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7篇).docx
21页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7篇)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精选7篇) 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 篇1 邛海,属更新世早期断陷湖,形成于距今约180万年前,因邛都夷在沿岸繁衍生息而得名《汉书》、《后汉书》分别以邛池泽和邛河之名而载入史册唐代以后民间普遍称邛海,文人雅士多称邛池《南中志》云:邛都县(今西昌)东南数里有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多大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然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游历邛海,《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述邛海有珍珠无数,惟大汗自欲时,则命人采之体现了邛海悠久的文化 邛海,位于四川省西昌市城区东南5公里处西为素称川南胜景的泸山,雅砻江支流安宁河相隔;东接与昭觉县之间的界山;南为螺髻山北坡低山;北至西昌市区所在的东、西河谷地;形似蜗牛出壳南北最长11.5公里,西北宽1.5公里,西南宽5.3公里,平均宽2.7公里,东西最宽5.5公里岸线长35公里邛海的面积,《西昌市志》载1940年代以后,最大面积为31平方公里,1957年航测为30.1平方公里;《凉山州志》所载面积为29.3平方公里(与1987年凉山州地名办公告同)由于官坝河、鹅掌河等山溪河大量泥石进入邛海,湖面逐年在缩小。
据20__年代西昌市政府制定的《西昌市邛海湖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按湖泊水位1510.3米计,湖面面积27.87平方公里是四川第二大淡水湖 邛海是高原半封闭大淡水湖,终年无冰冻水源补给水源以地表径流为主,湖周冲积扇层间地下水为主、喀斯特裂隙水次之周边数条山溪河支流如鸟爪状注入其中,尤以官坝河、鹅掌河为大,汇流面积30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降水直接补给,多年平均湖面降水量2650万立方米湖泊补给系数9.97,多年平均径流深7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2亿立方米,湖水滞留时间834天水位仅1米左右 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 篇2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山光云影,一碧千倾,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 邛海如同我国一些高源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一片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使人留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
午后起风,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再如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般 邛海不仅景色秀美,还有许多美妙的民间传说,更烘托出它的神秘和美丽,如李膺《盖州记》和《太平御览》等著述中均有记载 邛海湖内有40多种鱼类,其中有特有的白鱼、鲤鱼、大虾、螃蟹等,秋末冬初有19种候鸟携家眷来此过冬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 、新沙滩渔村、莲池、月亮湾、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青龙寺、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景点 四川西昌邛海的导游词范文 篇3 各位贵宾,大家好!欢迎来到西昌说起西昌,很多人都会浮想联翩,航天城、月城、小春城等一个个名字就会闪现出来好,下面就让我们开始西昌之旅,去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
在四川省西南攀西大裂谷,有一座青山环绕,冬暖夏凉,惠风和畅的美丽城市一枚枚运载火箭从这方神奇的土地升腾,象划破苍穹的利剑把一颗颗卫星送向太空这就是有着二千六百五十一平方公里幅员面积,54万人口,海拔1500米,蜚声中外的中国航天城西昌 西昌市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区首府据史载,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她便是祖国西南边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朝时,这里叫邛都,公元862年,南诏征服这里后,把它改名为建昌 1720__年,清朝雍正年间,因其位于四川西部,朝廷又希望它繁荣昌盛,故改名为西昌,并沿用至今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在悠悠岁月中,曾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 的千古绝唱 从名字的演变中,我们知道了西昌悠久的历史同样从名字中,我们还可以知道西昌的特点昆明有春城之称,西昌也有小春城的美誉,这里的气候丝毫不逊色于昆明西昌年平均气温摄氏17度,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也在摄氏10度,而七、八月份的平均温度却不过二十四、五度而已真可谓: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除了宜人的气温,西昌明媚的阳光也让人神往不己西昌的年日照时间可达2400多小时,尤其是冬季,一踏进西昌的土地,阳光、蓝天、白云顿时令人心旷神怡,近年开展的攀西阳光之旅就因此而吸引了大批游人。
说到阳光,免不了要说说月光西昌有一个至柔、至美的名字:月城在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四川段上,有三大气象景观,清风、雅雨、建昌月其中建昌月指的就是咱们西昌的月色昌海拔较高,又没有污染,所以空气的能见度特别高,月色自然是分外皎洁了 好了,大家知道了西昌小春城、月城的来历,至于 航天城就无须多言了自然是这里有蜚声中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它已成为我国高科技的象征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她的开发和发展前景以及整个地区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曾指出:西昌是国家的门面,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中国有一句古话: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么今天我们就做一回仁、智双全者吧,先游山,再玩水,泸山、邛海在等着我们 现在我们就行驶在通往邛海、泸山景区的路上邛海、泸山景区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自古被誉为川南胜境泸山因其苍翠黛色,并且靠近泸水(金沙江水系的古称),所以取名为泸山泸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景区古人用松、风、水、月四字来概括泸山的风景,如果觉得这四个字太抽象的话,那么下面这幅对联可谓形象而贴切: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自古名山古刹不分家,有这样的风光,当然少不了道观寺庙。
