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过剩时代互联网正在谋杀你的工作与私人空间!.docx
16页信息过剩时代,互联网正在谋杀你的工作与私人空间!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不开心信息,曾经稀缺,并被当成鱼子酱来珍惜;但它现在却跟 土豆一样充足,被视作理所当然在信息过剩的年代里,知 识反而成了稀缺品得到信息,没转化成知识;得到知识,没 转化成智慧大众媒体、熟人社会、话痨、户外广告信息、 垃圾短信、闺密、互联网正在谋杀你的工作与私人空间,生 活在一个信息过剩的年代里,甄别信息要智商,而利用信息 要勇气抱歉,我不想知道向制造垃圾信息的大众媒体、 互联网、人群SayNo,关掉电视,关掉,抵制垃圾广告, 消灭垃圾信息,像节制午餐一样节制信息,你才能获得身心 的健康与解放死于知情,或生于不知情,其实就这么简单抱歉,我不想知道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如无例外,你的惯常一天是这样开始的:1. 打开RSS阅读器,阅读订阅的Blog以及新闻通常 情况订阅的Blog每天更新会轻易超过100条,新闻更是不计 其数,即使你带着焦虑,忽略掉英文文章与太长的中文文章, 浏览式阅读,至少也需两小时2. 打开邮箱,浏览邮件一个私人邮箱,一个公务邮箱, 查看回复,至少也需半小时3. 如果你还不能免俗地炒炒股,看看实时行情与专家分 析,至少也需半小时。
当你结束这一切时,上帝啊,午餐的时间到了至少整 个一上午,你的时间都花在了浏览信息上,并且一无所获许多人有这样的经验:虽然你每天收到的电子邮件十之 八九纯属垃圾,但哪天垃圾邮件一封都没有,你就开始心慌: 要么网断了,要么服务器坏了,这种假设居然是真的!可见垃 圾在现代人心里的地位如今,全世界每年出版近70万种期刊,60余万种新书, 登记40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 层出不穷的新观点;900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 几万个雷达站、30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 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 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 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世界上所有资源都匮乏, 惟独人口和信息过剩,过剩的人口造就了过剩的信息,这就 是信息过剩时代人类的最大危机美国人大卫申克在《信息烟尘:如何在信息爆炸中求生 存》提出了 “信噪比”这一概念:你日常接触的信息中多少 是有用的,多少是无用的?你的信噪比是多少?稀缺的、曾经 被当做鱼子酱一样来珍惜的信息,如今却跟土豆一样充足, 并被视为理所当然当信息积累得越来越多,它就不仅仅是 膨胀了,它已经成为一种污染。
而这些信息烟尘太讨厌了, 它挤占了空闲时间,阻塞了必需的思考我们的谈话、写作, 甚至娱乐都被它糟蹋了它杜绝任何怀疑,把我们变成天真 的消费者和小市民它把我们压榨干了这道理,早在1978年,就被索尔仁尼琴注意到了他 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 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 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 种不必要的负担信息超载时代的信息焦虑症当十几年前比尔•盖茨提出“信息在你的指尖(Information on your fingertip)"为信息时代的来临揭幕时, 他做梦也想不到,信息过剩的时代接踵而来,而他,是罪魁 祸首垃圾邮件、你需要和不需要的和打错的消耗了 你的工作时间,涌进家门的免费杂志、电视广告和24小时 即时新闻、不请自来的商品目录、垃圾短信、住房中介的推 销、吃饭时不期而至的卖花小女孩侵占了你的私人空 间,商业区的音乐噪音像马路一样无所不在,住宅区里的分 众电视比保安还要尽职,会跟随你一起度假,而手提电 脑比你的太太还要亲根据Engadget报道,台湾YiTien公 司将生产一种如厕用的RSS阅读器,通过与电脑主机相连的 无线网络,将你所订阅的RSS内容打印在厕纸上供你阅读。
