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东疆港区.doc
23页一、 税收优惠政策 1.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2.国内货物(含区内企业耗用的水、电、气、热)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3.对境外运入保税港区的企业加工出口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件以及转口货物在区内存储货物实行保税;4. 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5. 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保税港区企业生产供区内销售或运往境外的产品,免征区内加工环节增值税;6. 对境外运入保税港区的企业建设所需机器、设备和基建物资等,企业自用的生产、管理和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及所需维修零配件、生产用燃料、设备等免关税和进口环节税;7. 保税港区内加工企业生产销往国内的产品,按照产品所含境外料件的比例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8. 外国投资者从外商投资企业中取得的利润和股息,免征所得税9.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10. 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的投资经营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功能区布局与产业特色 滨海新区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
“一核”指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由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开发区商务及生活区、解放路和天碱商业区、蓝鲸岛生态区等组成 “双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 “九区支撑”指通过滨海新区九个功能区的产业布局调整、空间整合,打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 纺织、国防科技等8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特色突出、要素高度集聚的功能区,成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发展载体,支撑新区发展,发挥对区域的产业引 导、技术扩散、功能辐射作用 “龙头带动”指通过加快“一核双港九区”的开发建设,凸显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快天津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振兴,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 先进制造业产业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东区和西区)、塘沽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海河下游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深加工区总规划面积155 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和装备制造、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产业,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和带动环渤海地区产 业升级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 临空产业区 临空产业区包括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港物流加工区、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等,总规划面积102平方公里,依托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优势资源,重点发展临空产业,努力建设成为以航空物流、民航科技产业、临空会展商贸、民航科教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产业区、总部经济聚集区。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第一个由国家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的国家高新区,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建设成为自主 创新的领航区、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人才聚集中心、绿色宜居的生态科技城主要包括绿色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产业、高 端信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 临港工业区 临港工业区包括临港工业区(一期)、港口功能区、临港产业集聚区、物流功能区,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成套设备、造修船和海洋工程、交通运输设备和港口机械、风力发电及输变电设备等重型装备制造业,并开辟天津港第二航道 南港工业区 南港工业区定位于以世界级重化工业为核心的具有持续竞争力的工业区域,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以石油化工、冶金钢铁、重型装备制造、港口物流4大主导功能 海港物流区 海港物流区是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载体,包括天津港、天津保税区和东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海洋运 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及与之配套的中介服务业,形成货物能源储运、商品进出口保税加工和综合性的国际物流基地。
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包括于家堡金融商务区、响螺湾商务区和开发区商务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商贸、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等产 业中心商务区努力建设成为环渤海地区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国际性文化娱乐中心,高品质的国际化生态宜居城区 滨海旅游区 滨海旅游区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围海造陆75平方公里,陆上25平方公里滨海旅游区重点建设主题公园娱乐游、海上娱乐休闲游、海上休 闲度假游、海上高端商务游、生态湿地休闲游、海上健身游等旅游项目,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和影视文化主题公园为核心,开发军事体验、影视文化等休闲娱乐项 目 中新天津生态城 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共同签署协议,在天津滨海新区规划建设中新天津生态城生态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将全力构筑生态型产业体 系,重点发展高端、高质、高新的现代服务业它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非传统水资源所占的比例要达到5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达到20%,所有建筑都要符合绿色建筑标准,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天津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保税区、原塘沽、汉沽、大港三个管委会和东丽、津南区的一部分组成。
