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ppt

89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85979282
  • 上传时间:2024-09-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82.52KB
  • / 8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吉林省地方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DB22/436-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节能节能节能50%)50%)》》》》DB22/T164-DB22/T164-20072007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节能节能节能节能65%)65%)》》》》DB22/T450-DB22/T450-20072007宣贯20082008年年1 1月月 宣贯的主要内容:宣贯的主要内容: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50%)》DB22/T164-2007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DB22/T450-20074  各节能设计标准附表的填写方法5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吉林省地方标准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宣贯20082008年年1 1月月 宣贯的主要内容:宣贯的主要内容:一、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二、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6、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附录A、B、C、D、E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   吉林省地方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2/436-2007          2007-04-18发布    2007-07-01实施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筑标准化管理所主编部门:吉林省建筑标准化管理所主编部门:吉林省建筑标准化管理所主编部门:吉林省建筑标准化管理所 批准部门:吉林省建设厅批准部门:吉林省建设厅批准部门:吉林省建设厅批准部门:吉林省建设厅 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参编单位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长春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        长春星宇建筑设计院        长春星宇建筑设计院 吉林省光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吉林省光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事务所吉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事务所 吉林科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科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长春科龙节能墙体开发有限公司长春科龙节能墙体开发有限公司长春伟业建筑装饰材料厂长春伟业建筑装饰材料厂 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欧文斯科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吉林省加气混凝土厂吉林省加气混凝土厂 吉林恒阳建材有限公司吉林恒阳建材有限公司洲通经贸有限公司洲通经贸有限公司 延边新型建材厂延边新型建材厂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编制时间:2006年3月1日第一次工作会议成立编制组2006年3月22日第二次工作会议讨论初稿2006年5月10日第三次工作会议初稿定稿2006年8月31日第四次工作会议讨论征求意见稿2006年9月~10月向全省发出征求意见稿2006年11月1日召开审查会2006年11月30日上报建设厅及建设部审批2007年4月18日发布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   由吉林省建筑标准化管理所组织我省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生产企业等单位,针对我省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在调查研究,总结工程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并参考借鉴其他省市相关节能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本标准共分为6章和5个附录1、总则2、术语3、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5、建筑电气节能设计6、建筑节能设计判定附录A、B、C、D、E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特点:是 在 国 标 《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 》GB50189-2005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的气候特点及实际情况进行深化,使之更具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本标准为强制性地方标准,共设有14条强制性条文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二、对某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其节能要求作了界定二、对某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其节能要求作了界定二、对某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其节能要求作了界定二、对某些特殊的公共建筑其节能要求作了界定三、把公共建筑分为甲乙两类三、把公共建筑分为甲乙两类三、把公共建筑分为甲乙两类三、把公共建筑分为甲乙两类3.1.33.1.3  按按照照建建筑筑物物围围护护结结构构能能耗耗占占全全年年建建筑筑总总能能耗耗的比例特征,划分以下两类建筑:的比例特征,划分以下两类建筑:1 1   单栋建筑面积大于单栋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0000m2 2的建筑,为甲类建筑。

      的建筑,为甲类建筑2 2     其它为乙类建筑其它为乙类建筑3.1.43.1.4    建建建建筑筑筑筑物物物物的的的的体体体体形形形形系系系系数数数数,,,,甲甲甲甲类类类类建建建建筑筑筑筑不不不不应应应应大大大大于于于于0.400.40,,,,乙乙乙乙类类类类建建建建筑筑筑筑不不不不宜宜宜宜大大大大于于于于0.40.4,,,,如如如如大大大大于于于于0.400.40,,,,应应应应按按按按照照照照6.0.36.0.3条条条条规规规规定定定定,,,,使使使使用用用用权权权权衡衡衡衡判判判判断断断断法法法法,,,,判判判判定定定定围围围围护护护护结结结结构构构构的的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本标准的编制及特点介绍四、对围护结构细部设计作了详细的规定四、对围护结构细部设计作了详细的规定五、增加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五、增加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六、对六、对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作了具体的规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作了具体的规定七七、、为为方方便便设设计计人人员员作作节节能能设设计计,,本本标标准准在在附附录录中中给给出出了了关关于于外外墙墙平平均均传传热热系系数数KmKm的的简简化化计计算算方方法法及及大大量量的的围围护护结结构构的的构构造造及及其热工参数其热工参数, ,由设计人员选用。

      由设计人员选用 1 总则总则1.0.1 为认真贯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根据吉林省各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各地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1 总则总则房房房房屋屋屋屋建建建建筑筑筑筑民用民用民用民用建筑建筑建筑建筑居住居住建筑建筑住宅、宿舍、住宅、宿舍、公寓公寓、别墅、、别墅、商住楼商住楼、、托幼、医院病房楼、疗养院、养老托幼、医院病房楼、疗养院、养老院、院、小旅馆小旅馆(指(指《《旅馆建筑设计规旅馆建筑设计规范范》》((JGJ62-90JGJ62-90)中四至六级的小型)中四至六级的小型旅馆旅馆   ))公共公共建筑建筑办公、商业、交通、金融、旅馆、办公、商业、交通、金融、旅馆、文娱、学校、体育、展览、医疗、文娱、学校、体育、展览、医疗、科学实验、电信科学实验、电信工业工业工业工业建筑建筑建筑建筑厂房厂房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仓库仓库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单层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 1 总则总则公寓的概念公寓的概念: :以出租为主、集中管理的居住空间以出租为主、集中管理的居住空间。

