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实验与探究.doc
16页35、口香糖因其芳香、清甜、耐咀嚼的特点,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品,咀嚼它可以 起到清洁口腔、清新口气、活动面部肌肉、舒缓紧张等作用,以木糖醇为主要甜味剂 的口香糖已经得到六个国家牙齿保健协会的正式认可某科学兴趣小组就“口香糖对 口腔的清洁作用与咀嚼时间的关系”进行了式样 资料显示,口腔中主要的菌群为细菌、放线菌,根据这两个菌群的 菌落多少可以反映口腔微生物的变化探究小组决定在采样对象 咀嚼口香糖的过程中,每隔 5 分钟采一次样 实验过程: ① 消毒:将移液管、培养皿等仪器和试剂都按医用要求进行消毒 ② 采样:每隔 5 分钟在采样对象口腔内的不同位置用棉签蘸取口腔液,溶于 10 毫升 生理盐水中,制成溶液 ③ 培养:用移液管将菌液等量分置于 5 个富含营养液的培养皿中,放入生化培养箱 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120 小时 ④ 计数、计算:在菌落计数器上点数并计算出 5 个样品的平均值,再转化为百分数 (起始口腔菌落数记为 100%) 记录数据如下表:起始123…… 0 分钟5 分钟10 分钟15 分钟细菌100%90.65%79.89%124.66% 放线菌100%90.94%80.26%115.72% 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晶体,结构式为 CH2OH(CHOH)3CH2OH,从物质的分类看, 它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细菌、放线菌等属于原核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 (3)在试验过程③中, “适宜的温度”应该为▲ oC 左右 (4)结合本实验的数据和结论,请你为经常咀嚼口香糖的人提一个合理的建议:▲ (5)某同学认为该实验结果还不够精确,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个 时间段再进一步探究?▲ A、0---5 分钟 B、5----10 分钟 C、10—15 分钟 D、15 分钟以后35. (1)有机物(2)形成的细胞核 (或细胞核)(3)37 (数据带有正确单位的也可得分)(4)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 10 分钟以内(能体现咀嚼口香糖的时间应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不超过 10 分钟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5)C例 5 下图是某同学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 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⑴请找出上图的错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操作正确,则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 ⑶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 NaCl 的质量分数小于 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至少举出三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①广口瓶塞放反了;②砝码和药物放反了;③温度计用来搅拌 ⑵4.5g ⑶计 算错误:①水算多了;②氯化钠算少了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③天平读数有误;④ 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⑤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⑥天平未调零等用量筒量取水时 错误如:⑦水量多了(或取水读数时仰视) ⑧氯化钠中混有杂质;⑨烧杯中有水 1.(7 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用硫酸亚铁废液(含少量硫酸铜和稀硫酸) ,制备硫酸亚铁 晶体并进行如下实验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混合物滤 液趁热过滤过量A结晶操作硫酸亚铁晶体 过量A沉 淀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烧杯、②玻璃棒、③酒精灯、④温度计、⑤ ▲ ; (2)加入过量 A 的目的是 ▲ ; (3)草酸亚铁常用作照相显影剂,用于制药工业。
实验室利用硫酸亚铁溶液和草 酸铵[(NH4)2C2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亚铁沉淀来制备草酸亚铁写出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 为 180)受热易分解,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 验装置来检验其分解产物①小李同学认为如果用该装置进行实验,A 处的试管很可能破裂,小李同学的理 由是 ▲ ;小陆同学认为装置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并 改正 ▲ ②改用正确装置实验开始后,B 处变蓝,C 处有白色沉淀,E 处部分红棕色粉末 变为黑色,说明草酸亚铁分解产生 ▲ (填化学式)2.(8 分)海洋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在逐步的开发和利用某校化学实验室有 一包从海水中获得、并经初步提纯的粗盐,现对其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 纯实验一】这包粗盐中还含有哪些杂质? 