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5500字.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088770
  • 上传时间:2022-03-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4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5500字    20xx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姓名: 班级: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春秋末期的 、 、 , 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亦说乎( ) 不愠( ) 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 不惑( ) 不逾矩( )( ) 不思则罔( ) ...不学则殆( ) 一箪食( ) 曲肱而枕( )( )( ) .....好之者( ) 笃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 ) ..2.有朋自远方来( ) .3.人不知而不愠( )( )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 .18.饭疏食饮水( )( )....( )枕之( )( ) 4.不亦君子乎( ) 19. 曲肱而.....20.不义而富且贵( ) 5.吾日三省吾身( )( ) .....21.于我如浮云(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2.三7.传不习乎( ) .人行必有我师焉.( ).( ) 8.三十而立( ) .23.择其善者而从之( ) ..9.四十不惑( ) .24子在川上曰( ) ..10.不逾矩( )( ) ..25.逝者如斯夫( )( ) ..11.温故而知新( )( ) ...26.不舍昼夜( ) .12.学而不思则罔( ) .27.三军可夺帅也( ) ..13.思而不学则殆( ) .28.匹夫不可夺志也( ) ..14.可以为师矣( )( ) ...29.博学而笃志( ) .15.人不堪其忧( ) .30.切问而近思( )( )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1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 ;今义: 。

      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 三,古义: ,..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 从,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 ..六、一词多义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 ) .2.吾日三省吾身( ) .3.传不习乎( )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5.饭疏食饮水( ) .6.择其善者而从之( ) .7.温故而知新( )( )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3.知: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4.乐:不亦乐乎( )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矩译文:4. 子曰:“饭 疏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译文:5. 吾 日 三 省 吾 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8、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0、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11、子曰:“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2、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不 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子 曰:“知 之者不如 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14、子曰:“三 人行,必有我师 焉 ;择 其 善者 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5、子在 川 上曰:“逝 者如斯 夫,不 舍 昼夜3《古代诗歌四首》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观沧海》的作者是 ,字 , 末年 家、 家和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 ,是 代诗人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 代著名诗人 (字 , 号 。

      4、《天净沙 . 秋思》中的“天净沙”是 ,“秋思”是 ,作者 是 代著名 作家二、整体感知1、《观沧海》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2、《观沧海》是写景抒情诗,描绘了一幅 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 的抱负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5、从《钱塘湖春行》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写的是初春景象?6、《天净沙.秋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5参考答案: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二、略三、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五、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6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七、词语活用归类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九、按要求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7中了。

      8第二篇:论语十二章说课稿 1900字《论语十二章》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论语十二章》 本次说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论语〉十二章》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它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藉课 文中所选的《〈论语〉十二章》,着重叙述了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三方面内容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二、学情分析这是升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在对文言文这一语言形式的把握上还略有欠缺,而且学习兴趣较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