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江苏省南京市淳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测谎的历史和人类说谎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据考证,人类社会使用测谎手段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900年最早有人曾让小偷将手指伸入滚烫的油或水中,如果手指烫坏,就说明他说的是谎话这种方法显然过于迷信且残忍,和中国古代的滴血认亲一样纯属无稽之谈印度人会让人摸“圣猴”的尾巴,据说说谎者一摸猴子的尾巴,它就会叫,而诚实者摸它,圣猴会保持安静实际上这是利用说谎者“心虚”的心理让他们“中招”法官先把尾巴涂上了炭粉的猴子置于黑屋,让嫌疑人逐一进入摸猴子的尾巴说谎者心虚不敢摸,而诚实者坦然照摸不误,最终手上有炭粉的人自然是君子了另有一种方法是让嫌疑人各自放一把炒米在嘴里,嚼两下吐出来,说谎者由于唾液分泌少,吐出的米明显比诚实者干这种方法给测谎加入了生理反应的内容虽然这些方法略显粗陋,但有时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Lightman博士的“鸟蛋测试法”同样很灵验,对心里有鬼的人来说,放在他手中的鸟蛋可以起到和测谎仪一样的作用,一枚破碎的鸟蛋让谎言不攻自破现代测谎技术主要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并基于测谎仪的发明。
测谎仪称为polygraph,直译为“多项记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它的雏形是1885年Cesar Lombroso发明的测量嫌犯血压变化情况的仪器随后记录血压和皮肤导电率的仪器在1920年被首次应用到实际执法中测谎在实施前要向受测者讲解测谎的程序,强调测谎仪可测出谎言,告诫受测者要诚实回答问题由于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测谎主题之间有不同的关系,对被测人形成不同的心理刺激,从而触发不同的生理反应,引起一系列生理参数(如肌电、脉搏、血压、呼吸、心跳、脑电波、声音、瞳孔等)的变化,用仪器测量这些参数的变化,记录变化图谱,然后分析图谱,就可以判断被测人对问题的回答是“诚实”还是“撒谎”了另外,还可以通过绘画和笔迹进行测谎研究显示,人们虚构故事和书写真实事件时相比字迹有变化,通常描述谎言时下笔更重,平均触纸压力、笔画长度和高度比书写真实事件时夸张在绘画时,80%的撒谎者从俯视角度绘画,而大多数讲真话的人则从肩膀高度的视角作画,即第一人称视角尽管测谎仪在实际的刑侦工作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准确性仍受到质疑在《Lie to me》中,Lightman博士为了让士兵队长受到应得的惩罚,曾给接受测试的女兵服用镇定药物,藉此减轻因说谎而带来的生理反应参数的变化,从而完美地通过了测谎仪的考验。
测谎仪能否发挥正常的作用,跟测试的外部环境、被测试者个体状态、测试师的水平以及问题的设计都密切相关电影《本能》中,警探们对测谎仪奉若神明,真正的杀人凶手却轻松通过了测试一部分人认为,测谎仪之所以失效是因为受测者本身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当他面对测谎仪的时候能够平静的说出谎话,在他心里那些残忍的手段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而另一部分人认为测谎仪对心理素质比较好的人毫无效果,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得他在说出谎言时不会在生理指标上有明显的外化 (选自《发现》2012年02期)8.下列对文中的测谎法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沸水法和圣猴法是利用说谎者“心虚”的心理让他们“中招”,这两种测谎方法开始利用心理学B.嚼米审判法和鸟蛋测试法都是从生理科学角度来判定谁是说谎者C.绘画测谎的一个线索是作画的视角,说谎者往往采用从俯视角度绘画,而诚实者则从肩膀高度的视角作画D.笔迹测谎研究显示,人们虚构故事与书写真实事件时相比字体的长度和高度通常会有一定的变化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现代测谎技术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测谎仪,1920年测谎仪首次被应用到实际执法中。
B.测谎在实施前向受测者讲解测谎的程序,反复说明和强调测谎仪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要对说谎者产生威慑作用,从而加重对他们的心理压力C.测谎过程主要包括3个阶段:测前告知测谎程序、利用测谎仪取得测谎图表、对测谎图表进行分析D.测谎仪(多项记录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它在实际执法中的应用准确地讲,不是测“谎言”本身,而是测心理所受刺激引起的生理参数的变化10.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一说在现有的设备技术下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测谎仪的准确性3分) 参考答案:8.D 9.A 10.(1)禁止受测者服用镇静药物;(2)测试时防止外部环境因素的干扰;(3)被测试者在接受测试时身体和心理都要处于正常状态;(4)测谎员要具有丰富的测谎知识和经验,能熟练地运用测谎技术;(5)测谎问题的合理设计2. 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15——18小题太阳·老人·少女【苏联】瓦西里·舒克申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土地是灼热的,树木也是灼热的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太阳正落到山后去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老人点了点头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老人沉默了片刻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我如今可不好看了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而且还有病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老人淡淡地笑了笑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少女打开了箱子老人一直望着太阳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怎么好?”少女不懂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
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太阳落下去了老人叹息说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他答应道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他默默无言地坐着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大家坐下来吃晚饭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大家都不说话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他们来这里做过客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明天是阴雨天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我浑身酸疼你明天来吗,老爷爷?”“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她找到了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瞎了很久吗?”“十年了怎么?”“没什么……”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1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两项()(4分)A、小说开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老人的肖像,聊聊数语,生动形象凸显了生命的沧桑与辛劳,在落日的背景下,颇有画意美感。
B、行文中采用插叙的方式,交代了老人的家庭生活境况,用意主要在于巧妙地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突出经历了战争之后,饱受创伤的人民,逐渐过上了较好的生活C、“太阳、老人、少女”作为文章的题目,简练醒目,富有象征意义,耐人寻味其中,“少女”成为了贯穿全文的线索人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平中见奇例如“老人总凝望太阳”,“刻满皱纹的脸”“那棵盘根错节的老树”等一些看似平淡的描写,却蕴含着丰富的意味,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间E、文尾少女听说老人逝世的消息悲痛地哭泣,她十分痛惜没有能够把老人的肖像画完最后巧用夸张修辞手法,刻画出少女心理微妙的变化,丰富了作品的主旨16、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7、小说结尾才交待老人是个盲人,作者这样写的匠心何在?请简要赏析6分)18、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的意蕴6分)参考答案:15、【B、E】、(B具体表现了老人处境的凄凉落寞,与下文“活得挺好”的自述形成对比,更有助于塑造老人形象,突出其坚强与乐观E没有画完,依据不足;“夸张手法”说法欠妥,应是运用心理描写)16、①描写太阳落山的情状,烘托老人垂暮的苍凉;②描写老人欣赏赞美太阳,表现老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坚强、乐观的品格;③描写老人平静从容地看落日,表现其内心的淡定从容;④描写少女对落日升日落的思考,表现她对艺术和人生的迷茫,为文尾女孩的“长大”形成呼应,突出老人对她的影响和震撼。
任意答对三点,即可)17、①制造悬念出人意料的结局,增添了小说的阅读震撼力耐人寻味②情节层层推进,符合女孩对老人的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行文自然③更能刻画老人的淡定与坚强④为文尾写少女的对老人的敬意做铺垫任意答对3点,即可)18、①表现对像老人一样的平凡人物的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的赞美之情②对亲情淡泊的现实的不满(针砭)③对给人民造成精神创伤的战争的控诉④揭示了平凡生活中美好的人性对人的启迪和教育3.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拉加德:金融世界里的香奈尔李卉 2011年6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法国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选为该组织下一任总裁,任期将自7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