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19.其它正链rna病毒.ppt

65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588539112
  • 上传时间:2024-09-08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41MB
  • / 6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34章章 其他单股正股其他单股正股RNA病毒病毒 单股正股单股正股单股正股单股正股RNARNA病毒是指:病毒是指:病毒是指:病毒是指: 基因组核酸为单链正股基因组核酸为单链正股基因组核酸为单链正股基因组核酸为单链正股RNARNA的病毒的病毒的病毒的病毒 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RNARNA、、、、不分节段,不分节段,不分节段,不分节段,有有有有囊膜囊膜囊膜囊膜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单股正链线状RNARNA、、、、不分节段,不分节段,不分节段,不分节段,无无无无囊膜囊膜囊膜囊膜主要包括以下病毒:主要包括以下病毒:1. 1.小小小小RNARNA病毒科病毒科病毒科病毒科——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2. 2.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科——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3. 3.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科4. 4.诺达病毒科诺达病毒科诺达病毒科诺达病毒科5. 5.披膜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披膜病毒科披膜病毒科6. 6.黄病毒科黄病毒科黄病毒科黄病毒科——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7. 7.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科——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感染性8. 8.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科9. 9.反录病毒科反录病毒科反录病毒科反录病毒科 小小RNA病毒科病毒科((Picornaviridae)) v又名又名“微微RNA病毒科病毒科”;该科的病毒在人医;该科的病毒在人医和兽医中均具有重要性。

      其中口蹄疫病毒是和兽医中均具有重要性其中口蹄疫病毒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动物病毒;而且是目前研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动物病毒;而且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深入的病毒之一人类的脊髓究最为广泛、深入的病毒之一人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是该科的成员灰质炎病毒也是该科的成员 小小RNA病毒科的特性病毒科的特性 :v1、极小的圆形病毒;直径、极小的圆形病毒;直径20~30nm. v2、单分子线状单股正股、单分子线状单股正股RNA:: 7.2~8.4 kb,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染性 v3、衣壳、衣壳20面体对称;每个衣壳单体都由面体对称;每个衣壳单体都由4蛋蛋 白组成:白组成:VP1、、VP2、、VP3、、VP4 v4、、没有囊膜没有囊膜 v6、病毒的复制:胞浆内复制;、病毒的复制:胞浆内复制; 3’端为聚端为聚A尾,尾,VPg蛋白与蛋白与5’端共价结合端共价结合病毒的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可直接作为mRNA;以裂解方式释放以裂解方式释放 口蹄疫病毒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u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引起偶蹄兽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以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口腔黏膜、蹄部及乳房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为特征,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

      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u世界各国对该病非常重视,无论是存在口蹄疫的国家,世界各国对该病非常重视,无论是存在口蹄疫的国家,还是已经消灭口蹄疫的国家,都动用大量的科研和经济还是已经消灭口蹄疫的国家,都动用大量的科研和经济力量控制和防止口蹄疫的发生力量控制和防止口蹄疫的发生u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国际兽疫局将口蹄疫列为动物A类疾病类疾病,我国农业部把,我国农业部把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口蹄疫列为第一类动物疫病中的第一个病 v本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为多种动物共患,曾本病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为多种动物共患,曾多次在世界上发生大流行,近几年在亚洲等地再次多次在世界上发生大流行,近几年在亚洲等地再次暴发,已严重影响本国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世界各暴发,已严重影响本国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和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的意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控制口蹄疫的发生和流行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所带来的危害了义已经远远超出其本身所带来的危害了 ◆◆发达国家和岛国基本控制发达国家和岛国基本控制◆◆发展中国家流行严重发展中国家流行严重, ,主要流行区域仍然是亚主要流行区域仍然是亚洲大部、非洲大部和南美洲,流行毒株洲大部、非洲大部和南美洲,流行毒株O O型最多,型最多,其次是亚其次是亚I I和和A A型。

