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读《论语》话君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24706372
  • 上传时间:2022-07-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读《论语》,话君子    胡馨月导引在《论语》中,“君子”一共出现107次,是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一种理想化人格形象,但不是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是圣人,但是圣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那么,《论语》一书中,作者又阐述了君子的哪些道德品质呢?这种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怎样的启迪?君子品质《论语》中的君子具备如下品质:第一,好学上进《学而》中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作为君子,其基本含义就是有才德的人,这种才德如何获取,是通过不断学习,是强化内心的修养获得孔子又说,“不患人不知己,患己不自知”,君子应该做到的是自知、自省,这样才能在实现志向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当然,这种好学,不是为求吃饱穿暖,生活安逸,而是为了追求精神层面的高水平的“道”,所以他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的好学可谓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第二,胸懷坦荡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忧不惧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心胸坦荡,言行举止光明磊落,具有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坦然与胸襟这一方面,孔子认为,颜回做的就十分到位: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颜回能受到赞扬,就是因为颜回胸怀大志,不追求生活享受,能够正确处理大业与小事的关系第三,言行一致《论语》特别强调诚信意识,把诚信意识当作人们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君子更应做到言行一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多做实事,不说空话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君子要行在言前,谨言慎行,不说自己做不到的话,做到言行一致第四,勇于担当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要构建理想人格,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孔子更强调的是君子在社会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可见君子要承担社会责任,必须符合礼制、礼法孔子要求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分内的事情说的也同样是这个意思第五,恭敬有礼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的形象是文质彬彬、恭敬有礼的,光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却忽视外在的礼的表现或只注重外在礼乐道德言论和行为,这都算不得真正的君子第六,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说,君子道德高尚,能与人和睦友好相处,但君子的“和”与“群”是有原则和立场的君子以公正之心待人处世,而小人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君子与人交往团结而不攀附,向往人格独立小人为人处世毫无主见,无原则地附和第七,安贫乐道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说君子吃不求饱足,住不求舒适,安贫乐道即可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有德之人,陋室不陋”进一步说明君子对道德的追求不但于此,孔子还极力推崇颜回,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只要有才德,何忧于贫困呢?第八,恭敬惠义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君子主忠信,循天理之宜,言行交际谨之于始而虑其所终对任何事情都要怀有恭敬之心不但如此,作为君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者还需要仁爱精神,“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都是君子最起码的行为标准第九,通权达变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不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君子并非只有一种才能的人,而是体无不具、用无不周,懂得审时度势、明哲保身,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做出合时宜的选择和决定,并及时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第十,治平天下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子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传道授业,以仁为核心,培养的目的就是从政的君子第十一,克制自己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论语》认为,君子要提高修养,还要“克己”,克制约束自己从视、听、言、行方面自觉遵从符合礼法的社会道德规范,这样就能成为仁人君子第十二,文质彬彬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从句子修养的角度分析,“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阅读启迪《论语》的君子观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君子”文化对新时代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弘扬君子的高尚人格古代君子遵循“仁”、“礼”之道,“仁”和“礼”既是道德范畴的核心,又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而且还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新时代,物欲泛滥,某些人的道德观念缺失,私心横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君子之道,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经济利益可以不断增加、积累,但如果个人没有良好的人文品格,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自身很难取得突破性成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缺一不可第二,培养君子的奉献精神君子安贫乐道,重义轻利,先义而后利,追求高尚的价值观,有助于遏制拜金主义的滋长蔓延,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精神境界,这一根植于我们民族传统观念中的价值趋向,在新时代的今天仍需大力弘扬同时,君子讲究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一点在调解各种社会关系、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以诚为本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共同的追求第三,學习君子的担当精神古代君子以天下为己任,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贯思想,激励着历代的有识之士。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感到浮躁和不安,而君子的模范作用可引领着人们走出内心的狭小空间,积极投身到社会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考链接(2017年安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 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3)谈笑有鸿儒(4)无案牍之劳形(5)子欲居九夷2.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或曰:“陋,如之何?”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参考答案1.(1)出名(2)这 (3)博学的人(4)公事文书(或“官府公文”)(5)想,想要2.(1)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有人说:“(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3.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