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帆起航-团体心理辅导方案..doc
18页扬帆起航——大学生团体凝聚力提升方案一、课题基础( 一 ) 市场需求:通过调查与访问(调查与访问表见附表一) ,我们了解到,作为一名初入大学的新生,在对于新生班级团体的向心力及其付出上还在探索磨合阶段, 在整个团体的凝聚力和对组织整体的依赖上, 都在一个逐渐融合的过程中亟待进步 所以有效的提高团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整个班集团体的健康发展及积极有朝气的成长收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那么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选择了提高团体凝聚力这个主题, 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能对班级团体的成长和每个人的健康有效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在随机抽查的 100 名大一新生的调查中,各部分得分如下: ( 总分 )个人团体凝聚力感受 220 组织责任感 189成员同质性 140 成员对组织的依赖作用 185集体归属感 147 达成学习目标的方法 207外部影响 178 组织吸引力、向心力 215领导方式 189 信息沟通及交流情况 167个人得分分析:25-30 分 (27 份 ) :凝聚力很强 , 个体非常向往团体成员的身份, 并为这种身份感到自豪;个体认同团体的领导, 并且愿意主动追随领导, 个体间在学习中体现出充分的信任精神和合作精神, 并且人际关系高度和谐, 个体非常认同团体的目标与价值观, 并且十分乐意分享团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20-25 分 (30 份 ) :凝聚力较好 个体向往团体成员的身份,并为这种身份感到自豪;个体认同团体的领导, 个体在活动中体现出合作精神, 并且认同团体的价值观, 愿意分享团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15-20 分 (43 份 ) :凝聚力一般 个体不太向往团体成员的身份, 并且不为这种身份感到自豪, 个体不太认同团体的领导, 并且不会主动追随领导, 个体间在学习中不太能体现出合作精神, 个体间人际关系不是很好, 个体对团体的目标与价值观认同较低, 并且不大愿意分享团体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综上所言, 在团队的信息沟通及交流、 集体的归属感及成员同质感方面都需要帮助和提高,来促进团队更好的发展和进步,故本方案设计主要针对以上三种情况而开展 二) 理论基础1. 团体凝聚力凝聚力有三个构成要素: 团体成员的吸引力、 团队目标和人任务的吸引力、 加入团队所得到的威信 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对团体凝聚力研究的深入,一节学者将凝聚力和动机结合在一起,认为团体吸引其成员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需要与他人一起努力地工作 ( 任务凝聚力 ) ,二是需要与他人和谐相处 ( 交往凝聚力 ) 20 世纪 80 年代,学者认为在定义团体凝聚力的时候应该注意两方面的区别: 一是个人与团队的区别, 二是任务凝聚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区别。
2. 团队凝聚力训练的理论:团队凝聚力训练是心理拓展训练的一种形式,强调“先行后知” ,通过带领成员参与一系列互动性、合作性的活动来获得个人体验,从而提升团队凝聚力的一种方式1) 团体动力理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该理论, 认为一个人的行为 (B) 是个体内在需要 (P) 和环境外力 (E) 相互作用的结果,用函数式 B=f(P · E) 表示团体动力学的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氛围,能提高工作效率, 成员之间充满信任, 能激发成员的创造力, 团体的凝聚力对团体的活动有重要影响, 高度的凝聚力,会提高团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的动机, 自觉努力的完成团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2)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五个需要层次分别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已经满足了生理及安全需要, 并不断寻求更高层次需要的满足, 成员可以通过参与团体的凝聚力训练, 贡献出个人智慧, 与他人互动来满足社交、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 社会凝聚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成员在合作中之所以会互相帮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共同进步, 其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存在的凝聚力 每个人都以帮助他人共同进步为己任, 这出于对他人和集体的关心, 彼此真诚互动, 而不同于利益共同体下的个人利益。