      型◆◆全世界至今仅新西兰未发生疫情全世界至今仅新西兰未发生疫情FMD呈世界流行性呈世界流行性 v亚洲是口蹄疫多发区,常年都有疫情发生;亚洲是口蹄疫多发区,常年都有疫情发生;v1997年,口蹄疫在台湾爆发,涉及整个台湾岛;年,口蹄疫在台湾爆发,涉及整个台湾岛;v1998年以来,我国周边地区包括缅甸、马来西亚、蒙古、年以来,我国周边地区包括缅甸、马来西亚、蒙古、韩国、日本等均相继爆发口蹄疫;韩国、日本等均相继爆发口蹄疫;v我国流行的我国流行的FMD血清型特点:血清型特点: ((1)广泛流行)广泛流行O型型((2))A型型在在1960-1975年曾流行年曾流行20多省多省((3)历史上)历史上C型型出现过出现过4次次((4))Asia I型型在云南边境地区流行,在云南边境地区流行, 2003年以来,新年以来,新疆、江苏、河北、甘肃等地发生疆、江苏、河北、甘肃等地发生目前我国正面临以目前我国正面临以O型和型和 Asia I 型为主的历史上第六次型为主的历史上第六次FMD大流行大流行 v((1)分类地位:小)分类地位:小RNA病毒科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口蹄疫病毒属; v((2)有)有7个血清型:个血清型:A型、型、O型型、、C型、南非型、南非1型、南非型、南非2型、南非型、南非3型、型、亚洲亚洲1型型;; O型最常见,包括近型最常见,包括近70个亚型,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的个亚型,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同,表现没有什么不同,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性各型之间无交叉保护性,各亚型之,各亚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保护性。

      间仅有部分交叉保护性 (多型性、易变性、互不免疫性多型性、易变性、互不免疫性 v((3))FMD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对外界抵抗力较强: ①① 怕酸怕酸;;②②常用消毒剂:过氧乙酸常用消毒剂:过氧乙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钠(1~2%), 甲醛等③③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在自然情况下,含毒组织和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草、皮毛及土壤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久v((4)致病性:易感动物为)致病性:易感动物为偶蹄兽偶蹄兽 ①① 易感性最强的是牛易感性最强的是牛(黄牛黄牛>奶牛奶牛>水牛水牛); ; ②② 其次为猪;    其次为猪;    ③③ 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    再次为绵羊、山羊和骆驼;    ④④ 马不感染马不感染 v((5)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传播途径:呼吸道、消化道(被污染的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料、饮水)、 创伤、皮肤、粘膜创伤、皮肤、粘膜 v((6)流行特点: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流行特点:有一定的季节性(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夏季可以平息);传播迅速;季节发病较多,夏季可以平息);传播迅速;一般沿交通线和水源进行传播。

      一般沿交通线和水源进行传播 v((7)症状:)症状: ①①潜伏期潜伏期1-2天,病初体温升高至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食欲减少或废绝 ②② 口腔、蹄部、乳房部口腔、蹄部、乳房部皮肤出现水泡;皮肤出现水泡;24h内,小水泡逐渐融合成大水泡,继而破裂、形内,小水泡逐渐融合成大水泡,继而破裂、形成烂斑;细菌感染后,引起蹄壳脱落,出血成烂斑;细菌感染后,引起蹄壳脱落,出血 ③③ 哺乳期的动物出现出血性胃肠炎;哺乳期的动物出现出血性胃肠炎; ④④ 病理剖检出现心肌切面为病理剖检出现心肌切面为虎斑心虎斑心⑤⑤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心肌炎,死亡率极高死亡率极高 v((8)公共卫生)公共卫生 ①① FMDV几乎不会感染人类,但人类接触或摄入被污几乎不会感染人类,但人类接触或摄入被污染的畜产品后,染的畜产品后,FMDV会通过受伤的皮肤和口腔黏会通过受伤的皮肤和口腔黏膜侵入人体膜侵入人体 ②② 人感染口蹄疫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口、咽、掌等部人感染口蹄疫的症状是突然发热,口、咽、掌等部位出现大而清亮的水疱位出现大而清亮的水疱 。

      v微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 v预防控制预防控制 可疑病例可疑病例可疑病例可疑病例常规免疫预防常规免疫预防常规免疫预防常规免疫预防迅速向当地兽医机关报告,封锁迅速向当地兽医机关报告,封锁迅速向当地兽医机关报告,封锁迅速向当地兽医机关报告,封锁疫点,采集病料送专门机构检验疫点,采集病料送专门机构检验疫点,采集病料送专门机构检验疫点,采集病料送专门机构检验建立周围至少建立周围至少建立周围至少建立周围至少5 5公里的隔离、封锁区,公里的隔离、封锁区,公里的隔离、封锁区,公里的隔离、封锁区,严禁任何动物和可疑污染物流出控制区严禁任何动物和可疑污染物流出控制区严禁任何动物和可疑污染物流出控制区严禁任何动物和可疑污染物流出控制区捕杀病畜及与病畜接捕杀病畜及与病畜接捕杀病畜及与病畜接捕杀病畜及与病畜接触的动物,其他动物触的动物,其他动物触的动物,其他动物触的动物,其他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周围建立环形免疫带周围建立环形免疫带周围建立环形免疫带周围建立环形免疫带捕杀疫区全部易感动捕杀疫区全部易感动捕杀疫区全部易感动捕杀疫区全部易感动物,对疫区以外的动物,对疫区以外的动物,对疫区以外的动物,对疫区以外的动物进行大规模血清学物进行大规模血清学物进行大规模血清学物进行大规模血清学检查,阳性动物及其检查,阳性动物及其检查,阳性动物及其检查,阳性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应全部捕杀同群动物应全部捕杀同群动物应全部捕杀同群动物应全部捕杀采用有针对性的采用有针对性的采用有针对性的采用有针对性的FMDVFMDV疫苗疫苗疫苗疫苗进行常规接种,每进行常规接种,每进行常规接种,每进行常规接种,每6 6个月免疫个月免疫个月免疫个月免疫1 1次。

