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气副词“原来”的多角度研究.pdf

51页
  • 卖家[上传人]:jiups****uk12
  • 文档编号:39111408
  • 上传时间:2018-05-1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769.05KB
  • / 5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零 前言 零 前言 0.1 引言 引言 副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比较复杂的一类尽管汉语副词的绝对数量并不是最多,但其功能和用法纷繁多样,不但使用范围广、频率高,而且其内部成员虚实不一;搭配关系、入句条件、语义内涵、语义成分和指向、语用功能和篇章功能等,大都各具特点、参差不齐,表现出独特的性质,缺乏可资类推的系统性和规律性 在副词系统中,语气副词是在功能和与语义上比较复杂的一个类别,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从意义方面看,大部分语气副词的意义比较虚;从句法特征方面看,和一般的副词相比,语气副词的分布较为灵活,可以出现在句中,也可以出现在句首;从表达功能上看,语气副词有“突出焦点” 、 “指明预设” 、 “限定指称”等功能,有的语气副词还有非常强的语篇功能 本文选取语气副词中的“原来”作为研究对象 “原来”有两种词性,一为名词,表示起初、未变之义;一为副词,表示有所发现、有所领悟之义[1]下例中的“原来”即为副词: (1)我真傻,还以为不买帽子是为了省钱呢!原来人家没找到合适的 (邓友梅:《在悬崖上》 ) (2)她再逼近一步审视我,她将发现原来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而且充满了缺点的人。

      曾卓:《梦境》 ) 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还未见对语气副词“原来”所进行的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句法、语义及语用等角度对此做些较为全面的研究,以期能做到两点:一是能发现“原来”一词的一些规律,能对“原来”的运用及教学有一定的帮助,为对外汉语教学做出有益的探索;二是希望能通过对“原来”的个体性研究,能丰富副词系统研究本文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所提到的“原来”都属语气副词 0.2 研究概况 研究概况 0.2.1 语气副词方面的研究 语气副词方面的研究 语气副词在现代汉语的各类副词中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学界对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对语气副词的相关研究略作介绍 0.2.1.1 语气副词的界定和范围 语气副词是一个半封闭的类别,在外部,它缺少与其他副词之间相互区别的充分必要特征;在内部,很多语气副词存在兼类义项,因此各家对语气副词的范围认识不一致 王力先生(1943)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最早明确提出了语气副词这一名称他在书中说道, “难道”既是常居于末品的,本身也就是副词的性质,所以在字典里它该是一种语气副词语气副词有些是专用于语气的,例如“岂” “难道” “索性” “敢” “偏” “偏偏”“偏生” “到底” “简直” “饶”等,另有些是借用普通副词的,例如“只” “竟” “也” “还”2“又” “并” “可” 等。

      他将语气副词分为诧异 (如 “竟” ) 、 不满 (如 “偏” ) 、 轻说 (如 “倒” ) 、顿挫(如“到底” ) 、重说(如“简直” ) 、辩驳(如“才” ) 、慷慨(如“索性” ) 、反诘(如“难道” )八个语气类别之后又在《汉语语法纲要》中再次提到语气副词, “除了语气词以外,还有一种语气副词,也是表示全句所带的情绪的” ,他认为,语气副词和语气词的不同,完全是词的位置上的关系语气词的位置在全句之末,语气副词却居于谓语或主语的前面,这是末品词所常在的位置所以语气副词又称为语气末品 吕叔湘(1956)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把“岂” “难道”等划入了语气词,把“竟”划入了一般限制词,把“必”归入判断限制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他把表示疑问的语气副词分成了单独的一类,叫疑问副词 李泉(1996)在《副词和副词再分类》中从意义入手,尽量采取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副词重新再分类,把 665 个现代汉语常用副词分成六类,穷尽性地列出 149 个语气副词 张谊生(2000a)在《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把像“索性、反正、简直、也许、显然、难道、果然”等通常叫做语气副词的词称为评注性副词,将汉语副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结合起来考察,他认为,应坚持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副词的虚化程度和句法功能来为它分类。

      书中明确讨论了语气副词的句法、语用、语义并穷尽性地列出了 159个语气副词 史金生(2003)对语气副词的范围、类别和共现顺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他从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三条界定语气副词的功能标准:与其他成分组合后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与判断词“是”共现时的位置;在句子中的位置他从语义的角度为语气副词进行了逐层分类,将语气副词分成了 11 类 从各家对语气副词范围的划分情况看,出现了比较大的分歧,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各家对语气副词划界的标准不同,有完全从意义角度给副词分类后得出了语气副词这一类别的,如王力(1943) 、张志公(1959) 、吕叔湘(1980) ;有主要从意义上进行再分类,但一定程度上又涉及到了副词的修饰功能的,如胡裕树(1979) 、张静(1987) ;有采用从意义入手,意义和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对副词的重新再分类,如钱乃荣(1990) 、李泉(1996)等;其中,张谊生(2000b)另辟蹊径,将汉语副词的历时演变和共时变异结合起来考察分类二是由语气副词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它缺少与其他词类之间相互区别的充分必要特征因此,大部分著作中只是在讨论到副词分类时,分出语气副词,并列举一些常用的典型的语气副词,如:居然、偏偏、究竟等,从而有意或无意的回避了语气副词的内涵问题,而对于一些不常用的,具有兼类义项的语气副词则存在较大的争议。

