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校本教材:走近龙山.doc

3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49611522
  • 上传时间:2023-08-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0K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走 进 龙 山 ——童言话古今大闫家镇五年级校本教材(上 册)写在前面的话新课程明确指出:学校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针对学生的兴趣、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学校北靠龙山,南依黄海,青威公路横贯东西,是个依山傍水、交通发达、美丽富饶的好地方街道现有中心小学一处,60 多名教师,800多名学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全镇父老乡亲的支持下,我们学校办学理念到位,办学目标明确,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有半数学校被评为烟台市级规范化学校,有50多名教师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有100多名学生在市级以上的竞赛中获奖沐浴素质教育的浩荡东风,秉承新课改的大好机遇,立足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我镇领导和教师经过共同努力,用智慧、胆识和辛勤,依托龙山这座母亲山,结合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丰富的物产、学生的心理、行为等诸多因素,开发编写了这册校本课程,以期通过它带动全镇小学的领导、教师、学生深入开展校本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深化教育改革,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目 录走近家乡一、地理位置…………………………………………………………4二、气候特点…………………………………………………………4 民风民俗一、民风………………………………………………………………5二、祭祀………………………………………………………………6三、风味小吃…………………………………………………………6四、渔民习俗…………………………………………………………7民间传说一、粮仓传说…………………………………………………………9二、海的故事…………………………………………………………11三、龙山传说…………………………………………………………14家乡物产一、对虾养殖…………………………………………………………16二、闻名遐迩的沽头大米……………………………………………18三、海水晒盐…………………………………………………………21学法天地一、提前预习…………………………………………………………23二、细心观察…………………………………………………………23三、勤于动笔…………………………………………………………24心理导航一、 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26二、“我”是个小马虎怎么办………………………………………27三、小学生作弊的心理是什么………………………………………28行为习惯一、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规则…………………………………………29二、学生日常行为规则………………………………………………30走近家乡 地 理 位 置我知道……大闫家镇隶属海阳市,辖25个自然村,人口近三万,位于本市南部,南临黄海,西临辛安镇,东接海阳开发区,北面与里店镇隔龙山相望,是一个风光秀美,民风淳朴,物产富饶的好地方。

      气 候 特 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家乡的气候特点吧!针对家乡的气候特点,我还知道家乡人民的穿衣习惯,家乡动植物的生长特点海阳市大闫家镇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达200余天,宜人的气候,非常适合旅游观光和居住,在近30年中,年平均气温12.0℃,年平均降水量694.5mm  四季气候特征如下:  春季:平均气温10.6℃,降水量119.6mm由于受海洋气候调节,气温回升缓慢,大部年份无晚霜冻危害,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及林果的种植、生长和发育  夏季:平均气温23.4℃,降水量417.4mm盛夏盛行东南季风,气候凉爽,是盛夏避暑胜地  秋季:平均气温14.2℃,降水量126.6mm由于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多受大陆变性冷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有利于各种水果和干果糖份形成和积累,果实色泽鲜艳、清脆干甜  冬季:平均气温-0.4℃,降水量30.9mm虽受大陆气团西北季风控制,但无寒冷干燥之感觉,在山东半岛东西向山脉的阻挡下,冷流降雪少受黄海海洋气候影响,气温降幅度小,无寒冷之感探索交流我还知道我们镇25个自然村的具体名字、地理位置,让我来告诉你。

      民风民俗 民 风我知道……本地民风,自古敦厚豪爽《海阳县志》(清乾隆版)载:"民多朴野,性皆犷直,犹有古风凡有施为,质多而文少"这一特点,至今突出  本地人民,一向勤劳俭朴在生产中,起早贪晚,吃苦耐劳山区农民,终年披星戴月,攀山爬岭,种田、砍柴、垒堰、垦荒沿海渔民,不怕狂风恶浪,世代捕捞为生,养成豪爽无畏的性格在生活上,多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以"宁省囤子尖,不省囤子底"、"一天省一把,十年置匹马"为持家之道  本地人民素有急公好义的美德自古以来,凡有义举,一呼百应战争年代,积极支前,踊跃参军,英勇善战,涌现出许多英雄模范和功臣上级凡有号召,无不热烈响应现今,更有公而忘私、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美德  “憨厚老实”,是当地人民的突出特点《旧大嵩卫学记》载:"民俗淳朴"至今仍保持谦虚诚实、讲求信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祭 祀我知道……本地民间祭祀有祭神、祀祖之分,其庙堂、供品、祭期亦各有别  “祭神” 玉皇大帝,在迎正屋之墙砌一神龛,或于院中搭临时席棚,内供"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神牌;灶王,在正间东灶墙壁贴灶王神像或神牌,旁书"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玉皇、灶王,皆于旧历年关祭奠,供品均为10个插枣饽饽、两方粘糕及果品、糕点。

