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docx
6页基于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在高层建筑工程中,一般都会设置带有地下室停车场或其他地下商业场所,而地下室渗漏一直以来都是高层建筑的质量通病,应用基础底板后浇带技术能有效防止地下室渗漏本文重点讲述了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以及其质量控制措施关键词: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前言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后浇带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的地带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设置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1.后浇带的作用及其设计1.1后浇带的作用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在建设项目中,后浇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其一,在进行地下室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混凝土自身徐变和收缩等,均会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不同程度的开裂,后浇带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防止裂缝的形成;其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会设置伸缩缝,但当地下室的纵向长度过大时,如果还设置永久性伸缩缝的话,势必会给水电安装、建筑装修以及结构处理等造成很大的不便,而通过设置后浇带则可以有效地消除因温差变化带来的温度应力;在实际工程中后浇带通常可以同时考虑多种作用,但由于后浇带属于临时陛措施,所以必须在混凝土浇筑补齐以后,方可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后浇带本身具有多种变形缝的作用,其中也涉及预留缝,当建筑主体完工后,并补齐后浇带混凝土,便可达到不设置永久性变形缝的目的1.2后浇带的设计由于地面结构受环境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不可超出混凝土规范限值太多当建筑的结构尺寸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应考虑采用后浇带法来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同时还应采取其他构造措施需要说明的是,后浇带只能够解决施工期间混凝土的自收缩的问题,却不能解决因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应力集中问题,千万不可以后浇带代替伸缩缝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后浇带类型设计采用何种类型的后浇带必须根据工程类型、工程部位、现场施工情况和结构受力情况而具体确定1后浇带的缝宽与墙、板厚度有关对底板厚度超过100厘米以上的,可根据后浇带处的接槎形式、钢筋搭接、施工难易程度等灵活掌握,当施工较困难时,后浇带缝宽可适当增加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当墙、板厚度小于30厘米时,可做成平直缝;当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时,可做成阶梯形或上下对称坡口形;当墙板厚度大于60厘米时可做成企口缝后浇带的钢筋断开或贯通,在于后浇带缝的类型对于后浇带内的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防止新老混凝土接缝收缩开裂后浇带后浇部分混凝土的浇灌时间,不同类型后浇带的浇灌时间是不同的。
2.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2.1模板支设根据分块图划分出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层段支设模板(钢丝网模板),并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一般后浇带部位钢筋密集因此其模板支设难度较大,尤其是一旦垃圾进入内部清理非常困难,因此一般采用钢筋作为骨架,快易收口网作为侧模进行支护,一般是将快易收口网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但不可将钢筋骨架焊接在底板钢筋上,快易收口网横板的固定采用顶与拉的措施以保证模板的几何位置准确并可抵抗后浇带侧压力2.2结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厚度应严格按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以免因浇筑厚度较大钢丝网模板的侧压力增大而向外凸出,造成尺寸偏差;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分层浇筑厚度和振捣器距钢丝网模板的距离为防止混凝土振捣中水泥浆流失严重,应限制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采用50振捣器时不小于40cm;采用70振捣器时不小于50cm;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垂直施工缝处应采用钢钎捣实2.3后浇带钢筋的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后浇带板筋一般为厚板筋的双倍数量,因后浇带板,底筋数量多,给后浇带硷施工前的清洗工作带来困难,为了方便后浇带板底筋的清洗,避免板筋长期受积水的浸泡,后浇带底板必须预先进行施工处理。
充分利用后浇带地梁梁底加深部位作为后浇带板的集水坑,在后浇带底板面上做一定的坡度使底板积水能流人地梁底,及时排水,避免了因后浇带底板积水而腐蚀板底钢筋钢筋断开是否贯通于后浇带的类型有关,对于沉降后浇带,钢筋应贯穿;对于伸缩缝后浇带钢筋应断开,钢筋附近的混凝上收缩将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出现裂缝从而降低了结构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有时后浇带需要按照常规配筋外,还需要对使用期出现的沉降差进行配筋加强,保证沉降留在同一垂直线位2.4浇筑结构混凝土后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对采用钢丝网模板的垂直施工缝,当混凝土达到初凝时(用手压混凝土表面能出现指纹),用压力水冲洗(水应呈雾状),清除浮浆、碎片并使冲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时将钢丝网片冲洗干净混凝土终凝后将钢丝网拆除,立即用高压水再次冲洗施工缝表面;对木模板处的垂直施工缝,可用高压水冲毛;也可根据现场情况和规范要求,尽早拆模并及时用人工凿毛;对于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要使用凿毛机处理;对较严重的蜂窝或孔洞应进行修补;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用喷枪(用水和空气)清理表面3.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重则危及结构安全,所以在施工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施工时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预留施工后浇带的两侧必须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跑浆,混凝土不疏松施工中对钢筋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被踩弯或压弯若出现踩弯或压弯现象,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要矫正,接缝处混凝土应认真振捣,以求密实,钢筋应保证准确位置并要求连续不断对于板、单层钢筋下应设置垫块,双层钢筋应设置支架,对于梁、底部钢筋也应加垫块后浇带两侧适宜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钢筋支架的钢筋直径及间距设置需根据构件断面大小而定,以支撑稳定为原则,铅丝网的网眼一般不宜过大,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跑浆采用钢筋支架丝网隔断时,后浇带两侧混凝土局部要干硬一些,塌落度小,既保证搓捣密实,又保证不跑浆,使侧面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混凝土的一致在浇注混凝土前,要将后浇带处侧面混凝土凿毛,底部碎屑清除干净另外增大配筋率减小钢筋直径即细筋密配也有利于减少裂缝4.结束语总之,地下室基础底板后浇带的施工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而后浇带的施工,是保证结构有效连接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其施工质量,工程人员必须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予以了解和掌握,还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性质、特点、作用,认真设计,精心施工,以此来避免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质量问题,提高工程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