      在部分代表性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 《现代汉语八百词》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等中,对现代汉语各词的词类作了具体归属,但其中也存在较大的词类归属分歧如在语气副词上,就存在着与程度副词、情状副词、连词等词类的划界问题例如“宁、宁可、宁愿”这几个词,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和张谊生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3都归入副词, 《现代汉语虚词词典》 (侯学超编)则把它们归入连词 0.2.1.2 语气副词的句法研究 半个多世纪来,在语气副词的句法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语法学家大多从语气副词的句法分布和组合、句法功能等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句法探讨在句法分布上,大多数人注意到了语气副词的灵活性,即绝大多数双音节语气副词都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位于句中、句首、或句末,既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后面以及动词、形容词的前面;同时,语气副词主要充当高层谓语在句法组合上,语气副词具有前置性和动态性,即它同其他副词共现时,一般位于最前列;在与前后成分的搭配上,语气副词要在动态的句子层次上才能组合 赖先刚(1994)谈到副词连用问题时注意到了语气副词的前置性问题,他认为,副词连用的一般次序都是关联副词或语气副词在前,且各级位的副词一般不出现越位情况。

      文中他把关联副词和语气副词看作是一类副词黄国营(1992)也谈到过语气副词的分布、组合问题,他把语气副词分析为句子的高层谓语,有两个原因:一是语气副词位置比较灵活,可位于主语前,也可位于主语和位于之间,显然是修饰全句的;二是如果有几个副词连用的话,语气副词总是出现在谓语的最左边,这显示了语气副词在句法上的居高临下的统御作用 张谊生 (2000a) 从分布和组合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了句法研究 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述谓性,即语气副词在句中主要充当高层谓语;灵活性,即分布十分自由灵活,绝大多数双音节语气副词都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位于句中、句首、或句末在组合特征上,他也指出了两个明显不同于一般副词的特点:动态性,即语气副词同其成分之间的组配关系,只能是动态的句子层面上的组合,而不能是静态的短语层面上的组合;前置性,即它同其他副词共现时,一般总位于最前列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大类,语气副词的句法位置相对于其他副词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语气副词中任何一个小类,在句中的分布也不是十分确定的,他所说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齐沪扬(2003)认为语气副词与其他类型的副词相比,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在句法分布上,语气副词既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也可以位于主语的前面,呈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其次,在与前后成分的搭配上,必须在动态的句子层次上才能够组合。

      史金生(2003)提出了三条界定语气副词的标准,与张谊生、齐沪扬的观点不谋而合文中表达功能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了逐层分类并详细介绍了语气副词连用的常规顺序、几类副词的可变顺序、语气副词排序的制约因素 语气副词只属于动态的句子或句子上一级的语法单位,而不属于短语,这是多数学者的看法,然而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但杨德峰(2005)在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 93 个语气副词在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有的语气副词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补语,而且可以作定语,文章认为,语气副词可以出现在句法平面甚至是静态的短语层面,它们修饰谓词性成分形成的结构的句法功能存在着范畴化现象;齐春红、徐杰(2007)认为语气副词既可以出现于动态句子中,也可以用4于静态短语中,语气副词参与语段推导可以出现在短语中不同的语用因素具有功能差异性,句调、语气词是在句子生成的最后阶段附加的,必然存在于句子的外层,其他语用因素如主题、评论、焦点等对句子的表层结构的形成起着制约作用,它们未必就一定出现在句子的外层 也有从句法功能角度、句类分布、语用功能等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句法研究的不少语法学家早就注意到了语气副词的独用问题,陆俭明(1982)在谈到副词独用的功能时指出,一些双音节语气副词可以单独成句,还有些双音节语气副词可以单独作谓语,只是当它们作谓语时,其主语大多是人称代词或是指示代词。

      而且在它们之前还可以另有副词作修饰成分作者还推断出语气副词是口语色彩很浓的词郭伏良(1993)从完句角度分析了副词的句法功能,其中也涉及了语气副词作者认为,副词具有完句和准完句作用具有完句作用是指句子中必须要用上副词, 否则句子不成立; 准完句作用是指当人们说话时,有时不用副词也勉强可以, 但用上后说出的话就显得更地道 语气副词就具有这两种功能段业辉(1995)从句类分布、句型分布、不同分布的语用功能等方面对语气副词作了全方位的讨论他认为从整体情况来看,语气副词可以分布在陈述、疑问、感叹等类句子当中,但从具体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语气副词都可以经常地出现在同一类句子里,而是不同类型的句子对语气副词有着较强的选择性文中对 26 个语气副词作了详细考察,分析了其在句子中的分布情况在探讨句型分布时,作者认为,语气副词大多出现在主谓句(包括省略句和变式句)的两种格式中: (1) “语气副词+NP+VP”格式; “NP+语气副词+VP”格式 0.2.1.3 语气副词的语义研究 至今很少有对语气副词的句法、语义等特点的专门论述关于语气副词的语义特点,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意义空泛,表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以往关于语气副词的语义研究,有从语义角度对语气副词进行综合研究,但更多的是对语气副词进行个案分析。

      学界从多个角度对语气副词的语义进行了研究,借鉴了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把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取得了新的突破张谊生(2000b)从汉语虚化机制的角度研究汉语副词的语义变化,其中就包括评注性副词的语义变化指出了汉语实词意义转化的三种方式:泛化、分化、融合 单篇论文主要涉及一些单个词的语义特征的描写和解释,主要是个案研究研究主要从基于语法意义的考察逐渐转到对语气副词语义背景、语用含义等层面的探讨,或将语义与语用结合起来考察,得到了一些成果主要研究的单个副词有: “反而” “大概” “才” “简直” “毕竟” “反正” “其实”等 马真(1983)较早地对语气副词进行语义分析,她具体分析了“反而”一词在句中出现的语义背景,接着列出了“反而”在复句中出现的四种格式,认为“反而”让人感到有时表递进,有时表转折最后讨论“反而”的词性,把它归入副词作者分析“反而”一词语义背景的方式,可谓独到而又深刻,对后来词语的语义分析产生深远影响 5张谊生(1996)分析了作为语气副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