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某小区剪力墙结构住宅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doc
28页新城家园7#、8#、9#、13#、14#楼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钢筋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新城家园7#、8#、9#、13#、14#楼(公租房)建设单位:固镇县城市投资发展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蚌埠市规划建设研究院监理单位:质监单位:固镇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工程地点:固镇县迎宾大道以北,立新北路以东总建筑面积:36600M2 结构类型:剪力墙结构1.1 钢筋工程概况1.1.1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1.1.2钢材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1.1.3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1.1.4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1.1.5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小于9%;1.1.6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0及国家有关其他规范;1.1.7施工中任何国家替换,均应经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替换; 1.1.8本工程框架梁、柱详图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法,具体细则详见11G101-1图集。
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详见11G101-1有关要求框架梁、框架柱及非框架梁钢筋接头详见框架柱、框架梁及非框架梁混凝土墙钢筋接头详见11G101-1有关要求1.1.9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其混凝土钢筋保护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备注一类环境≤25≥30≤C25≥30不小于纵向主筋直径20152520一类环境a25203025b30254035注:1.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保护层厚度宜满足上表条件,2.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3.地下室外墙、水池迎水面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4、混凝土保护层大于40mm时,保护层中未单独注明的应另加抗裂钢筋HRB400,直径4@300双向设置1.3 施工条件加工场地布置在现场南側施工准备2.1.1 测量准备: 根据平面控制网,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和墙、柱位置线;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工地测量员必须组织测放墙、柱插筋位置线(每跨至少两点用红油漆标注) 2.1.2 机具准备:表-1序 号机 械 名 称型 号数 量1钢筋弯曲机GW40-122钢筋切断机GJ40-123钢筋调直机GT40-114电焊机BX1-315A45闪光对焊机UN1-15016滚压直螺纹剥肋机12.2 施工手续现场所有钢筋工应具备职业技能岗位证书,电焊工必须具备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书(在有效期内)。
钢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执证上岗未经培训的人员严禁上岗或操作机械设备2.3 材料进场计划材料进场计划随工程进度2.4 审图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做到图纸上问题提前与设计联系解决,配筋及施工中重点突出2.5 管理人员与劳务人员培训项目技术部按规定对项目相关部门及分包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每周三下午利用简短时间,由分包管理层向其钢筋操作层进行方案、措施交底(包括书面和口头),并由项目技术部和质量部参加3.主要施工方法3.1 原材采购与供应钢筋选用国家大型钢厂的热轧、低碳Ⅰ级、Ⅱ级、Ⅲ级钢筋,严格执行ISO9001:2000质量标准和相关程序文件3.2 配筋及相关要求3.2.1 受力筋保护层: 表-2(㎜)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备注一类环境≤25≥30≤C25≥30不小于纵向主筋直径20152520一类环境a25203025b302540353.2.2 钢筋锚固表-3名称锚固长度末端弯钩长度备注d≤25d>25基础梁34d38d12d底板34d12d墙柱插筋直接插至底板下表面≥150㎜3.2.2 钢筋接头及搭接长度:新城家园7#、8#、9#、13#、14#楼工程主体钢筋搭接与连接按设计要求采用以下连接方式。
1、 HRB335、HRB400,直径16-20采用闪光对焊2、 HRB335、HRB400,直径14、16、18竖向采用电渣压力焊3、 HPB300、HRB335、HRB400,直径6.5、8、10、12、14、16采用冷接4、 本工程d>22的钢筋宜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1) 钢筋搭接长度见下表-5,且≥300㎜2) 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搭接接头进,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的区段范围内基础梁板接头位置:底筋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上筋在支座处;楼层梁板接头位置:底筋在支座处,上筋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表-4钢筋种类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C25C30C35≥C40HPB30044d38d35d32dHRB33553d48d43d41dHRB40064d57d52d48d注:1.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1.4 2.