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钦松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docx
14页许钦松作品市场浅析 许钦松,1952年生,广东澄海县人197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1979年调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至今,1992年起被评聘为一级美术师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大量作品参加全国美展、全国版画展、国际版画展、省美展及各种类型的全国性大展,连续参加第六届至第十五届全国版画展曾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牌奖、1992年日本?中国版画奖励会金奖、’91中国西湖美术节银奖(版画最高奖)、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80—90年代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版画奖、广东省第四届鲁迅文艺奖一等奖以及广东美协50年50件经典作品奖等多项大奖作品由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美术馆、广州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中国版画家协会、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钦赐淡浮院等机构所收藏先后在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广州等地区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1998年12月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跨世纪之星——许钦松版画展”。
2002年6月举办“许钦松山水画展”2004年10月在广州华艺廊举办“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山水画展”,同期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华艺廊丛书——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画集2007年当选当代岭南50位文化名人之一已出版《许钦松》(广东美术家丛书)、《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许钦松版画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等多种画集和著作2008年2月应邀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巨幅山水《南粤春晓》悬挂于万人主会场外厅许钦松与汪洋同志近期合影许钦松代表作《朝云如日》我们看好许钦松作品未来趋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为何投资当代在世艺术家的画作中国当代国画在艺术品投资领域已率先止跌回升据悉,受宏观经济环境不佳以及艺术品拍卖信任危机等影响,艺术品收藏市场在2011年,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变得谨慎与理智以雅昌分类指数近三个月来的监测数据为依据,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相对于瓷器杂项等其他艺术品类来说,书画仍然是备受关注且人气和高价集中的板块,但该板块仍受到一定的影响综观书画板块中的各细分类别走势指数,当代中国画最为坚挺回顾早前权威统计数据:2011年11月30日统计显示,“中国当代国画100指数”较上季度微微回落9%,2012年1月5日统计显示,“当代中国画100家指数”回升262点,季度环比降幅缩小至3%。
2012年2月12日最新统计显示,“中国当代国画100指数”已经止跌回升,由绿回红业内人士分析,中国当代书画跌幅最小且率先止跌回升,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板块艺术家的作品处于价格洼地,升值空间较大 “在收藏界有一句俗语什么最贵?赝品最贵!也就是说,"保真"是收藏的第一要件在已故前人的艺术作品无法分辨真假的情况下,人们自然而然会更多选择在世艺术家的作品2、 纯艺术精神许钦松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画院院长,在日复一日繁忙的社会事务中,还能够心无旁骛地创作出一幅幅学术水平高、文化含量厚实的大型创作,并且在中国画当代性的探索方面,已经有了更多认识与自觉意识,走在了前面也就是说许钦松的转型是成功的因为中国画艺术当代性所涵盖的三个方面他都照顾到了中国绘画,包括所有的艺术形式,实际上最终是要关注人性,关注本我、本原如何关注人性,关注本我、本原的东西是中国画当代性建设的基础,这需要艺术家有文化的当下体验美术对世界的观察使用领悟的方式,它与科学不一样,科学是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得出的感性或理性的认识,比如对一个杯子进行观察,是看它的直径是多少,高度是多少,它能装多少水等等。
而在艺术方面,对这个杯子的认识则是这个杯子的造型与视觉美不美等,是通过领悟而得到的一种认识所以说,艺术最终是在文化的大氛围下才有这种领悟,在绘画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文化精神3、 独特的文化品格 许钦松的作品体现的是一种中国比较纯粹的笔墨精神以及传递出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品格是什么?是雄浑中国绘画一直是追求这种雄和浑其体格是什么呢?是正气、大气、光明之气许钦松的绘画里面展示的就是一种正气中国人常说“人品如画品”,其实就是讲究一种修为,讲究你的认识和你的行动是否统一,知行统一正如前面所说中国绘画当代性的一个基础和三个路径,许钦松的艺术转型从版画到具象国画到意象山水,是一个“化”的过程,这个“化”不仅仅使之转化与消化,更为重要的是认识与境界的转化与提升所以,这些画其实是认识提升的结果中国画到最后就是一种认识、一种修养,因为技术层面的东西很快就可以掌握、就可以很熟悉,但很多人提升不上去,几十年一贯制,就是因为认识没提升,知识没有改变,认识没有转变,这就是知识结构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很多画家不善于学习、不喜欢看书、不愿意思考,不去努力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许钦松在自己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不断地去拓展与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完善自我的知识层面,为艺术创作打下深厚的知识背景。
