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通信科技趋势之量子计算研究综述-实习报告(论文).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26795746
  • 上传时间:2018-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8.9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实习报告(论文)题 目: 2016年通信科技趋势之量子计算研究综述学 院: 电子信息学院专 业: 电子信息技术学 号: 26学生姓名: 王博 指导教师: 李丽华2017年 1 月 9 日摘要量子密码通信是一个新的迅速成长的领域,它牵涉许多不同的学科,如量子力学、量子光学、信息论、光学技术、电子技术及通信技术等现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都纷纷加入到有关的研究中,使与量子密码技术相关的实验进展迅速量子密码的研究尤其是量子密钥分发已经逐步趋于实用,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2007 年4 月2 日,国际上首个量子密码通信网络由中国科学家在北京测试运行成功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唯一无中转,可同时、任意互通的量子密码通信网络,标志着量子保密通信技术从点对点方式向网络化迈出了关键一步这次实验的成功,为量子因特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阐述量子密码的产生、量子密码学的基本原理、该领域的实验研究及研究成果,最后指出量子密码通信将是保障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技术。

      关键字:量子密码;量子密钥分配;量子信息学0目录一、量子的特性 .......................................................................................................1二、量子秘钥的原理..............................................................................................12.1基于两种共扼基的四态方案,其代表为BB84 协议 ...................................................12.2基于两个非正交量子态性质的Bennett 方案,其代表为B92 协议 ....................1三、量子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23.1国外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 ...................................................................................................23.2国内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 ...................................................................................................2四、量子密码通信研究现状................................................................................2五、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发展情况 ....................................................................45.1“中国量子通信在潜艇深海试验中取得成功” ........................................................45.2全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传输干线 ....................................................................................55.3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5六、我国发展量子密码通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6.1更纯的单光子源 ....................................................................................................................56.2高效单光子探测器 .................................................................................................................66.3防窃听技术 ................................................................................................................................66.4 量子放大 ..................................................................................................................................66.5 适应市场竞争 ........................................................................................................................6七、自己对量子通信的理解................................................................................7参考文献一、量子的特性量子力学:量子同时处在不同的状态,只是这些状态各自有不同的发生概率(量子叠加性),但是一旦被测量,状态就被确定(量子态的坍缩)。

      二、量子秘钥的原理2.1基于两种共扼基的四态方案,其代表为BB84 协议BB84 协议的原理是利用单光子量子信道中的测不准原理Alice 每隔一定时间随机地从4 个光子极化态(0 ,π/ 4 ,π/ 2 ,3π/ 4) 中任意选取一个发送给Bob ,形成具有一定极化态的光子态序列,并记录每一个光子态对应的基矢类型(这个协议中有两种测量基矢:Rectilinear 型和 Diagonal 型) Bob 1接到Alice 发送的信号后, 开始接收Alice 发送的光子态序列,Bob 为每一个光子从两种测量基矢中随机地选取一种进行测量,然后记录测量的结果并秘密保存Bob 接收并测量完Alice 发送来的极化态光子序列后,向Alice 公开其测量过程中所用的基矢或测量类型Alice 进行比较并告诉Bob 其比较的结果:告诉Bob 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根据比较结果,Alice 与Bob 按照事先的约定将经过比较后的所有正确的光子极化态翻译成二进制比特串,从而获得所需的密钥2.2基于两个非正交量子态性质的Bennett 方案,其代表为B92 协议B92 协议的原理是利用非正交量子态不可区分原理,这是由测不准原理决定的。

