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全册精品可编辑).doc
20页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学反思目录1.观潮 12*.雅魯藏布大峡谷 13.鸟的天堂 14* .火烧云 15、 古诗两首 26、 爬山虎的脚 37蟋蟀的住宅 38引比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49巨人的花园 410*幸福是什么 411去年的树 512小木偶的故事 613白鹅 614*白公鹅 615、猫 716*母鸡 717、 长城 718、 颐和园 819秦兵马俑 920、 古诗二首 1021、 搭石 10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1123*卡罗纳 1224*给予是快乐 12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1227*乌塔 13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14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1430、 电脑的住宅 1431、 飞向蓝天的恐龙 15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51•观潮《观潮》-课,潮來时雄伟壮观的景象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 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 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教学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句 子最让你心动,说说体会,并把体会到的读出來”这一问题,全班交流即教师给学生足够 多的吋间讨论交流,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口的见解,允许有不同意见,并鼓励创新,大家 各抒己见。
如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同学说那情呆像发生了海啸,有 同学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同学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这一环节的设计,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老师搭设的学习舞台上发挥、 表演2*.雅鲁藏布大峡谷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本学期的课文安排增加了自读课文的篇数,而且在篇目安排上也不 再是自读课文在每个单元的最后一篇我想这是加强了对学生自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这篇 课文的教学上,我一如既往地主要强调学生的自读理解的能力,与上一课不同的是,我讲资 料图片的欣赏放在入题之前,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以前就有一个具体的印象,这样,学生在初 读置疑吋就能结合自己脑海里对大峡谷的印彖來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3•鸟的天堂在课堂-•开始,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这节课你们 还想知道些什么? ”这一问题调动起学生兴趣,打开学生相互交流的闸门,促使学生自c去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切实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位置这么多问题,你认为先解决哪 个问题比较合适呢? ”这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阅读的思路,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把学生从 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为学生走向主体性、走向自主探究作了 潜移默化的诱导。
这样,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增强了学 习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白主性,学习起來也就自然会兴趣浓厚,达到理想 的学习效果4* •火烧云《火烧云》是四年级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按照“上來了、变化着、下去了” 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來 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作者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自己 对大自然的赞叹本节课,我是按照跨越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上课的上课是,我先为学生提供优美的图片, 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点及形成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我让学生自 山的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先写火烧云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本來我在 设计这一问题我是这样來问的“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但是后來仔细一想 这一问题对于刚上四年级的学生來说有一定的难度,就把问题改了通过学生的汇报,学生 对课文的结构也是掌握的比较好的到最后总结部分,我让学生归纳作者写这篇课文衣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有一个学生 马上举于-说,衣达了作者对火烧云的赞叹顺着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学生说,火烧云是一种 自然的现象也就是通过赞扬火烧云赞叹什么了,学生马上回答说赞美大自然。
我觉得教学这篇课文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在板书上学生通过看黑板的板书很快就対课 文的结构非常清晰在教学《火烧云》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儿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 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吋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 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节课,让听课的老师和我也感觉得老师总是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 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第三,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捉前来读例如《火 烧云的形成》《云体的各种体态》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対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 认识第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这篇课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现,可以在课堂上 点明一下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來做5、古诗两首淸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 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 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 精妙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近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者都很喜欢, 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每从一个角度看,都觉得好奇。
啊,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 —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近高低看到的庐山用各不 同留给我们想象了那么,后而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彖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近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 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白c 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 “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一一”“不认识庐山真面 目”"真面目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休验一一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一一” “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休会到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 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止如同学 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 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 ”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 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冃? “”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耍走出庐山,看问题只有置身 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 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対诗歌有 兴趣,出错才会少6、爬山虎的脚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动fmq淘范文网手,发现问题,学生学习很积极口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 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 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 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 学所期望的吗?其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來美化我 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吋,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吋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 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于体 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我深深地感触到: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 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 要兴趣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4、学生 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7蟋蟀的住宅今天,我又一次认真看了我执教的课文《蟋蟀的住宅》看后我认真进行了反思,思考 着如何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提升《蟋蟀的住宅》是一篇说明性的科学小品,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真实地介绍了 它的住宅特点和修建的经过,赞扬蟋蟀在恶劣的环境下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这节课设计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首先目标引路,利用课件让学生 〔I学课文,重点让学生理解蟋蟀住宅特点和住宅修建过程,同吋领悟作者在介绍时的运用说 明方法;接着让学生提出问题后进行协作学习,对比学习,学生把生活中人们的住宅和蟋蟀 的住宅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悟到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犬的工程;然后采用 变换角色的教法,让学生扮演蟋蟀工程师來介绍自L1如何建筑住宅,住宅有什么的特点等, 通过学生当主角,老师充当一位听者,师生的角色互换,这样反馈练习,解决了难点;让学 生上网杳找有关蟋蟀的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 实践中去。
学生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本学习与超文本学习相结合,提高了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 安排学生小练笔,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写一种小动物,写好后在网上交流,评议、修改,培 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的精神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学生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我参与其中,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围绕"魏格纳的重大发现靠 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让学生休会到: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反复论证, 是魏格纳获得成功的不町缺少的几个因素在学生情感升华、意犹未尽之时,可以鼓励学生 继续杳阅有关大陆漂移学说的其他资料,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愿望9巨人的花园《巨人的花园》是一篇朴实的童话故事,本文的显着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 节,揭示道理止是这些对比使故事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显现出来, 但所有的情节变化都以墙为线索,所以我在教学这课时,就以"墙”为切入点然后,我让 学生小纽合作探索出与墙有关的对比变化结果,有的纽•发现巨人砌墙前与拆墙后花园情景 有了很大的变化:z前花园风景如画,z后却花不开,鸟不來,还有的纽发现巨人砌墙与拆 墙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先前他表现的很白私,Z后变得宽容了……然后我止学生们把白 C的发现用列捉纲的形式板书到黑板上。
最后,再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 具体的分析、研究,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和体会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桀堂课 上都是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取向,我只是充当了引导者,参与者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止 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10 *幸福是什么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 它们进行冋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 的教训,努力做到教学相长,稳步上升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出现了让人难堪的一幕我教学的是《幸福是什么》,学完课文后, 学生对童话的主题幸福的含义有了比较深刻的,透彻的了解(幸福就是通过劳动,很好的尽 自己的义务,做対别人有益的事)这个主题很显然对学生树立止确的价值观很有意义。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