      公寓的种类公寓的种类: :1)1)住宅式公寓住宅式公寓————以住宅功能为主的公寓以住宅功能为主的公寓2)2)办办公公式式公公寓寓((= =公公寓寓式式办办公公))————具具有有办办公公和和居居住住双双重重功功能能的的公公寓寓单单元元内内设设有有办办公公、、会会客客、、卧卧室室、、厨房、卫生间等属公共建筑)厨房、卫生间等属公共建筑)3)3)宾宾馆馆式式公公寓寓————管管理理模模式式为为宾宾馆馆式式的的公公寓寓属属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1 总则总则表1.0.2       关于特殊公共建筑的节能要求建筑类型建筑类型要要     求求备注备注窗墙面积比或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或体形系数无法满足节能标准要求无法满足节能标准要求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的大型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体育场馆、机音乐厅、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候车、候船场航站楼、候车、候船室、广播电视大楼、剧室、广播电视大楼、剧场等具有经济、文化、场等具有经济、文化、历史等意义的重要或特历史等意义的重要或特殊建筑;殊建筑;   应参照本标准进行节能应参照本标准进行节能专项专项“ “超限超限” ”审查审查   节能专项节能专项“ “超限超限” ”审查审查应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应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进行   临时性建筑临时性建筑   可不执行本标准可不执行本标准建筑寿命不超过建筑寿命不超过5 5年年   古建筑及文物古迹保护古建筑及文物古迹保护   应参照本标准进行节能应参照本标准进行节能专项审查专项审查   节能专项审查应由省级节能专项审查应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    1 总则总则为工厂服务的,面积不为工厂服务的,面积不大于大于300300㎡㎡的附属用房的附属用房(如:值班室、办公室、(如:值班室、办公室、工人倒班休息室等);工人倒班休息室等);   可参照居住建筑节能标可参照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执行准执行   与厂房贴建的生活服务用房 可参照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执行 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窗墙面积比等指标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商住楼底部的商场商住楼底部的商场   应执行本标准应执行本标准   上部的住宅执行居住建上部的住宅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筑节能设计标准   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的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的公共建筑公共建筑   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   因地面因地面5m5m以下的建筑以下的建筑周边外墙受室外气温影周边外墙受室外气温影响较小。

      响较小   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住一、二层为商业网点住宅宅   均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均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计标准   因每个商业网点的建筑因每个商业网点的建筑面积均不超过面积均不超过300m2300m2,,因此按居住建筑处理因此按居住建筑处理    1 总则总则设在住宅一层单库眼的汽车库及面积不超过300㎡的自行车库 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因空间较小,可以和住宅执行同一个标准 建筑面积在300m2以下的单栋公共建筑(如商店、饭馆、单位企业的大门传达室、值班室等) 不限制体形系数及窗墙面积比, 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执行本标准 公共厕所、垃圾站等 不执行本标准 建筑面积在300m2以下的小型汽车站、地铁入口门廊、侯船室等 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 没有采暖空调要求的建筑 可不执行节能标准 1 总则总则1.0.31.0.3按本标准进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按本标准进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通风和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及其系统的能效,采取提高照明设备效率等调设备及其系统的能效,采取提高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采取节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采取节能措施前比,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能措施前比,全年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耗应减少50%50%。

      公共建筑能耗公共建筑能耗————建筑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建筑围护结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等能耗照明等能耗本标准以本标准以《《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GB50189-20052005)为依据,以吉林省)为依据,以吉林省19801980年典型公共建筑为比年典型公共建筑为比较基础,达到较基础,达到50%50%的节能率的节能率 1 总则总则1.0.4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本标准对吉林省各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有关的建筑与建本标准对吉林省各地区公共建筑节能有关的建筑与建筑热工、采暖、空调、通风设计中应予以控制的指标筑热工、采暖、空调、通风设计中应予以控制的指标和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和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标准,也有相关的节能规定,相关专业均制定了相应标准,也有相关的节能规定,所以,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所以,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 2 术语术语2.0.1 2.0.1 透明幕墙透明幕墙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内的幕墙2.0.2 2.0.2 可见光透射比可见光透射比        透过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透过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2.0.3 2.0.3 建筑物体形体系数(建筑物体形体系数(S S))shape coeffbuildingshape coeff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的面积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的面积 2 术语术语2.0.4 窗墙面积比     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包括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比2.0.5 建筑物总窗墙面积比    指各朝向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和与各朝向墙面(包括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和的比值 2 术语术语2.0.6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单位:W/(m2·k)2.0.7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单位:W/(m2·k) 2 术语术语2.0.8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     当建筑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规定的围护结构热工设计要求时,计算并比较参照建筑和所设计建筑的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节能设计要求的方法 2 术语术语2.0.9 参照建筑    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权衡判断法时,作为计算全年采暖和空调能耗用的假想建筑参照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指标2.0.10 设计建筑正在设计的、需要进行节能设计判定的建筑 3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3.1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3.1  建筑设计3.1.1 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置和平面设计,应有利于获得冬季日照和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有利用于自然通风3.1.2 建筑的主体朝向宜朝南向或接近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北向、西北向) 3.1  建筑设计朝向选择的原则:1、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2、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 3、宜选择本地区最佳朝向或接近最佳朝向,,尽量避免东西向日晒  3.1  建筑设计 3.1  建筑设计严寒地区部分城市建筑朝向严寒地区部分城市建筑朝向严寒地区部分城市建筑朝向严寒地区部分城市建筑朝向   地区地区最佳朝向最佳朝向适宜朝向适宜朝向不宜朝向不宜朝向哈尔滨哈尔滨南偏东南偏东15°~20° 15°~20° 南南~ ~南偏东南偏东15°15°南南~ ~南偏西南偏西15° 15° 西、西北、西、西北、北北长春长春南偏西南偏西10°~10°~南偏东南偏东15° 15° 南偏东南偏东45°~45°~南偏西南偏西30°30°   东北、西北、东北、西北、北北沈阳沈阳南南~ ~南偏东南偏东20° 20° 南偏东南偏东20°~20°~东东南南~ ~南偏西南偏西45° 45° 东北东东北东~ ~西北西北西西乌鲁木奇乌鲁木奇南偏东南偏东40°~40°~南偏西南偏西30° 30° 南偏东南偏东40°~40°~东东南偏西南偏西30°~30°~西西   西北、北西北、北大连大连南偏西南偏西15°~15°~南偏东南偏东10° 10° 南偏西南偏西15°~45°15°~45°南偏东南偏东10°~45° 10°~45° 北、东北、北、东北、西北西北 3.1  建筑设计3.1.3 按照建筑物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建筑总能耗的比例特征,划分以下两类建筑:      单栋建筑面积大于20000m2的建筑,为甲类建筑。

