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小儿推拿培训ppt课件.ppt
77页小儿推拿,1,一、小儿推拿的发展史,1、秦汉时期---小儿推拿的萌芽时期 (1)此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儿科医生和儿科病例 (2)1973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婴儿病痫方”和“婴儿瘈方”是现今最早的小儿推拿方法的文字记载,其以汤匙边摩拭病变部位治疗小儿惊风抽搐,该法是一种器具按摩法,后世的刮痧疗法应属此类,至今应用于小儿感冒、中暑和小儿惊风等病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中首次记载了膏摩,该法由于手法和药物的协同作用,不但提高了疗效且保护了皮肤,同时也为小儿推拿使用介质奠定了基础2,2、晋唐宋元时期---小儿推拿的奠基时期,(1)晋唐时期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创的指针法、捏脊法、颠簸法等手法至今仍用于小儿推拿的临床治疗中小儿捏脊流派的形成得益于此 隋唐时期太医署除设有按摩科外,还有少小科(即小儿科),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有小儿专论6卷,共计255候,详细记述了小儿的保育病症,并在所有卷末附有按摩导引方法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将妇人、少小婴孺诸病设专篇论述,并应用膏摩防治小儿疾病和小儿保健推拿 (2)宋元时期 出现了运用掐法治疗破伤风的最早记载,北宋沈括《良方》10卷记载了用掐法治疗脐风。
《卤囟经》作为我国最早的儿科专注,在其影响下,著名儿科学家钱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了《小儿药证直诀》,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诊断方面创立“面上证”、“目内证”等,堪称中医儿科学精髓该书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也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3、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形成时期,(1)明代中后期 真正形成小儿推拿独立的学术体系《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旨》、《小儿推拿秘诀》相继问世 杨继洲的《小儿按摩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是对明代以前小儿推拿成就的总结,从诊法、辩证、穴位、手法、治疗等方面对小儿推拿做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其主要学术思想和手法、穴位仍用于临床,是小儿推拿学的奠基之作 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继承钱乙的学术思想,从小儿辩证、病因病机、推拿穴位推拿手法及治疗都有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该书是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单行本,对小儿推拿体系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周于蕃的《小儿推拿秘诀》,对拿法、推法、运法论述尤为详细,注重推拿与病症、时辰的关系,并载有多种推拿图谱,对后世影响较大,《厘正按摩要术》就是以此为蓝本。
4,东京贝乐小儿推拿,(2)清代 张振鋆的《厘正按摩要术》影响较大,该书是对光绪十四年前小儿推拿集大成的著作,书中所创小儿推拿8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胸腹按诊、穴位推拿等沿用至今 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义》主要论述推拿治疗小儿惊风的作用,儿科诊断强调望、问二诊的重要性,结合病证介绍了推拿治疗常用穴位、手法、操作顺序等,提出了手部和头面部推拿操作的常规顺序 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认为分阴阳为“诸症之要领,众法之先声”,“起式”、“总收法”的提出是本书的手法特点 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专门论述推拿的手法操作及要领 徐谦光的《推拿三字经》以三字为句,便于记忆,通俗易懂,以治法取穴少,操作次数多为特点5,4、近代现代---小儿推拿的发展时期,(1 )民国时期 提倡西洋医学,废止旧医,使推拿只能以散落民间的形式存在和发展小儿推拿由于有效、简便、易行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并活跃于民间,得到广泛的流传和应用民间主要有四个派系:山东小儿推拿(最少有三个流派)、湘西小儿推拿、海派小儿推拿、北京小儿捏脊流派等 (2)新中国成立后 1956年,上海首办了“推拿训练班”,其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推拿专科门诊和推拿学校,随后全国各中医院校陆续开设推拿课程,各地有条件的中医院也陆续增设了推拿科。
很多推拿文献、小儿推拿古籍得到了重印和再版,并新编出版了一些小儿推拿著作,如青岛医学院张汉臣的《实用小儿推拿》、青岛中医院赵鉴秋的《幼科推拿》、金义成的《小儿推拿学》等6,二、小儿推拿学基础知识,1、小儿推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五脏六腑 形:形体结构,如四肢百骸、骨骼筋肉、气血津液; 气:指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肾气等 小儿出生后,犹如萌土之幼芽,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幼稚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之气都相对的不足,尤以肺、脾、肾三藏最为突出祖国医学据此提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认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说明了小儿无论在物质基础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是幼稚而为充实的,是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生长发育迅猛,无论从体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方面,均不断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犹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古代医家据此提出:“三岁以下小儿为纯阳之体”,认为小儿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迅速,迫切需要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营养物质需求越多,因而常见之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7,2、小儿推拿的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发病容易:指小儿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
