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01、液晶及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简史.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460179278
  • 上传时间:2023-07-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液晶及液晶显示器的发展简史热致液晶的发现1888年奥地利植物学家FriedrichReinitzer在加热苯酸脂晶体时发现:当温度升到145.5°C时晶体融化成为乳白色粘稠的液体再继续加热到178.5°C时乳白粘稠的液体变成完全透明的液体后经德国卡尔斯吕爱大学教授OttoLehmann研究,这种乳白粘稠的液体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因而建议称之为液体晶体(LiquidCrgstal)液晶的合成和分类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德国Heidelberg大学的LudwigGattermann首先合Halle大学的DanielVorlander则先后合成了300多种液晶,并指出液晶分子是棒状的分子在此基础上,法国的GeorgeFriedel及F.Grand-jean等对液晶的结构及光学性能作了详细的研究,并于1922年完成了液晶分类的工作,将液晶划分为:近晶相、向列相和胆甾相液晶的物理性能研究1917年Manguin发明了摩擦定向法,用以制作单畴液晶和研究光学各向异性1909年E.Bose建立了攒动(Swarm)学说,并得到及F.Zernike等人的实验支持(1918年),后经deGennes论述为统计性起伏。

      和H.Zocher1933年创立连续体理论,并得到完善(1958年)M.Born(1916年)和K.Lichtennecker(1926年)发现并研究了液晶的介电各向异性1932年,W.Kast据此将向列相分为正、负性两大类1927年,V.Freedericksz和V.Zolinao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或磁场)作用下,发生形变并存在电压阈值(Freederichsz转变)这一发现为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提供了依据液晶在液晶显示器方向的应用研究* 1968年美国RCA公司R.Williams发现向列相液晶在电场作用下形成条纹畴,并有光散射现象随即将其发展成动态散射显示模式,并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LCD 1968年美国Heilmeir等人还提出了宾主效应(GH模式 1969年Xerox公司提出Ch-N相变存储模式1971年提出电控双折射(ECB模式,等提出扭曲向列相(TwistedNematic:TN)模式,1980年N.Clark等提出铁电液晶模式(FLC),1983〜1985年T.Scheffer等人先后提出超扭曲向列相(SuperTwisredNematic:STN)模式1986年Nagata提出用双层盒(DSTN实现黑白显示技术;之后又有用拉伸高分子膜实现黑白显示的技术(FSTN。

      1996年以后,又提出采用单个偏光片的反射式TN(RTN及反射式STN(RSTN模式液晶显示器产业的形成、发展及布局自1968年Heilmeir制成第一个DSM-LC[开始,美、日等国即开始了LCD的应用和生产研究70年代初期,美国Rockwell公司开始生产DSM-LCD勺计算机Optel公司则生产DSM-LCD^表日本Sharp、Epson等公司此类产品及工艺的成熟度都非常完满但DSM-LC®用电流、电压效应,耗电较多,很快被TN-LCD取代1972年S.Kobayashi等人制成TN-LCD,并迅速工业化,被广泛应用于计算器、手表、测试设备及汽车显示等,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促使LCD向大容量、大面积彩色化方向发展大容量、大面积的一个方向是TN显示模式与半导体结合,采用有源矩阵(ActiveMatrix)的方式该方式最早于1972年由P.Brody提出经10多年的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日本已开始大批量生产以TFT为代表的AM-LCD目前它是手提电脑的首选显示屏大容量的另一个方向是采用STN模式虽然STN模式1983年才提出来,但由于它与TN生产技术有很大程度的工艺相似性,投资规模小,因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开始产业化,加之FSTN技术的发展,STN-LCD成为中高档、中小尺寸显示的主导。

      全彩色化方案首先有于1972年提出在液晶盒外加R、GB镶嵌滤色片的混色方法到1981年T.Uchida等人将其发展到盒内,并逐渐成熟它与AM或STN结合,成为今天彩色显示的主导1995年以后,ECB彩色化方案也见之于报导它利用电压控制显示颜色,工艺简单,但色彩有限一般只能实现3〜4色目前,反射式显示模式(RTNRSTN正是许多工厂竞相开发的产品方向日本Sharp、Epson公司已经生产此类产品,主要应用于显示屏上就全球产业布局来说,日本TFT生产占全球80-90%的市场份额,台湾和韩国生产部分中小尺寸屏TNSTN生产90%以上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