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度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无***
  • 文档编号:278139826
  • 上传时间:2022-04-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林则徐求雨 林则徐求雨 教材说明 〔解题〕本文是一篇写历史名人林则徐为官清廉的故事文章记叙了林则徐奇妙地制伏手下官吏为百姓募钱购粮的事,赞扬了林则徐关怀百姓、惩治腐败、清正廉洁的品行与足智多谋的办事谋略林则徐(1785—1850),清末政治家字少穆,福建侯官(今闽侯)人嘉庆十六年中进士他有政治远见,关怀国家前途与百姓疾苦任东河河道总督时曾修治黄河,任江苏巡抚时又修白茆、浏河等水利工程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内,禁止鸦片,成效卓著,是禁烟派代表人物鸦片战斗爆发后,他严密设防,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因受投降派诬陷被革职,赴浙江筹划海防,不久充军x疆后起用为陕西巡抚,擢云贵总督,因病辞职回原籍1850年起任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农夫起义,在途中病故于潮州普宁县著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文题《林则徐求雨》是一个主谓词组,点明仆人公和大事,概括了本文主要内容求雨”,恳求上天降雨解旱过去,受迷信思想影响,遇久旱不下雨,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惩处,于是进行仪式,祈求上天怜悯降雨解旱〔结构分析〕本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大旱之年,林则徐向官员募钱买米赈灾,官员不愿捐钱。

      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缘由,提出了捐钱买米这个问题其次部分(第2~10自然段),写林则徐率众官员设坛求雨这是林则徐“求雨”的过程,实际上是捐钱买米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这部分是本文重点,反映林则徐处理问题的超群艺术先对官员提出求雨前的要求:沐浴吃素,诚意诚意再让众官在烈日下暴晒接着让众官饮茶引发呕吐,检验呕吐物最终揭露众官只知享受,不关怀百姓疾苦的丑行可见,林则徐“求雨”实际是为百姓募钱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写众官又惭愧又可怕,情愿捐钱这是林则徐“求雨”的结果,捐钱买米这个问题得以解决〔语意理解〕“林则徐看了,心里非常焦急,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平价卖给百姓他一再劝官员们尽自己的力气,主动捐助可是官员们都说自己没有钱,结果没有一个人肯捐献这3句话交代了本故事的背景,提出了捐钱为百姓买米的问题3句话是用对比法写的,写出了在百姓挨饿的时候林则徐与众官员的不同态度林则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说明他心系百姓,关怀百姓疾苦,与百姓心连心;众官员对百姓挨饿漠不关怀,只知自己享受,明明有钱,偏谎称无钱,拒不捐钱命令官员”捐钱买米,不是不民主,而是众官腐化成性,自动捐是不行能的,只能“命令”一再劝”,是说林则徐不单命令,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林则徐又“刚”又“柔”,足见他对百姓关怀之切,也看出他讲究策略我们这些人平常养尊处优,过着舒适的日子,一点不知道民间的疾苦今日我跟各位来尝尝这种味道这是林则徐命众官受烈日暴晒的话求雨”不过是林则徐募捐赈灾的手段,为让众官毫无觉察自愿捐钱,他按真实的求雨要求去做事先,沐浴吃素,事中焚香祈祷,以示诚意接受日晒,既表示诚意以感动上天降雨,又让众官吃点苦,以体恤百姓之情第1句批判众官的腐化生活,是“因”;第2句让众官体验“苦”,是“果”养尊处优”,指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疾苦”,(人民群众)的苦难验看结果,官员们吐出来的都是荤腥的山珍海味,只有林则徐吐出来的是粗劣的野菜和杂粮林则徐“求雨”过程用3个策略:第一是沐浴吃素;其次是烈日暴晒;第三是饮茶呕吐这三个策略一步一步“诱”众官自爆“原形”,被林则徐抓住了错处,最终不得不为灾民捐钱买米本句写出他的第三个策略,用对比法指出众官腐化成性,林则徐清正廉洁荤腥”,指鸡鸭鱼肉等食物山珍海味”,指产于山野和海洋中的各种珍稀食品,多指丰富的菜肴荤腥的山珍海味”,指众官没有恪守“沐浴吃素”的要求,说明他们一向腐化堕落粗劣”,粗糙低劣野菜”,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杂粮”,稻谷、小麦以外的粮食,即俗话中的“粗粮”。

      林则徐吃低档的野菜和杂粮,说明他能与民同苦,展现出“清官”的纯洁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行〔写作特点〕1.运用“曲笔”刻画人物形象从写作角度看,适当采纳“曲笔”能增加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人物共性本文的文题采纳“曲笔”法,表面看写林则徐“求雨”,实际写林则徐向众官募钱为民买米写“求雨”过程也大量采纳“曲笔法”,比如,要求众官沐浴吃素,表面看是“求雨”时很虔诚,以便真正“求”得“雨”,实际上是为后来验证呕吐物打铺垫2.设置悬念,推动情节进展文中设置了悬念,让情节在一个个悬念之中进展,使文章扣人心弦题目用《林则徐求雨》,使读者心“悬”起来,莫非林则徐还迷信?写林则徐让众官在烈日下暴晒,使读者心又“悬”起来,“求雨”干嘛要让人暴晒?写林则徐让众官暴晒后痛饮茶水,读者心第三次“悬”起来,林则徐在玩什么名堂?写众官呕吐了,林则徐不让清理,读者心第四次“悬”起来,林则徐要讨论呕吐物其意何在?直到文章结尾,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在艺术地调查众官的饮食,让众官不打自招“家底”, 心悦诚服献钱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林则徐求雨的故事,了解林则徐是历一位治官有方、谋略敏捷、忧民爱民且廉洁清正的好官。

      从而潜移默化地教育同学从小要做一个正气凛然、光明磊落的人  2.对本课所讲的故事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熟悉到林则徐所想的好计策的绝妙之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熟悉要求识的10个生字,引导同学查找好方法自主识字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林则徐“求雨之意不在雨”这个用意的妙处所在  2.弄清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教学预备〕  查找有关林则徐的资料或小故事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阅读建议〕  建议实行“整体感知———回答问题———读书沟通”的读书方法,让同学们能够有条理地叙述文中的小故事,全面了解文中林则徐的性格特点和为官作风  1.资料导入,激发爱好  (1)让同学们说一说查找的有关林则徐的资料(一般同学都会查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接下来老师可以从“虎门销烟”的故事中让同学们谈谈林则徐是个什么样的人  (2)老师在同学对林则徐的为人有所了解的状况下,板书课题  (3)可以让同学们依据题目质疑鼓舞同学依据课题提有价值的问题  2.读课文,回答问题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从中可以训练同学们默读、快速阅读课文的力量  (2)读书后重点沟通以下问题:  ①林则徐为什么要去求雨?  ②在求雨的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  ③从故事中,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三道题先由四人小组在课文中找答案后再争论沟通,了解林则徐设坛求雨是为了达到让官员为百姓捐助这一目的,继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争论中要留意合作的实效性,小组成员之间要明确分工,相互合作,要鼓舞同学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举办故事会  让同学们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讲出文中这个小故事先自己练习,再同桌之间讲一讲,也可以在四人小组内讲一讲文中的小故事在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每小组选代表讲这个故事,进行一个小小故事会,既加深同学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提高同学的表达力量  4.检查认读生字  5.课外延长  林则徐是这样一个让人鄙视的人物,你想对他说些什么?鼓舞同学谈真实地感受,或者同学还知道他的哪些感人故事,也可以讲一讲。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