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山东方言分区.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wd****9
  • 文档编号:308234049
  • 上传时间:2022-06-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96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山东方言分区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与山东方言分区 【标题注释】萌生对本课题的合作研究,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钱曾怡在山东大学南院的一条马路边上,向蔡凤书讨教中国原始人的起源问题两人由原始人种的产生,谈到了由考古发掘的文物所划出的文化圈跟现代方言的关系,发现山东地区的文化圈跟现代山东方言的分区竟是惊人的一致虽然至今还很少有人将考古跟方言结合起来进行过研究,但是对于这项研究的重要学术价值,笔者深信不疑 【作 者】钱曾怡/蔡凤书 【内容提要】考古学家将分布于山东境内的龙山文化按不同地区的特征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跟现代山东方言的分区大体一致本文通过对山东龙山文化的类型分布和现代山东方言的分区比较说明:一个地区的方言跟当地的地域文化存在着与生俱来的一致性关系,不论经历多么长的历史发展,这种一致性始终存在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关 键 词】龙山文化类型/山东方言分区1928年,前中央研究院吴金鼎先生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今章丘市)城子崖发现了一处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这就是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这一重大发现为探求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注: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城子崖》,1934年南京。

      七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人们对存在于距今4600—4000年的这一代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由龙山文化所能够探求到的并不限于中国文明的起源,在广泛涉及到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也联系到语言学研究的诸多问题,如汉字的产生、汉语方言的形成和分区,等等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相互交流思想、组织社会生产和斗争的工具语言与人类共生,是人类文化的象征方言是一种语言在其分布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实际存在形式,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段,也是组成地域文化本身的重要内容方言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语言在不同分布地的不同发展的结果方言产生的前提是人类历史进入到定居时代,恩格斯说:“部落和方言本质上是一致的”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87页, 人民出版社,1972年作为一个地区全体社会成员的交际工具,方言这种信息符号的体系是约定俗成的,现代方言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定居时代的开始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史前时期语言的具体情况,但是可以判断文字产生之前地域方言跟原始地域文化的密切关系考古学所指的文化,是一个历史时期遗物和遗迹的综合体考古所发掘的遗物、遗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史前时期虽然还没有文字的记载,但是应该有自己的名称、有不同制作方式的思想和表述方式,这些都必须依靠语言这一工具。

      例如,被现代人誉为“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声如磬”,代表龙山文化的黑陶器皿,没有语言就没有名称,也不能在制作中协调其操作过程,完成它一步一步的制作工序,达到其各种规格的要求等等可以想见,当时龙山文化区的语言就是龙山人的方言这说明一个地域的文化不能离开方言而存在地域文化和方言,因为存在着与生共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必然在地区分类上有一致的关系这从考古划分的山东龙山文化的类型跟现代山东方言分区的一致关系可以看得比较清楚龙山文化时期代表了我国的一个历史时代,即“龙山时代”注:严文明《龙山文化和龙山时代》,《文物》1981年第6期 )概括起来说,龙山文化大体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以磨光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但在该文化后期有了金属工具;有了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换和贸易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形态;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城堡;产生了原始的文字,等等不难看出,龙山文化时期已经是处在文明的前夜,或者说在后期开始产生了国家注:蔡凤书《城址、文字和文明的起源》,《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在这历史大转折的时期,各种文化因素通过地区之间的交流,相互融合、彼此吸收,从而产生了一些相对独立的集团。

      历史传说中的太昊、少昊、共工、蚩尤和鲧,以及时代更早的黄帝、炎帝等一系列人物,无不以龙山文化的分布区作为他们的活动中心,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形成了华夏和东夷两大集团注:庄春波《华夏东西说》,《赵俪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1995年龙山文化的分布很广西起渭水流域,东到黄海之滨;北起内蒙古南部,南抵汉水流域主要分布地区是河南、山东、河北、晋南和陕西,全部在现代汉语官话方言的范围之内这一分布区广泛的文化遗存彼此间的内部差别比较显著,可以分成几个大的区系,其中的山东地区自成体系,被称为“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创造者是东夷人,在陶器风格、石器形状、墓葬特点等方面,都有别于今天河南郑州以西至关中地区的龙山文化由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考古遗存中,可以窥见山东龙山文化在习俗、信仰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点,表明这个地区存在着历史、文化的共同渊源和传统山东龙山文化的中心是沂蒙、泰山一带,但是分布并不局限于山东境内,东到黄海之滨,南至安徽北部的蒙城和江苏的徐州和高邮,西到河南永城、濮阳一带,北到河北大名、临西等地有的学者认为,辽东半岛是山东龙山文化分布的最北界注:安志敏《略论三十年来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考古》1979年第5期。

