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法史17课件.ppt
55页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马歇尔的经济学说1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的创始人,新古典经济学的宗师他还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奠基人,又是著名的《经济学杂志》的发起人马歇尔的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于1890年出版到1920年,这本书已经出了第8版马歇尔的经济学在英 国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长达40年之久,直到1936年以后,才由他的学生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所取代2经济方法史17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出生于英国伦敦郊区伯蒙奇一个中产阶级的牧师家庭,在伦敦近郊的小镇克拉潘长大其父威廉·马歇尔足英格兰银行的出纳员,是一个严格的福音主义者,一心想让儿子当个传教士,终身侍奉上帝马歇尔自幼喜好数学,但专横的父亲却不愿意他在数学上有所发展,他只有把几何课本藏在口袋里,在上学来回的路上读1861年他放弃了以必须攻读牧师为条件的牛津大学奖学金1862年马歇尔取得公开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数学,成绩出众186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了圣约翰学院的研究生奖学金,留校任研究员,数学1868年起任数学讲师直至1877年在此期间,他抱着改造社会贫富不均状况的愿望,开始深入钻研经济学。
1877-1882年,他就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和学院院长,1883-1884年,他接替A·汤恩比,任牛津巴里奥尔学院研究员和政治经济学讲师,1885年任剑桥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直至1908年退休, 马歇尔的代表作是《经济学原理》(1890),该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历史上的划时代巨著,是近现代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学的基础马歇尔的主要著作还有:《工业与贸易》、《货币、信用与商业》马歇尔——生平3经济方法史17 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生产力大增,经济达到极度繁荣阶段,号称"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独占海上贸易运输,足当之无愧的"海上霸主";在海外,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殖民地,号称 “日不落帝国”,这一时期在英国占统治地位的经济理论是古典学派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学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英国令人神往的经济繁荣时期已经过去,维多利亚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开始经历经济上的萧条和困难境地,它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后起的美国、德国迅速赶了上来,到80年代已成为英国的有力竞争对手,这一时朋,英国国内矛盾日益加深,阶级斗争日益尖锐,西万经济理论虽然在"边际革命"之后又有了一定的进展,但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广泛传播,英国工人运动不断发展。
在这种形势下,穆勒的经济学体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需要,再加上欧洲大陆上的德国历史学派和边际学派对它的攻击,约翰·穆勒的经济理论体系面临崩溃的地步,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有新的经济理论来安抚工人运动,平息革命斗争,同时说明自由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在这样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马歇尔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学说走上了历史舞台 马歇尔是西方经济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经济学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微观经济学,都是对他所建立的经济学体系和理论的修修补补同时,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才成为一个独立学科最早,经济学是作为其他科学的分支而存在的,这也是我们所看到的很多早期在经济理论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被称为哲学家或历史学家甚至是数学家在马歇尔刚返回剑桥大学的时候,政治经济学是作为历史学荣誉学位考试和伦理学荣誉学位考试的一部分来讲授的马歇尔极端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经济学应该具有新的地位,并为扩大经济学的教学范围而斗争了多年最终在1903年,剑桥大学单独设置了新的政治学和经济学荣誉考试,把经济学从伦理学中分离出来,马歇尔的愿望得以实现新古典经济学产生背景4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的经济学说在英美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在经济学说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开创者的地位 他将边际效用分析引入了对需求的分析,开创了一 个新的经济学分析体系,对现代西方经济学有重大影响,他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人、有人称他 为“新古典主义之父”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5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的经济学说集中体现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使他本人声名显赫,而且连同他的门徒也倍受青睐由于他们先后长期在剑桥大学任教,故被称为剑桥学派,马歇尔是剑桥学派的创始人他的门徒中有名的有庇古,罗伯逊和凯恩斯剑桥学派又被称为“新古典学派”这是因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看作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齐名的划时代著作,是对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因此,马歇尔被称作“新古典学派”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 马歇尔在经济学领域中最成功之处在于他的折衷和综合他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真正创新的观点不是很多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连续原理”为基础的个体分析和需求供给理论中的“弹性概念”,而其他观点主要是对以前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的继承和发扬当然,他在自身所处的那个时代各个学派的争论中得到了许多好处,这些争论不但激发了他个人智慧的火花,更为他作一次大的综合提供的丰富的素材。
