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开大学21秋《广播电视概论》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33.docx
32页南开大学21秋《广播电视概论》平时作业1答案参考1. 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1)统一战线报刊的活跃 国共合作后,国民党改变先前侧重军事政治运动、忽略宣传组织民众的缺点,加强了报刊宣传工作,创办了一批机关报刊其中大部分是由共产党人主持、以国民党机关报刊名义出版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报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政治周报》、《中国农民》、《农民运动》、《楚光日报》和《汉口民国日报》等 ①《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出版1925年12月创刊于广州,毛泽东主持筹办工作并担任首任主编,还为该刊撰写了发刊词和近20篇政论、新闻、时评、通讯该刊为维护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和巩固广东民主革命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革命阵营内部一份具有权威性的政治刊物 ②《中国农民》月刊和《农民运动》周刊,都是由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重要报刊,主要编撰人员大多是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中国农民》是理论性刊物,1926年1月创刊于广州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李大钊的《土地与农民》、澎湃的《海丰农民运动报告》等重要论著都发表在该刊上,为农民运动发展做了理论指导。
《农民运动》是一份通俗报刊,1926年创刊于广州,后迁武汉 ③《楚光日报》和《武汉民国日报》也都是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分别于1926年3月和11月在汉口创刊这两份报纸积极报道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维护统一战线发挥了作用 (2)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逐步形成网络 国共合作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独立地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党团报刊网络 ①《向导》等中央机关报刊面向全国发行,即使在北洋军阀统治中心的北京,李大钊还秘密组织了《向导》的翻印工作在北京、上海等地的报刊上,有时也出现《向导》出版的广告 ②党的地方报刊在国共合作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下陆续创刊如中共北京地方党组织主办的《政治生活》周刊、中共河南区委机关报《中州评论》、中共广东区委机关报《人民周刊》等都在这一时期创刊 ③团的报刊网络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中国青年》很快成为全国青年中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刊物团中央又在上海创办了面向工农青年的《平民之友》、《青年工人》等报刊。
地方团组织也筹办了一批报刊,如广东的《少年先锋》,北京的《烈火》等 (3)工农群众运动中的报刊 国共合作实现后,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开展,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新闻事业前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①工人报刊的发展 1924年春,一批新的工人报刊陆续创办,一些之前被迫停刊的工人报刊也陆续恢复出版在工人报刊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人》,它于1924年10月创刊于上海,是中共中央主办的指导职工运动的报刊该刊以指导工人运动的复兴为首要任务,帮助工人充分做好战斗准备 ②农民报刊的兴起 在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农民运动开始兴起,农民运动迫切需要新闻传播与宣传鼓动工具,于是农民报刊应运而生1926年《中国农民》创刊,同时广东省农民协会创办《犁头》旬刊同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鼓舞和推动了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从1926年下半年到1927年初,涌现出一批农民报刊,如湖北的《湖北农民》、《湖北农民画报》,江西的《江西农民》、《锄头》、《血潮画报》等,很多农民运动活跃的地区还有油印的小报 ③随着妇女运动的开展,妇女报刊也逐渐增多。
如天津的《妇女日报》,北京的《妇女之友》,长沙的《青年妇女》等 ④学生报刊也很快在各地出现据统计,在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全国各地学生报刊发展到50种以上这些报刊在团结广大学生积极投入革命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军队报刊出现 北伐战争前后,涌现出一批军队报,它同农民报的兴起一样,是这一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也是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据统计,从1925年7月国民革命军建立到1926年7月誓师北伐的一年中,新办的和原有的军队报刊共计约30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会刊《中国军人》和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部训练部主办的《军人日报》 2. 谈话节目中的“第三种声音”是指( )A.制片人B.嘉宾C.观众D.主持人参考答案:D3. “有限效果论”包括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哪五项一般定理?请逐项列出有限效果论”包括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哪五项一般定理?请逐项列出正确答案:1960年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r\n (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r\n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r\n (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r\n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r\n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r\n 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1960年,克拉帕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以来的“传播流”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关于大众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3)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克拉帕的这些观点强调了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因而被称为“有限效果理论”4. 声画同步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强画面的真实感,提高视觉形象的感染力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5. 新闻背景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所作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是为烘托和表达新闻主题服务的。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6. “大新闻”构架包含( )A.整点B.半点C.深度报道D.新闻评论专栏参考答案:ABCD7. CNN、FOX、HBO属于私有商业经营型广播电视组织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8. 香港、台湾地区及祖国大陆,在万人拥有杂志方面,以下说法( )是正确的 A.台湾>香港>祖国大陆地区 B.香港>香港、台湾地区及祖国大陆,在万人拥有杂志方面,以下说法( )是正确的 A.台湾>香港>祖国大陆地区 B.香港>台湾>祖国大陆地区 C.香港>祖国大陆地区>台湾 D.台湾>祖国大陆地区>香港A9. 谈谈你对“新闻策划”的理解与认识谈谈你对“新闻策划”的理解与认识正确答案:(1)新闻策划的含义\r\n 新闻策划又称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与片段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r\n 新闻策划大致可分为两类:\r\n 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
\r\n (2)新闻策划的作用\r\n 新闻策划的作用可用三个“是”、两个“标志”、三个“有利于”作具体归纳:\r\n 三个“是”具体为:\r\n 一是新闻报道策划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r\n 二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r\n 三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r\n 两个“标志”具体为:\r\n 一是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r\n 二是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r\n 三个“有利于”具体为:\r\n 一是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r\n 二是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r\n 三是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r\n (3)新闻策划的弊端\r\n 新闻策划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r\n 第一新闻报道策划容易使记者在具体操作时先人为主加入自己的成见从而影响新闻的客观和公正;\r\n 第二可能出现“无中生有”的结果按照事先的策划和安排可能会影响新闻的独立性\r\n 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应该注意:\r\n 第一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进行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新闻事业的高品位的出发点;\r\n 第二不能使新闻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更不能连新闻事件本身都是人为策划的产物;\r\n 第三将“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制造新闻”严格区别开来绝对不能制造假新闻和“有水分”的“新闻”。
1)新闻策划的含义新闻策划,又称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工作人员对新闻传播活动最佳效益的谋划即这是一种把看似孤立发生的客观事物,看似彼此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看似零碎与片段的事物,通过系统、思辨的手段及严密的设想和规划,从内涵上把它们联系、贯串成一体的活动过程新闻策划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报道题材价值呈显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第二类:报道题材价值呈隐性状态的新闻报道策划2)新闻策划的作用新闻策划的作用,可用三个“是”、两个“标志”、三个“有利于”作具体归纳:三个“是”具体为:一是新闻报道策划使新闻不断出新的重大举措二是新闻传播实务理论和实践新的增长点三是我国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新闻报道的又一次成熟两个“标志”具体为:一是标志着新闻工作者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又一次增长二是标志着新闻报道方式和记者、编辑思维方式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适应三个“有利于”具体为:一是有利于调动、选择最佳信息资源二是有利于促进记者采访作风深入三是有利于促进新闻导向正确3)新闻策划的弊端新闻策划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新闻报道策划容易使记者在具体操作时先人为主,加入自己的成见,从而影响新闻的客观和公正;第二,可能出现“无中生有”的结果,按照事先的策划和安排,可能会影响新闻的独立性。
因此,在进行新闻报道策划时,应该注意:第一,必须遵循新闻规律,在不损害新闻真实性的原则下进行,要有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党的新闻事业的高品位的出发点;第二,不能使新闻在主观的预想和操作之中,更不能连新闻事件本身都是人为策划的产物;。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