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doc
4页《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用尺子画角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3、情感目标;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剪刀,活动角,不规则纸,绳子教学过程】一、联连看师出示一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师语: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对对碰对碰一:联系实际,找角1、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2、抽同学汇报,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立足三维目标,让课堂和谐平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对碰二:初步感知,指角认角 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39页看谁先找到答案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设计意图: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几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对碰三:小组合作,折角1、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对碰四:动手操作,做角1.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 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 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体会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 (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3.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
怎么样?(学生回答) (2)重叠法①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个小朋友的角,谁的大一些?②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③巩固重叠法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指名两个学生演示一下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①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②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③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④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4、课件出示对碰主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对碰五:体验感悟,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
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三、泡泡堂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拓展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