      火德真君,正月十八日祭祀;土地,二月初二日祭祀;帝,六月二十四日祭祀供品都是10个插枣饽饽  “祀祖” 每逢除夕,一般人家,在堂屋正北挂新席,或悬"祝子"于席上,或摆神主在席前;大户人家则供于客舍各族尚设小宗祠堂、合族祠堂,显官贵爵称为家庙供品大致有三:供奉羹、饭、茶、酒、水饺、果品、糕点、饽饽、粘糕,四盘、十碗,谓之肴点供;外加生猪头、生公鸡、生当腰猪肉,谓之三牲供;不供三牲而供整猪、整羊,谓之猪羊祭祭祀费用,(一)出于祭田;(二)由族长统一安排,依照支系义务供奉;(三)根据供品种类、形式,量力自献 解放后,祭祀之风渐被摒弃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烧香纸、摆供品祭祀祖先的风气复兴 风 味 小 吃我知道……  “海珍蛎子” 本地沿海所产牡蛎,为海产珍品,潮里所产海蛎,色味兼优,素负盛名,尤以"清汆蛎子"、"黄金蛎子"、"烤蛎黄"著称  “清汆蛎子” 是一种以清、鲜取胜的菜肴烹制时,将蛎肉去渣洗净,蛎汤澄清倒入勺内烧沸,放进蛎肉一滚嫩熟,再加调料即可食用 黄金蛎子 "蛎子"与"利子"谐音,人们取其吉利,故为喜庆筵席上的美肴制作时,用粉团、鸡蛋、佐料调成薄糊,加入蛎肉拌匀油涮锅后,放进蛎糊摊成小饼,两面煎成金黄色,九成熟投勺油烹,适可入盘。

      海米炒油菜” 将油菜心切成条,烹锅后,投放海米、油菜,翻炒适度,使上调料黄绿相间,软嫩鲜美  “肉炒海蜇” 将海蜇切成片,用八成开热油一烫;瘦猪肉片挂蛋清、粉团糊,以油滑熟烹锅后,投放海蜇略炒,速放入肉片,用淀粉浓溜,拌入少许胡椒粉、香油鲜脆可口,下酒味美渔 民 习 俗我知道……沿海居民世代捕捞,自然形成独有的海规、海忌  海规  “祭海” 除夕之夜发纸时及正月十三日,渔民到海滨摆供品、鸣鞭炮、焚香纸,虔诚叩拜  “记风” 渔民凭经验牢记牢记刮大风、降暴雨的时间,以此预测百日后的风情  “祈风” 正月二十五日为龙风日,渔民多以此日的风向,卜测海上收成,并烧纸、焚香、叩头,祈祷"顺风行舟"  “送船” 新船下坞后,船主择"黄道吉日",在船头设供品、点蜡烛、焚高香、烧黄表,敲锣鼓、鸣鞭炮、行大礼船主执朱砂为新船点晴、开光,船头披彩,桅悬红旗,抬船人喊着"百事大吉、波静风顺"号子,送船入海  “上网” 每年初出海时,先把一 冬修整的网具分盘在海岸,在锣鼓鞭炮交响声中渔民抬着网具,喊着号子,徐徐登舟,将网一节一节地盘入船舱,行礼祝福  “出海” 出海之前,宰猪一头,带皮烫剥,把整猪供奉于船头,在锣鼓、鞭炮中,升起彩旗。

      祭祀毕,将猪开膛、剔骨,切为大块,燉成"丰盛肉",渔民饱餐畅饮外人遇上船员会餐,不须谦让,自斟自食  “祭龙王” 渔民首次出海验网,捕到之鱼,熬熟盛于盘中,奠酒浆、焚香纸,祈祷龙王保佑海上平安  “海忌” 禁说"漏"、"翻"、"扣",要说"明"、"转"、"划"或"划过来";出海不说"远"、"近",要说"高"、"低";卸完鱼、虾,不说"卸完"、"没有",要说"满了";帆要叫"蓬";饺子煮碎了要说"挣了";"打官司(灌死)"要换言"告状";绳子断了要说"升了";"初十"(触石)以"俩五"代替;东西碎了禁说"碎",要说"笑了";碰到鲨、鲸等老鱼,不能直呼其名,要称"老人家";行船时,严禁吹口哨、说笑话勺子、饭碗不许扣覆,筷子禁止担在碗上,吃完饭要将筷子向前猛趋,以示行舟快而无阻;严禁妇女跨船头,不准在船头上大小便 憨厚淳朴的民风民俗,寄寓着家乡父老的希望,当然,这其中也有唯心、浪费的一面,但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崇尚科学,倡导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后为家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调查:请教老前辈、家长等,了解一下自己的家乡还有哪些民风民俗?各包含怎样的寓意?你如何看待?民间传说 古代粮仓的传说-------廒上村名的由来我知道……在海阳市的南部沿海地区------大闫家镇东北部座落着一个小山村,面积不大,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粮田肥沃,山林葱郁,这个小山村就是廒上村。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廒上人与时俱进,团结合作,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今廒上村经济腾飞,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廒上村有一处学区小学,座落在廒上村的东南角,占地3000多平方米廒上学区小学2000年前所辖6个村,分别是廒上村、迟家庄、胡格庄、石前庄、台子村和鲁古埠村,是当时全镇最大的学区小学,教师达到40多人,学生数量超过400多人随着时代的发展,石前庄村划入闫家学区,台子村和鲁古埠村被划入开发区,廒上学区小学的规模渐渐缩小,现在已成为全镇最小的学区小学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村支部村委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海阳市花园式学校、烟台市规范化学校目前,学校有教学班5个,学生105人,教师11人(其中大学学历3人、大专学历5人,中师学历3人),学校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等,课程设置齐全,英语课、微机课、音乐、体育、美术由专职教师任教学校环境优雅、整洁,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校风正,学风浓,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呈现出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态势,学校已成为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乐园廒上村不但以经济发达著称、教育发展闻名,而且拥有悠久的历史。

      廒上”这个村名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明朝世宗当皇帝的时候,有一些日本的强盗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主要是抢夺金银财物和人口这些日本海盗被称为倭寇倭寇的手段及其残忍野蛮,加上有汉奸勾结,所以每到一处常常挨家挨户抢劫,富豪也难幸免有时以人为质,勒令用金银赎取还掳掠人口,抓到男人就强迫服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