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观玄道观介绍.pdf
7页观介绍方山洞玄观座落的方山位于江苏南京市江宁大学城西南方向,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一路之隔海拔 208 米,为华东地区唯一的火山地貌区从 500 万年前喷发, 到 3000 年前太伯奔吴,到太平天国忠王被捕,再到中华民国蒋介石自选墓地于此,方山历经春秋变幻,阅尽历史沉浮一 序 方山民间流传,远古时方山地区是一片大海,海龙王有九个王子,十分顽皮,搅得水府、天界都不得安宁玉帝把他们抓住,关在一个玉匣里,交由太白金星看管这九位龙子被关得不耐烦,在匣中喧闹不已太白金星只好带着匣子去找玉帝,途中不慎,跌落人间,成为今日的方山九位龙子变成了方山周围的九个山岭,围绕着方山早在 3100 年前黄河流域的部族首领古公太父的儿子太伯和中庸来到江宁天印山(今方山),当时江宁一带的原始森林里遍地鳄鱼、螃蟹,人们过着纯朴的原始生活,太伯的到来带来了黄河流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领江宁百姓过上了富足的农耕生活,于是方山百姓推举太伯为王也许太伯奔吴的故事已为大家熟知,但是3100 年前方山的开国大典恐怕就鲜为人知了江宁方山先民尊吴太伯为首领,建立了吴国它是传说中南京第一个被人工改造过的山,秦始皇凿山通淮泄王气,晋宋时人就认为是在这儿。
传说往往是历史的影子,方山至少在东吴——六朝的第一个朝代,就被纳入“誓把山河重安排”的宏大工程之中南京被定为一国之都,作为中枢,它需要一个能顺畅联结王朝各个部分的交通体系南人以舟为车,水路交通自然是首选南京向北,有天堑长江,同时也是黄金水道,再向北有邗沟和巢湖两条水路,一东一西沟通江淮;南京向南,则是水路交通的薄弱环节,金陵地势高于三吴的太湖流域,没有河流通航通过人工改造,将南京与太湖水系的河道串连成线,成为弥补天然缺陷的唯一选择吴人把工程起名为“破岗渎”,这个是真正的凿山断垄方山是破岗渎的终点,山南筑有方山埭埭就是横截河道的土坝破岗渎中间高,两头低,要通过沿途上下十四埭,太湖船才能层层抬升至句容,再下航方山,经秦淮河入城,最后走运渎入吴宫过埭时,用牛牵绳引船,要缴牛埭税,有点像现在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在方山设有津主一人负责管理所以古人相送,关系近、感情好的也就送到方山,由于方山距城有四十里,大多还要住一晚才依依惜别迎来送往,客货中转,方山便热闹起来相传,晋元帝时,南京老百姓因为大官张廷尉私建大门侵占民宅,到处打官司无人敢理,后来听说另一个高官贺司空出城,便跑到方山拦住他告状,张廷尉吓坏了,赶紧拆掉大门,还亲自去方山请罪。
晋成帝逝世,名士阮裕自会稽晋京,千里赴丧,不见京中名流,事毕就打道回府,众人齐追至方山,不及而返这两件事都记在《世说新语》里,所以方山津是东南方向出入京城的必经之地,与著名的石头津南北相对王彪之、谢灵运也都有方山送别诗为证:与诸兄弟方山别诗晋王彪之脂车总驰轮泛舟理飞棹丝染墨悲欢路歧杨感悼邻里相送至方山宋谢灵运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谢灵运此去就任永嘉太守,其永嘉山水诗是中国诗风的一大转折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两句已见山水寄情之端过往的人多了,方山之奇便为人所注意,六朝人又爱山水泉林之幽隐元嘉末,尚书令何尚之辞官后即僦居方山,还写了《退居赋》以明其志方山这么好,于是皇帝也来凑热闹,齐武帝就梦想着要在这儿建离宫,大诗人王融、沈约都有《侍游方山应诏》诗,估计和此事有关:侍游方山应诏王融巡躅望登年,怅饮临秋县日羽镜霜浔,云旗落风甸四瀛良在目,八寓婉如见小臣窃自嘉,预奉栢梁讌侍游方山应诏沈约清汉夜昭晳,扶桑晓陆离发歌摐阳下,建羽朝夕池摐金浮水若,耸跸诏山祗一沾九霄露,藜藿终自知。