      次首次或遇特殊情况应进行加强免首次或遇特殊情况应进行加强免首次或遇特殊情况应进行加强免首次或遇特殊情况应进行加强免疫,第疫,第疫,第疫,第1 1次免疫后次免疫后次免疫后次免疫后2 2周周周周~2~2个月,再个月,再个月,再个月,再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加强免疫1 1次 猪水泡病病毒猪水泡病病毒((Swine vesicular disease virus,,SVDV)) v((1)分类地位:小)分类地位:小RNA病毒科病毒科/肠病毒属肠病毒属 v((2)病毒特性:病毒对低)病毒特性:病毒对低pH和温度变化有和温度变化有抵抗力(低抵抗力(低pH和和4℃℃可存活可存活160天),带毒猪天),带毒猪肉及制品往往成为传染源肉及制品往往成为传染源v((3)病毒培养:)病毒培养:SVDV能在猪肾细胞生长能在猪肾细胞生长(CPE),也能感染乳鼠麻痹死亡也能感染乳鼠麻痹死亡 v((4)致病性:)致病性: ①① 以接触传染为主,尤其是感染猪的粪便;发病猪场的以接触传染为主,尤其是感染猪的粪便;发病猪场的蚯蚓体表、体内可分离到病毒蚯蚓体表、体内可分离到病毒 ②② 主要引起猪的水泡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仅见猪发主要引起猪的水泡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仅见猪发病病 。

      ③③ 病变常在摄入污染食物病变常在摄入污染食物 3~11天后产生水泡通常出天后产生水泡通常出现在冠状带及趾间而引起跛脚,并伴有发烧;溃疡性现在冠状带及趾间而引起跛脚,并伴有发烧;溃疡性病灶可延伸至掌骨及跖骨附近,伴发蹄壳脱落;水泡病灶可延伸至掌骨及跖骨附近,伴发蹄壳脱落;水泡也可长在乳头、口腔、舌黏膜以及鼻吻部;水泡破裂也可长在乳头、口腔、舌黏膜以及鼻吻部;水泡破裂后留下红色出血颗粒状的溃疡面后留下红色出血颗粒状的溃疡面 ④④ OIE A类传染病类传染病 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引起小鸭高度致死鸭病毒性肝炎是引起小鸭高度致死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性、传播迅速的病毒性疾病 1、临诊:、临诊: 1-3周龄雏鸭发病急,传播快,病死鸭呈角弓周龄雏鸭发病急,传播快,病死鸭呈角弓反张姿势,死亡率达反张姿势,死亡率达90%,肝肿大及表面有出血,肝肿大及表面有出血点 雏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病鸭呈角弓反张姿势病鸭呈角弓反张姿势雏鸭病毒性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典型病理变化,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出典型病理变化,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出血斑血点和出血斑。