不过泸山不像峨眉皆佛,青城纯道,它是儒、道、佛三教合一,像这样三教和谐共处一山的现象是不多见的,一山不容二虎的说法在这里可得改一改了1985 年在泸山修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更是为这座名山锦上添花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50年代初,这里还处于奴隶社会时期,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社会形态可谓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为我们认识、了解这一巨大变迁提供了条件,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 进入博物馆前须登上29台阶,它象征着凉山从1956年民主改革到博物馆建成的1985年间20__年的奋斗历程博物馆门前有一座雕塑,名?quot;凉山之鹰,他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 支格阿龙,是一位和后羿一样的英雄 第一个展厅是序厅,包括凉山的地理概貌、凉山彝族的来源及凉山的历史沿革几个部分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南,总面积六万零一百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0__至2500米,总人口 380万,其中彝族160余万,另外还有汉、藏、回、傈傈等十四个民族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它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是一种古老的音节文字。
据记载,凉山彝族的主要来源是 70年代以前,由云南昭通一带迁入的古侯、曲涅两个部族繁衍而来除此之外,最早有战国时期氐?quot;旄牛种的南迁,中期有唐朝时南诏的乌、白二蛮的北迁,后期有明清时由云贵渡江而来的部族自秦朝开始,历朝历代均在凉山设置郡、县,凉山还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个展厅介绍的是社会生产力,从这里陈列的大量实物及图片可以看到,凉山彝族地区的生产力十分低下,耕种还属于原始的刀耕火种社会分工还十分模糊,畜牧业和手工业都还未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业也还处于以物易物的初始阶段 接下来的展厅介绍的是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奴隶制的社会形态在凉山持续了二千多年,森严的等级制便是它的重要特征之一,根据血缘关系,所有社会成员被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诺合、曲诺、嘎加、嘎西,这些名称都是彝语的音译,都有各自的含义兹莫,在彝语中是权力的意思,汉语称之为土 司,是受朝廷册封的官员诺合,彝语中是黑色的群体的意思,汉语称之为黑彝这两个等级都是贵族阶层,属于统治阶级曲诺、即白彝,属于平民而嘎加和嘎西都属于奴隶阶级,他们毫无人身权利,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象牲畜一样可以被任意买卖 第四个展厅介绍的是彝族的家文及习惯法。
所谓家支就是家族的意思,它是父系血缘集团,有父子联名的谱系凉山彝族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组织,而黑彝家支就起着政权的作用习惯法是凉山彝族不成文的法律,它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奴隶制度的依据,包括人身占有与保护财产所有、犯罪、婚姻等方面,而依据习惯法作出的刑罚十分残酷,往往是斩手、断足、挖眼等酷刑 第五个展厅是关于宗教、婚姻家庭与文学艺术凉山彝族没有成型的宗教体系,他们的信仰还处于祖先崇拜与万物有灵的阶段,鬼神支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从事与宗教信仰有关的职业的人叫毕摩和苏尼,他们各有其职,各司其法苏尼的主要职责是撵鬼驱邪,而毕摩是诵经安神祭祖,除此之外,毕摩还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是彝族的民间文化人所以毕摩的社会地位也比苏尼高 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有两个准则:等级内婚,家文外婚即同一等级不同家族的人才有可能通婚等级内婚是要保护血统的纯洁,维护等级制度;家支外婚是避免近亲结婚这两点是不能违反的,否则会面临严酷的惩罚,甚至是死刑 彝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有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等一批代表作,还有大量反映彝族人民战胜自然、战胜邪恶的神话、故事、童话、寓言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乐器,如口弦、三弦、月琴等。
而以漆器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品更是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第六个展厅集中展示了彝族的风俗习惯,有彝族盛大的节日 火把节、彝族新年,有绚丽多彩的服饰,有独具特色的彝族伙食,有独特的婚礼、葬礼目不暇接的实物、照片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后是民居院,这是一所典型的彝族民居,由木结构的板屋和土木结构的碉楼组成,板屋全部采用穿逗结构,集中展示了彝族建筑的精华 参观完博物馆,再往山上走就是泸山寺庙和道观中规模最大的光福寺据《四川通志》记载,光福寺始建于唐朝,原名飞梁寺、大福寺,明宪宗成化年间改名为光福寺光福寺山门匾额系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光福寺各殿、阁均依山势分级建造,寺内现保存有植于汉、唐时期的柏树数株还有著名的地震碑林,一百余通百碑记载了1536年、1732年及1850年西昌三次大地震的详细情况,包括时间、范围、强度及地震的破坏程度,为地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不少名人都曾光临光福寺,明朝时状元杨升魔被贬至云南,途经西昌,借宿于此,时逢火把节,于是留下了这首诗: 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过了光福寺,再往上还有文昌宫、观音阁、玉皇殿等寺观,大家可以一路看去。
下了泸山,就来到邛海邛海是四川最大的天然湖泊,它的面积为31平方公里,南北长11公里,东西宽5公里,平均水深 14米,最深处达34米关于邛海的成因,自然少不了美丽动人的传说流传最广的是秦朝时样潼县沉陷的故事至今还有一说,幸运的人就能看到水下古老的城池其实,邛海处于一个断陷盆地上,由于地壳运动,东部的螺髻山不断上升,而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