因此了解马歇尔时代的各个经济学派的观点对于理解马歇尔所作的折衷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6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还是产业组织理论的创始人马歇尔对西方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首次提出了垄断问题,他是“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创始人7经济方法史17他的研究扩大了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奠定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他的经济学说形成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8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折衷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马歇尔把经济学定义为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这里本质上与传统的经济学并没有什么区别,但吸收了边际学派的理论分析他所说的研究人,即研究人的动机他把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人类经济生活由这两类动机支配前者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人们的动机从性质上是无法衡量的经济学家不能衡量心中任何事情本身但满足和牺牲在程度和数量上却可采用间接的方法,即通过货币作为标准来衡量因此,经济学主要就是用货币来对活动的动力和阻力来进行分析这样,马歇尔就使经济学建立在心理分析的基础上。
不仅如此,马歇尔还吸收了历史学派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广义界定,主张经济学与社会学合流9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折衷方法论1)马歇尔既主张采用推导理论模型的抽象法,又赞成历史主义的描述法他对历史学派和奥地利学派就经济学研究是采取历史归纳法还是抽象法争论的态度是:每一种研究方法都有利有弊,因此,各种方法应适当配合,而不应相互排斥2)吸收了庸俗进化论,提出所谓“只有渐进,没有突变”的连续原理,以分析各种商品现象3)数量关系分析法更明确的演化为边际增量分析法,不仅用它分析价值问题,而且把它推广到其他经济问题的分析上,如国民收入的分配,生产要素的组合替代原则,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的配置原则等4)把力学中的均衡引入到经济分析当中,创立了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相反经济力量的关系,如均衡价格的形成这一分析方法奠定了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法的基础5)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以及图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例如,供给表和需求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弹性公式等10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折衷价格理论马歇尔的价格理论亦即他的价值论在价值的决定问题上,马歇尔把传统经济的供给(生产费用)决定论和边际学派的需求(效用)决定论结合起来了。
他认为,需求和供给二者都是价值决定的因素,二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均衡价格,这样,马歇尔既否定了劳动价值论,又修改了边际效用价值论这一价格理论至今仍然是西方经济学中价格理论的基础 11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折衷分配论马歇尔把萨伊的生产三要素扩充为生产四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组织(企业家才能)他运用均衡价格分析方法依次研究各个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成为四个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理论,即各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形成他们的均衡价格——工资、利息、和利润12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的全部经济学体系,主要由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价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和分配理论四部分构成其中价值理论是中心;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是价值理论的准备,表现为价值理论的两翼;分配理论则是价值理论的延伸和应用马歇尔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3经济方法史17 马歇尔的需求理论效用与效用递减规律对效用和效用递减规律的论述是马歇尔需求理论的出发点在论述需求理论中他提出了欲望饱和规律和效用递减规律他认为效用是可以加总的,因此,他的效用理论是基数效用论14经济方法史17需求与需求规律马歇尔需求理论的首要内容是阐明需求规律。
他对需求的说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和市场需求规律马歇尔认为,需求的数量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他还提出了需求弹性的概念,被认为是需求学说上的一个贡献 . 15经济方法史17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对一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实际上来自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表明了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消 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取得的福利的大小16经济方法史17 生产要素与生产成本马歇尔通常把劳动、土地和资本作为生产的三个要素,还提出了“组织”也应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它是影响生产的第四种要素 他所说的组织,是指企业经营和工业组织 供给理论供给理论17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对生产成本的分析是以主观心理现象为基础的他的生产成本概念有两个:一个是实际生产成本;一个是货币成本他所说的实际成本就是劳动的“负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或者说“努力”和“牺牲”的总和 由于负效用和等待无法计量,他又借助于货币来作 为衡量尺度,把劳动和资本消耗所必须支付的货币额称作生产的货币成本。
