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娩教学的布偶式胎儿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docx
5页基于分娩教学的布偶式胎儿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李丽萍 郭晓敏 韩琼 王旭艳【摘要】目的:探讨自制布偶式胎儿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先设计并制作布偶式胎儿模型,接着把模型放在本校护理专业2014级同学中进行调查将2014级4、5班作为实验组共计110人,用布偶式胎儿模型讲授分娩机制;将2014级2、3班作为对照组共计110人,用传统教学方式模拟分娩机制最后,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妇产科护理学中使用布偶情况调查表》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布偶式胎儿模型在妇产科护理学中受同学们的欢迎对所有问卷进行分析,期中98.5%的同学认为对于分娩机制需要借助模型才能更好理解;99.2%的同学认为使用布偶式胎儿模型演示分娩机制能提高学习兴趣;96.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用布偶胎儿模型演示胎儿分娩机制,且实验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娩教学的布偶式胎儿在教学中可以增强同学们对分娩机制的理解,能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分娩教学的布偶式胎儿模型 自制布偶胎儿 实验教学【基金项目】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校本课题,由护理学院妇儿教研室人员共同完成,项目为:基于分娩 教学的布偶式胎儿模型的制作,项目编号:2017XBYJ05。
G642.423;R47-4A 2095-3089(2018)20-0212-02《妇产科护理学》中分娩机制是一个重点难点,对于好多同学学习这一节内容理解起来都有困难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分娩量的急剧增加、高龄产妇比例增加、助产人员缺乏,产科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提高产科护理技能和助产士的质量势在必行,作为医学院校,在培养护理和助产人才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妇产科护理和助产技术的教学:分娩机转分娩机转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本次研究要制作一种经济轻巧耐用,便于教师演示、学生理解胎儿出生全过程的分娩教学模型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次探讨自制布偶式胎儿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随机抽取的2014级4个班同学,其中4、5两个班共计110人作为本次实验的实验组;2、3班共计110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同学教育背景及学习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班实训项目、课时相同,均由同一教师带教理论及实训课,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教学材料布偶式胎儿模型是组织实验组同学们一起缝制的,大小与仿真胎儿一样大小,由于是布制的,可以随便扭曲和变换不同胎位,共制30个布偶式胎儿模型在实验组班上应用。
1.2.2对照组对照组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到分娩机制时依照教学大纲,通过理论学习并观看视频理解分娩机制,2014级2、3班作为对照组1.2.3实验组实验组是在2014级4、5班作为实验组本实验组的两个班级平时除了理论和观看视频外,在上实训课时,每个班都分为8组,给每组同学一个仿真骨盆和自制的布偶式胎儿模型练习分娩机制步骤在练习过程中,都有两个老师带教指导,经过反复练习,最后进行测试1.2.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和处理数据,对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校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共收到220份问卷调查表,无记名填写、当场收回,回收率达到100%其中实验组110份,对照组110份对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组98.5%的同学认为对于分娩机制需要借助模型才能更好理解;99.2%的同学认为使用布偶式胎儿模型演示分娩机制能提高学习兴趣;96.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用布偶胎儿模型演示胎儿分娩机制尤其是在现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布偶式胎儿模型是对现状的补充3.讨论全球数十年来在降低孕产妇、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经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为每一例分娩提供专业助产服务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分娩技术在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分娩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二胎政策的放开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及落实,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大幅增加,预计2016~2021年每年的分娩量要增加400~500万,其中70%集中在城市这将为安全分娩,保障母婴健康带来挑战,2016年统计结果显示,符合二孩政策孕妇比例已经由10%上升到39%2)高龄产妇比例增加经计算,“十二五”期间高龄孕产妇死亡率为22.33/10万,适龄孕产妇死亡率为7.84/10万,无疑高龄产妇比例增加将给孕产妇死亡防控带来巨大的挑战未来还可能进一步上升,但是既往产科缺乏处理经产妇的经验,必须快速积累现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技术,单纯只是理论上强化还不够,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尤其是以上情况的出现,我们更是要加强做好助产技术,每次面对的是母儿生命实训课中可以应用自制的布偶式胎儿模型模拟胎儿先露部在骨盆中的旋转动作(即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胎肩胎体娩出)的全过程,有助于同学们对分娩机制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了动手能力,同时达到了突破教学中难点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98.5%的同学认为对于分娩机制需要借助模型才能更好理解;99.2%的同学认为使用布偶式胎兒模型演示分娩机制能提高学习兴趣;96.8%的同学认为有必要用布偶胎儿模型演示胎儿分娩机制,实验组的成绩,实际动手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很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说明本次研究的方法比只是单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分娩机制效果好,相信到临床上会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认识的过程,减轻了接受抽象概念和方法的难度,加深了对书本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并且自己制作的布偶式胎儿携带起来也方便,可以随时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模拟,增加同学们的直观性总的来说,分娩机制在妇产科护理学中是重点和难点,当能很清楚掌握了正常的分娩,如遇到难产才能保证母儿安全今后在医学院校和医院产科教学中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发现更多好的办法帮助同学们理解,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能更好的服务同学们参考文献:[1]尹文清.基于分娩期孕妇护理的情景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06):101.[2]Miles L.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Nutr Bull 2015:32.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