根据海水成分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该粗盐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CaCl2和 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 第一步:取样,加入适量水使样品完全溶解,得溶液 A; 第二步:取少量溶液 A,并滴加足量 NaOH 溶液,观察到 ▲ (填“有”或 “无” )明显实验现象; 第三步:另取少量溶液 A,并滴加足量 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只有 CaCl2 【实验二】这包粗盐中 NaCl 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①步:称取粗盐样品 mg; 第②步:将样品加水溶解,制成无色澄清溶液 B; 第③步:向溶液 B 中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第④步:滤渣洗涤后小心烘干,得到纯净固体 D,并称得质量为 ng; 第⑤步:滤液在进行某一操作后,移入蒸发皿蒸发,得到纯净氯化钠固体,并称得质 量为 ag; (1)在②③⑤的步骤中,都使用到玻璃棒;其中在步骤②的作用是 ▲ ; (2)步骤⑤进行的“某一操作”是 ▲ ; (3)这包粗盐中 NaCl 的质量分数是 ▲ 27. (7 分) (1)漏斗 (2)除尽铜离子和氢离子 (3)(NH4)2C2O4+FeSO4=FeC2O4↓ +(NH4)2SO4 (4)固体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G 处尾气没有处理,可以 将尾气点燃 H2O、CO2、CO(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28. (8 分)无(1 分) Na2CO3+ CaCl2=CaCO3↓+2NaCl(2 分) 加速溶解(1 分) 滴加适量稀盐酸(2 分) (2 分)mnm 1001061004. (福州)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 8 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 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图 8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 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 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预计结论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② 的猜想正确。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 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 静置③ 的猜想正确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① NaCl ②氢氧化钠(合 理答案均可) 【实验设计】 ①小林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 ③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 可) 5. (苏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切过咸菜的刀更容易生锈.而除锈用稀盐酸比稀硫酸 快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现象,某校师生做了以下相关分组实验,请你根据自己平时 课堂学习的体验一起参与讨论并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一】未打磨的铝片浸入氯化铜溶液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和疏松的紫红色固体,并 放热,片刻后溶液由蓝绿色变成无色 (1)若要正视紫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氧化铜,可用 ▲ 溶液(填一试剂)加以检验步骤二】未打磨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
(2)比较步骤一、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步骤三】打磨过的铝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其操作、现象和结论见下表 (3)试将“影响因素”选项前恰当的字母序号填入答题卡指定位置实验操作使用现象对比结论现象一:粗砂纸打磨的在划痕处有少量气泡, 附着少量疏松的紫红色固体Ⅰ.一片用粗砂纸 单向用力打磨 3 次, 将其浸入硫酸铜溶 液,片刻后用镊子 取出现象二:粗砂纸打磨的片刻内现象不明显现象一与现象二对比, 说明① ▲ 现象三: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产生较多细小 气泡,表面均匀附着紫红色固体现象三与现象一对比, 说明② ▲ Ⅱ.一片用特细砂 纸往复打磨数次, 再将其浸入硫酸铜 溶液,片刻后取出 现象四:特细砂纸打磨的表面一段时间内没有明显现象现象四与现象三对比, 说明③ ▲ ★影响因素:A.打磨时用力程度及均匀程度不同 B.选用砂纸颗粒粗细程度不同C.由于摩擦生热又形成了新的氧化膜 (4)比较步骤三各实验操作中用砂纸打磨的作用是: ▲ 5)请仔细观察下图:试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 。
(1)稀盐酸或稀硫酸 (2)氯离子对金属及其氧化物的结构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或氯离子 促进反应的进行或铜盐溶液中酸根离子种类不同) (3)影响因素:①A ②B ③AC (4)证实氧化膜对反应的影响(是否破坏氧化膜) (5)在溶液中,铝比铜活泼,每 2 个铝原 子失去 6 个电子,变成 2 个铝离子;每 3 个铜离子得到 6 个电子变成 3 个铜原子 7. (黔东南)维生素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不同的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不 同下面是小明同学运用学到的实验方法测定橙汁、果味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实验目的】测定不同饮料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原理】.(1)维生素C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有机物,能与碘水反应,使碘水褪 色;.(2)淀粉遇到碘水变 色实验试剂】碘水、淀粉溶液、已知浓度的标准维生素C溶液、蒸馏水.【实。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