18经济方法史17供给与供给规律马歇尔把供给转化为供给价格他认为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是,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即价格与供给成正比例变动,这就是马歇尔提出的供给的一般规律19经济方法史17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商品实际市场价格大于生产者或供给者对商品愿意接受的价格的差额商品生产者或供给者总是在商品市场价格大于或等于他愿意接受的价格时才进行生产…20经济方法史17 价值与均衡价格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就是他的价值理论,是他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础和核心他主要阐明自由竞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马歇尔运用均衡分析和供求分析方法,把需求和供给,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结合起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按照均衡理论的观点,均衡是相反力量所形成的均势均衡价格,就是在同一市场内的买卖双方力量达到均势时的价格 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论21经济方法史17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马歇尔用需求、供给和价格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论证他的均衡价格理论他认为需求和供给对于价格的形成是同等重要的,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共同决定的,是通过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共同决定的。
当供求力量均衡时,商品的需求与供给相等,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22经济方法史17时间因素与均衡价格对时间因素重要性的强调和把时间的影响引入供求均衡分析,是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也是马歇尔对传统供求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他认为,只有把时间因素引入价格的分析中,才能解决价值是由效用决定还是由生产成本决定这个被经济学家长期争论的问题 23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认为,时间长短不同,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对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他认为按时间长短均衡价格可分为三类:1、极短时间内暂时的市场价格,其均衡价格主要由需求的状况决定2、短时间的正常价格,在均衡价格决定上需求和供给起着同等重要作用3、长时期的正常价格,生产费用(生产成本)对均衡价格的形成起着主要决定作用24经济方法史17在现实中这三种情况往往交织在一起,这就构成了暂时均衡的市场价格、短期均衡市场价格和长期均衡价格三种过程的调整25经济方法史17总之,马歇尔把需求和供给视为价值决定的两股基本力量,犹如剪刀的两刃,并没有孰轻孰重之分,所以他的均衡价格理论也被称为“剪刀式价格论”不过在加入时间因素以后,马歇尔承认需求与供给两者的实际作用会有所不同。
通过引用时间因素,马歇尔成功地把古典经济学派和边际效用学派的理论调和在一起了26经济方法史17 垄断理论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专门设了一章论述垄断问题1919年,他出版了《工业与贸易》一书,该书用大量篇幅讨论了垄断组织的各种形式及其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并且针对当时英国的经济地位提出了促进垄断发展的经济政策主张马歇尔的垄断理论是建立在均衡价格论的基础上的,也是均衡价格论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27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所说的垄断是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供给者的情况商品的生产费用加上垄断收入,就是垄断条件下的供给价格也就是说,垄断价格就是垄断厂商依据商品供求关系规定的、能够保证他获得最大限度垄断收入的价格马歇尔也是从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二者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垄断价格的形成,指出垄断价格仍然是供求关系来决定,只不过体现的是一个供给者和所有需求者的关系28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虽然也是用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垄断价格的形成,但是垄断价格的形成毕竟与均衡价格的形成不同,它不是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而是需求价格大于供给价格、并能够保证垄断者获得最大限度垄断利润的价格马歇尔认为垄断并不排斥竞争,竞争会使垄断放弃一部分垄断利益,从而有利于消费者的福利。
垄断者的利益和消费者的利益是可以调和的29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认为,垄断不仅给垄断厂商带来了利益,而且也给消费者带来了利益,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因此,在政策上,英国不应该限制它,而应该向美国和德国学习,建立像美、德那样的垄断联合组织,以加强英国的国际竞争能力恢复和保持英国在国际上强有力的经济地位30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的垄断观点再次反映了他的现实感,他对于现实中出现的垄断给予了承认,他的垄断理论实际上涉及了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不完全竞争的多种形式他的垄断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英国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美国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经济学》都是对马歇尔垄断理论的发展31经济方法史17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马歇尔在187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其分配理论的基本轮廓,主要是以屠能的边际生产力分析为基础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边际生产力理论,更为重要的是他仍以供求理论为他的基本分析工具 分配理论分配理论32经济方法史17 所以说马歇尔的分配理论是他的均衡价格理论在分配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他认为分配问题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如何分配它们共同创造的国民收入。
