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践行之思想 扎根闽南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382725122
  • 上传时间:2022-07-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实践行之思想 扎根闽南文化 建设书香校园 第一篇:实践行之思想扎根闽南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实践行之思想扎根闽南文化建设书香校园 泉州台商投资区惠南中学何文清 摘要惠南中学是旅菲爱国教育家黄泰楠先生等人于1947年发起倡办的惠安县第一所侨办中学,后曾被誉为惠安县四所老完中、福建省九所老侨校之一学校创办以来,一代代惠南人薪火传衍,弦歌不断,学校名贤辈出,桃李芬芳,已有三万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可谓“桃李满天下,英才遍四海”近几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优质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让惠南学子生机勃勃成长,为惠南学子个性发展奠基”,“让惠南学子接受和城市学生一样无缺失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化熏陶,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道路上奋然前行,跨越发展学校把“做实、做好、做精、做优”校园文化当成一项长期不懈的工作来抓,以“弘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书香人文校园建设”为抓手,打开校园办教育,积极贯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语)理论,把闽南文化进校园工作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与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由此推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书香人文校园的形成。

      关键词:行知思想,闽南文化,课程,环境 一、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惠南中学地处“海滨邹鲁”、“满街都是圣人”的泉州,校园文化也烙上深深的闽南印记一是借力闽南文化,助推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面旗帜,我校地处闽南侨乡,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化人文环境,发挥隐形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科学的头脑和健全的人格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学校充分利用横幅、宣传橱窗、校园网站、液晶显示屏、大觉山广播站等渠道,宣传惠南知名校友、惠安民居民俗、泉州历史文化、闽南民俗风情等,经过长期有效的宣传,逐渐形成富有闽南侨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二是通过“谁不说俺家乡好”主题班会、“闽南文化”手抄报、黑板报比赛、“闽南语歌曲”演唱会、学说泉州话、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积极推进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掀起热潮三是开展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活动陶行知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校交给学生的“开发文化宝库的锁匙”,学校坚持按照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标准,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闽南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他们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搞调查、写报告,研究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研究闽南文化的重点课题。

      如《闽南人习俗与古人礼仪》、《惠女风情》、《泉州传统工艺美术现状》、《崇武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红树林的保护》、《浅谈闽南文化的保护》、《福建民间传统工艺发展状况》、《惠安民间工艺美术家—黄泉福》等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的思想受到闽南文化的深刻洗礼,增强了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 二、融入课程,传承教育 2021年福建省启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焦点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单一的课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和主动发展,“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语)成了广大学生共同的心声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21〕6号),发展学生兴趣,形成学生特长发展的基本途径,培养多种人才,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

      并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按时组织教师开课、学生选课,教务处负责对校本课程开课进行质量监控和过程检查 第一,挖掘本地资源,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成立了课程委员会,下设校本课程编委会,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指导意见》的有关精神,制订了《惠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方案》、《惠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校本课程选课指南》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规范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工作学校倡导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在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等特点,在对本地及本校教育资源进行广泛调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发出一批具有闽南特色校本课程:《闽南文化概述》、《闽南语》、《惠安传统习俗》、《校史在我心中,光荣伴我成长》、《纵观泉州宗教年历表》、《泉州民俗文化》、《泉州宗教文化》、《泉州石头文化》、《闽台文化渊源》、《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闽南乡土习俗漫谈》、《泉州四南文化》、《崇武旅游地理》、《品赏泉州文化》、《闽南饮茶文化》、《海上丝绸之路2021年》等 第二,构建课程体系,把闽南特色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系统 为了满足不同种类学生的需要,学校将校本课程纳入课程管理系统,每学期期初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开课,做到有课程纲要、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流程为:调查→申报→审核→选课→排课→上课→考核在开足开齐规定课程的基础上,我校开设了适合校情、生情的校本选修科目,供学生选择如《闽台文化渊源》、《惠安传统习俗》、《校史在我心中,光荣伴我成长》等课程,把闽台关系、惠安风俗人情和学校的校史纳入教材,激发学生爱乡、爱校的感情;《中学生实用礼仪》、《中学生心理健康》、《中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把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培养纳入课程,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航天与物理》、《生物化学》、《科学探究小实验》等课程,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积极进取精神„„校本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选课“菜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力地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使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得到了发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每个学生在校本选修模块当中至少修满了6个学分 第三,做好传承教育,增强学生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闽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特别是泉州,更是有着“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的美誉学校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闽南传统文化教育,增进学生对本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增强学生对自觉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并且通过鲜活的事例、丰富的载体,使这种教育切实收到实效,使学生真正得到实惠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上大胆引入闽南语,帮助学生克服音韵格律上的障碍,现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因为闽南话至今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当其他地区的学生还在为古典诗词的平仄押韵而苦恼时,当其他地区的学生还在为一个汉字的“平上去入”的声调而纠结时,闽南地区的学子可以从容运用闽南语这把金钥匙,灵活打开学习古汉语这座宫殿的大门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在组织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让学生在火热的校园生活中,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活动中享受教育,创设“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的育人情境 第一,在抓常规方面,我们把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融入到学校教学的适当环节,在全员和普及上下功夫一是开展好“闽南文化特色类”校本选修活动;二是开展好“闽南文化特色类”研究性学习活动。