4、 在岭南画派中的地位作为当代岭南画派的领军人物,许钦松以独特笔墨、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为山水画注入了新意境、开创了新画风,为岭南乃至我国当代美术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许钦松团结带领广东美术界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发挥所长,继续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精品,为弘扬岭南文化、打造广东文化品牌、促进文化强省建设增光添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山水画既继承了岭南画派的精神,又追随时代、立足创新,致力于把传统与当代有机衔接,并找到了独特的链接方式,即以中西的融合推动古今的承变他的实践表明,画种的兼长,中西的交汇,可以打开眼界,有效摆脱成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5、 岭南画派的价格走势 当下,中国画派市场竞争格局初现,岭南画派受关注在本轮行情的成长过程之中,岭南画派的发力较晚,可以说,无论是从市场价位还是从市场规模的角度来看,其发展与发育的速度都远远低于京津画派及长安画派只是进入2010年后半年,市场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起色,非凡是自2011年以来,市场的拉升发展态势比较明显,市场的板块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通道在除了“关、黎”的作品市场价格及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以外,许钦松作品的价格从年初的1.5—2万元/平尺迅速提升为当下的5—8万元/平尺,与其他经典名家成为标志性的第二市场板块。
我们可以预料的是,随着第一板块及标志性的第二板块的价格的提升,岭南画派的市场发展空间可能会进一步地打开,在以后一年的时间里,岭南画派的市场表现会更加令人关注其中,许钦松等作品的市场变化尤其引人注目,可以说正在拉动当代岭南画派的市场价格普涨本文将从书画市场、许钦松作品价值、交易信息、拍卖记录、许钦松作品市场浅析五个方面对许钦松作品进行分析,探讨其市场未来趋势:一、书画市场: 中国书画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书写了中华儿女博大、坚质、浩气式的民族精神,融合了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社会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各方面的认识如此丰富灿烂的文化性与艺术性使得中国书画长久以来占据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半壁江山,无论古时与今日,无论王侯将相亦或商贾贵胄,莫不为得到一幅名家真迹而备感尊荣 “古代书画”一画难求 纵观当今的中国书画市场,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一直是主力资金追逐的焦点古代书画因其无比珍贵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以及资源几近匮乏的稀缺性使之在收藏价格上一直稳居鳌头,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古代书画的行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然而,古代书画精品早在清中盛世已高度集中于皇室及少数人手中,晚清民国战乱时期大部分散失海内外,又经十年文化浩劫已然存世寥寥,后经国家的抢救性保护收购,目前能供流通收藏的古代书画精品屈指可数。
“近现代书画”已近巅峰近十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国内投资渠道的单一使得大量货币资本因为保值增值的需要进入艺术品收藏领域,近现代名家书画的艺术与经济价值也被捧至臻峰,其价格如同坐上火箭般直线上升,少数精品甚至超越古代书画占据艺术品交易榜首然而动辙几千万上亿的价格令绝大多数人望而生畏,其最终亦会落入少数超富阶层手中而不会轻易出售,市场流通可供收藏的近现代名家书画精品也日益见少当代书画”潜力巨大 目前,从书画收藏与投资的角度来说,当代书画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方向,这其中又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作品 首当其冲的应是当代书画名家的创作精品:当代书画名家指的是目前在艺术上享有极高声誉,市场上获得极大成功的画家;创作精品指的是能够代表这些画家最高艺术水平的作品或者蜚名远扬的作品,如何家英的《幽谷》、范曾的《老子出关》等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成名艺术家的创作高峰期已过,精品力作已难呈现,部分虔诚的实力派艺术家由于经济条件多已十分优越,往往宁愿把心血作品留在身边而不轻易出手,这使得当代书画名家的创作精品也趋于有限;另一方面泡沫经济下人们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和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中重视心灵归一的审美要求催生出对新一轮优质艺术品的巨大需求。
供需两者之间的矛盾必将导致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创作精品价格攀升2011年秋,当代画家崔如琢一幅巨制《盛世荷风》在香港佳士得拍出1.28亿港元高价,创造了国内在世艺术家作品的最高拍卖记录这已然可以认为是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创作精品投资热潮即将来临的一枚信号弹 收藏与投资当代书画另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还在于那些艺术上有一定成就,已被市场关注但还未得到充分开发的优秀书画家的作品;以及已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艺术家作品在当前这是一块不容小觑的价值洼地现时的中国国力强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文化事业的极大繁荣,再加上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中国的传统艺术在与东西方文化互动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传统的审美观念也在充满时代精神的当代青年艺术家笔下被重新阐释这是一个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时代,是艺术之花尽情绽放的时代,因而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代不久的将来,这个时代的作品必然能达到它应有的价值高度二、许钦松作品价值 大笔墨抒写大意象 岭南画派是上个世纪100年中,与京津派、海派一起并称为中国画坛的三大画派 上个世纪50年代后,由于现行美术院校教育体制的盛行,画艺传承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师徒传授模式。
带有明显师徒传授模式的岭南画派也由于院校模式的改变,在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就逐渐演变成了“泛岭南画派” 许钦松作为广东的本土画家,又是在关山月等大师的影响之下,自然不能脱离岭南画派的土壤岭南画派自觉变革的精神,也是自始至终贯穿了许钦松的艺术创新,在某个意义上把其艺术归类为“泛岭南画派”,似乎更为合适 从1995年开始,许钦松的艺术创作从版画转向致力中国画的研究之中,但始终坚持关注现实,力求革新他除了将版画元素带入中国画,还将中国画技法加以革新,并将现代审美意识融入作品,使得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目 将版画元素带入国画 中国画家折衷中西,融合其他门类艺术语汇的成功范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一部分画家远渡重洋,如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等虽然他们留洋回来,开始从事油画,水彩等创作,有些人受新兴木刻的影响,进而投入到版画创作中,但这些人到了中晚年时期,都不约而同回归到中国画研究中例如,石鲁、赖少其早年从事版画,林风眠早年也是从事西洋画,李可染画水彩,叶浅予画漫画,但他们到了晚年都转向了中国画,而成就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