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临床检验掌中宝-总加页码.doc

249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34834621
  • 上传时间:2018-03-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44.79KB
  • / 2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血液系统疾病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液学的一般检查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 (Hb) 男性: 130~174g/L; 女性: 113~157g/L 1.非病理因素 增高:高海拔居住者、服用地塞米 松,红细胞生成素,右旋糖酐或铁 会增高 减低:妊娠者、服用别嘌呤醇、对 氨基水杨酸、消炎痛会减低 2.病理性因素 增高:脱水、骨髓红细胞生成增多 和严重肺病等2 减低:贫血,肝硬化,近期出血等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 数 (RBC) 男性: 4.0~5.5×10 12 /L ; 女性: 3.5~5.0×10 12 /L 增高:脱水、肺病、先天性心脏病、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脏病、大量 输注全血和组织缺氧 减低:创伤、烧伤、溶血性贫血、 出血性感染、胃肠道或其他血管出 血、缺铁性贫血、维生素 B12 或叶 酸缺乏、代谢性疾病和慢性炎症3 红细胞比 积 (HCT) 男性: 0.38~0.50;女性: 0.35~0.47 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血液浓 缩、肺气肿末期、暂时性脑缺血、 子痫、创伤外科和烧伤 减低:各种贫血、白血病、血液稀 释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 胞 (Ret) 计数 成人:相对值为 0.5~1.5%,绝对 值为 10~80×10 9 /L; 新生儿:相对值 1.非病理因素 增高:高海拔居住、吸烟、妊娠者、 服用抗疟药、退热药、促肾上腺皮 质激素、呋喃唑酮和左旋多巴等。

      近期输血者也会干扰检测结果4 为≤7% 减低:服用硫唑嘌呤、氯霉素、放 线菌素D和甲氨蝶呤等药物 2.病理性因素 增高:出血、溶血性贫血、新生儿 溶血性疾病、缺铁性贫血或恶性贫 血治疗后 减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恶性贫血、放疗后或骨髓衰竭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贫血形态分类 红细胞指 数:红细 胞平均体 男性: MCV: 80~100fl,MCH 贫血类型 RBC指数 常见疾病5 正细胞正 色素 MCV、MCH 、 MCHC 正常 急性失血/ 溶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 色素性 MCV、MCH 、 MCHC 减小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大细胞正 /高色素 性 MCV、MCH 增高 MCHC正 常 巨幼细胞性 贫血 积(MCV) , 红细胞平 均血红蛋 白量 (MCH) , 红细胞平 均血红蛋 白浓度 (MCHC) : 26~34pg,MCHC: 31~370g/L 女性: MCV:79~98fl, MCH:26~34pg,M CHC:30~360g/L 单纯小细 胞性 MCV、MCH 减低 MCHC正 感染、中毒、 炎症、尿毒 症6 常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大 小 异 常 大小较一致 1 体积增大:维生素B 12 或叶酸缺乏 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体积减小:缺铁性贫血或珠蛋白 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红 细 胞 异 常 形 态 形 态 异 常 双凹,圆盘状 刺形红细胞:肾衰竭、缺铁性贫血 或肝病;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 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或各类贫血; 角形红细胞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或人工心脏瓣膜;镰形红细7 胞见于镰形细胞贫血;靶形红细胞 见于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球 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或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染 色 异 常 粉红色 低色素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 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或缺铁性贫 血;高色素红细胞见于脱水;多色 素红细胞见于未成熟红细胞从骨髓 过早释放 红 细 胞 异 常 形 态 结 构 异 红细胞内无可见 结构 有核红细胞见于重度贫血、骨髓纤 维化、地中海贫血、粟粒性结核、 骨髓转移癌或慢性缺氧;嗜碱性点8 常 彩红细胞见于重金属中毒、营养缺 乏或骨髓纤维化; Howell-Jolly 小体见于镰状细胞贫血、溶血性或 巨幼细胞性贫血或脾切除术后;卡 伯特(Cabot)环见于各类贫血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白细胞计 数(WBC 成人: (4.0~10.0) ×10 9 /L 非病理因素 增高:进食后、剧烈运动或紧张。

      是机体对各种刺激产生应激反应动 员储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 减低:服用抗惊厥药、抗感染药、 多数抗肿瘤药、非甾体消炎药和治 疗甲状腺功能亢进药9 病理性因素 增高:细菌感染、炎症、白血病、 创伤、心肌梗死或坏疽等组织坏死 减低:化疗、放疗、免疫系统疾病、 病毒感染、汞或重金属摄入、苯或 砷暴露、流感、伤寒或单核细胞增 多症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 胞(N) 绝对值: 1.8~7.7×10 9 /L 百分数: N:50%~70%; 增高见于急性感染、缺血性坏死、 代谢性疾病、急性出/溶血、和炎症 性疾病 减低见于放疗或细胞毒性药物所致10 骨髓抑制、感染(如伤寒、肝炎、 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 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脾功能亢进和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症 嗜酸性粒 细胞(E) 绝对值: 0~0.45×10 9 /L 百分数: E:0.5%~5%; 增高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感染、 皮肤病、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减低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 重组织损伤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后和库欣(Cushing)综合征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嗜碱性粒 细胞(B) 绝对值: 0~0.20×10 9 /L 百分数: 0%~1% 增高见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慢 性炎症、超敏反应或放疗。