      2、病原:、病原:v 病原为鸭肝炎病毒,病毒在1%福尔马林病原为鸭肝炎病毒,病毒在1%福尔马林或或2%氢氧化纳中氢氧化纳中2h灭活本病毒有三个血清灭活本病毒有三个血清型,即型,即1、、2、、3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血型我国流行的鸭肝炎病毒血清型为清型为1型型以上三型病毒在血清学上有明显以上三型病毒在血清学上有明显的差异,无交叉免疫性的差异,无交叉免疫性 v本病主要感染鸭本病主要感染鸭v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与病鸭接触,经呼吸道亦本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与病鸭接触,经呼吸道亦可感染,本病可迅速传播给鸭群中的全部易感可感染,本病可迅速传播给鸭群中的全部易感小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小鸭,具有极强的传染性v雏鸭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甚高,雏鸭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甚高,1周龄内的雏鸭病周龄内的雏鸭病死率可达死率可达95%,,1~3周龄的雏鸭病死率为周龄的雏鸭病死率为50%或或更低,更低,4~5周龄的小鸭发病率与病死率较低周龄的小鸭发病率与病死率较低3、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v成年鸭感染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来源成年鸭感染不发病,但可成为传染来源v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鸭舍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当,鸭舍内湿度过高,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缺乏维生素湿度过高,密度过大,卫生条件差,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和矿物质等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 v4、症状:、症状:v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一般死亡多发生在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一般死亡多发生在3~4d内v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委糜,缩颈,翅下垂,不爱活雏鸭初发病时表现精神委糜,缩颈,翅下垂,不爱活动,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常蹲下,眼半闭,厌食,动,行动呆滞或跟不上群,常蹲下,眼半闭,厌食,发病半日到发病半日到1d发生全身性抽搐,病鸭多侧卧,头向后发生全身性抽搐,病鸭多侧卧,头向后仰,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仰,两脚痉挛性地反复踢蹬,有时在地上旋转v出现抽搐后,约十几分钟即死亡喙端和爪尖淤血呈出现抽搐后,约十几分钟即死亡喙端和爪尖淤血呈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死亡非暗紫色,少数病鸭死前排黄白色和绿色稀粪死亡非常之快 病鸭发病急,行动呆滞,病鸭发病急,行动呆滞,全身抽搐,表现角弓反张全身抽搐,表现角弓反张 v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量脆,色暗或发黄,主要病变在肝脏,肝肿大,质量脆,色暗或发黄,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肝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v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胆囊肿胀呈长卵圆形,充满胆汁,胆汁呈褐色、淡茶色或淡绿色。

