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标准5400字.docx
41页《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标准5400字 《公共关系实务》课程标准所属学院: 旅游学院 适用专业: 会展策划、酒店、旅游管理 课程编号:092H70H00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平台课1、前言1.1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也是旅游管理与服务、酒店管理专业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将对《旅游市场营销实务》、《消费心理学》、《旅游电子商务》、《饭店经营管理实务》、《旅游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进行前后衍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和技巧,也从根本上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解决公共关系实务中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借助公共关系的实务操作对其它课程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以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公共关系公司、会展公司、酒店公共关系部门、公共关系协会等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会展公司、酒店公共关系实务活动中涉及的公关调研、公关策划、传播实施为主线,以公共关系部门的岗位能力要求和公关员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为依据,采用工作活动流程式与并列式相结合的结构来展示教学内容,通过仿真模拟、虚实结合、工学结合、项目制团队实战、校企互动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制定具体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报告、文案策划书、企业内部刊物、危机管理预案、CIS策划等10项目技能,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
建议本课程课时为48课时,2.5学分本课程设计的整体框架图:本课程的设计是建立在对公共关系部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层次和工作流程分解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来进行的积极与会展公司、酒店公关部经理、行业协会沟通、咨询,并听取他们根据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所提出的课程开设建议并对其它涉及公共关系工作领域进行广泛行业调研,提出《公共关系实务》的课程体系规划方案;而由校内教师与公共关系工作专家共同组成的课程组,进一步对《公共关系实务》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开发以及项目教学的活动载体设计,最终形成目前较为新颖的工作任务导向的各种学习项目课程设计聘请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及行业兼职教师2、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总目标:通过理论、实践、工学结合、企业互动四位一体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高职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了公共关系相关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及其各项技能的侧重点和内容,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制定具体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报告、文案策划书、危机管理预案、CIS策划、公关广告策划等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对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课程知识目标:1. 熟悉公共关系职能;2. 熟悉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组成要素;3. 熟悉公众的分类方法;4. 理解公关调研的原则、调研的基本程序;5. 掌握各种调查方法、撰写调查报告与评估报告的方法;6. 掌握公关策划的内容与程序,会运用策划的公式;7. 掌握策划的方法,提高策划的综合能力;8. 理解公关传播的原则和媒介,掌握公关传播实施技巧;9. 掌握危机管理与预防;10. 掌握CIS的设计及整体的CIS导入;11. 了解公关常的各种专题活动的特点与适用范围;12. 掌握礼仪的各种规范;13. 了解工作总结的基本格式与要求,掌握撰写的基本要领。
课程能力目标:1. 会熟练组建一个公共关系部门2. 会挑选相应部门成员并进行合理分工,会基本制作岗位说明书3. 能对不同公众进行合理分类4. 能根据主题进行调查问卷设计;5. 能撰写公共关系调研报告6. 能熟练地撰写策划报告书7. 会初步制作简单的公共关系广告8. 会熟练写出符合新闻报道的宣传稿9. 会进行一般的危机管理并制定预案10. 会基本的利用CIS导入程序对组织进行CIS导入11. 会初步举办庆典活动、赞助活动、召开记者招待会等专题公关活动;12. 能熟练地通过组织礼仪比赛展示礼仪规范13. 能撰写部门工作总结与工作计划课程素质目标:1. 公关意识及团队意识得到提高; 2. 文字撰写能力得到提高; 3. 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培养; 4. 管理能力有初步锻炼; 5. 自我学习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6. 准确评估自我的能力得到培养; 7.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 处理信息能力得到提高; 9. 调节心态的能力得到提高; 10. 推销自己能力得到培养; 11. 随机应变能力得到培养; 12. 时间管理能力得到培养; 13. 理财能力得到培养; 14. 把握细节的能力得到培养; 15. 整合资源的能力得到锻炼; 16. 规划能力得到培养;3、课程内容、要求及教学设计 3.1课程内容、要求3.2课程教学设计思路: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以项目(产品)公共关系实务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按照公共关系部门的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为顺序把课程内容整合成公公共关系部机构设置、公众分析、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关危机处理与策略、CIS策划导入、企业文化整理、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实施、公关广告制作等10相互关联的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下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工作任务,工作任务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或程序,并可参考相关案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能够得到方法与操作流程的指导最后一项目作为综合项目,对整体项目进行回顾与思考;为完成某项目(产品)公共关系实务的工作任务,在教学中,将全班学生组建成每组6-8人的项目团队,将某项目(产品)的全部公共关系实务的工作任务在课程教学中交予学生项目团队合作完成,教师在其中主要起指导与配合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以更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