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们的学生不能丢了科学精神.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杨***
  • 文档编号:293054435
  • 上传时间:2022-05-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9.87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们的学生不能丢了科学精神    周晓南【Summary】当前的语文教学,使一线的老师很困惑,答案唯一,学生和老师跟着教参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有了思维的火花,也要叮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必须按照标准答案回答,不然吃亏的就是自己语文要向哲学靠拢,而不能向数学靠拢Key】科学精神;怀疑精神;批判精神G622 A2013年7月5日—6日,我校成功举办了“西工大教育教学论坛”,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郭振有老师做了《做中国最好的老师》的报告,我听后很受启发,也很有愧色他在报告中称今日中国之教育让学生丢失了科学精神,也就是丢失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今日中国之教育太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何尝不想让学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在散发着泥土和青草芬芳的土地上诵读经典,浅吟低唱可是素质教育提倡了许多年,但教育现状仍然摆脱不了应试的枷锁老师讲、学生记、背答案、背教参,举国应试的制度选拔出了最会考试的学生,却打压了一批具有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孩子所以郭振有老师提出:中国的教育不是培养学舌的鹦鹉,而是应培养敢于思考、敢于表达的人人教版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有一课叫《我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对怀特森老师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大胆质疑的精神尤为赞赏。

      教学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引导学生评价怀特森老师的做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学生们的情绪和怀特森老师这样做的用意,最后使学生渐渐明白怀特森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了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也应该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和大胆批评的科学精神这堂课上得轰轰烈烈,我和学生都受益匪浅可是这堂课结束后,我们又回到了可悲的现实教学中,又开始了周而复始地背呀记呀,为什么,因为要应试其实《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早就指出,学生要学会亲自、直接地面对文本,获得自主的个性化感受可现实是考试的答案是唯一的,答错了就没有分数了所以在分数面前,还是收起你的个性化感受吧,即便读书的时候可以谈个性化感受,等到考试,也只得把标准答案记下来师生面对这样的困惑十分苦恼,我也一度有不爱上语文课的想法,为什么,照本宣科,照教参教书,老师缺乏自己的解读,跟在教参后面亦步亦趋学生也不爱上语文课,因为要背的东西太多,尤其是一些课文理解,本就不是学生的语言,拗口不说还难以组织到一起但不管前路如何坎坷,我始终认为科学精神不能丢经过一些摸索,我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提供民主的土壤我们的课堂如果不民主,学生不敢说话,唯唯诺诺,那还何谈思维的发展,何谈科学精神的培养。

      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师生才能达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共识师生之间才可以平起平坐,秉承平等的态度,使争执和辩论成为常态古人云: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科学面前,人人平等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点拨,把矛盾处、相悖处、不近人情处统统摆在学生面前,此时无声胜有声,静待学生思维的火花真理是安静的,集体的狂欢带不来真正的思考,只有心灵的悸动才会实现思维的飞跃民主宽松的氛围会使我们看到意想不到的精彩二、鼓励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提升思维的契机才会到来如果一节课,总是老师在不停地说,学生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下课后在不停地背,考试时再把背的东西吐在考卷上,敢问,学生自己的思维发展了没有就像画画要留白一样,中国的山水画之所以意境高远,纵深有度,充满想象的空间,就是因为有留白相反,如果画面很满,充斥着鲜艳的颜色,反而局限了人的思维空间我们的课堂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他们质疑,给思维一个释放的机会但现状是课堂上就是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他们也不会质疑,为什么呢,因为失败的次数太多了,失败的教训太惨烈了,失败带来的伤痛太深了就像青蛙跳跃实验一样,如果每次青蛙跳起来都会碰到盖子,那么有一天你拿掉盖子,青蛙也不会再跳了。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打压孩子任何质疑的火花,相反,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孩子提出心中的疑问,就像怀特森老师一样,甚至制造事端让孩子质疑,让孩子从事实中认识到人云亦云有多么可怕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孩子学会质疑的方法,比如语文的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质疑:题目、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矛盾处、空白处、首尾关键句、布局谋篇、用词造句方面等等只有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不悱不发,才会有大的进步三、点拨释疑的方法质疑后如何解疑呢,如果这时老师迫不及待地给出答案,那学生刚刚燃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马上消失,前面的质疑就成了走过场,无法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老师这时切不可操之过急,千万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慢慢引导,要修筑渠道渠修好了,水自然就流过来了这个渠修的方法有很多,我个人认为“作比较”这个方法很好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先把问题呈现出来,让学生和自己以往的知识进行比较,和生活中的经验比较,和同时期的成果比较,和同龄人的想法比较,还可以与老师的建议相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是非,提高认知,锻炼思维,获得真理四、在批判中收获记得马克思有一句名言叫“怀疑一切”,这其实就是批判精神批判既不是盲目的反对,也不是盲目的认同,而是清晰地通过自己的大脑,研究和判断所见所闻的真伪。

      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大脑去想,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不要迷信书本和权威要善于质疑,敢于批判,哪怕幼稚一点,或者偏激一点都没关系批评错了也不要紧,真理就是越辩越明的关键是要从错误中总结得失,继续前行,这才是成长如果一味地只是会记住现成的,那么创新能力就会渐渐消失思路决定出路,有了批判的意识,就会锻炼出敏捷的有主见的大脑,就会收获颇丰郭振有老师还指出了很多当前教育的弊端,还需我们在教学中细细品味我想如果自己不能成为中国最好的老师,最起码要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的动力编辑:龙贤东)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