简介 天津滨海新区是全国惟一聚集了天津高新区、港口、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区港联动运作区和大型工业基地的地区,具有体制创新优势 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快速增长,外资大量进入,成为中国北方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天津滨海新区是东北亚地区通往欧亚大陆桥距离最近的起点,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陆路通道,也是华北、西北以至于中亚地区最重要、最便捷的海上通道无疑,天津滨海新区具有启东开西、承外接内,辐射华北、西北、东北亚、中亚的强大战略功能核心提示: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撤销,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天津滨海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启动按照改革方案,新区将建立统一的行政架构,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这场改革由何而起,又将带来哪些变化呢? 2009年11月9日上午,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大会宣布: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以原3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 “大幕终于拉开了!”参与改革方案起草的一位同志长舒一口气。
滨海新区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不改革,没有出路!” 原来新区里有7个公安分局、5个工商局、6个国税局和5个地税局、6个法院机构、5个检察院机构 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随经济发展而设置:1994年,天津市决定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成立了 新区领导小组,翌年,成立了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2000年设立了滨海新区工委和管委会,并赋予组织编制规划、确定产业布局等职责;2002年,天津市人 大常委会颁布了新区条例 原来的天津滨海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3个行政区和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高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南港工业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天津港区、滨海旅游区8个功能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近年功能区拓展为9个,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大”区套“小”区,“区”中有“区”,自家人讲不清楚,外来客更听不明白有人把这里称为“三方四国”的“独联体” 据天津市政府人士介绍,原来的新区里共有7个公安分局、5个工商局、6个国税局和5个地税局、6个法院机构、5个检察院机构新区的核心区塘沽重叠机构更多,造成了管理效能难以提高,协调难度大,行政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首先是规划难以统一实施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总体规划由天津市审批,控制性详规由各区自行审批,项目和土地按权限分别由市主管部门和各区审批,缺乏与新区整体规划的衔接,影响整体规划的统一、严肃和权威; 其次是产业聚集效应难以实现功能区与行政区的职能分工交叉,各区域相互独立,大而全、小而全、各自为政,不同程度存在重复建设和产业雷同; 此外,新区各功能区、行政区的经济政策和审批权限不统一,招商引资存在无序竞争现象,使整体优势难以发挥功能区拥有财力优势,但不掌握土地等要素,行政区拥有土地资源,但缺乏财力支撑,造成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不畅,影响了新区的整体竞争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说,滨海新区能不能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根本动力,不改革,没有出路!” “最彻底”的改革方案 新区的事在新区办凡新区能办的事,支持先行先试 2008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既集中统一领导又发挥各方优势、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管理体制”。
据知情人士透露,9日呈现的方案是候选方案中改革“最彻底”的一个 据天津市市长黄兴国介绍,改革主要包括: 建立统一的行政架构撤销滨海新区工委、管委会,撤销塘沽、汉沽、大港区现行建制,建立滨海新区行政区,辖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全境; 构建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建立滨海新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同级机构比原有3个行政区大幅度精简,领导职数和行政编制也相应减少; 组建两类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类是城区管理机构,成立塘沽、汉沽、大港3个工委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社会管理职能,保留经济管理职能一类是功能区管理机构,成立9个功能区党组和管委会,主要行使经济发展职能; 形成新区的事在新区办的运行机制赋予新区更大的自主发展权、自主改革权、自主创新权凡属于天津市权限范围内的,新区可以自行决定的事情,原则上都下放给新区凡新区能办的事,支持先行先试凡新区需要报送国家审批的事项,市有关职能部门不再审批,按程序报送 “塘沽、汉沽、大港三区辐射地域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全境常住人口147万,此次调整力度之大为国内沿海区域所罕见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教授告诉记者。
地理位置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于华北平原北部,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交汇点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区的东面,渤海湾顶端,濒临渤海,北与河北省丰南县 为邻,南与河北省黄骅市为界,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8°40′至39°00′,东经117°20′至118°00′紧紧依托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拥有中 国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以新区为中心,方圆500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11座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对外,滨海新 区雄踞环渤海经济圈的 核心位置,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置身于世界经济的整体之中,拥有无限的发展机遇滨海新区自然资源丰富,这 里有大量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原盐、地势、海洋资源等,同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 域 滨海新区拥有海岸线153公里,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 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包括: 三个功能区: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全部; 三个行政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