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2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精品资料.doc
6页课时2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一、 书本知识整理1. 实验目的2. 目的要求3 .方法步骤二、 思维拓展1. 用猪的血液代替鸡血不行的原理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细胞中无细胞核2. 实验成功的关键:能否提取到较纯净的DNA丝状物3. 实验的注意事项:%1 实验中共有三次过滤第1、3次要用其滤液,使用纱布为1〜2层,第二次要用其滤出的 黏稠物,使用的纱布为多层1 实验中有6次搅拌除最后一次搅拌外,前5次搅拌均朝一个方向,且第一次快速搅拌, 其余各少搅拌都要不停地轻轻搅拌,玻璃棒插入位置不同,进行第2、3、5次时,玻璃棒不 要直插杯底,进行步骤7时,玻璃棒插入烧杯溶液的中间1 实验中两次使用蒸御水步骤1中加入蒸偏水是为了得到浓度低于血细胞内部浓度的溶 液,使血细胞吸水膨胀破裂,要充分搅拌不应少于5min步骤3中加入蒸饲水是为了使氯 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达到DNA溶解度的最低点0.14mol/L,即稀释氯化钠溶液1 实验中三次加入氯化钠溶液在步骤2、5中加入的质量浓度为2mol/L,在步骤8中加入 的质量浓度为0.015mol/L,目的一样都是为了 DNA的溶解1 用冷酒精浓缩和沉淀DNA时所用的95%酒精,必须经过充分预冷后才能使用,冷酒精与 含DNA的氯化钠溶液体积比是2: 1。
如果用冷酒精处理后,悬浮于溶液中的丝状物较少, 可将混合液放于冰箱中再冷却几分钟,然后再用玻璃棒卷起丝状物1 盛放鸡血细胞液的容器和实验中的烧杯和试管最好也是塑料制的巾于玻璃表面带电荷, DNA中的磷酸基也带电荷而被吸附于玻璃表面,故实验中用塑料烧杯和试管可减少DNA 的损失课时2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1-下列图示中能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0.14NaC I浓度(mol/L) A.0.14NaC I浓度(mol/L) B.尊差富Na0.14NaC 1 浓度(mol/L) C.0.14-NaC 1 浓)D.B.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D.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可以编码蛋白质提取鸡血细胞的核物质和析出含DNA的粘稠物的操()2. 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A. 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C. 一个DNA分了含有一个基因3. 对真核细胞的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没有调控基因C.能控制合成RNA聚合酶4. 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中, 作过程中均用到蒸偕水,其作用在于正确的是 ()B. 每个染色体总是只含有一个DNA分子D.不同基因中脱氧核甘酸序列不同()A. 前者用来溶解血细胞,后者用来溶解DNAB. 前者使血细胞吸水破裂,后者用来稀释NaCI溶液C. 前者用来分离细胞核与细胞质,后者用来提取DNAD. 前者使DNA从核中分离出来,后者使DNA析出5. 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要除去上清液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清液中存在有毒物质B. 上清液中的某些成分能与DNA结合成夏合物C. DNA分子不存在于上清液中D. 上清液中水分含量高,影响DNA的提取6. 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实验中,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时必须用 ()A.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B. 玻璃棒充分搅拌直至丝状物溶解C. 经充分预冷的95%的酒精溶液D. 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7.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N标记核昔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 用,80标记比0和CO?有力地证明了 CO?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用标记CO?最终探明了 co?中彳晚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 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8. 有人从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提取出一种成熟细胞,经化学分析,细胞中不含有DNA而含 有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请分析最可能发生在该细胞中的生理活动是 ()A. DNA-mRNA-*蛋白质酶B. 葡萄糖 2C3H6O3 +能量酶衬蛋白质唯0C. 丙酮酸+H2O-*CO2+[H]+ATPD. 氨基酸甲+氨基酸乙+氨基酸丙+9.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看色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C. 活细胞能分解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10. 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理是()%1 DNA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1 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A.两次都是① B.两次都是②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 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二、多项选择题11. 下列叙述中哪些能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行为 ()A. DNA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组成之一R.在细胞分裂中,基因和染色体都能进行复制和保持连续性C.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导致生物可遗传的变异D. 配了形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的分离和重组互不干扰12. 下列关于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人的卵原细胞含有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DNA完全相同C. 一个DNA分子可控制许多性状D.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1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细胞质流动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血镜采 光B.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在高倍镜的视野中可以看到一个细胞从分裂前期到 中期的变化C.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第二次加蒸饷水是为了稀释NaCl溶液,以便DNA析 出D.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CaCO3,是为了研磨充分14. 下列属于基因的功能是 ()A.携带遗传信息 B.携带密码C.能转录信使RNA D.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5. 关于“DNA的粗提取和物理性状观察”实验:浊液粉布过就DNA法族浒渣C⑴实验材料选用鸡血球液,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是鸡血球液中含有较高含量 的 0⑵在图A所示的实验步骤中加蒸偏水的目的是,通过图B所示的步骤取得 滤液,再在溶液中加入2摩尔/升NaCl溶液的目的是,图中C所 示实验步骤中加蒸馄水的目的是。
⑶为鉴定实验所得丝状物的主要成分是DNA,可滴加 溶液,结果丝状物被染成蓝色16. 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原理:略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实验步骤:笫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二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二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有关物质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请将与实验相关的内容填入下表:注射的物质实验现象预测(有无禽流感病毒产生)相关判断(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第一组如果 ,如果 ,则 是遗传物质;则 是遗传物质第二组如果 ,如果 ,则 是遗传物质;则 是遗传物质O17. 在“DNA粗提取”实验中,为得到含DNA的黏稠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最 后所得含DNA的黏稠物极少,导致下一步实验无法进行请指出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上的错 误并改正1 在新鲜家鸽血中加入适量的柠檬酸钠,经离心后,除去血浆留下血细胞备用1 取5—10mL血细胞放入50mL的里!料烧杯中,并立即注入20 mL0.0I5mol/L的氯化钠溶 液,快速搅拌5min后经滤纸过滤,取得其滤液。
1 滤液中加入40 mL2mol/L的氯化钠溶液,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Imin1 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馅水,同时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轻轻搅拌边加蒸馅水,直 到溶液中丝状物出现为止,再进行过滤而滤得含DNA的黏稠物①,②,③O答案:1234567CDABDAC891011121314BDCBDACACACD15⑴DNA ⑵使血球破裂;使滤液中的DNA溶入浓盐溶液,使DNA析出⑶二苯胺16.第一组(2分)核酸提取物+DNA酶(1分)有(1分)无(1 分)RNA(1 分)DNA(1分)有(I 分)DN A第二组(2分)核酸提取物+RNAIW(1分)无(1 分)RNA17. 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应改为蒸僧水;滤纸应改为纱布;直到溶液中丝状物出现为止 应改为直到溶液中丝状物不再增加为止精品资料,你值得拥有!。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