            其它为乙类建筑 3.1  建筑设计3.1.43.1.4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甲类建筑不应大 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甲类建筑不应大于于0.400.40,乙类建筑不宜大于,乙类建筑不宜大于0.40.4,如大于,如大于0.400.40,应按照,应按照4.0.34.0.3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规定的节能要求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3.1  建筑设计体形系数体形系数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面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面积和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值,建筑的体形系数积和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值,建筑的体形系数计算时,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的面积计算时,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的面积通常控制体形系数的大小可采用以下方法:通常控制体形系数的大小可采用以下方法:通常控制体形系数的大小可采用以下方法:通常控制体形系数的大小可采用以下方法:1 1、、减减少少建建筑筑的的面面宽宽,,加加大大建建筑筑的的进进深深,,也也就就是是说说面面宽与进深之比不宜过大,长宽比要适宜;宽与进深之比不宜过大,长宽比要适宜;2 2、增加建筑的层数;、增加建筑的层数;   3 3、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立面不要太复杂。

      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立面不要太复杂 3.1  建筑设计 3.1  建筑设计 3.1  建筑设计3.1.53.1.53.1.53.1.5 公共建筑的外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共建筑的外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共建筑的外窗,应符合下列规定: 公共建筑的外窗,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1 1 甲类建筑东、西、北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 甲类建筑东、西、北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 甲类建筑东、西、北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 甲类建筑东、西、北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应大于墙面积比,不应大于墙面积比,不应大于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700.700.700.70,且建筑物总窗墙面积,且建筑物总窗墙面积,且建筑物总窗墙面积,且建筑物总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0.700.700.700.702 2 2 2 乙类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 乙类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 乙类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 乙类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比,不应大于0.700.700.700.70,如不符合应按照,如不符合应按照,如不符合应按照,如不符合应按照4.0.34.0.34.0.34.0.3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3 3 3 3 当单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 当单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 当单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 当单一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小于0.400.400.400.40时,玻璃(或时,玻璃(或时,玻璃(或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0.400.400.40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3.1  建筑设计窗墙面积比 :    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与同朝向墙面(包括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比建筑物总窗墙面积比:    指各朝向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和与各朝向墙面(包括外门窗洞口)总面积之和的比值 3.1  建筑设计窗墙面积比确定的因素窗墙面积比确定的因素窗墙面积比确定的因素窗墙面积比确定的因素                        最主要的是不同地区冬、夏季日照情况(日最主要的是不同地区冬、夏季日照情况(日照时间长短、太阳总辐射强度、阳光入射角大小)照时间长短、太阳总辐射强度、阳光入射角大小)、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季风影响、室外空气温度、室内采光设计标准以及外窗开窗面积与建筑能耗等因素。

      以及外窗开窗面积与建筑能耗等因素                        一般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得多,一般普通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比外墙差得多,窗墙面积比越大,采暖空调能耗就越大因此,窗墙面积比越大,采暖空调能耗就越大因此,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度出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    3.1  建筑设计外窗、透明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的确定外窗、透明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的确定外窗、透明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的确定外窗、透明幕墙的可见光透射比的确定   1 1))降降低低遮遮阳阳系系数数可可以以减减少少进进入入室室内内的的太太阳阳辐辐射射得得热热,,降降低低建建筑筑空空调调能能耗耗,,但但遮遮阳阳系系数数过过低低,,同同样样会会降降低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2 2))希希望望遮遮阳阳系系数数小小,,但但同同时时也也希希望望不不降降低低可可见见光光的的透射率;透射率;3 3))可可见见光光透透射射比比过过小小,,容容易易造造成成室室内内采采光光不不足足在在日日照照率率低低的的地地区区,,所所增增加加的的室室内内照照明明用用电电能能耗耗将将超超过节约的空调能耗;过节约的空调能耗;4 4))由由于于部部分分玻玻璃璃或或透透明明材材料料在在遮遮阳阳系系数数小小于于0.350.35时时,,可可见见光光透透射射比比将将小小于于0.40.4,,在在实实际际工工程程中中可可能能会会对对建筑师选择外表颜色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筑师选择外表颜色造成一定的影响 3.1  建筑设计3.1.6 3.1.6 3.1.6 3.1.6 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比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1 1 1 甲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 甲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 甲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 甲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30%30%30%30% 2 2 2 2 乙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乙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乙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乙类建筑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20%20%20% 3 3 3 3 乙类建筑如需要超过 乙类建筑如需要超过 乙类建筑如需要超过 乙类建筑如需要超过20%20%20%20%,应按照,应按照,应按照,应按照4.0.34.0.34.0.34.0.3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3.1  建筑设计制定本条的理由:1、对于建筑顶层而言,与外墙、窗相比,屋顶是最大的外围护结构,相应建筑能耗也最大;2、夏季屋顶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最大,屋顶的透明面积越大,相应建筑能耗也越大;3、透明材料的热工性能较差,传热损失的太阳辐射得热过大  3.1  建筑设计4 4、、为为了了满满足足公公共共建建筑筑内内设设中中庭庭的的需需要要,,同同时时又又要要达达到到节节能能的的要要求求,,所所以以本本条条文文对对屋屋顶顶透透明明部部分分的的面面积予以严格的限制积予以严格的限制5 5、如果设计的建筑满足不了规定性的要求,突破了、如果设计的建筑满足不了规定性的要求,突破了限值,则必须对该建筑进行权衡判断权衡判断限值,则必须对该建筑进行权衡判断权衡判断时,参照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面积和热工性能必时,参照建筑的屋顶透明部分面积和热工性能必须符合本条文的规定须符合本条文的规定6 6、、国标规定:国标规定:““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总面积的20%”20%”。