      常规活动落实在平时,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传统美德,增进了学生对闽南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第二,在抓大赛方面,学校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深入挖掘闽南特色的民俗文化,做好传承和发扬工作;办好一年一度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综合性的校园文化大餐,在“做大、做精、做细”校园文化的同时,把闽南文化巧妙融入活动之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培养学生“爱家、爱校、爱乡”纯洁感情;通过“扬先烈精神,育爱国情怀”祭扫泉州烈士陵园、端午节前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惠南中学侨乡美术作品展、“校园乐坛新势力”闽南歌曲演唱会等单项活动,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的校园文化中随处可见闽南文化的倩影,逐渐形成了具有惠南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2021年春,在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寒假道德实践活动——“读书·快乐·成长”寒假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黄榕芬老师指导陈幼真同学荣获泉州市一等奖,孙晓凌老师指导黄菲菲、林毅同学荣获泉州市三等奖2021年秋,由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泉州市第十七届中学生优秀乡土地理小论文评选活动,我校黄卫中老师指导江东冰同学荣获市二等奖,指导杨君其荣获市三等奖;高林燕老师指导江锋同学、陈煌杰老师指导吴紫杭同学,均荣获市三等奖。

      2021年秋,由泉州市教育局主办的泉州市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情景剧比赛,我校黄榕芬、郑嘉玲老师指导王传嘉、王哲宏、陈玮瑜、杨伟艺、孙静珑、丁子锐等同学荣获市三等奖,我校也因为在本次活动中的出色表现,荣获团体三等奖 四、优化环境,文化校园 “环境是无声的教材”我们要教整个的环境表示出艺术的精神,使形式与内容一致起来„„我们的校容要井然有条,井然有序,凛然不可侵犯之威仪什么东西应该摆在什么地方或只许摆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摆也只有那样摆,而不许它不得其所陶行知语)我校充分利用闽南侨乡大觉山钟灵毓秀的自然条件,致力于“让每一面墙壁都在向学生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能浸润人性的关怀”、“让每一个角落都能发挥教化效应”学校每一建筑物的命名都富有侨乡特色和德育内涵,用凝固的语言诉说着一个个海内外侨亲、校友、乡贤“捐资助学、乐育英才”的感人故事,树德励志,激励后昆;漫步惠南中学校园,随处可见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浑然天成”的碑石,碑石上刻着诸如“教学做合一”、“爱满天下”、“千教万教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碑文则赋予它在丰富的文化气息,灵动含蕴,润物无声;建筑墙面、楼道拐角、走廊墙上、墙柱立面„„随时随地让人感悟孔孟之道、行之思想,品读名言警句、鉴赏美文名篇、感触“温馨提醒”,耳濡目染,怡情怡性;广场四周、消防路两侧的灯柱,配上激励标语、名言名句,冲击视觉,令人遐想,促人深思,照亮心灵;由孔子圣像、论语碑林、成语碑林、名人之路、行知园、生物地理园等景观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苑”,穿越时空,深邃致远,散发着圣人先贤的人文芳菲,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德育前瞻,让整个校园更显优雅、古朴、大气„„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们“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逐步学会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备了现代生态人格和生态精神,以物的和谐促进了心的和谐,整个校园书香人文气息浓厚。

      几年来,学校在丰富的文化传承中积淀,在积极的实践创新中发展,在“学陶、师陶、研陶”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形成了“文化熏陶,立德树人”的办学特色,在文化类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智慧安防智能视频监控防暴系统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安防智能围栏入侵检测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安防多场景动态联动协同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学校智能会议管理系统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规划建筑能耗管理系统技术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能源管理系统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管理数字孪生建模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环境监测AI分析准确率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测系统可靠性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水资源管理优化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智能公共安全系统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安防视频监控与AI分析系统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公共设施运维测试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交通流量预测策略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交通流量数据整合方法学知识评估与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交通信号诱导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城市交通信号智能调控标准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场馆大型活动安保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5年智慧园区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知识考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