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谣古诗-海人谣王建阅读答案鉴赏.docx
3页海人谣古诗|海人谣王建阅读答案鉴赏海人谣王建阅读答案鉴赏(唐)王建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1)这首诗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海人被掠夺的珠宝如山般堆满了库房,这和《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海人谣王建阅读答案鉴赏(1)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本题是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中有“尖锐的社会矛盾”“海人被掠夺的珠宝如山般堆满了库房”的提示,再结合诗歌的内容,哪些句子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据“未央宫中常满库”可以推知“异曲同工”的句子应是“剽掠其人,倚叠如山”2)①对比一方面海人终年辛苦,却因税多穷困潦倒没家住;一方面是未央宫里的珠宝常常填满库房2分)②衬托,“恶波横天”衬海人“海里住”之险恶,“山塞路”衬海人“役象”之艰苦;夸张,用“恶波横天”来形容海人居住和劳动环境的恶劣答出任意1点即给2分)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首先考虑每个句子中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再考虑句与句之间有没有运用表现手法第三句“恶波横天山塞路”中的“恶波横天”明显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再说说夸张的运用是为了突出什么内容。
第一、二、三句写海人的辛苦生活和穷困潦倒,而第四句写宫中的珠宝堆满库房,形成了鲜明对比,揭露统治者横征暴敛的罪恶海人谣王建阅读答案鉴赏此篇即为古题乐府以“海人”为描写对象,运用写实的笔法再现了中唐时期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受残酷剥削压迫的痛苦生活,对当时不合理的赋役制度进行了强烈的控诉与批判海人无家海里住”,诗一开始便交代了“海人”的生活状况及其工作环境海人”即指潜入海底的劳动者一个“住”字形象而准确地反映出“海人”的工作时间之长,劳动强度之大用字可谓精准海人”做的究竟是什么工作呢?颌联“采珠役象为岁赋”对首联作了补叙海人”以采珠为业,以象为交通工具,以交纳赋税为目的此句看似平常,却有弦外之音海人”采珠所得全无自己之份,而且用笨重的大象作为交通工具全部缴纳赋税了可见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负担何其繁重,工作条件又是何其低劣颈联“恶波横天山塞路”乃诗人渲染之笔,对前两句作出具体的描绘采珠之时常常是风大浪急、波涛蔽日,运珠之途常常是山陡路仄,坎坷难行而“海人”却要年复一年地辛苦劳作,毫无安闲之时度日何其艰难!“恶波横天”衬“海里住”之险恶,“山塞路”映“役象”之艰苦以上三联对“海人”采珠纳税的整个过程描绘得层层深入,用语简洁生动,形象鲜明,通俗明晰。
尾联“未央宫中常满库”是此诗最为精彩之处与“海人”的无家与未央宫里的珠宝常常填满库房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读至此处,让人不由不发叹,未央宫中满库房的珠宝竟是“海人”终年辛苦所得,而“海人”却穷困潦倒至“无家”的地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在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下,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页 共3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