      本条根据实际情况略有放宽,但本条根据实际情况略有放宽,但在表在表3.2.1—13.2.1—1中,对超过中,对超过20%20%比例的透明屋顶,规比例的透明屋顶,规定采用相应降低传热系数限值加以弥补定采用相应降低传热系数限值加以弥补    3.1  建筑设计3.1.73.1.7 外窗的可开启总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 外窗的可开启总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30%;透明幕墙;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1 1、制定本条文的理由:、制定本条文的理由:1 1)公共建筑一般室内人员密度比较大,建筑室内空气流动,)公共建筑一般室内人员密度比较大,建筑室内空气流动,特别是自然、新鲜空气的流动,是保证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特别是自然、新鲜空气的流动,是保证建筑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关键符合国家标准的关键2 2)作好自然通风气流组织设计,保证一定的外窗可开启面积,)作好自然通风气流组织设计,保证一定的外窗可开启面积,可以减少房间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室内可以减少房间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节约能源,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性空气质量和舒适性3 3)开窗通风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之符合卫生标准。

      开窗通风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之符合卫生标准   4 4)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在春、秋季节和冬、夏季的某)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地区,在春、秋季节和冬、夏季的某些时段普遍有开窗的习惯,这也是节能和提高室内舒适性些时段普遍有开窗的习惯,这也是节能和提高室内舒适性的重要手段的重要手段 3.1  建筑设计2、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的依据:的依据:1)开窗面积过小对室内空气流速的影响不大,起不到自然通风的作用2)在风压一定(或室外风速一定)的情况下,窗面积的大小与室内自然通风量成正比,开窗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室内自然通风3)我国门窗市场中以推拉窗和平开窗为主,其中推拉窗使用量最多,而可推拉开启面积一般为30—50% 3.1  建筑设计3、对于透明幕墙的可开启问题1)考虑到透明幕墙的安全性以及构造施工的复杂性,对透明幕墙只要求可部分开启;2)对透明幕墙没有明确规定开启面积,考虑到与新修订的幕墙规范相协调;3)透明幕墙采用通风换气装置,除了能解决幕墙设可开启面积所遇到的安全性、构造和施工的复杂性外,它能保证室内通风的可靠性和充足的风量  3.1  建筑设计3.1.8  3.1.8  外门应设置门斗或其他减少冷风进入的设施。

      外门应设置门斗或其他减少冷风进入的设施       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外门开启频繁在冬公共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外门开启频繁在冬季外门的频繁开启造成室外冷空气大量进入室内季外门的频繁开启造成室外冷空气大量进入室内建筑层数越多、室内外温差越大,热压作用使室建筑层数越多、室内外温差越大,热压作用使室外冷空气进入越多,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和采暖外冷空气进入越多,导致室内热环境恶化和采暖能耗大量增加,因此,应采取减少冷风进入的措能耗大量增加,因此,应采取减少冷风进入的措施所谓“ “其他减少冷风进入的设施其他减少冷风进入的设施” ”,系指设,系指设置旋转门等置旋转门等 3.1  建筑设计3.1.9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的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风机机房的位置,尽可能缩短冷、热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输送距离 3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 3.2.1 3.2.1 3.2.1 3.2.1 甲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热工指标,必甲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热工指标,必甲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热工指标,必甲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热工指标,必须符合表须符合表须符合表须符合表3.2.1-13.2.1-13.2.1-13.2.1-1和表和表和表和表3.2.1-23.2.1-23.2.1-23.2.1-2的规定。

      的规定 (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表表表表3.2.1-13.2.1-13.2.1-13.2.1-1 甲类建筑屋顶传热系数限值 甲类建筑屋顶传热系数限值 甲类建筑屋顶传热系数限值 甲类建筑屋顶传热系数限值透明部分与非透明部分与非透明屋面面积透明屋面面积之比之比          M M 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 K[[W/(mW/(m2 2·K)·K)]]   非透明部分非透明部分S≤0.3 S≤0.3 非透明部分非透明部分0.3