      淡茶色或淡绿色v脾有时见有肿大呈斑驳状脾有时见有肿大呈斑驳状v许多病例肾肿胀与充血许多病例肾肿胀与充血5、病理变化:、病理变化: v根据病史、流行病学特征及典型症状和病变可初步根据病史、流行病学特征及典型症状和病变可初步诊断v1型鸭肝炎突然发病、传播快和病程急,型鸭肝炎突然发病、传播快和病程急,3周龄以下周龄以下雏鸭的肝脏出血具有实际诊断意义雏鸭的肝脏出血具有实际诊断意义v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确诊需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v中和试验可用于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也可用中和试验可用于病毒分离物的血清学鉴定,也可用于免疫鸭的抗体监测于免疫鸭的抗体监测v荧光抗体试验可用于本病的快速诊断荧光抗体试验可用于本病的快速诊断 6、诊断:、诊断: v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严格的防疫和消毒制度是预防本病的积极措施;v鸭群一但发病,对鸭群一但发病,对4周龄以下的发病鸭群要采取严格的周龄以下的发病鸭群要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避免疾病蔓延扩散;隔离措施,避免疾病蔓延扩散;v可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蛋黄进行治疗可紧急注射鸭病毒性肝炎高免血清或蛋黄进行治疗7、防制:、防制: 第五节第五节 黄病毒科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vv为什么叫:黄病毒科为什么叫:黄病毒科™™19001900年人类的黄热病年人类的黄热病年人类的黄热病年人类的黄热病————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vv本科病毒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动物病毒,本科病毒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动物病毒, 如:如:™™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一、黄病毒科的成员一、黄病毒科的成员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3 3个属:个属:个属:个属:1. 1.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FlavivirusFlavivirus2. 2.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PestivirusPestivirus3. 3.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HepacivirusHepacivirus该属绝大多数成员生活史为:该属绝大多数成员生活史为:该属绝大多数成员生活史为:该属绝大多数成员生活史为:昆虫昆虫昆虫昆虫——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昆虫昆虫昆虫昆虫 一、黄病毒科的成员一、黄病毒科的成员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3 3个属:个属:个属:个属:1. 1.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FlavivirusFlavivirus2. 2.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PestivirusPestivirus3. 3.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HepacivirusHepacivirus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猪马人猪马人猪马人猪马人( (禽禽禽禽) →) →流产、脑炎流产、脑炎流产、脑炎流产、脑炎→→亚洲亚洲亚洲亚洲墨罗谷脑炎病毒墨罗谷脑炎病毒墨罗谷脑炎病毒墨罗谷脑炎病毒 →→人人人人( (禽禽禽禽)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新几内亚新几内亚新几内亚新几内亚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圣路易斯脑炎病毒→→人人人人( (禽禽禽禽)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美洲美洲美洲美洲威斯布仑病毒威斯布仑病毒威斯布仑病毒威斯布仑病毒→→绵羊绵羊绵羊绵羊 → →全身性感染、流产全身性感染、流产全身性感染、流产全身性感染、流产→→非洲非洲非洲非洲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1 1、、、、2 2、、、、3 3、、、、4 4型型型型→→人人人人( (猴猴猴猴) →) →出血热出血热出血热出血热→→热带地区热带地区热带地区热带地区西尼罗病毒西尼罗病毒西尼罗病毒西尼罗病毒→→人马人马人马人马 ( (禽禽禽禽) →) →发热发热发热发热→→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地中海地区, ,亚洲亚洲亚洲亚洲, ,非洲非洲非洲非洲, ,美美美美国国国国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黄热病病毒→→人人人人( (猴猴猴猴) →) →肝炎、出血热肝炎、出血热肝炎、出血热肝炎、出血热→→热带非洲及美洲热带非洲及美洲热带非洲及美洲热带非洲及美洲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人人人人( (啮齿类啮齿类啮齿类啮齿类, ,禽禽禽禽)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俄罗斯东部俄罗斯东部俄罗斯东部俄罗斯东部中欧脑炎病毒中欧脑炎病毒中欧脑炎病毒中欧脑炎病毒→→人人人人( (啮齿类啮齿类啮齿类啮齿类, ,禽禽禽禽))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全欧洲全欧洲全欧洲全欧洲奥姆斯克出血热病毒奥姆斯克出血热病毒奥姆斯克出血热病毒奥姆斯克出血热病毒→→人人人人( (麝鼠麝鼠麝鼠麝鼠) →) →出血热出血热出血热出血热→→俄罗斯中部俄罗斯中部俄罗斯中部俄罗斯中部卡萨努森林病毒卡萨努森林病毒卡萨努森林病毒卡萨努森林病毒→→人人人人( (猴猴猴猴, ,啮齿类禽啮齿类禽啮齿类禽啮齿类禽) →) →出血热、脑炎出血热、脑炎出血热、脑炎出血热、脑炎→→印度印度印度印度帕瓦萨病毒帕瓦萨病毒帕瓦萨病毒帕瓦萨病毒→→小哺乳动物小哺乳动物小哺乳动物小哺乳动物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加拿大加拿大加拿大加拿大, ,美国美国美国美国, ,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跳跃病病毒跳跃病病毒跳跃病病毒跳跃病病毒→→绵羊绵羊绵羊绵羊 → →脑炎脑炎脑炎脑炎→→欧洲欧洲欧洲欧洲 一、黄病毒科的成员一、黄病毒科的成员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本科有3 3个属:个属:个属:个属:1. 1.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FlavivirusFlavivirus2. 2.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PestivirusPestivirus3. 3.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HepacivirusHepacivirus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瘟病毒→→猪猪猪猪 → →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全身性疾病,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牛牛牛→→大多数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数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数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数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 或全身性持续性感染,粘膜病或全身性持续性感染,粘膜病或全身性持续性感染,粘膜病或全身性持续性感染,粘膜病→→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边地病病毒边地病病毒边地病病毒边地病病毒→→绵羊绵羊绵羊绵羊→→大多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大多为不明显的先天性疾病→→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全世界 二、黄病毒科的特点二、黄病毒科的特点1.1.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病毒颗粒为球形,直径约50nm;;2.2.有囊膜有囊膜,膜粒不明显;,膜粒不明显;3.3.核衣壳核衣壳20面体对称;面体对称;4.4.核酸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核酸为:单分子线状正股单股RNA•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黄病毒属10.6~10.9 kb10.6~10.9 kb,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瘟病毒属12.5 kb12.5 kb,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丙肝病毒属9.5kb9.5kb• •5’5’有帽,有帽,有帽,有帽,3’3’端有发夹样环端有发夹样环端有发夹样环端有发夹样环• •传染性核酸传染性核酸传染性核酸传染性核酸 5.5.病毒在内质网的贮泡内成熟,通过胞吐或细胞病毒在内质网的贮泡内成熟,通过胞吐或细胞病毒在内质网的贮泡内成熟,通过胞吐或细胞病毒在内质网的贮泡内成熟,通过胞吐或细胞裂解的方式释放(不出芽)。

      裂解的方式释放(不出芽)裂解的方式释放(不出芽)裂解的方式释放(不出芽)6.6.可在许多肾细胞系上生长(可在许多肾细胞系上生长(可在许多肾细胞系上生长(可在许多肾细胞系上生长( 如如如如VeroVero、、、、BHK-21 BHK-21 );可感染致死新生小鼠;瘟病毒可在原代肾);可感染致死新生小鼠;瘟病毒可在原代肾);可感染致死新生小鼠;瘟病毒可在原代肾);可感染致死新生小鼠;瘟病毒可在原代肾细胞生长,但不产生细胞生长,但不产生细胞生长,但不产生细胞生长,但不产生CPECPE7.7.抵抗力抵抗力抵抗力抵抗力• •在外环境中不太稳定;在外环境中不太稳定;在外环境中不太稳定;在外环境中不太稳定;• •热、普通消毒剂可灭活热、普通消毒剂可灭活热、普通消毒剂可灭活热、普通消毒剂可灭活 猪瘟病毒猪瘟病毒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v猪瘟,欧洲人称为古典猪瘟,美国称为猪瘟,欧洲人称为古典猪瘟,美国称为Hog cholera virus ,我国有人称它为烂肠瘟,是由猪瘟我国有人称它为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

