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宿州市汇文中学高二政治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6页安徽省宿州市汇文中学高二政治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果我们把“道路”一词拆分为两个方面,将“道”比作“人生的大方向和趋势”,把“路”比作“生活的途经”,那么下面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道”和“路”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②道”和“路”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③道”和“路”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④“道”和“路”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C2.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参考答案:A3. “蚂蚁效应”理论是说,一群蚂蚁选择了一棵百年老树的树底安营扎寨为建设家园,蚂蚁们挪移一颗颗泥沙,又咬去一点点树皮……有一天,一阵微风吹来,百年老树轰然溃倒,最终零落成泥下列与“蚂蚁效应” 的哲学寓意相符合的是A.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B.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C.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参考答案:D4. 海洋连接世界各地,是最便利、最经济的“公路”,是“大自然设立的伟大的流通媒介”,这个“公路”、“媒介”一经充分利用,便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今天的中国应当树立这样的意识:“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这表明 ①有目的有计划的意识活动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②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有意识地建立新的联系 ③要依据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建立自在事物的联系 ④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事物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5. 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参考答案:A6. 2011年6月,于丹做客中国民族大学讲演她从食品安全事件映射出来看社会诚信危机追溯到儒家“人无信不立”的深刻价值和时代意义;从古代思想精髓的“忠、恕、宽、信、敏、惠”六个方面,映射到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这说明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永恒不变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③社会进步需要传统思想的推动 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C7. 《离事》中说“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 ”而今,依然是“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说明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②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民族节日的知识点。
材料中说的是寒食节的来历,为了纪念民族气节而设立的,说明民族节日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①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②是民族节日的含义,但是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与题意无关寒食节以前是不吃火食,今天也是四海同寒食,体现了文化的相对稳定性,④符合题意本题选C8. 漫画《枯萎的外表,内里的强大》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既要分析事物的偶然联系,也要分析事物的必然联系②既要看到事物的现象联系,也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联系③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又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④既要重视客观条件,又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参考答案:D9.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体现了全国人大:A 最高立法权 B 最高决定权C 最高任免权 D 最高监督权参考答案:B10. 2014年9月19日,浙江省政府正式公布《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该方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这说明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思维能直接改造存在③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存在要与思维相统一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参考答案:C11. .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
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 “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参考答案:B12. 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保制度,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这说明 (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③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④搞好局部就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B【ks5u解析】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完善了环保制度,使整个社会对于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和关注达到了可谓前所未有的程度,体现了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进一步优化了环保“约谈制度”,由“约谈企业”改为“约谈政府”,采取诸多措施助推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要注重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选B13. 中国人待客时“聊备薄酒”的自谦,可能被外国人误解为“慢待客人”;西方人聚餐时各付各的账,往往被东方人视为吝啬小气;东西方用语习惯的不同,常常产生误解,闹出笑话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B.文化的差异体现民族文化的优劣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D.文化的差异是交往不可逾越的障碍参考答案:A14. 下列对爱国主义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爱国主义是抽象的,是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感觉B.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不同的时代,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参考答案:A15. 1949年4月,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既表达了彻底革命的精神,也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人间正道是沧桑”表明了( )①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过程③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16.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盛唐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至今仍为很多人所喜爱从《诗经》《离骚》到元曲,中国很多古诗词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这表明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具有 ( )①辉煌而悠久的历史 ②丰富而绚丽的内涵 ③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④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17. 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①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②是钱货两清的消费③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④符合绿色消费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D18. 下列关于欧盟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B.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C.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权威的国际组织 D.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参考答案:B1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回答 在这场罕见的地震灾害中,总有一些画面震撼人心,总有一些画面难以忘怀救灾中的真情给我们的人生观启示是A.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C.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D.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参考答案:C20. 2012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其中就涉及加快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①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②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④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A21. 《舌尖上的中国》唤醒了我们关于传统食物的记忆,从这部纪录片里,有人看到了美食,有人看到了乡愁,有人看到了传承,有人看到了国魂这表明( )①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③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参考答案:A22.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规定根据规定,劳教制度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在劳教制度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教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废劳教后“马上放人”,某种意义上是对一些公民权利受伤害的补救,这种人性化操作,把人权放在首位,符合社会期待我国在尊重和保护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A.广泛性 B.真实性 C.阶级性 D.全民性参考答案:B23. 日常生活中,我们到经济实惠的小餐馆去吃饭,到农贸市场去买菜,到家门口的小店去买生活用品……为我们提供这些方便服务的往往是活跃于城乡的“草根经济”群体,“草根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 B.我国基本分配制度的实施者 C.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导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