      的规定值只适用于南向4  4 建筑朝向的范围:北(偏东小于建筑朝向的范围:北(偏东小于6060o o至偏西小于至偏西小于6060o o);东、西(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东、西(东或西偏北小于等于3030o o至偏南小于至偏南小于6060o o);南(偏东小于等于);南(偏东小于等于3030o o至偏西小于等于至偏西小于等于3030o o););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2.2 3.2.2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乙类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其他热工指标,应符合表热工指标,应符合表3.2.23.2.2的规定如果不的规定如果不能满足,应按照能满足,应按照4.0.34.0.3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条规定,使用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 (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表表表表3.2.23.2.2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围护结构部位围护结构部位   体形系数体形系数≤ ≤0.30.3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W/mK(W/m2 2·K) ·K) 0.3<0.3<体形系数体形系数≤ ≤0.40.4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W/mK(W/m2 2·K) ·K) 屋面屋面≤0.45≤0.45≤0.35≤0.35外墙外墙( (包括非透明幕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 ≤0.50≤0.50≤0.45≤0.45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   ≤0.50≤0.50≤0.45≤0.45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   ≤0.8≤0.8≤0.8≤0.8       单一朝单一朝向外窗向外窗( (包括透包括透明幕墙明幕墙)  ) 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 ≤0.2 0.2 ≤3.2≤3.2≤2.8≤2.80.2<0.2<窗墙壁面积比窗墙壁面积比≤ ≤0.3 0.3 ≤2.9≤2.9≤2.5≤2.50.3<0.3<窗墙壁面积比窗墙壁面积比≤ ≤0.4 0.4 ≤2.6≤2.6≤2.2≤2.20.4<0.4<窗墙壁面积比窗墙壁面积比≤ ≤0.5 0.5 ≤2.1≤2.1≤1.8≤1.80.5<0.5<窗墙壁面积比窗墙壁面积比≤ ≤0.7 0.7 ≤1.8≤1.8≤1.6≤1.6屋顶透明部分屋顶透明部分   ≤2.6≤2.6注:注:1  1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KmKm;;2  2 围护结构的构造及其热工参数详见附录围护结构的构造及其热工参数详见附录E E;;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1 1、屋面的保温、屋面的保温、屋面的保温、屋面的保温1 1)对于顶层房间而言,屋面是比例最大的外围护结构)对于顶层房间而言,屋面是比例最大的外围护结构   。

      2 2)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设计和施工上都比较容易达)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设计和施工上都比较容易达到标准规定的指标到标准规定的指标3 3)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屋面保温隔热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应应选选择择导导热热系系数数小小、、蓄蓄热热系系数数大大、、吸吸水水率率低低、、重重量量轻轻的屋面保温材料;的屋面保温材料;○ ○还还应应根根据据建建筑筑物物的的使使用用要要求求、、屋屋面面的的结结构构形形式式、、环环境境气气候候条条件件、、防防水水处处理理方方法法和和施施工工条条件件等等因因素素,,并并经经经经济比较后来确定屋面保温材料;济比较后来确定屋面保温材料;○ ○应根据标准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来确定屋面保温层的应根据标准规定的传热系数限值来确定屋面保温层的厚度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2、外墙的保温、外墙的保温1)外墙传热系数的确定:    表中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平均传热系数Km,即按面积加权法求得的平均传热系数 可按附录B的简化计算公式计算2)在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保温性能主要取决于外围护结构本身材料的热工性能 3)对于非透明幕墙,作为实墙对待。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底底面面接接触触室室外外空空气气的的架架空空或或外外挑挑楼楼板板、、非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的保温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的保温技术指标的确定理由:1)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实际上这部分已经起到外围护结构的作用;2)非采暖房间与采暖房间的隔墙或楼板保温性能很差,如果房间隔墙或楼板两面温差达到20~30℃以上,热损失同样会很大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2.3 3.2.3 3.2.3 3.2.3 甲、乙类建筑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R值应甲、乙类建筑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R值应甲、乙类建筑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R值应甲、乙类建筑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R值应符合表符合表符合表符合表3.2.33.2.33.2.33.2.3中的规定中的规定中的规定中的规定表表表表3.2.33.2.33.2.33.2.3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限值围护结构部位围护结构部位   热阻热阻R R〔〔(m(m2 2·K)/W·K)/W〕〕   周边地面周边地面   ≥ ≥2.0 2.0 非周边地面非周边地面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地壤接触的墙)采暖地下室外墙(与土地壤接触的墙)   ≥ ≥1.8 1.8 注:注:1  1 周边地面系指距外墙内表面周边地面系指距外墙内表面2m2m以内的地面。

      以内的地面          2  2  地面热阻系指室内地面下地面热阻系指室内地面下2.0m2.0m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3  3  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值的确定的理由和对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热阻值的确定的理由和依据依据:1))在在北北方方严严寒寒和和寒寒冷冷地地区区,,如如果果建建筑筑物物地地下下室室外外墙墙、、土土壤壤接接触触的的地地面面热热阻阻过过小小,,墙墙和和地面的传热量会很大;地面的传热量会很大;2))墙墙角角、、地地表表面面这这些些部部位位容容易易结结露露或或产产生生冻冻脚脚现现象象从从卫卫生生的的角角度度出出发发,,要要求求 这这些些部部位必须达到防止结露或产生冻脚的热阻值位必须达到防止结露或产生冻脚的热阻值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采用热阻值而不是用传热系数的原因:采用热阻值而不是用传热系数的原因:采用热阻值而不是用传热系数的原因:采用热阻值而不是用传热系数的原因:1 1、因为地面的内表面换热阻和外表面换热阻(地面没有外、因为地面的内表面换热阻和外表面换热阻(地面没有外表面)难以确定,也就是说地面的传热阻难以确定,因此表面)难以确定,也就是说地面的传热阻难以确定,因此无法计算地面的传热系数,而采用热阻作限值更为合理。