驱动,边学边干,学生从组建团队开始,要完成从公共关系部机构设置、公众分析、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策划、公关危机处理与策略、工作总结等10工作任务,这些工作项目都由学生团队自主负责,在团队成员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完成,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管理来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使学生在企业化运作环境中真枪实战地全过程锻炼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堂内的理论教学,其讲授是为了教会学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时所必需的基本方法,是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辅助,一般采用案例点评、工作任务点评的形式展开教学,是一种暗线教学方式;第二部分是课堂内外以任务布置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下一次课教师的提问、同学的提问、答辩等形式学习和巩固的理论知识,是一种明线教学的方式,第三部分是企业互动,与会展公司、酒店公共关系部合作,对会展公司、酒店开展的日常公共关系进行参观、参与、研讨、交流,是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全面获取知识,提升素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了实践经验作为一门理论、实践、工学结合、校企互动四位一体化的项目化课程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采用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内的实践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彻底打破原有课程的理论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充分利用教室空间,以小组为单位建立部门,由部门经理实施相应的实训活动此外,课内实践教学活动还辅之以校内相关的第二课堂活动校内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以组建学校的公共关系协会为平台,完成各项课堂内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课外实践教学,以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教学模式,利用本专业的各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各种参观认知、员工研讨交流、完成企业委托的实战项目等,使课堂内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模拟操作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反复演练,从而熟练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各项专业技能;并通过了解企业实际,感受企业文化,将学生培养成准公共关系领域职业人。
教学的方法、实训的过程实现见下图:44.1 教材编写4.1.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讲义;4.1.2 在原有讲义的基础上整合、补充、完善;4.1.3 讲义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团队化、实践导向、工学结合、校企互动的课程设计思想4.1.4讲义以完成项目任务来驱动,通过公共关系实战化项目、工作活动、课内外结合等多种手段,采用与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项目的各种工作活动中掌握公共关系部门组建、公共关系调研、公关策划、CIS导入、日常公关活动开展、专题公关活动开展等职业能力4.1.5讲义应突出应用性和实务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单纯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4.1.6讲义以学生为本,内容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图文并茂4.1.7讲义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4.1.8讲义既是教材、也是实践指导书,还是岗前培训手册4.2教学建议4.2.1针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来进行教学,通过团队化、实战化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压力和真实体验,掌握公共关系实务的步骤、程序、方法和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能力4.2.2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
通过真实项目由教师、会展公司、酒店共同提出要求或任务,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4.2.3 “总经理模式”全程指导、课内外结合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中,教师就是总经理,他不仅要管理好各项目团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指导学生明确实践锻炼的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边实践边总结边思考,促进学生提升应用所学知识解, 决4.2.4 面向实践过程,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培养目标不同,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选择实训项目时注重项目的实用性、实战性和具体可操作性,相对减少理论性偏强、泛而空的项目,在实战化训练过程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主要强调“实践化、岗位化、操作化、方法化、个性化”的要求4.2.5 基于公共关系实务是四位一体的教学手段,面向校内外实施灵活多样的开放性教学主要体现开放的教学组合、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方法、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评价4.2.6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参与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3教学评价4.3.1 采用平时评价,项目评价,期末考核评价三个方面,各点总分比例为10%、60%、30%,合计100分4.3.2 平时评价以出勤率为主,总分比例为10%,计10分4.3.3 项目评价注重个人与团队合作、课堂提问、实践操作、项目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每个项目设定权重,评定出项目成绩和加权平均,折合后,最终占总分比例为60%,计60分(权重见下表);4.3.4 课程结束时进行期末考核,以综合项目考核为主占30%,计30分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进行评价说明: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若模块考评中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时,建议采用4:6的方式评分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4.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4.4.2、注重实战性教学,借助校园周边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