后来的朱洪武,晚年也动过方山的心思,“命户部于正阳门外距板桥五里度地,自牛首山接方山,西傍河涯为上林苑,户部为图以进,寻以妨民业止之方山的繁荣与南京的地位休戚相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隋文帝统一南北后,对南京做了两件坏事一件是六朝台城平荡为农田;还有一件才是真正的“辣手摧花”,废弃破岗渎,南京从此像被人挑了筋,切断了与三吴腹心之地的紧密联系后来南唐建国,因为太湖一带基本为吴越控制,东南水路依旧不通南宋初年,金兀术就为这个吃了大亏,他领着载满财货的船队从江南返回时,只能绕道镇江,结果困在到处都是芦苇、港汊的黄天荡,差点被韩世忠包了饺子到了朱元璋,破岗渎已经无法恢复,只好在溧水另开胭脂河,才解决与苏南的交通难题方山也留下了抗日战争初期的国军地下工事当时,保卫南京的外廓阵地在江宁镇、牛首山、方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形成东南向的弧线,由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工事、铁丝网、防战车战壕等组成方山地区尤为坚固,地下工事出入口在山腰的尽头,居高临下,背靠绝壁,易守难攻在 1937 年 12 月的南京保卫战期间,俞济时七十四军负责牛首山、方山、淳化一线以秦淮河为界,方山、淳化守军为王耀武五十一师,牛首山守军为冯圣法五十八师。
驻方山的是五十一师三 O二团,团长程智五十一师防区,特别是淳化为日军重点攻击区域据参战日军评价,淳化一带工事极为坚固,但配备兵力极少,日军“伤亡不断,最后连前进都很困难了”当时淳化守军仅为三O一团,对抗的却是吉住良辅第九师团的三个联队及机械化部队,以步兵、炮兵、坦克、工兵、飞机协同的立体作战三O一团血战三日,团长纪鸿儒以下伤亡一千四百余人,没有后退一步,后因邻近的汤水(今汤山)失守,被迫奉令撤退方山在淳化之西,当面之敌为日军一一四师团的奥旅团(一二八旅团),奥少将先进至方山东北,后又转回秦淮河西岸的师团主力方面,绕来绕去始终没敢直接攻坚程智后来在收复南京城西南赛公桥(今赛虹桥)的战斗中阵亡五十一师在南京保卫战中共计伤亡七千八百余人,四个团长一死三伤,其中三O五团团长张灵甫是在支援淳化的战斗中负重伤,三O六团团长邱维达是在中华门以西的城墙上负伤二 方山洞玄观的昨天、今天、明天天下名山道佛占,方山素来是一座宗教名山,千百年来为佛道两教竞相开发尤其是道教,因为开教祖师 “二葛三张” 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山南,葛洪后来又在此隐修, 故有特殊地位具有 1800 余年历史的方山古洞玄观,是东吴开国皇帝孙权敕建的皇家道院,是南都道教的发源地,历史上规制很高,规模宏大,信众广远,信徒众多。
在中国道教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传为葛玄白日飞升处东吴赤乌二年(239)建,名洞玄观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秦始皇时,有善望气的道士称,“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秦始皇东游“以厌当之”,改金陵为秣陵,即阻断秦淮河水流向,以坏金陵风水(秦淮河名即因秦始皇而来) -《景定建康志》而“帝王气”聚方山,秦始皇选择凿方山“断其气”《舆地记》记载了此事,“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断之处淮水之流,经其下焉与此同时,秦始皇还亲登祖龙顶,“执‘驱山铎’鞭方山、碎天印、断石垄,以泄王气”如今环绕南京城,天下闻名的秦淮河,即因当年秦始皇为破金陵王气、凿通方山引淮水入南京而得名至东晋时,道教开教祖师“二葛三张”中的葛玄首创洞玄观于方山山南,这是江东最早的道教宫观以后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医药学家葛洪也曾来方山,用葛玄亲建的洗药池等物继续炼丹修道,终于练成精丹,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化学家,“精丹练成亏葛洪”一直被后人和中医铭记,为传统中医和养生作出了重大贡献葛洪还留下一首描写洗药池的诗:“洞阴冷冷,风珮清清仙居永刼,花木长荣南朝宋时,陆修静于方山筑崇虚馆参研道经,以致最终完成对南天师道的改革,成为一代道教宗师。