      无法计算地面的传热系数,而采用热阻作限值更为合理2 2、地面热阻应计算冻土层以上的各层材料热阻之和,根据、地面热阻应计算冻土层以上的各层材料热阻之和,根据吉林省各地区冻土深度一般为吉林省各地区冻土深度一般为1.6~1.8m1.6~1.8m,而一般公共建筑,而一般公共建筑的室内外设计高差一般在的室内外设计高差一般在0.2m0.2m以上,故本标准规定地面热以上,故本标准规定地面热阻按室内地面以下阻按室内地面以下2.0m2.0m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来计算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来计算3 3、为方便节能设计,本标准在附录、为方便节能设计,本标准在附录E E中推荐了几种常用的围中推荐了几种常用的围护结构保温作法及其热参数,供设计参考护结构保温作法及其热参数,供设计参考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2.4 3.2.4 3.2.4 3.2.4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露点温度露点温度露点温度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热桥的概念:热桥的概念:热桥的概念:热桥的概念:围护结构中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抗震柱、围护结构中窗过梁、圈梁、钢筋混凝土抗震柱、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的传热系数远远大于主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梁、柱等部位的传热系数远远大于主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的通道,称为热桥。

      体部位的传热系数,形成热流密集的通道,称为热桥结露的概念:结露的概念:结露的概念:结露的概念:            结结露露特特指指围围护护结结构构内内表表面面温温度度低低于于附附近近空空气气露露点点温温度度时时,,表表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面出现冷凝水的现象露点温度的概念:露点温度的概念:露点温度的概念:露点温度的概念:               在在大大气气压压力力一一定定,,含含水水量量不不变变的的情情况况下下,,未未饱饱和和的的空空气气因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为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为防止围护结构内表面结露,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1))对对围围护护结结构构中中窗窗过过梁梁、、圈圈梁梁、、钢钢筋筋混混凝凝土土柱柱、、剪剪力力墙墙、、梁梁等等热热桥桥部部位位,,应应采采用用外外保保温温措措施施增增加加保保温温层层厚厚度度,,减减少少热热损损失失,,能有效地控制热桥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能有效地控制热桥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2 2))应应注注意意墙墙体体与与屋屋面面和和地地面面相相接接处处阴阴角角部部位位的的结结露露,,由由于于阴阴角角部部位位形形成成二二维维或或三三维维热热传传导导,,其其热热量量损损失失大大造造成成表表面面温温度度低低而而产产生结露的情况,应加强这些部位的保温层厚度。

      生结露的情况,应加强这些部位的保温层厚度3 3))防防止止室室外外冷冷风风渗渗透透,,如如门门窗窗洞洞口口等等周周边边不不密密封封,,造造成成表表面面温温度度低而产生结露低而产生结露4 4)公共建筑采用间隙式采暖时,要防止夜间温度下降所造成的结)公共建筑采用间隙式采暖时,要防止夜间温度下降所造成的结露现象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3.2.5 外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应符合以下要求:1 外窗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2002)中规定的4级;2 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中规定的3级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1 1、制定本条文的理由、制定本条文的理由1 1)外窗空气的渗透会增加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外窗空气的渗透会增加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2 2)公共建筑一般对室内热环境、声环境条件要求较)公共建筑一般对室内热环境、声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外窗的气密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室内高,外窗的气密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建筑室内环境质量环境质量3 3)由于幕墙的气密性能对建筑能耗也有较大的影响,)由于幕墙的气密性能对建筑能耗也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对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也作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对透明幕墙的气密性也作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出了较为严格的规定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2 2、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4 4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1 1)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1.5q1≤1.5((mm3 3/m·h/m·h),即每),即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m1.5m3 3;;2 2)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单位面积分级指标q2≤4.5q2≤4.5((mm3 3/m/m2 2·h·h),即每小),即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4.5m4.5m3 3; ;3 3、外窗气密性要达到、外窗气密性要达到、外窗气密性要达到、外窗气密性要达到4 4级以上的依据:级以上的依据:级以上的依据:级以上的依据:1 1)根据我国目前门窗技术、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根据我国目前门窗技术、气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确定的;展水平所确定的;2 2)根据对不同外窗检测结果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根据对不同外窗检测结果的实际情况所确定的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4 4、提高窗气密性的措施:、提高窗气密性的措施:、提高窗气密性的措施:、提高窗气密性的措施:1 1)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提高窗用型材的规格尺寸、准确度、尺寸稳定性和组装的精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和组装的精度以增加开启缝隙部位的搭接量,减少开启缝的宽度,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少开启缝的宽度,达到减少空气渗透的目的;2 2)改进密封方法,如框与扇、扇与玻璃之间的缝隙)改进密封方法,如框与扇、扇与玻璃之间的缝隙处理采用三级密封的做法。

      处理采用三级密封的做法3 3)应注意各种密封材料和密封方法的互相配合:)应注意各种密封材料和密封方法的互相配合:○ ○在玻璃下安设密封的衬垫材料;在玻璃下安设密封的衬垫材料;○ ○在玻璃两侧以密封条加以密封(可兼起固定作用);在玻璃两侧以密封条加以密封(可兼起固定作用);○ ○在密封条上方再加密封料在密封条上方再加密封料    3.2 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围护结构热工指标的限值5 5、、、、幕墙幕墙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气密性要达到3 3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级的物理指标:   1 1)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单位缝长分级指标值q1≤1.5(mq1≤1.5(m3 3/m·h)/m·h),即每小,即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5m1.5m3 32 2)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单位面积分级指标值q2≤1.2(mq2≤1.2(m3 3/m2·h)/m2·h),即每小,即每小时每平方米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时每平方米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1.2m1.2m3 3   6 6、提高幕墙的气密性的措施、提高幕墙的气密性的措施、提高幕墙的气密性的措施、提高幕墙的气密性的措施1 1)重视幕墙材料性能质量)重视幕墙材料性能质量2 2)保证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质量3 3)提高耐候密封胶质量,有利于提高幕墙的气密性)提高耐候密封胶质量,有利于提高幕墙的气密性和水密性。