恭喜你,你的最后一块私人领地也被垃圾信息占据了筑波病”和“过劳死”一样,成为新的时代流行病症 “筑波病”,发现于日本筑波,蔓延于全球适用人群包括 科技工作者与脑力劳动者,症状包括寂寞、心理压抑、烦躁 不安、恍惚、忧虑、性格孤僻、喜怒无常、思维及判断力下 降等,又称“信息消化不良”、“信息过剩综合症”或“信息 污染综合症”据统计,一个美国职员平均每人每天要处理的信息数量 高达190条,英国人是169条,其中包括48个、23封 电子邮件、11封语音邮件、20封普通信件、15则备忘录、 11个、13条短信及8个移动而在这样信息过剩 的海洋里,美国、日本近年来的信息吸收率仅为10%左右 难道曾经公务繁忙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就理解和领会能 力而言,头脑中塞满东西和头脑中空空如也同样糟糕打倒信息暴力!在资本界风声水起的分众传媒,几乎从诞生第一天起, 江南春就面临这样的质疑:这是否侵犯了我们的公共与私人 空间?为什么住宅与商务楼宇比中国还多的美国就诞生不了 这样的商业模式?因为广告要进入属于私人空间的楼宇,需要 经过物业,居民和业主的许可只有在缺乏相关立法、业主 维权无力的情况之下,分众才能堂而皇之地霸占业主等电梯 时的片刻注意力。
谁也不是谁的经济垃圾箱,谁也不是谁的信息垃圾站 电视垃圾的结果是没收视率,网站垃圾的结果是倒闭,纸媒 垃圾的结果更惨,只能沦落为免费,甚至都没人要,当废纸 卖都嫌麻烦短信垃圾更好追查,打爆运营商的客服电 话谁敢把信息消费者们当垃圾箱,谁就会被消费者们先当 垃圾扔掉在1998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上,法国信息专家罗斯奈向与会的各国首脑和工商界领导人 呼吁,要像节制午餐一样进行“信息节食”,更早的,大卫 申克也宣称在信息烟尘的时代,通过幸福的唯一途径是“信 息斋戒”关掉电视,关掉电脑看书吧,钥匙在阳光下的 窗台上你可以对电视台、互联网、江南春、试图与你分享隐私 的闺蜜们说:抱歉,我不想知道!知情权仍未成功,不知情权尚需努力中国的现状是:某些方面你全然不知,某些方面已经饱 受信息垃圾之苦你可能已经对林志玲的三围、小贝送给贝 嫂的价值5万英镑的Bra 了如指掌,但问你山西黑煤窑真相 或广发借壳黑幕,你可能什么都答不出在美国次优抵押债危机持续恶化时,工行与中行站出来 说,自己持有次优抵押债的数量“微不足道”,但从美国那 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的持有数量可远远不是“微不 足道”。
前不久造成股市“五卅惨案”的印花税事件,许多 人记忆犹新:财政部部长前脚刚说印花税不涨,后脚就发生 “半夜鸡叫”事件,好在三个月后他被撤职了,当然了,原 因你无权知道在一个知情权尚未得到保证的国家,大谈不知情权或许 奢侈了点尤其在网络充当了不少“黑幕”暴光者时,大谈 网络上的“信息垃圾”与“信息清理”,是否有些不识时务?借用《信息烟尘》里的话来形容我们的信息现状:信息 于我们,有时如鱼子酱一般珍贵,可遇而不可求,有时如烂 土豆,臭大街了大卫申克说得好:“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信息穷人最终反倒被信息淹没,这真是信息时代的悲哀7: 00十面埋伏在你起床后的5分钟,你的身边就布满了似是而非的危险品: SK-II神仙水(报纸说有质量问题)、包子(谣传有人用纸箱做 馅)、可乐(传说杀精)、牙防组推荐的牙膏(牙防组被撤了)、 香蕉(短信说能传播病毒)、猪肉(背后是5300点的股市和高 涨的物价),你不敢让女儿陪你一起看早间新闻(英国科学家 认为女童性早熟和看电视有关),踌躇要不要打开和电脑(英国精神病学家格伦发现忙于敲打计算机或键盘的人 会导致智商下降)你睡眠不足而精神焦虑你记得有日本调查显示,在睡前上 网或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感到睡不够。