      )以上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在汉语方言中分别属于官话方言的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胶辽官话三个次方言龙山文化在不同的分布地有不同的类型,即使同属于山东龙山文化,也可以再细分为几个更小的类型最初有人把山东龙山文化划为东、西两个类型,东面类型以潍坊姚官庄遗址为代表,称之为“姚官庄类型”,西面以梁山青固堆遗址为代表,称之为“青固堆类型”注:高平、吴秉楠《对姚官庄青固堆两类遗存的分析》,《考古》1979年第5期 )80年代末有人设想以东经118度为界, 即从今天的费县和淄博市画一条南北向的直线,线东是广义上的半岛区,线西可以说是内陆区,东西两地的文化判然有别注:蔡凤书《山东龙山文化与同时期诸文化的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这个划分跟山东方言第一层次东西两大区的划分完全吻合1985年,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的分区》(注:钱曾怡等《山东方言的分区》,《方言》1985年第4期根据50年代山东方言普查和八十年代后补充调查的材料, 将山东方言划分为东西两大区:东部山东半岛,即广义的胶东地区共40县市为东区;西部70县市为西区两区的分界可以从北部莱州湾南岸向南划一弧线,从寿光、青州、临朐、沂源、蒙阴、沂南直至莒南,这些地区及以东属于东区,弧线以西属于西区,包括鲁西北、鲁西南、鲁中和鲁南。

      山东方言东西两大区的划分,跟扬雄《方言》(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所出现的地名组合“东齐”和“齐鲁”的对称正好相应注:参看丁启阵《秦汉方言》,东方出版社,1991年 由于考古发掘的资料不断增加,进入80年代的后期,关于龙山文化的分区提出了“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和“六分法”,似乎有越分越细的趋势注:参看《山东龙山文化研究论集》,齐鲁书社,1992年这许多类型的划分,仍然把着眼点放在陶器、石器、墓葬和房屋建筑的不同上,尤其对陶器的质料、制作方法、纹饰和造型特征的描述是很细致的,这对考古学的研究来说,自然是十分必要的可是,在作上述划分时,也有必要考虑各个地区人群的生活习惯等其他的各种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当地的方言这是因为方言是本地区人们世代相袭的交际工具,现代方言中保存着大量古代方言的成分,必然跟本地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在区域划分上具有一致的关系下面先从考古文化的类型(采用大多数的说法)将山东龙山文化分为六种类型,然后将山东境内方言与之比较1.城子崖类型 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中上游和徒骇河流域的鲁西北地区,即今天的济南市、茌平县、禹城县、德州市、邹平县、滨州市、聊城市和淄博市的一部分。