      和水密性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3.3.1 3.3.1 外墙应优先采用外保温体系外墙应优先采用外保温体系外墙应优先采用外保温体系外墙应优先采用外保温体系外保温体系的优点:外保温体系的优点:1 1、外保温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热桥外保温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热桥 2 2、有利于室内温度保持稳定有利于室内温度保持稳定 3 3、有利于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 4 4、可延长围护结构的寿命、可延长围护结构的寿命 5 5、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有利于提高墙体的防水性和气密性 6 6、可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可减少保温材料的用量 7 7、可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可增加房屋的使用面积 8 8、外保温不会影响室内装修,并可以与室内装修同时进行外保温不会影响室内装修,并可以与室内装修同时进行9 9、外保温便于旧房改造外保温便于旧房改造 1010、、 外保温适用范围广外保温适用范围广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3.3.2 外墙和屋面采用外保温体系时,应对下外墙和屋面采用外保温体系时,应对下列部位进行详细构造设计:列部位进行详细构造设计:1 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蓬、外墙出挑构件及附墙部件,如:阳台、雨蓬、挑檐、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挑檐、靠外墙阳台栏板、空调室外机搁板、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附壁柱、凸窗、装饰线等均应采取隔断热桥和保温措施;桥和保温措施;2 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

      窗口外侧四周墙面,应进行保温处理3 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应采用弹性保变形缝处屋面、外墙的缝隙应采用弹性保温材料加以封闭温材料加以封闭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3.3.3 外门和外窗的细部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外门和外窗的细部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 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填塞,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材料填塞,不得采用水泥砂浆填缝2 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宜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高效保温材料和嵌缝密封膏密封,避免不同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

      材料界面开裂,影响门、窗的热工性能3 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采用全玻璃幕墙时,隔墙、楼板或梁与幕墙之间的间缝,应填充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之间的间缝,应填充防火性能好的保温材料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3.3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围护结构的细部设计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1 6.0.1 全部符合本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设计,可以直接全部符合本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设计,可以直接全部符合本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设计,可以直接全部符合本标准强制性条文的设计,可以直接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规定性指标法规定性指标法————指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指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以及围护积比、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以及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等指标完全符合本标准的结构各部位的传热系数等指标完全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即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规定,即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性能性指标法性能性指标法————指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指当设计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及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中任意面积比及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中任意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则应进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时,则应进行权衡判断,判断其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行权衡判断,判断其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如果满足要求,才可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

      才可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2 甲类建筑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3.1节和3.2节强制性条文中所规定的数值指标以及其他强制性条文,才可以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 甲类建筑只采用规定性指标判定法来判定,应按甲类建筑只采用规定性指标判定法来判定,应按照附录照附录A.0.1A.0.1的内容进行判定的内容进行判定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3 乙类建筑各项围护结构指标均符合本标准3.1.5条、3.1.6条和3.2.2条的规定时,可直接判定为总体热工性能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在特殊条件下,乙类建筑不能满足本标准3.1.5、3.1.6、3.2.2条中任何一条的规定数值指标时,应使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是否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节能要求满足总体热工性能和其他强制性条文要求,才可以判定为建筑节能设计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4 6.0.4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应按照下列步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骤进行:1  1  计算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计算参照建筑在规定条件下的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耗热量指标;2  2  将参照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作为将参照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作为设计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限值;设计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限值;3  3  计算设计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如计算设计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如大于参照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限值,应调整窗墙大于参照建筑采暖耗热量指标限值,应调整窗墙面积比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使之不超过限值。

      面积比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使之不超过限值调整后的建筑节能设计,则可判定围护结构的总调整后的建筑节能设计,则可判定围护结构的总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体热工性能符合节能要求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5 6.0.5 参照建筑采用设计建筑原型,形状、大小、朝参照建筑采用设计建筑原型,形状、大小、朝参照建筑采用设计建筑原型,形状、大小、朝参照建筑采用设计建筑原型,形状、大小、朝向,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所有计算取值,应向,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所有计算取值,应向,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所有计算取值,应向,应与设计建筑完全一致所有计算取值,应完全按照完全按照完全按照完全按照3.13.1节和节和节和节和3.23.2节有关的规定限值节有关的规定限值节有关的规定限值节有关的规定限值即: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即: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即: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即:参照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天窗面积比、围护结构各部位(屋面、外墙、门窗、地面比、围护结构各部位(屋面、外墙、门窗、地面比、围护结构各部位(屋面、外墙、门窗、地面比、围护结构各部位(屋面、外墙、门窗、地面等)的传热系数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等)的传热系数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等)的传热系数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等)的传热系数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6    参照建筑和设计建筑冬季围护结构采暖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应以整个建筑为单位,按照附录A.0.3的内容进行计算 6 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6.0.7 6.0.7 6.0.7 6.0.7 应向施工图审查单位提供下列节能设计计算资料:应向施工图审查单位提供下列节能设计计算资料:应向施工图审查单位提供下列节能设计计算资料:应向施工图审查单位提供下列节能设计计算资料: (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 1 1 1 1 甲类建筑,按照附录甲类建筑,按照附录甲类建筑,按照附录甲类建筑,按照附录A.0.1A.0.1A.0.1A.0.1、附录、附录、附录、附录A.0.4A.0.4A.0.4A.0.4和附录和附录和附录和附录A.0.5A.0.5A.0.5A.0.5的内容提供的内容提供的内容提供的内容提供计算资料;计算资料;计算资料;计算资料;2 2 2 2 乙类建筑,按照附录乙类建筑,按照附录乙类建筑,按照附录乙类建筑,按照附录A.0.2A.0.2A.0.2A.0.2(或附录(或附录(或附录(或附录A.0.3A.0.3A.0.3A.0.3)、附录)、附录)、附录)、附录A.0.4A.0.4A.0.4A.0.4和附录和附录和附录和附录A.0.5A.0.5A.0.5A.0.5的内容提供计算资料。

