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培训通用课件.ppt
52页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第一节 茶叶的品质化学第二节 茶叶的品质审评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第一节 茶叶的品质化学(2学时)o 一、茶叶的化学成分o 二、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o 三、不同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一、茶叶的化学成分o 茶叶的化学成分:茶鲜叶中,水分约占75%,干物质为25%左右;成茶干物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o 茶叶的品质成分:对茶叶品质优劣起主导作用的物质,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芳香物质、茶色素、茶多糖等化学成分含量(%)主要组成蛋白质2030谷蛋白、精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等碳水化合物2025纤维素、果胶、淀粉、蔗糖、葡萄糖、茶多糖等脂类化合物8磷脂、硫脂和糖脂、茶皂素等茶多酚2436儿茶素、黄酮(醇)、花青(白)素、(缩)酚酸生物碱35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氨基酸14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色素1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等芳香物质0.0050.03醇类、醛类、酸类、酮类、脂类、内酯类等维生素0.61.0维生素C、A、E、D、B等矿物质3.57.0钾、磷、钙、镁、铁、锰、硒、铝、铜、硫、氟等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1、茶多酚o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又称茶鞣质、茶单宁,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元酚混和物。
o 含量(占干物质):2436%o 主要组成:儿茶素类、黄酮(醇)类、花青(白)素类、(缩)酚酸类o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重要的滋味物质,具有强烈的收敛性,苦涩味较重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2、生物碱o 茶叶中生物碱(alkaloid):主要为嘌呤碱,具有复杂的环状结构和特殊的生理作用o 含量(占干物质) :35%o 主要组成:咖啡碱、可可碱、茶叶碱o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重要的滋味物质,具苦味,与茶黄素缔合后具鲜爽味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3、氨基酸o 茶叶中游离氨基酸(free amino acid):极易溶于水,其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而变动o 含量(占干物质) :14%o 主要组成: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等o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具有鲜爽味,对茶汤的滋味有积极作用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芳香物质o 茶叶中芳香物质(aromatic compound):含量低,但种类很多,加工技术是形成茶叶良好香气的关键o 含量(占干物质) :0.0050.03%o 低沸点芳香物质: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存在于鲜叶中,如青叶醇。
o 高沸点芳香物质:具有良好的花香,主要是鲜叶经加工后形成的,如苯甲醇、苯乙醇、茉莉酮和芳樟酮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5、色素o 茶叶中色素(pigment):是从绿茶中提取的一类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o 含量(占干物质) :1%o 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等,对干茶和叶底的色泽有很大影响o 水溶性色素:包括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黄酮、花青素等,决定着茶汤的色泽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6、糖类o 茶叶中糖类(茶多糖,tea polysaccharide):包括可溶性糖和不溶性糖,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和果胶等o 含量(占干物质) :2025%o 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可溶性糖具有甜味,除构成茶汤的滋味外,还参与香气的形成,如甜香、焦糖香和板栗香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二、茶叶色香味形的由来o 茶作为一种饮料和食品,其基本品质主要反映在色、香、味、形等方面o 茶叶的色香味形,是茶叶品质的综合反映,除了形依赖于物理作用外,色香味均以品质化学成分为基础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1、茶叶外形的形成外形类型关键工艺备注长条形揉捻成条造型绿茶中的长炒青,红茶中的小种红茶,青茶中的武夷岩茶,黑茶中的黑毛茶等卷曲形揉捻成卷曲状造型绿茶中的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红茶中的祁门红茶等扁形压扁造型绿茶中的龙井、旗枪等针形揉搓成针状造型黄茶中的君山银针、白茶中的白毫银针、绿茶中的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等螺钉形反复包揉造型青茶中的安溪铁观音、冻顶乌龙等团块形蒸压造型成团状黑茶中的黑砖、茯砖、饼茶等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2、茶色形成的生化原理颜色类型呈色成分备注嫩绿、翠绿至深绿叶绿素a、叶绿素b绿茶干茶和叶底黄色、黄褐至褐色叶黄素、胡萝卜素、黄酮(醇)绿茶茶汤金黄、橙黄至橙红茶黄素、茶红素乌龙茶茶汤紫色、靛青至花青脱镁叶绿素、花青素、花白素红茶叶底和绿茶叶底乌润、灰褐脱镁叶绿素、茶褐素红茶干茶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3、茶香形成的生化原理香气类型呈香成分备注青草气味青叶醇鲜叶气味清香己烯醇、吡嗪、吡咯绿茶主要香气花香香叶醇、芳樟醇、沉香醇、紫罗酮乌龙茶主要香气果香拢牛儿醇、橙花叔醇、苯甲醇、茉莉内酯红茶主要香气陈香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黑茶主要香气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茶味形成的生化原理滋味类型呈味成分备注鲜爽茶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茶黄素、茶黄素咖啡碱络合物茶汤主要滋味甜糖、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茶红素茶汤辅助滋味涩简单儿茶素、酯型儿茶素茶汤主要滋味苦咖啡碱、花青素、(缩)酚酸茶汤主要滋味酸Vc、没食子酸茶汤辅助滋味辛辣茶皂素茶汤辅助滋味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三、不同茶类的品质化学特征o 茶叶的色香味形,一方面代表了各种茶类的特有品质,同时又由于它的色泽悦目,香气诱人,滋味爽口,使人产生一种食欲。