      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v其特征为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全身泛发性小点出发病急,高热稽留、全身泛发性小点出血、脾梗死血、脾梗死v猪瘟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国际兽疫猪瘟在世界养猪国家有不同程度流行,国际兽疫局将本病列入局将本病列入A类传染病之一类传染病之一 ³病毒的主要特性病毒的主要特性p形态:接近圆形,直径平均形态:接近圆形,直径平均4040~~50nm50nm,有囊膜,,有囊膜,囊膜上有囊膜上有5555和和46kD46kD两种糖蛋白两种糖蛋白p基因组为单链正股基因组为单链正股RNARNA,长,长12.3Kb12.3Kbp抗原性:抗原性:只有只有1 1个血清型个血清型,但毒力有很大差异,但毒力有很大差异 v60℃℃作用作用10min可使细胞培养液失去传染性可使细胞培养液失去传染性v含毒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含毒的猪肉和猪肉制品几个月后仍有传染性v在猪粪便中,病毒于在猪粪便中,病毒于20℃℃可存活可存活2周,周,4℃℃可存活可存活6周以上周以上v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使病毒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脂溶剂可很快使病毒失活失活v2%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仍是最合适的消毒药仍是最合适的消毒药 ³病毒理化特性病毒理化特性 ²各种年龄的猪均发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发病Ø症状:急性、热性传染病,高热、厌症状:急性、热性传染病,高热、厌食、萎顿及结膜炎,病猪白细胞严重食、萎顿及结膜炎,病猪白细胞严重减少。

      减少Ø病变:全身性出血、坏死和梗塞病变:全身性出血、坏死和梗塞 致病机理致病机理v主要通过采食入侵,在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采食入侵,在自然条件下CSFV的感的感染途径是口鼻腔,间或也可通过结膜,生殖染途径是口鼻腔,间或也可通过结膜,生殖道粘膜或皮肤擦伤进入道粘膜或皮肤擦伤进入v经口和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的主要部位是经口和注射感染后,病毒复制的主要部位是扁桃体扁桃体,然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继续增,然后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继续增殖,随即到达外周血液,从这时起病毒在脾、殖,随即到达外周血液,从这时起病毒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的淋巴组织繁殖到骨髓、内脏淋巴结和小肠的淋巴组织繁殖到高滴度,导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高滴度,导致高水平的病毒血症 发病过程发病过程 猪瘟病毒进入扁桃体后,猪瘟病毒进入扁桃体后,16-18h16-18h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血液中病毒浓度达到致病程度,程度,15-24h15-24h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病毒出现于淋巴系统和血管壁,48h48h出现于各出现于各实质器官实质器官 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病毒主要在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致使上皮细胞肿胀、变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性、血管闭锁、小血管周围发生细胞浸润,导致各器官和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组织充血、出血、坏死和梗死,并引起败血症,体温升高。

      高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多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慢性型和迟猪瘟病毒持续性感染多由低毒力毒株感染引起慢性型和迟发型两种发型两种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1))易感动物易感动物:只引起猪和野猪发病只引起猪和野猪发病,不分年龄、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季节均易发病死亡品种、性别、季节均易发病死亡2)传染源:病猪,病猪可经排泄物、分泌物)传染源:病猪,病猪可经排泄物、分泌物排毒,猪肉产品及污染的饲料、饮水也是危险的排毒,猪肉产品及污染的饲料、饮水也是危险的传染源3)感染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途径:消化道和呼吸道 *((4)主要侵入门户:扁桃体)主要侵入门户:扁桃体 *((5)传播媒介:带猪瘟病毒的传染源物质和蚊、蝇)传播媒介:带猪瘟病毒的传染源物质和蚊、蝇等作为媒介引起本病的传播等作为媒介引起本病的传播 *((6)垂直传播:妊娠母猪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后)垂直传播:妊娠母猪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后发病不明显,带毒,导致胎儿带毒发病不明显,带毒,导致胎儿带毒,分娩后仔猪不发分娩后仔猪不发病,断奶后发病;也会引起胎儿死胎、木乃伊胎、病,断奶后发病;也会引起胎儿死胎、木乃伊胎、弱胎,个别存活仔猪出现神经症状。

