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衡水市孙镇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7页河北省衡水市孙镇中学2022年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用平衡浓度计算.也可以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总压不变,用平衡分压计算平衡常数更方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l mol,则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3/PB.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若此时A、B和C均增加1 mol,平衡正向移动C.一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l mol,若此时再充入3mol N2,则平衡正向移动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用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都只与温度有关参考答案:C【考点】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分析】A.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平衡常数Kp= ;B.在容积可变的情况下,从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对各物质的量的浓度影响角度思考.在“均减半”或“均加培”时,相当于A、B、C三物质的浓度都没有改变,原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C.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再向容器中再充入3mol N2,利用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计算容器体积,再计算此时浓度商Qc,若Qc=K,处于平衡状态,若Qc<K,反应向正反应进行,若Qc>K,反应向逆反应进行;D.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不随浓度、压强变化的影响.【解答】解:A.C2H4(g)+H2O(g)C2H5OH(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其中C2H4(g)、H2O(g)、C2H5OH(g)均为1mol,Kp== ,故A正确;B.如A、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按照2:1:2的比值增加,则平衡不移动,而“均增加1mol”时相当于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了B,则平衡向右移动,故B正确;C.恒温恒压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N2(g)+3H2(g)2NH3(g)达到平衡状态时,N2、H2、NH3各1mol,设平衡时容器体积为1L,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若此时再充入3molN2,恒温恒压下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容器体积=1L×=2L,Qc==1=K,平衡不动,故C错误;D.对于一定条件下的某一可逆反应,用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和平衡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表示方法不同其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浓度变化无关,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意义,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分析,注意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和容器特征的分析判断,题目难度中等.2. 某工业废水含有下列离子中的5种(不考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K+、Cu2+、Al3+、Fe2+、Cl-、CO32-、NO3-、SO42-,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甲同学欲探究废水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无紫色火焰②另取溶液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此时溶液依然澄清,且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变③另取溶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溶液中难以确定Al3+的存在与否B.原溶液中所含的离子为:Cu2+、Fe2+、Cl-、NO3-、SO42-C.步骤②中可以确定Fe2+、NO3-的存在,不能确定其它离子的存在D.步骤③中的白色沉淀为2种钡盐参考答案:B3. 如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参考答案: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根据燃料电池和电解池中的能量转换知识来回答;B、在燃料电池中,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C、电解池中,电解后的溶液复原遵循:出什么加什么的思想;D、根据串联电路中转移电子相等结合电子守恒知识来回答.【解答】解:A、甲池是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乙、丙池是电解池,是将电能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A错误;B、在燃料电池中,负极是甲醇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电解质下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8OH﹣=CO32﹣+8H2O,故B错误;C、电解池乙池中,电解后生成硫酸、铜和氧气,要想复原,要加入氧化铜,故C错误;D、甲池中根据电极反应:O2+2H2O+4e﹣=4OH﹣,所以消耗280mL(标准状况下0.0125mol)O2,则转移电子0.05mol,根据丙装置中,在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转移电子0.05mol,减小的氢离子是0.05mol,氢氧根离子是0.05mol,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理论上最多产生氢氧化镁质量应该是0.05mol××58g/mol=1.45g固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识,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大.4. 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4CO+2NO24CO2+N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NO2被还原B.CO是氧化剂C.CO发生还原反应D.NO2失去电子参考答案:A【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4CO+2NO2═4CO2+N2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解答.【解答】解: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A正确;B.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故B错误;C.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故D错误;故选A.5. (2000·京皖卷)23.20 mL浓度为0.05 mol·L-1的含Mn+离子的溶液,恰好把15 mL浓度为0.1 mol·L-1的含S2-溶液中的S2-离子全都沉淀,则n的值是( ) A.4 B.3 C.2 D.1参考答案:B略6.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g纯水中含有0.5NA个H2分子 B. 2.24LCO2气体中含有0.1NA个C原子C. Na与Cl2(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为NA个 D. 0.1molNaHCO3(aq)中含有0.1NA个Na+参考答案:D略7.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NH4+和NO3-总数为0.2nAB.标准状况下,4. 48L重水(D2O)含有的中子数为2nAC.在反应KIO3+6HI =KI +3I2 +3H2O中,每生成3mol I2转移的电子数为5nAD.标准状况下,22. 4LNO 和11. 2LO2充分反应,所得气体中NO2的分子数为nA参考答案:C略8. 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s) B.v(B)=0.3 mol/(L?s)C.v(C)=0.8 mol/(L?s) D.v(D)=1 mol/(L?s)参考答案:B【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 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 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9. 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铝板为负极,铂网为正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空气中的氧气与铝反应产生电流。
电池总反应为:4A1+3O2+6H2O=4A1(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 电池工作时,电流由铝电极沿导线流向铂电极C 以网状的铂为正极,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 该电池通常只需更换铝板就可继续使用 参考答案:答案:B10. 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L lmol/L的FeCl3溶液完全生成Fe(OH)3胶体,其胶粒数目为0.1NAB.7.8 g 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4NAC.30g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的数目为2NAD.标准状况下44.8L HF溶于水配成溶液中所含F—的数目为2NA参考答案:略11. 某一固体物质可能由NaOH、AlCl3、MgCl2中的几种组成,取一定量该固体物质溶于水,有沉淀产生,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5 mol/L的盐酸,如图表示沉淀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图中M点表示已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则M点的体积是( )图A.70 mL B.100 mL C.120 mL D.130 mL参考答案:D略12.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加横线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50mL8 mol/L 浓盐酸与足量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l8mol/L的浓硫酸中C.向100mL3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参考答案:答案:C 13. 某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的CO32-、HCO3-、AlO2-、Al3+离子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的CO32-与Al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B.V1:V2=1:5 C.M点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