o 对于茶叶,除了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外,各种茶类各有其特征,并有与其特征相适应的色香味形的品质成分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一)绿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 品质特征:香高味醇,清汤绿叶o 加工基本原理:高温杀青,破坏酶活性,抑制茶多酚的酶促氧化o 色的品质化学:叶绿素及脱镁叶绿素起主导作用o 香的品质化学:在热化学作用下,茶叶中低沸点的青臭气被挥发,而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得以显露o 味的品质化学:主要是氨基酸和茶多酚的含量高低,以及两者比值的协调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二)红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 品质特征:干茶的黑色和开汤后的“红汤红叶”o 加工基本原理:通过萎凋来增加酶的活性,然后通过揉捻、发酵,促使茶多酚的酶促氧化o 色的品质化学:茶多酚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致使茶汤和叶底红艳明亮o 香的品质化学:拢牛儿醇、沉香醇等甜香和花香成分较多o 味的品质化学:滋味强调浓、强、鲜,富有刺激性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三)乌龙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 品质特征:绿叶红镶边,滋味甘醇、香气馥郁,讲究“韵味”o 加工基本原理:通过做青(反复摇青和晾青),使茶多酚发生酶促氧化作用。
o 色的品质化学:叶缘发酵,形成“三红七绿”的色泽o 香的品质化学:胡萝卜素、氨基酸和脂肪酸等物质的降解,形成大量的香气滋味成分o 味的品质化学:同时具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甜醇,留芳齿颊,回味甘甜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四)黑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品质特征:干茶黑褐,汤色棕红,叶底深红暗棕,滋味醇和,香气纯正o加工基本原理:在渥堆过程中,在水、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使茶多酚发生缓慢氧化o色的品质化学:叶绿素被破坏,茶多酚被氧化,而原有叶黄素、花青素就显露出来o香的品质化学:渥堆过程中,糖类和有机酸发生变化,大量挥发物质被消除,新形成的良好香气显露出来o味的品质化学:鲜叶原有的一些滋味物质被大量消耗,同时形成一些不同于鲜叶的氧化产物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五)黄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 品质特征:“三黄”,即色黄、汤黄、叶底黄o 加工基本原理:先杀青破坏酶的活性,然后闷堆(黄),使茶多酚轻度受热氧化,叶绿素彻底破坏o 色的品质化学:由于湿热作用,叶绿素被破坏,叶黄素等显露o 香的品质化学:干热作用主要发展了黄茶的香味o 味的品质化学: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作用下自控氧化和异构化,茶多糖、蛋白质等发生水解。
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六)白茶的品质化学特征o 品质特征:茶芽完整,形态自然、白毫显露、香气清鲜、滋味甘醇、持久耐泡o 加工基本原理:萎凋时间长,在缓慢的变化中使茶多酚轻微发生氧化o 色的品质化学:萎凋过程中,叶绿素和胡萝卜素等被破坏分解o 香的品质化学:茶多酚的酶促氧化和聚合,产生很多芳香物质,形成白茶特有的香气o 味的品质化学:萎凋过程中,蛋白和淀粉趋向水解,使叶细胞内含物质浓度加大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4学时)第一节 茶叶的品质化学(2学时)第二节 茶叶的品质审评(2学时)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第二节 茶叶的品质审评(2学时)o 一、茶叶审评的环境与用具o 二、茶叶审评内容o 三、茶叶审评程序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一、茶叶审评的环境与用具o 茶叶感官品质(Tea sensory quality ):是指茶鲜叶加工成成品茶后所表现出来的色、香、味、形品质 o 茶叶感官审评(Sensory quality evaluation ):是指依靠人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对茶叶品质进行评估的方法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一)审评环境o 审评室:座南朝北,北向开窗;面积不得小于15m2;墙面白色或浅灰色,无色彩、无异味。
o 室内温度应适宜,保持在1527;室内光线应柔和、自然光、明亮,无阳光直射;室内噪声不得超过50dB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二)审评用具o 审评台:长度视实际需要而定;干评台台面为黑色亚光;湿评台台面为白色亚光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o 审评杯碗:白色瓷质,大小、厚薄、色泽一致o 审茶杯:供茶叶冲泡开汤及评审茶叶香气之用,容量约150毫升o 审茶碗:供盛放茶汤评审水色及滋味之用,容量约200毫升o 审茶匙:供舀取茶汤品评用,容量5-10毫升 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o 评茶盘:供盛放茶样,审查茶叶形状及色泽之用,一般为可盛放茶叶150-200克,长方形或正方形,盘的一角开有缺口,缺口呈倒等腰梯o 叶底盘:搪瓷盘,长方形, 一般供审评初制茶和名优茶叶底用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o 审评用水: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参照GB 5749执行;水质要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无肉眼可见物,无味无臭,浑浊度3,水质硬度15,微生物检测各项指标合格o 同一批茶叶审评用水水质应一致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o 称量用具:天平,感量0.1g。
o 计时器:定时钟或特制砂时计,精确到秒o 其他:刻度尺、网匙、茶匙、烧水壶、电炉、塑料桶等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二、审评内容o 名优茶和初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五项因子”o 精制茶审评因子:包括茶叶外形的形态、色泽、匀整度和净度,内质的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八项因子”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1、外形审评o 看干茶外形,观察干茶的条索、嫩度、整碎和净度等o 一般,干茶以松紧、重实,芽毫多、叶质嫩,匀整、无杂为好;外形松散、轻飘,粗糙、叶质老,多断碎、杂片为次 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2、汤色审评o 看茶汤的色泽,看茶汤的浓度、深浅、明暗、清浊程度等o 一般,茶汤色以黄绿明亮为好;若汤色浅薄、暗浊、沉淀物多,则表明茶质较差第五章第五章 茶叶的品质与审评茶叶的品质与审评3、香气审评o 闻茶水的香气,可先热闻,后冷闻o 闻时,将杯盖半掀开,接近鼻子,以辨别香气高低、强弱、持久程度、纯正还是有异味等o 一般。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