      弱胎,个别存活仔猪出现神经症状 *((7))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病率和病死率:90%以上 p强毒引起典型猪瘟强毒引起典型猪瘟p毒力减弱的毒株感染怀孕母猪导致死胎、流毒力减弱的毒株感染怀孕母猪导致死胎、流产、木乃伊胎或死产,所产仔猪不死者产生产、木乃伊胎或死产,所产仔猪不死者产生免疫耐受,表现为颤抖、矮小并终身排毒,免疫耐受,表现为颤抖、矮小并终身排毒,造成持续性传染造成持续性传染 症症 状状¤主要以主要以出血出血和和梗死梗死为特征,猪瘟病潜伏期为特征,猪瘟病潜伏期2-21天,天,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温和型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温和型五种病¤最急性型:突发病、高温稽留、食欲不振、喜欢饮最急性型:突发病、高温稽留、食欲不振、喜欢饮水、眼结膜充血,水、眼结膜充血,颈部、腿内侧、腹下出现少量的颈部、腿内侧、腹下出现少量的发绀和出血病死率可达发绀和出血病死率可达100%,病程短,病程短1--2天嘴、耳、胸、腹、四嘴、耳、胸、腹、四肢等出现的出血斑点肢等出现的出血斑点 ((2)急性型(主要病型):)急性型(主要病型):v①①体温升高达体温升高达40.5℃--42℃(常见常见41℃左右左右),稽,稽留热,留热,脓性结膜炎,可视粘膜发绀、苍白或有出脓性结膜炎,可视粘膜发绀、苍白或有出血点。

      血点v②②食少或不食,常食几口就退槽,喜饮冷水,间食少或不食,常食几口就退槽,喜饮冷水,间有呕吐v③③精神沉郁,伏地呈嗜眠状,怕冷,钻垫草,相精神沉郁,伏地呈嗜眠状,怕冷,钻垫草,相互堆叠拱背、无力,步态摇摆拱背、无力,步态摇摆 病猪肾脏表面的出血点病猪肾脏表面的出血点病病猪猪会会厌厌软软骨骨粘粘膜膜上上有有出出血血点点,,扁扁桃桃体体呈呈现现出出血血与与坏死坏死 病猪病猪淋巴结淋巴结呈大理呈大理石样变石样变病猪脾脏边缘出现梗死灶病猪脾脏边缘出现梗死灶病猪回肠粘膜上出现扭扣状溃疡病猪回肠粘膜上出现扭扣状溃疡 v((3)亚急性和慢性型:)亚急性和慢性型:v 除可见到与急性型类似的或较轻病变之外除可见到与急性型类似的或较轻病变之外其典型病变是盲肠、结肠淋巴滤泡肿胀,并形成其典型病变是盲肠、结肠淋巴滤泡肿胀,并形成特征性同心轮层状或钮扣状溃疡(回盲瓣最明显)特征性同心轮层状或钮扣状溃疡(回盲瓣最明显)v((4)温和型:)温和型:v     病变较轻,淋巴结肿胀,出血轻微或不出血,病变较轻,淋巴结肿胀,出血轻微或不出血,肾脏出血也较少,脾梗死灶少,略有肿胀,膀胱肾脏出血也较少,脾梗死灶少,略有肿胀,膀胱粘膜没有出血,大肠粘膜很少有扣状肿。

      粘膜没有出血,大肠粘膜很少有扣状肿 ³诊断诊断1.1.病料采集:取高热期血液、淋巴结、脾和扁桃病料采集:取高热期血液、淋巴结、脾和扁桃体,慢性可采集流产胎儿和死产猪的脏器体,慢性可采集流产胎儿和死产猪的脏器2.2.病毒的分离鉴定:接种于细胞,如原代猪肾细病毒的分离鉴定:接种于细胞,如原代猪肾细胞、睾丸细胞,胞、睾丸细胞,PK15PK15等等Ø荧光抗体技术查抗原荧光抗体技术查抗原ØENDEND试验试验ØELISAELISAØ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组化技术 3.3.病毒干扰试验病毒干扰试验:猪瘟与口蹄疫病毒之间出现干扰现:猪瘟与口蹄疫病毒之间出现干扰现象,猪瘟病毒在猪肾细胞中不出现象,猪瘟病毒在猪肾细胞中不出现CPECPE,产生干扰素,,产生干扰素,再接种口蹄疫病毒时,可干扰其复制并抑制再接种口蹄疫病毒时,可干扰其复制并抑制CPECPE出现 ENDEND试验(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试验(新城疫病毒强化试验) CSFV CSFV、、NDVNDV均不引起猪睾丸细胞产生均不引起猪睾丸细胞产生CPECPE,先接种猪,先接种猪瘟病毒,瘟病毒,3 3天后接天后接NDVNDV,有明显的,有明显的CPECPE,,NDVNDV滴度升高。

