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doc
4页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主备人闫天文年级学科初二物理备课时间9月16号使用人杨艳玲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9月19号课题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 测量时间、路程,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2.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3.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时间、路程4.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平均速度教学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板书设计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一、实验原理二、实验所需的测量的工具三、挡板的作用四、保持较小坡度的原因教学反思 一个亮点:借助多媒体,把实验中所有的问题都面面俱到一个不足:讲得过多,个别问题不必画蛇添足一条建议:应该抓住课堂的根本,紧扣课标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两部汽车的行驶过程提出问题:您知道这两部车做什么运动吗?学生看到这张图片,一部做匀速直线运动,一部做变速直线运动根据经验,学生马上判断出来,为下面测量办法的设计有了很好的铺垫,从而无形中把学生引入到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上二、实验探究,新课讲授1.实验探究(1)实验目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2)实验原理:V=S/t(3)实验器材:小车、木板、挡板、刻度尺、秒表 (4)猜想a、小车下落时是一种怎样的运动? b、这种运动有什么特点?根据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想,小落时的运动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从学生的生活经历进行引导,“小的时候有玩过滑滑梯吗?下落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从而引导学生猜想是一种变速直线运动,这次的运动有先慢后快的特点。
5)设计实验方案提出问题:如何利用平均速度证明猜想是变速直线运动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两种实验方案并派代表说出实验方案: A、时间相同,路程不同,平均速度就不同B、相同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就不同评估A方案,由于要控制时间相同的难度大,人手操作误差大,因此选择方案B.方案确定后,小组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由于下面半段的时间是比较难准确测量的,让学生换位思考,能不能不测下半段的路程和时间,以其他办法间接求出,让学生讨论设计表格并记录实验数据(6)分析实验数据(7)总结归纳得出结论:通过对比V上 要求:人走教室一圈,有刻度尺和秒表,求出人走路的平均速度 解:用刻度尺量出人的脚步为L总路程为S=nL用秒表测出时间t总思考:1. 金属挡板的作用2. 保持很小坡度的原因3. 实验原理让学生认识到探究的基本环节明目标 深钻研 巧设计 细反思 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