在该团体中所具有的自豪感及自我成就感,使得每个人都尽最大能力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是团体凝聚力的表现3. 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在一个团体中,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共同努力,进而实现团队目标一个好的团队,其成员具有大局意识、创新精神、协作和服务精神,即所谓的团队精神一个团队具有高的凝聚力, 成员会投入更高的热情到团队的事务中, 在执行团队任务中表现出高合作性,对团队目标具有更高的承诺并且促进绩效的达成4. 增加团队凝聚力的方法(1) 创设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群体之间的竞争或者团队之间的比赛作为一种外部冲突给群体以压力和挑战,群体成员之间精诚合作使得群体凝聚力得以提高2) 保持团体的结构稳定,适当控制团体的规模3) 努力提高成员的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意度4) 规则制度平等公正,利益分配公平合理5) 反馈绩效,表彰先进,鼓励后进者6) 建立良好的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7) 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文化5. 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团队成员的组成:(1) 团体规模团体规模越小,互动机会越多,凝聚力更强2) 成员的相似性个性、态度、为人处事之间的吸引力3) 成员的相吸性团队任务:(1) 任务目标的一致性是形成凝聚力的前提条件。
2) 目标任务实现过程中的相互依赖程度越高,越易形成团体凝聚力3) 团队任务对成员的吸引力4) 任务的难度高难度任务需要高度一致,促进更高凝聚力的形成二、方案设计( 一) 团体名称 :扬帆起航——大学生团体凝聚力提升团体心理( 二) 团体性质 :本团体为封闭式、结构式发展性团体( 三) 团体目标 :1. 总体目标(1) 加强同学之间的熟悉与了解,增进亲近感,考验成员的配合及协作能力;(2) 增强团体凝聚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形成成员间的相互信任;(3) 让成员们明白个体与集体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个体想要得到好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集体的良好运转也离不开个体的力量2. 阶段目标(1) 初始阶段: ①引导成员之间互相认识或者熟悉, 打破原有交际圈; ②初步建立团队;③建立团队的规则及行为规范2) 过渡阶段:①对比感受言语沟通与非言语沟通的特点;②感受反馈对沟通效果的影响;③运用沟通技巧进行简单的团队合作3) 工作阶段:①学会认同并接纳班级成员;②建立班级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默契;③建立团体责任感,树立主人翁意识;④形成团体合作精神,加强团体合作能力4) 结束阶段:①增强亲密感,巩固团队合作精神;②将团队合作精神延续到整个班级团体之中; ③共同发现现有班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并形成解决思路; ④树立班级共同目标与形成良好班风,建立科学管理制度。
四) 团体领导者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并接受过班级团体心理培训的大学员或者心理学专业教师及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师(胡朝兵导师指导)( 五 ) 团体对象与规模 :大学新生班级体, 60-70 人有强烈的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的意向, 能认真对待团体的活动, 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六 ) 团体活动时间及频率 :本次共分为 6 次,每周四上午 09:00-12:00( 七 ) 团体活动场所 :团体心理室或能基本满足团体需要的普通教室,有电脑并连接音响设备、投影仪,活动桌椅及足够的平地活动空间 八) 整体计划 :大学生班级团体凝聚力提升团体心理方案阶段 单元 单元目标 活动内容 所需准备材料单元一1.引导班级成员相互认识1.轻柔体操 (15分钟 )2.虎克船长( 30分钟)相逢是美与熟悉,打破原有的交际轻柔的音乐(钢3.你说我说( 20分钟)丽的缘分 1圈琴曲)、四类花初始4.无家可归会是谁(15 分钟 )色的扑克牌各阶段1.大风吹 (15分钟 )单元二1.初步建立团队20 张、团队信息2.缘分来临是一家( 30 分钟)相逢是美2.建立总体活动规则及行表3.欢声笑语一起聚(40 分钟 )丽的缘分 2为规范4.展示团队独特风采 (15分钟 )1.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合作(20分1.在活动中明白团队的重钟)计时器数个 ( 按单元三要性2.心有灵犀 (20分钟 )过渡组数 ) 、课桌、悦纳你我,2.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交流3.趣味跳绳( 15分钟)阶段七巧板、纸和点亮心灵3.运用沟通技巧进行简单4.图画接力( 30分钟)笔、成员名字卡的团队合作5.传递呼啦圈(20 分钟)6.情有千千结 (20分钟 )单元四1.学会认同并接纳班级成1.穿鞋子 (15分钟 )员2.你是我的眼 (30分钟 )齐心协力2.建立团体成员的信任与3.晕头转向 (20分钟 )小板凳、布条、渡难关 1工作默契4.趣味跳绳 (20分钟 )饮料瓶、粗棉阶段单元五1.建立团体责任感,树立1.齐眉棍( 15 分钟)绳、木棍、绳子团体意识2.金刚合体显风采(20 分钟 )若干、海报若干齐心协力2.形成团队合作精神,提3.拯救救生艇 (30分钟 )渡难关 2升团队合作能力4.猜猜我在想什么(20 分钟 )1.增强亲密感,点亮巩固1.魔镜魔镜 (20分钟 )团队合作精神2.创意搭塔 (30分钟 )镜子、皮球若2.分享彼此,相互鼓励。
结束携手前行,3.我眼中的你(30 分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