      这一地区的龙山文化比较发达,延续的时间也长,有许多重要的遗迹,如城子崖、丁公、尚庄、田旺等在这一区域之内发现了十多处龙山时代的城址,(注:张学海《论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文物》1996年第12期中国第一片刻在陶片上的文字也是在这一区域内发现的注: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邹平丁公遗址第四、五次发掘简报》,《考古》1993年第4期 )这一类型文化的陶器以和灰陶为主,陶器上绳纹所占的比例比其他地区高,有三足鬲,显示了可能受到河南省龙山文化的影响墓地比较分散,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大面积的墓地,在生产工具中较突出的特点是蚌器相对较多2.尹家城类型 尹家城是泗水县金庄镇的一个小村,和曲阜市临界1973年起山东大学在当地发掘大获成果,为学术界所注目注:山东大学考古教研室《泗水尹家城》,文物出版社,1990年这一类型主要分布在汶水和泗水流域,即今天的曲阜、兖州、邹县、滕州等地这一地区龙山文化的墓葬发现较多,有大型的木椁墓存在,墓中的随葬品也丰富,陶器中黑陶所占的比例比城子崖高该地区处于鲁西、鲁东的分界处,可以说具备了两个地区的特点,在山东龙山文化的分期和分型上有典型意义注:蔡凤书、于海广《山东龙山文化陶器概观》,《考古集刊》第8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姚官庄类型 该遗址1960年在潍坊白浪河修水库时被发现,并于当年进行发掘注:山东省博物馆等《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第5辑,1981年 )主要分布在潍河和河流域,以今天的潍坊市、青州市、寿光市、昌乐县、临朐县、安丘县、诸城市为发展基地这一类型迄今只发现了一座小城堡,(注:《山东发现四千年前的古城堡遗址》,《人民日报》1985年1月9日墓葬有大、中、小之分,大型的墓葬不仅有木质的葬具,而且还有随葬的玉器有的死者口中含玉,数量虽不多,但是构成了本地区文化的特色之一,模仿鸟形状的装饰也较多陶器中黑陶占了较大的比例,飞薄如纸的“蛋壳陶”在这里并不罕见,陶鬲已很少见到,以绳纹作陶器装饰的风气已近消失生产工具以石器和骨器为主,蚌器较少4.两城镇类型 日照市的两城镇遗址,是在30年代被发现并由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等发掘的重要遗址这一类型主要分布在沂河、沐河的上游,包括了今天的临沂、日照,以及江苏省的东海(原连云港)、赣榆等县市北面跟尹家城类型以及姚官庄类型相连接,在物质文化面貌上受到这两个类型文化的影响这一类型目前虽然没有发掘到大型的聚落遗址,但是根据90年代中期中美联合考古队调查证实,在以两城镇为中心的地带居民点密集,呈等级状散在。

      注: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市两城地区考古调查》,《考古》1997年第4期 )以黑陶为代表的手工业非常发达,陶器中的鬶比较多见,基本上看不到鬲,也没有绳纹石器的磨制精细,有大量的玉器出土这个地区是山东省较早种植水稻的地方,在日照市的尧王城遗址就发现过人工栽培的稻米注:《尧王城遗址第二次发掘有重要发现》,《中国文物报》1994年1月23日5.杨家圈类型 杨家圈是栖霞县的一个小村落,80年代初期发掘这在胶莱河以东是一个有典型意义的遗址,分布于烟台的各个县市,诸如长岛、蓬莱、烟台、栖霞、海阳等地,威海四市虽然还没有大的发掘,但从少量资料来看,也应归入这一类型这一地区三面环海,西面有胶莱河,跟其他地区的文化分割开来,自古就有其文化上的独立性可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考古资料还太少,可供研究的不多,从陶器的特点看,一方面和辽东半岛以及长山列岛很接近,另一方面在陶器造型上则和两城镇遗址相似6.鲁西南类型 在山东省境内,如菏泽、曹县虽然作过一些发掘,不过都不是很典型的遗址,在定陶、东明、郓城、单县等地则可以说调查发掘的工作还没有开始,而在豫东和皖北如杞县、商丘、永城、郸城、宿县、蒙城等地却有许多重要的遗迹发现。

      这一类型遗迹中出土的文物,在很大程度上和河南省的龙山文化一致,跟山东省东部地区差别很大,如陶器中的灰陶占了绝大部分,基本上没有“蛋壳陶”,陶器中的鬲较多,但是见不到鬶,也没有玉器,陶器上多饰以绳纹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局长在2025年全市医疗保障重点工作调度会暨定点医药机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docx 2025年春教体系统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4年度街道机关支部党组织书记述职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2025年干部谈心谈话内容范文.docx 主管发改部门党组书记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学习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交流发言材料供参考.docx 纪委书记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的研讨材料范文.docx 2025年春季防汛防旱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村“三资”管理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村“两委”2025年工作计划供参考.docx 乡镇在全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银行行长在学习2025年一号文件精神专题会上的研讨发言供参考.docx 乡党委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总结供参考.docx 党组书记、主任在2025年展改革委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2025年“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基层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例文.docx 2025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供参考.docx 在理论学习中心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习研讨会议上的交流发言两篇.docx 党支部2024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情况报告供参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