      首先,选择光子的任何两套共轭的测量基(这里我们取偏振方向为0°和90°,45°和135°的两套线偏振态,并定义0°和135°代表量子比特“0”,45°和90°代表量子比特“1”) ,合法用户Alice 随机发射偏振态(这里取0°和45°) ,Bob 随机使用偏振态(这里取90°和135°) 进行同步测量这种方法比BB84 协议简单,但代价是传输速率减少一半,因为只有25 %的光子被接受到以上是两种典型协议的实现过程,但是,由于下面两个原因使得上述协议是不可用的: (1) 环境噪声和窃听者的作用; (2) 窃听者可获得极少量的信息而不被发现因此,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所有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实现需要增加一些非量子的过程研究表明为了获得安全的量子密钥需要完成以下五个过程[6 ,7 ] ,即量三、量子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3.1国外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1993 年,瑞士的Muller 等人首次在光纤中实现了利用偏振编码的量子密码传输他们利用经强烈衰减的激光(平均每个脉冲含有0.12 个光子)来模拟单光子源,工作波长0.81um,通过选择偏振片来选择发送2不同偏振态的光子考虑到光子在光纤中的损耗是限制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1996 年,他们改用1.3 um 的脉冲半导体激光作为光源,实现传输距离23 km,误码率仅为34‰。

      自从英国BT 实验室的Townsend 等人1993 年首次完成光纤中相位编码方式的量子密钥分配实验以来,光纤量子密码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发展他们正是利用了这种方案与技术,并利用比以前实验中用到的灵敏度和信噪比更高的锗探测器,实现了30 km 的密钥分配,比特率为1 比特每秒,误码率仅40‰3.2国内秘钥分配的有关实验我国在量子密码通信方面的若干研究方向,即更纯的单光子源、高效单光子探测器、防窃听技术、量子放大以及适应市场竞争中科大郭小灿小组解决了这个稳定性和安全性统一的难题在实验上研究了光纤系统不稳定性的物理根源,在理论上给出稳定性条件,进而设计出满足稳定性条件的迈克逊—法拉第干涉仪,在实验室内实现150 km 的量子密钥分配,在北京与天津之间的125 km 商用光纤上实现了量子密钥分配和加密图像传送潘建伟及其奥地利的同事分别在1998 年和2003 年在实验上实现了纠缠交换和纠缠纯化,但是量子存储的实验实现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段路明教授及其奥地利、美国的合作者曾于2001 年提出了基于原子系综的另一类量子中继器方案,但由于这一类量子中继器方案存在着对于信道长度抖动过于敏感、误码率随距离增加而增长过快等严重问题,无法被用于实际的远距离量子通信中。

      为了解决上述困难,潘建伟和他的同事陈增兵、赵博等,于2007 年提出了具有存储功能并且对信道长度抖动不敏感、误码率低的高效率量子中继器的理论方案四、量子密码通信研究现状量子密码通信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密码学中单靠数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引起了国际3密码学界和物理学界的高度重视,各国科学家纷纷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巨大成功量子密码的第一个演示性试验是由Bennett 、Brassard 及其研究团队在1989 年完成的,传输距离只有30cm瑞士日内瓦大学1993 年基于BB84 协议的偏振编码方案,在1. 1 公里长的光纤中传输1. 3 微米电信波长的量子光信号,误码率仅为0. 54 % ,并于1995 年在日内瓦湖底铺设的23 公里民用电信光通信光缆中进行了实地演示,误码率为3. 4 %1999 年,瑞典和日本合作在光纤中成功地进行了40 公里的量子密码通信实验美国Los Alamos 实验室成功实现48km 量子密钥系统运行两年,2000 年他们在自由空间中使用QKD 系统,传输距离为1. 6km2002 年10 月,德国慕尼黑大学和英国军方下属的研究机构合作,在德国和奥地利边境相距23. 4km 的楚格峰和卡尔文德尔峰之间用激光成功传输了光子密钥,试验的成功使通过近地卫星安全传送密钥并建立全球密码发送网络成为可能。

      2003 年8 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和波士顿大学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能探测到单脉冲光的探测器,它同时还能将误测或“漏测”率几乎减少到零这一新成果的报告发表在《应用物理通讯》上,它为开发安全量子通信和密码系统提供了关键技术2004 年3 月17 日,日本NEC 公司宣布创下了量子密码传输距离的新记录150km ,这一距离为量子密码技术的实用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