师的第一节课,要努力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对该课程的强大兴趣,为后续的学 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节课要展示出教师的个人魅力, 展示出本门课的魅力,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在介绍课程内容时要精心选择, 合理呈现,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明确本门课的研究对象,认识 到财政与金融所涉及的内容都是自己熟悉的,很有意思的,有实用价值的如同 新电影的预告片,教师把最精彩的篇章展示给学生,吊起他们的胃口 ,让他们产 生进一步探索的冲动比如介绍财政的内容,可以从学生身边的财政现象说起:从小接受的义务 教育,现在享受的1500元的政府补贴,减免学费的优惠,彳氐收入者的生活补助 等,使学生认识到财政和每个人息息相关;介绍金融知识,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货 币、股票、债券说起,有的学生想到银行就业,可以说一说我国银行业的状况, 描绘本专业辉煌的发展,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从而产生自豪感,对未来充 满期待。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 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 有在认可教师的前提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该教师所教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对 教师敬而远之,想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该有意为之,主动为之真 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学习、生活 的各方面关注学生,以平等的方式和他们交朋友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 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不称其池塘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每一位教师对学生都应该做到以爱动其心,以诚感其人,以言导其行,以身传其 教三、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 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 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 发展新课程倡导的课堂应该是和谐民主,师生互动的,学生是主角,畅所欲言, 勇敢表达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饶有兴趣地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 个性的机会,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在愉悦 的气氛中鼓励表扬赏识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情绪高涨,学习兴趣持久。
教学过程 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师生在课堂上都应该是兴 高采烈、其乐融融的,学生表现出“我要学,我会学,我能学“的状态,教师合 理组织、引导,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四、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财政与金融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很好 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根据分 层教学原则,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问 题讨论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会有很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合 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能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 元素功能,把金融课中抽象的概念、原理、过程及知识间的联系等图文并茂、生 动形象地演示出来,强化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五、 设计精彩的导入和结课情境导入成功能使教师从一开始就像磁铁般牢牢吸引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问题 情境导入、生活现象导入、案例导入等形式比如,学习利息计算时,适逢我国 利率上调,于是导入环节设计这样一个生活问题情境:上个月老师刚刚存入银行 —万元,—年定期,现在利率提高了,老师想取出来重新存入,请学生帮老师算 —算,这样做合算不合算?结课创设情境如同电视连续剧下一集的预告,要用精 彩片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比如,学习完利息的计算后,下一节是利息 的作用,教师在结课时设疑:2007年我国上调了 6次利率,2008年下调5次, 2010年以来上调5次,为什要调整利率,这样做对我们有何影响?六、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财金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着得天独厚的 优势比如,学习货币知识时,可以去博物馆参观货币专题展览,感受中国灿烂 悠久的货币文化;学习金融机构的知识时,可以去参观晋商大院,了解票号发展 史,理解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学习晋商的诚信品质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 读,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预算表和决算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等 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关注时事的 习惯,树立公民意识参考文献:[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张红专.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M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