      的内容提供计算资料的内容提供计算资料的内容提供计算资料3 3 3 3 附录附录附录附录A.0.1A.0.1A.0.1A.0.1、附录、附录、附录、附录A.0.2A.0.2A.0.2A.0.2、附录、附录、附录、附录A.0.3A.0.3A.0.3A.0.3热工性能判定表中墙体、屋热工性能判定表中墙体、屋热工性能判定表中墙体、屋热工性能判定表中墙体、屋面和地面的面和地面的面和地面的面和地面的K K K K设计值,应经计算得出,并应提供计算书按本标设计值,应经计算得出,并应提供计算书按本标设计值,应经计算得出,并应提供计算书按本标设计值,应经计算得出,并应提供计算书按本标准附录准附录准附录准附录E E E E选取保温层材料及厚度,选取保温层材料及厚度,选取保温层材料及厚度,选取保温层材料及厚度,K K K K设计值不需计算,可直接采设计值不需计算,可直接采设计值不需计算,可直接采设计值不需计算,可直接采用附录用附录用附录用附录E E E E表中表中表中表中K K K K值4 4 4 4 外墙外墙外墙外墙 KmKmKmKm设计值可采用经鉴定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计算,也可按设计值可采用经鉴定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计算,也可按设计值可采用经鉴定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计算,也可按设计值可采用经鉴定的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计算,也可按附录附录附录附录B B B B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

      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5 5 5 5 对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旅馆等建筑物主要场所的照明功对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旅馆等建筑物主要场所的照明功对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旅馆等建筑物主要场所的照明功对办公、商业、医院、学校、旅馆等建筑物主要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等数据,在设计文件中应予注明,其内容如附录率密度值等数据,在设计文件中应予注明,其内容如附录率密度值等数据,在设计文件中应予注明,其内容如附录率密度值等数据,在设计文件中应予注明,其内容如附录A05A05A05A05所所所所示 附录附录 B 关于外墙平均传热系数关于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Km的简化计算方法的简化计算方法B.0.1  B.0.1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 ,其平均传热系数其平均传热系数KmKm可按下可按下                      简化公式计算简化公式计算: :K Kmm  =  K  =  Kp p(1-c-F(1-c-FB B)+K)+KB B·F·FB B                       1-c                       1-c式中式中:  K:  Kmm————平均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   K Kp p————主墙部位传热系数主墙部位传热系数   K KB B————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其构造为:其构造为:2020厚混合砂浆厚混合砂浆+ +钢筋混凝土(厚度同主墙)钢筋混凝土(厚度同主墙)+20+20厚水泥砂浆厚水泥砂浆+ +保温层(厚度同主墙)保温层(厚度同主墙)   F FB B————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与外墙的面积比(简称桥墙比),取值混凝土梁、柱等热桥部位与外墙的面积比(简称桥墙比),取值见下表:见下表:c ——c ——窗墙面积比窗墙面积比结构形式结构形式   砖混砖混   框架框架   剪力墙剪力墙   F FB B0.170.170.30.31-c1-c 附录附录 C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C.0.1  C.0.1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Ao)(Ao):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应按各层外墙外包线围成的平面面积的总和计算。

      具体详见平面面积的总和计算具体详见《《建筑工程建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筑面积计算规范》》))C.0.2  C.0.2  建筑体积(建筑体积(VoVo):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按与计算建筑面积所对应的建筑外表面围成的体积计算应的建筑外表面围成的体积计算C.0.3  C.0.3  屋顶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屋顶面积:应按支承屋顶的外墙外包线围成的面积计算的面积计算C.0.4  C.0.4  外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某一朝外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某一朝向的外墙面积,由该朝向的外表面积减去外窗向的外墙面积,由该朝向的外表面积减去外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构成包括透明幕墙)面积构成 附录附录 C 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关于面积和体积的计算C.0.5  C.0.5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分别计算,取洞口面积C.0.6  C.0.6  外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外门透明部分面积:应按不同朝向分别计算,取透明部分相应的洞口面积取透明部分相应的洞口面积C.0.7  C.0.7  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

      地面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C.0.8  C.0.8  楼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楼板面积:应按外墙内侧围成的面积计算,并区分为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并区分为接触室外空气的楼板和不采暖地下室上部的楼板部的楼板 附录附录D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εi εi)表)表)表)表窗户(包括透明幕墙)窗户(包括透明幕墙)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屋顶屋顶   类型类型   有无有无阳台阳台   南南东、西东、西北北南南东、西东、西北北水平水平双玻双玻窗及窗及双层双层窗窗   有有0.620.620.810.810.910.910.770.770.890.890.950.950.920.92无无0.360.360.680.680.840.84三玻三玻窗及窗及单玻单玻窗窗+ +双双玻窗玻窗   有有0.600.600.790.790.900.90无无0.340.340.660.660.840.84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