      滴度升高可检测猪瘟病毒可检测猪瘟病毒 此现象可用猪瘟抗血清抑制此现象可用猪瘟抗血清抑制 ³防制防制p耐过,免疫力强耐过,免疫力强p被动免疫:紧急预防被动免疫:紧急预防p主动免疫: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细主动免疫:疫苗:猪瘟兔化弱毒苗(细胞和组织苗)和猪瘟胞和组织苗)和猪瘟- -出败出败- -丹毒三联苗丹毒三联苗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 v1934年在日本首先分离出此病毒为了和甲型年在日本首先分离出此病毒为了和甲型 (昏昏睡型睡型) 脑炎相区别,故命名为脑炎相区别,故命名为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日本乙型脑炎病毒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Japanese B encephalitis virus)我国将其定名我国将其定名为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type B (epidemic type B encephalitis virus)encephalitis virus)。

      v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国病毒通过蚊子传播,引起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国内除西藏、青海、新疆内除西藏、青海、新疆3省省 (区区) 外,其他省、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自治区 (包括台湾省包括台湾省) 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均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 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v单正链单正链RNAv有包膜有包膜v二十面立体对称二十面立体对称v三种结构蛋白三种结构蛋白v抗原性稳定抗原性稳定 致病性致病性v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蚊和家畜体内蚊和家畜体内v传播媒价是蚊,在中国是传播媒价是蚊,在中国是三节吻库蚊三节吻库蚊v病毒在蚊体和卵传代越冬病毒在蚊体和卵传代越冬™蚊子蚊子是乙型脑炎病毒的是乙型脑炎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长期储存宿主v我国流行高峰是南方我国流行高峰是南方6-7月,北方月,北方7-8月,东北月,东北8-9月,与各地蚊虫密度一致月,与各地蚊虫密度一致 致病机制致病机制带毒蚊虫叮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节内增殖少量入血肝、脾单核巨噬细胞内增殖二次病毒血症突破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病变顿挫感染 v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病例重性感染,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病例重要集中在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以岁以下的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岁组发病率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最高,大多数成人因隐性感染而获得持久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疫力,婴儿可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具有保护作用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v轻型:轻型: 体温体温3838~~39℃39℃, , 患者患者神志神志始终始终清晰清晰,多在一周内恢复,多在一周内恢复v中型:中型: 体温体温40℃40℃左右左右, ,有意识障碍如有意识障碍如昏睡或浅昏迷昏睡或浅昏迷,病程约为,病程约为1010天天v重型:重型: 体温体温40℃40℃以上以上,,神志昏迷神志昏迷,恢复期有精神异常及瘫痪表,恢复期有精神异常及瘫痪表现现v暴发型:暴发型: 高热或超高热高热或超高热,,深昏迷深昏迷,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在短期内因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 微生物学诊断微生物学诊断v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v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v病毒分离病毒分离 病毒在动物、鸡胚及组织细胞内均能增殖病毒在动物、鸡胚及组织细胞内均能增殖: 最最敏敏感感动动物物是是小小鼠鼠、、乳乳鼠鼠。

      鼠鼠龄龄越越小小,,易易感感性性越越高高幼幼鼠鼠脑脑内内接接种种病病毒毒后后,,经经3~~5d潜潜伏伏期期,,出出现现耸耸毛毛、、蜷蜷伏伏、、神神经经系系统统兴兴奋奋性性增增高高、、肢肢体体痉痉挛挛等等症症状状,,不不久久转转入入麻麻痹痹期期而死亡受感染的鼠脑组织含有大量病毒受感染的鼠脑组织含有大量病毒 病毒在鸡胚病毒在鸡胚卵黄囊卵黄囊中接种,常于中接种,常于48h后增殖达高峰后增殖达高峰 在在C6/36、、BHK21、、Vero等等细细胞胞系系或或地地鼠鼠及及猪猪肾肾原原代代细胞中增殖引起明显的细胞中增殖引起明显的CPE 防治原则防治原则v防蚊灭蚊防蚊灭蚊v对流行环节猪进行疫苗接种对流行环节猪进行疫苗接种v人工免疫:人工免疫:10岁以下儿童,在流行前一个月岁以下儿童,在流行前一个月完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