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9.禾木头|北师大版.doc
5页禾木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禾木旁的书写方法,首先掌握禾木旁每个笔画的具体形态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各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范字学习,理解并掌握带禾木旁字的写法,清楚三个例字中禾木旁形态位置及其与右部的关系,通过临摹加深认识与记忆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禾字的本义,禾木旁在篆隶楷行草五体中的不同形态,从而感受中国文字的发展变化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民族情怀2、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禾木旁的写法,理解并掌握带禾木旁的字的写法难点:对禾木旁准确的读贴及准确的书写3、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今天黄老师带来了一幅自己书写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们知道黄老师为什么要写“和”字吗?因为“和”它有和谐,和平,和美等美好的寓意,它代表着平和雅正,含蕴深厚的美学境界那么大家看看“和”是由哪些偏旁部首组成呢?生:由“禾”木旁和“口”字部组成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禾木旁以及带禾木旁的字板书课题(三)禾木旁的书写方法1、识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二张图:(殷墟甲骨文)大家猜猜这是什么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禾,因为它就像地上长出来的禾苗。
对这个就是禾苗的禾,禾是象形文字禾的本义:是结穗的谷类作物的总称那它是直接从大篆变成今天的楷书的吗?不是,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如何变来的《图PPT》这个是小篆的书写,这是隶书的书写,隶书以后又发展了楷行草等不同形式的书写2、 读大家都知道我们教材以欧阳询楷书为范本,我们一起来看看欧体里的禾木旁,请大家比较一下禾木旁和木字旁的区别:(图片对比)生:---小结:1、禾木旁比木字旁多了一撇2、木字旁的竖更加粗重3、都变捺为点,占左半格下面我们一起来仔细读贴观察禾木旁的特点:黄老师平时教大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的?(板书)我们先来整体看看禾木旁位置:占左半格方向:正直平稳空间:呈长方形刚刚我们看的是禾木旁整体特征,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它的笔画特点小结:撇位于上部竖中线左,朝左下约45度角倾斜;横向左伸展与横中线相交约成25度夹角与竖的上半部形成交叉点;竖从撇中间偏右一点开始在竖中线左侧与竖中线平行与横的右部相交,比较正直;撇的起笔在竖的中间与竖形成交叉点;捺变点与竖不相连在撇竖交叉点右下方开始这就是禾木旁的特点,大家清楚了吗?确定?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看看谁能够又快又准的拼出禾木旁,请一位同学上台来拼。
先说规则:拼完的立即举手我们选出前三名评出以为又快又准的冠军,拼完的前三名立即站起来,黄老师宣布321就开始你觉得他贴的怎么样?生:通过刚才的拼图环节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禾木旁的特征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写的时候我们就得仔细观察用笔,这是我们需要把握的第4点,笔画的起行收板书起行收)黄老师写的时候请大家跟着书空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讲解)撇:笔尖斜切写撇,向左下行笔,同时慢慢提笔,笔画渐渐变细收笔,短撇较平横画向右上方倾斜,竖画是整个禾木旁的支撑点,笔形粗重沉稳坚定,竖左侧的撇起笔与竖相连,慢慢提出笔锋,点画边行笔边下压笔锋至最宽处略停,向下行笔同时笔锋渐收上提停笔收锋,点画如高山坠石,坚定果决3、 临看了黄老师的示范,现在大家能自己书写禾木旁了吗?好,接下来请同学们,摹一遍,临一遍宋代姜夔在他的《续书谱》说道:“临书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所以我们在临与摹的时候注意观察用笔及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4、 核写完请大家核对一下自己写的与字帖的差别,在能做到的横线上画√:1.位置,2.方向,3.空间,4.用笔分享几位同学的作品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能够不断改正就是追求进步的好事4、 “和”“利”“移”字的书写1、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禾木旁在字里的应用,“和”“利”“移”字的图片对比,仔细读贴,讨论一下,这些字里禾木旁有没有变化。
小结:1.利和移的竖变竖钩2.利和移的撇横竖在一个交叉点,而和字横竖与撇竖分别形成一个交叉点3.点的位置有的与竖相连有的不连2、一起来看看“和”字,和字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特点?(1)位置:左右和谐,禾正口斜方向:口字部二横朝右上方倾斜,左竖朝右下方倾斜,右竖朝左下倾斜空间:左呈竖长方形,右呈正方形(2) 一起来看看黄老师是怎么书写的,请大家拿起笔跟着书空请同学练习书写“和”字,摹一遍,临一遍3) 自己核贴,展示代表性学生作业3、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利”字,讨论一下利字书写时有哪些特点?位置:左宽右窄方向:竖画正直,平行等距空间:整字呈方形,中间短竖上留窄下留宽4、 一起来看看“移”’字,讨论一下和字书写时有哪些特点?位置:左右均分,各占一半方向:禾旁平正沉稳,右边多向左倾,四撇上下错落,平行书写形成整体空间:整字呈方形5、 视频示范观看,跟着书空6、 学生作业:练习“和”“利”“移”摹与临交替练习教师巡视指导5、 作业讲评6、 选取代表性的学生习作展示,请学生自己评,相互评,教师评评价标准:位置,空间,方向,用笔黄老师很高兴同学们每次课都有一定的进步,希望同学们能够扬长补短,不断成长。
7, 拓展接下来我们看看下面这些楷书,它们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谁能够最快发现?生:大小不一样我们的楷书根据大小还分为小楷、中楷、大楷、及榜书中国书法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传承,意蕴深厚,学无止境,我们下次课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