但你还是 打开了邮箱一一网络成了你生活的一部分,电脑好像成了你 的一个器官;你不相信无知者无畏,但起码发现一个资讯狂 总畏首畏尾9: 00信息焦虑症在度过了 30分钟公共汽车车载电视的喧嚣,5分钟等待电梯 时分众媒体的广告轰炸后,你终于到达了公司,但早晨的会 议你还是在紧张中度过:一个新同事站起来阐述创意,夹杂 着一些你闻所未闻的新名词,这些词让他的发言如此不同凡 响,你马上陷入了强烈的危机感中国际劳工组织发表了一份报告称:10%的工人由于信息过量 而情绪低落英国的调查结果是30%的工人有与工作有关的 精神健康问题一一虽然你的大脑在1 / 10秒可以接受1000 个信息单元,但每年通过电子邮件在全球流通的信息量超过 4千亿兆字节,相当于4万座大型图书馆资讯解读专家理查•伍尔曼告诉你,“资讯焦虑症”是一 种身心障碍信息消化不良足够让你拥有自我强迫感和紧张 感,头昏脑胀、心悸恍惚、胸闷气短、精神抑郁、烦躁不安、 痛经都是可能症状一一获得这个资讯,你马上陷入亚健康状态11: 00和垃圾机器人聊天你打开 MSN,警惕着 Jane、Vincent、Vivian、David、Fenny 等常用人名,警惕着“幸福总是相似V “我换MSN”等不起 眼的MSN名——各种交友的网站频频改换各种名称要你添 加为联系人,最后你发现你聊了一个上午,只有与MSN垃 圾信息机器人的通话记录。
你的也没有闲着购书网站根据你过去购买的图书,不 断向你推荐你最不喜欢的书目;各种中奖、办证、谋杀犯雇 佣的信息充斥着你的短信;当然,你最好不要欠债,否 则“呼死你”软件足够你受事实上你早已忍无可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五)项规 定: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 常生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成为了 你的自动回复短信信息时代预言家奈斯比特曾说过:“在信息社会里,没有控 制和没有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它反倒成为信息工作 者的敌人现在,中国有网站正贩卖“刚从证券公司内部” 获得的股民名单及资料,一同被叫卖的还有全国各地的老板 或车主资料在不断的信息交流中,你的姓名、性别、地址、 邮编、资金、都不是秘密,以致你一买房子,房产中介 就来按门铃;一生孩子,奶粉推销员就上门一一个人信息的 失控,让你如同活在荷兰红灯区,和这个用金钱交易的商业 社会不过隔着一层玻璃13: 00活得像一个标题据说在美国怀俄明州,若想让大学生去看一看传单,比如“即 将到来的面包促销或学生自治会的会议通知”,最有效办法 是以下面的话开头“性、性、性;喔,终于引起你注意咯……” 但在中国,为吸引眼球你还得学会嵌入式营销、浸入式营销、 裸体视频、写“软文”和做马甲。
在Web2.0时代,你不仅学会了做视频剪辑师和BBS现场记者,还 学会了做编辑一一用“史上最牛的XX”、“你不得不知道的 XX”、“独家披露:XXX”做标题,带着“偷拍”、“性感” 等关键词,足够让你的帖子化腐朽为神奇《银河系漫游指南》这本导游指南明确地说:千万不要让一 个沃贡人对你念诗……有时候,网页标题下的无聊内容正如 丑陋的沃贡人在深情并茂地念起《关于一个盛夏清晨我在自 己的腋窝里找到一小团绿色灰油的颂诗》一般有人抱怨:“因为信息的饱和,我们对任何不新鲜不惊奇的事情变得提 不起兴趣,而恐怖主义却因为通讯的极度发达而瞬间传遍全 世界15: 00资讯导致的同性恋打开MSN,会自动弹出当天的新闻八卦;听Gwen Stefani的 歌,发现歌词在秘密宣传L.A.M.B牌手袋(她设计的时装品 牌);即使休息时玩连连看,依然会有弹出广告一一你发现大 家都找不到的“Web 2.0盈利模式”就是骚扰你一一无论你 是否想知道,这些资讯都会以各种方式呈现给你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中产阶级的孩子 小小年纪就约会,只是为了赶时髦;这个信息轰炸的社会, 显然让小孩和文化都变得庸俗一一“在排炮般的猛轰之下, 任何反应都不可能长期敏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