33经济方法史17 他说:国民收入是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纯产品总量,同时又是支付这些要素的唯一源泉分配问题只是各生产要素分配份额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也就是各生产要素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 在马歇尔看来,所谓分配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纯产品总量在各要素之间如何进行分配 34经济方法史17各种生产要素及其收入马歇尔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是由其边际生产力决定的边际生产力只能解释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为了要确定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还要考察生产要素的供给价格而生产要素在国民收入中取得份额的大小,取决于各自的供求状况,取决于市场竞争35经济方法史17工资马歇尔认为:工资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达到均衡时的价格也就是说,工资既不是单独由需求价格,也不是单独由供给价格决定,而是由支配供给和需求的一系列原因共同决定的36经济方法史17与一般边际生产力论的区别一般边际生产力论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论支配着劳动的需求价格,此价格既可以是雇主愿意支付的工资,也可以是劳动者愿意接受的工资,仅仅基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可以完全决定工资马歇尔则认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只是工资的决定因素之一,因为它只是劳动的需求价格的基础,工资的决定还必须考虑劳动供给价格的作用。
37经济方法史17在马歇尔看来,边际生产力自身不能够决定工资,其原因是,当工人的数量变动时,会出现许多可能的边际生产力所以,只有在劳动供给一定的条件下,说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才是正确的38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还受到了“科学管理”思潮的影响,反对历史上曾经流行的维持生存说,对工资问题也采取了新的观点,即强调他所谓的“效率工资”或更为广义的“效率所得”,它既不是计时工资,也不是计件工资,而是根据劳动者的能力与工作效率支付其工资他提倡给劳动者以优厚的报酬,指出,推行八小时工作日的两班制比十小时工作日的一班制对资本家更为有利39经济方法史17利息利息理论在古典经济学派那里一直与利润混淆不清,在19世纪末的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直到马歇尔才对二者做了较为明确的区分他把资本家分为企业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前者在分配中取得利润,后者取得利润中的一部分利息他认为利息是资本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或报酬,它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的均衡40经济方法史17他认为利息的性质是资本“等待”的报酬;他把利息分成了纯利息和毛利息两种;利息率的水平是由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决定的他的“纯利息”就是现代理论意义上的利息,是使用资本的代价或称为“等待”的报酬。
他的“毛利息”除了包括纯利息外,还包括使用资本的手续费、经理费、投资风险的保险费,等等41经济方法史17他认为,资本家借出资本必须收取利息,理由有三:1、资本的借出是一种牺牲,在借出期间,资本所有者暂时不能使用和享受;2、借入者可以利用资本得到利益,因此必须付出代价;3、资本是过去劳动所得报酬和等待的结果,对这种成果的使用与劳动的使用相同,应该付出一定的代价42经济方法史17所以利息是借款人使用资本从事生产的价格,它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决定他的结论是,利息决定于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的均衡点43经济方法史17利润马歇尔认为,利润是企业家经营管理企业、组织生产以及承担风险的报酬马歇尔将利息和利润区分开来,他的利润是指企业家的收入,他正确地区分了企业家收入与资本家收入两个概念他的观点是企业主赚取的收益中扣除利息之后的余额就是利润,利润的大小决定于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需求与供给44经济方法史17利润包括三个内容:1、资本供给的报酬,也就是利息;2、使用资本的经营能力供给的报酬,即经理人员对企业进行良好有效的管理而获得的报酬;3、企业组织的报酬,这是指由于企业组织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生产得以进行而取得的报酬。
45经济方法史17利润的大小如何决定马歇尔认为,由于代替原理的作用,利润大致等于资本的正常供给价格、管理能力的正常供给价格与企业组织的正常供给价格三者之和46经济方法史17地租马歇尔用土地的供求均衡来说明地租的形成地租只决定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他的地租理论实际上就是级差地租理论马歇尔把土地收益分为两部分:一是基于自然的赋予,而不是由人为的努力所取得的收入这是土地的纯收入,是真正的地租二是人们对土地进行投资,使土地改良而获得的收入47经济方法史17对于土地这个生产要素,马歇尔继承了李嘉图的级差地租学说,认为土地是自然界存在的,由于土地本身的特点,它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土地既没有生产费用,也没有供给价格因此,土地这个生产要素的报酬——地租,就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其大小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48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出发,认为农场主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资本和劳动,农产品的总产量虽然可以增加,但其增长率却是递减的农场主最后一次投入到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称为土地的“耕作边际”,这就是农场主投资的界限马歇尔认为,正是这个边际投资的纯产品决定着土地的需求价格,同时也决定着地租的大小。
49经济方法史17马歇尔在地租理论上还提出了三个新观点,发展了传统的地租理论1、稀少地租概念李嘉图认为在边际土地上是不存在地租的马歇尔认为,地租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生产要素的稀少性或独占性,所以被称为稀少性地租他认为,所有的地租都包括稀少性地租和级差地租这两个因素50经济方法史172、准地租概念所谓“准地租”是指在短期内,土地本身和土地以外的其它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或企业组织所得到的超过平均水平的报酬,不论其形态是工资、利息还是利润,由于这些报酬在性质上与地租或土地耕作的生产者剩余相类似所以称为“准地租”准地租是马歇尔对传统地租理论较为突出的发展,这个概念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仍被普遍运用51经济方法史173、城市地租概念城市地租理论是近代工业充分发展和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以后的产物,马歇尔的城市地租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到了屠能的地租理论影响在城市地租方面,马歇尔第一次对建筑物地基的地租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地基地租的特点是,除了土地的场地地租外,还要考虑在此地基上各种类型和质量的建筑以及对本地段的未来展望等问题52经济方法史17整个城市地租的特点,一个是基于场地的稀少性,另一个是可以人为的创造和消灭,所以其变化完全取决于需求的作用。
53经济方法史17 思考题简述马歇尔经济学说的特点简述马歇尔在经济学说史中的地位马歇尔的生产要素包括哪四方面?简述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马歇尔在地租理论上的新观点54经济方法史1755经济方法史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