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的直径计算3)接头从任一接头中心至另一中心要≥35d且≥500㎜受力钢筋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见表-6:表-5序号接头形式接头面积允许百分率(﹪)受拉区受压区1搭接接头25502焊接接头50不受限制3.3 钢筋加工3.3.1 钢筋加工: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1)钢筋调直 采用钢筋调直机进行钢筋调直2)钢筋弯曲成型 1)钢筋的弯钩和弯折:Ⅰ级钢筋末端做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2.5 d (d为钢筋直径),平直部分长度为10d;Ⅱ、Ⅲ钢筋末端需做90°或135°弯折时,Ⅱ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为4d、Ⅲ级钢筋的弯曲直径为4d2)箍筋末端的弯钩:Ⅰ级钢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受力钢筋直径或箍筋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为箍筋直径10倍,弯钩形式为45°/135°3.3.2 闪光电焊连接(1) 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①连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闪光(两筋端面轻微接触)→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②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徐移动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③闪光—预热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闭合电路→一次闪光闪平端面(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断续闪光预热(两钢筋端面交替接触和分开)→二次连续闪光加热到将近熔点(两钢筋端面轻微徐徐接触)→带电顶锻→无电顶锻2)焊接工艺方法选择:当钢筋直径较小,钢筋级别较低,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采用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最大钢筋直径应符合表1的规定当钢筋直径较大,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当端面不够平整,则应采用闪光一预热闪光焊连续闪光焊接钢筋上限直径 表-7表-6焊机容量(KV·A)钢筋级别钢筋直径(mm)160Ⅰ级25Ⅱ级22Ⅲ级20100Ⅰ级20Ⅱ级18Ⅲ级1680Ⅰ级16Ⅱ级14Ⅲ级12(3)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对焊前应检查焊机各部件和接地情况,调整变压器级次,开放冷却水,合上电闸当调换焊工或更换钢筋级别和直径时,应按规定制作六个试样,作冷弯和拉力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焊接前,应将钢筋端头15cm范围内的铁锈、污物等清除干净,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应保持顺直,如有弯曲必须调直或切除,并使两钢筋处在同一轴线上,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0.5mm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对Ⅲ级钢筋采用预热闪光焊时,应做到;一次闪光,闪平为准;预热充分,频率要高;二次闪光,短、稳、强烈;顶锻过程,快而有力不同直径的钢筋焊接时,其直径差一般不宜大于2~3mm焊接时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
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淬裂负温(不低于-20℃)条件下进行闪光对焊,应采用弱参数,并使室内温度保持0℃以上,避免接头冷淬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应采用石棉粉等保温材料予以保温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由红色变成黑红色后,方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施工检验:对施工完的接头进行质量检验3.3.3电弧焊1 工艺流程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参数→试焊作模拟试件→送试→确定焊接参数→施焊→质量检验1) 钢筋电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等接头型式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2) 焊条和焊接电流选择见表-8表-7搭接焊、帮条焊焊接位置钢筋直径(mm)焊条直径(mm)焊接电流(A)平焊10~123.290~13014~224130~18025~325180~23036~405190~240立焊10~123.280~11014~224110~15025~324120~17036~405170~2202 操作要点1)单面帮条焊 钢筋单面帮条焊接头(d—钢筋直径;—帮条长度)(1)帮条宜采用与主筋同牌号、同直径的钢筋制作,其帮条长度L见表-9。
如帮条牌号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的直径可以比主筋直径小一个规格;如帮条直径与主筋相同时,帮条牌号可与主筋相同或低一个牌号见表-9表-9钢筋帮条长度钢筋牌号焊缝型式帮条长度HPB235单面焊≥8dHRB335、HRB400、RRB400单面焊≥10d注:d为主筋直径(mm)2)钢筋帮条焊时,钢筋的装配和焊接应符合下列要求:a 帮条焊时,两主筋端面的间隙应为2~5mm;b 帮条焊时,帮条与主筋之间应用四点定位焊牢固,定位焊缝与帮条端部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0mm3)焊接时,引弧应在垫板、帮条或形成焊缝的部位进行,不得烧伤主筋在端头收弧前应填满弧坑,并应使主焊缝与定位焊缝的始端和终端熔合4)焊接地线与钢筋应接触紧密5)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应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6)帮条焊接头的焊缝厚度h不应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