到唐贞观六年,还并栖岩观于方山洞玄观,扩大了它的规模宋代杨修有《洞玄观》诗:“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宋改崇真观元至元二年( 1336),遭兵燹,独存葛玄遗像明洪武年间重建,成化、万历年间重修有山门、三清殿、仙公殿等,道院4 房,正殿奉葛仙公像有仙翁洗药池、炼丹井、药臼等名胜明时,洞玄观属朝天宫管辖正统十二年,曾受赐《道藏》一部民国时衰落,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据传古洞玄观全盛时有一宫、三观、六殿、九台、十八堂此外,洞玄观有一传家宝龟蛇玄武青铜器在明代被张三丰借于武当展示,六百年再没回祖地洞玄观,现存于武当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该古遗址已被列入《南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目录》1800 年过去了,葛玄在方山所用煮药铛、药臼等今已难觅,但洞玄观遗址、炼丹井、洗药池尚存在方山南麓的方山大庙也为古洞玄观的一部分,它的原形已经不存,现只留下几间小庙宇和大片荒草洼地据说方山大庙全盛时有99 间庙宇殿堂而佛教的开发则晚于道教,除南朝居士、僧侣的隐居,可考的最早寺庙当在宋代最有名的是南宋时由钟山迁来的六朝名刹定林寺,屡毁屡建,历经坎坷,旧迹唯存八百年的定林寺斜塔。
此外,方山地区还有郊坛、东霞寺、祖龙顶、石龙池、仙人床、仙人棋、天印湖、龙藏浦等一系列人文,生态景观其中仙人床、仙人棋位于方山顶上相传在石龙池旁有两仙人对弈,有一樵夫在旁观棋,一局终结,樵夫斧柄已朽,回村后,村人已不认识,原来“洞中方一刻,世间越百年”,现只留下仙人床、仙人棋方山的泉水是品茗的佳物,明代人在《金陵琐事》中记了金陵二十四处可烹茶的名泉,方山以八卦泉、葛仙翁丹井独占两席为了充分挖掘方山丰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同时满足南京地区广大道教信众的宗教需要,即填补了长期以来本地区没有固定的道教活动场所的空白南京市江宁区人大常委会社会事业工作委员会向区人大提出的建议中指出:“在重点突破上,要着重加快方山火山地质公园和方山洞玄观道教宫观建设的审批工作,充分利用它的山水资源和名胜古迹时值盛世,国泰昌隆,在省、市、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经江苏省宗教局批准将方山洞玄观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在南京市江宁高新区的支持关心下,经有关部门的审批,方山洞玄观于 2014 年 12 月 27日举行隆重地开工大典然复建洞玄观工程规模宏大,耗资甚钜,实非一地一家之力可成故仰望海内外人士、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十方信众广种福田,普结道缘;必使众生灭罪无量,获益无穷。
功在当代、泽及后人,凡基梁之献,砖瓦之资,皆莫大功德期望四方有识之士,乐善好施,聚沙成塔,共襄盛举捐款采取多种形式:各地大德善信对恢复洞玄观工程项目捐款由捐款者自由挑选,可捐建房屋一间,也可捐建一根柱子,也可捐建一根横梁,或捐建自已喜欢的项目,凡无偿捐建的项目一律在捐建物上刻名永久纪念,流芳百世,神灵佑之(捐款项目祥见附表)捐款在500 元人民币以上者,在工程完工之日,南京方山洞玄观将刻石碑铭功,以记不朽捐款在500 元(不含 500 元)以下者,洞玄观上天表一张,祈求神灵佑之,并上功德榜公布三、恢复方山洞玄观工程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1、主体工程:建筑面积4272.85 平方米,造价 5734 万元;(1)无极门,建筑面积129.12 平方米,造价284万元;(2)灵官殿,建筑面积162.41 平方米;造价357万元;(3)葛玄殿,建筑面积340.71 平方米;造价749万元;(4)三茅殿,建筑面积340.71 平方米;造价749万元;(5)三清四御殿,建筑面积809.60 平方米,造价1781 万元;(6)侧殿,建筑面积1098.54 平方米,造价 174 万元;(7)钟楼,建筑面积259.2 平方米,造价 570 万元;(8)鼓楼,建筑面积259.2 平方米,造价 570 万元;(7)寮房,建筑面 ,873.36平方米,造价500 万元2、基础配套设施:约建设资金1100 万元。
1)广场, 7000 平方米,建设资金800 万元;(2)广场绿化、灯光,约建设资金260 万元;(3)排水排污,约建设资金100 万元;3、附属设施:约建设资金108 万元1)围墙 1031 米,约建设资金185 万元(2)旅游厕所,约建设资金36 万元;4、土地及林业植被恢复费用800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