由于小儿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体质嫩弱,御邪能力不强,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会自节,故在外易为六淫所侵,在内易为饮食所伤,加之胎产禀赋因素,所以小儿易于感邪,容易发病,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传变迅速:指小儿在疾病转归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化,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虚实是指人体正气的强弱与致病邪气的盛衰而言小儿一旦患病,则邪气易实,正气易虚,实证可迅速转化为虚证,虚症也可转化为实证,或为虚实并见之证寒热为两类性质不同的疾病病理症候,小儿由于稚阴未长,在疾病的过程当中,易呈阴伤阳亢,表现热的证候又由于稚阳未充,机体脆弱,尚有容易阳虚衰脱的一面,而出现阴寒之证8,东京贝乐小儿推拿,(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与成人相比,小儿虽然容易感染病邪而发病,病后又易于传变,但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虽为病邪所伤,但其肌体再生修复力强,故恢复也较快小儿病因单纯,多为外感六淫,或内伤饮食,少七情六欲之伤脏气清灵,对药物反应敏捷只要辩证准确,医治得当,治疗及时,良好护理,病情好转要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即使出现危重症候,只要积极治疗,抢救得力,预后往往较好9,3、五脏特点,明代儿科名医万全根据钱乙“脏腑虚实辨证”理论,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虚”的观点,即所谓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对后世探讨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肝常有余: 肝主人体生发之气,肝气生发则五脏俱荣小儿生机蓬勃,精气未充,肝阳易旺,肝风易动,故有“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但此有余为生长之气自然之有余,不是指小儿肝阳亢盛;此有余又是相对之有余,是稚弱之有余,是相对于其他脏腑而言的,并非强实成熟之说 “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也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气横逆,肝风内动的实证与虚证10,东京贝乐小儿推拿,(2)心常有余: 小儿阴常不足,木火同气,心肝之火易亢肾阴之水不足,水不制火,心少克制,心火易炎,因此小儿心气旺盛有余,故有“心常有余”的生理特点然心之有余又是相对的、稚弱的,并非强实、成熟、完善的小儿气血尚未成熟,故心血不足,心主血脉、心藏神功能易稚弱 “心常有余”的生理功能,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心火亢盛、心火上炎的证候11,东京贝乐小儿推拿,(3)脾常不足: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体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壮,乳食的受纳、腐熟、传导,与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功能均显得和小儿的迅速成长发育所需不相适应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调,家长喂养常有不当,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内因外因加之小儿肝常有余,脾受克抑,故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也预示了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饮食停滞,气血两虚的病症12,东京贝乐小儿推拿,(4)肺常不足: 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尚未完善,生理功能活动尚未健全,加之小儿寒暖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肺为华盖,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侵入,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故有“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 “肺常不足”的生理特点,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疾患13,东京贝乐小儿推拿,(5)肾常虚: 肾为先天之本,元阴元阳之府小儿肾常虚,是指小儿脏腑虚弱,气血未充,精气尚未旺盛,骨气未成加之小儿生长发育,以及骨骼、脑髓、发、耳、齿等的形成与功能均与肾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儿先天禀受之肾精又须赖后天脾胃生化之气血不断充养,才能逐步充盛,小儿未充之肾气又常与其迅速生长发育的需求显得不相适应,故有“肾常虚”的生理特点 “肾常虚”的生理特点,也预示着小儿病理上容易出现诸如解颅、胎怯胎弱、五迟五软、佝偻等肾精不足之疾患14,三、小儿推拿的诊断,(一)问诊: 问诊是采集小儿病情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由于小儿年龄和表达的局限性,较小的婴幼儿不会讲话,较大儿童也不能正确诉说自己的病情,因此小儿生病史的采集主要向家长或患儿最接近的成年人询问,大儿童虽然可以自己陈述,但仅供参考,问病情还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了解。
1、问年龄 不同年龄的小儿往往有不同的疾病脐风、胎黄、脐血、脐疮等多见于一周内初生儿; 鹅口疮、脐突、夜啼等多见于乳婴儿; 遗尿,发生在3岁以上小儿; 麻疹、风痧、奶麻等,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婴幼儿; 水痘、顿咳等在幼童期多见 12岁以后,小儿所患疾病的过程,基本接近于成年人15,东京贝乐小儿推拿,2、问病情: (1)问寒热 小儿发热可通过体温计来测量,或通过接触的感觉来测知,如手足心热、头额热、授乳时口热等 小儿怕冷可从姿态改变来测知,如依偎母怀、蜷缩而卧等 年龄大点的儿童可以直接询问 小儿发热一般早衰暮盛,故询问时注意时间因素 (2)问汗 小儿肌肤嫩薄,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于病态 若白天出汗较多,或稍动即出,称为“自汗”,为气虚卫外不固; 夜间睡后汗出,称为“盗汗”,为阴虚,或气阴两虚; 汗出热不解,为热病邪气由表入里的征象 (3) 问头身 较大儿童可以诉说头痛与眩晕,多见于高热、贫血等; 发热肢体疼痛,常为风寒湿热之邪外束的表现; 皮肤瘙痒可见于发疹性疾病和荨麻疹16,东京贝乐小儿推拿,(4) 问二便 主要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颜色等 大便次数明显增多,质地稀薄或有黏冻,为泄泻或痢疾。
小便清长或夜尿多,为肾阳亏虚; 小便频多,便时疼痛,为湿热下注,如热淋 (5) 问饮食----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 正常小儿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无吐泻 若不思饮食,所食不多,为脾胃薄弱; 喜饮冷为热证; 喜饮热,或口不渴,为寒症; 频频引饮,口唇干燥,为胃阴不足,津液亏耗; 渴不欲饮,为中焦有湿17,东京贝乐小儿推拿,(6) 问胸腹 胸部闷窒,哮鸣痰喘,为痰阻肺络,如哮喘; 胸痛发热咳嗽而气急促,多为肺炎喘嗽; 脘腹饱胀,多为伤食积滞; 以脐周为主的腹痛,多见于蛔虫症 此外,小儿急性腹痛,痛势剧烈,要注意外科疾患 (7) 问睡眠 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 在热病中邪入心包或痰蒙心窍可致昏睡和嗜睡;胃不安则夜不寝,晚饭食入过多,可导致睡眠不安18,东京贝乐小儿推拿,3、问个人史: 包括生产、喂养、发育、预防接种史等要问清是否足月,顺产,孕期母亲的营养和健康情况等,以及喂养方式,和辅助食品添加情况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二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问睡眠、八病因,九问个人史,十问预防接种史19,东京贝乐小儿推拿,(二)闻诊: 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
包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以及嗅气味等方面 1、语言。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