      减低见 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排卵期、11 妊娠和紧张 淋巴细胞 (L) 绝对值: 1.0~5.0×10 9 /L 百分数: 20%~40%; 增高见于结核、肝炎、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流行性腮腺炎、巨细 胞病毒、白血病、骨髓转移癌或放 疗 减低见于细胞免疫缺陷、放射病 单核细胞 (M) 绝对值: 0~0.8×10 9 /L 百分数:3~10% 增高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结核、肝炎和疟疾、胶原病[如系统 性红斑狼疮(SLE) 、类风湿关节炎] 或恶性肿瘤(如白血病) 减低见于 骨髓衰竭或某些类型白血病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白 中 正常形态 毒性颗粒见于严重感染、化学物质12 性 粒 细 胞 中毒或存在其他毒性物质窦勒 (Döhle)小体见于烧伤、创伤、急 性或全身性感染、接触毒性物质 (如化疗药) 奥尔(Auer)小体见 于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Pelger-Huët畸形见于遗传性疾病 或髓细胞性白血病分叶增多见于 维生素B 12 或叶酸缺乏性贫血 细 胞 形 态 淋 巴 细 胞 反应性淋巴细胞见于病毒感染,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毛细胞见 于毛细胞白血病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13 血小板 (PLT) 计数 100~300×1 0 9 /L。

      增高:骨髓增生性疾病、出血、感 染或炎症性疾病、缺铁性贫血、脾 切除后或近期手术后 减低: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小板消 耗性疾病、血小板生成减少(如慢 性出血性胃溃疡、革兰阴性菌败血 症) 、化疗或放疗 平均血小 板体积 (MPV) 6.5~12.0fl 增高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炎、脾切 除以及某些血小板减少的病例减 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急性 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 胞贫血及某些血小板增多的病例14 二、贫血相关的检查 (一)红细胞性生成减少性贫血相关检查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血小板分 布体积宽 度 (PDW) 16%~17%(CV) 或 6.8~8.0fl(s) 增高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减低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反应性血 小板增多症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造 血 原 血 清 铁 比色法:成年男 性: 11.6~31.3μmol 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 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痔疮出血、15 料 Fe /L; 女性:9.0- 30.4μmol/L 钩虫病、消化道出血、反复鼻出血、 慢性肿瘤和感染等。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血清 总铁 结合 力 比色法:男性: 50~77μmol/L, 女性: 54~77μmol/L; 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红细胞增 多症和急性肝炎 减低:见于恶性肿瘤、溶血性贫血、 慢性感染、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 尿毒症和血色素沉着症 血清 转铁 蛋白 免疫比浊法: TF:28.6- 51.9mol/L 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 减低:见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 恶性肿瘤、炎症和营养不良等 造 血 原 料 血清 免疫比浊法:男 用于评估患者体内铁贮存状态用16 铁蛋 白SF 性 15~200μg/L, 女性 12~150μg/L, 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的鉴别诊断 增高:见于血色素沉着症、炎症、 肝病、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肿瘤等 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和慢性贫血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叶 酸 FOL 化学发光法: 7.0~39.66nmol/ L 增高:见于恶性贫血和素食者 减低:见于巨细胞性贫血、维生素 B 12 或叶酸摄入缺乏 造 血 原 料 维 生 素 化学发光法: 216.8- 661.6pmol/L 增高:见于白血病、肝功能障碍 减低:见于巨红细胞贫血、内因子 缺乏引起为维生素B 12 吸收不良。

      17 B 12 铁染色 细胞内铁:铁粒 幼细胞为 19%~44% 细胞外铁:+~++ 缺铁性贫血:内外铁明显减低 铁粒幼细胞贫血:较多环铁粒幼细 胞,内外铁明显增加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铁粒幼细胞 上升硬化症、感染、肾病、血色 病及反复输血外铁明显增加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可溶性转 铁蛋白受 体 免疫法: 9.6~29.6nmol/L 增高:见于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 血 减低: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 病贫血和肾衰竭 红细胞游 男性: 增高:铅中毒、缺铁性贫血、红细18 (二)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离原卟啉 36±16.1mg/L, 女性: 51±17.1mg/L 胞卟啉症、慢性病性贫血和缺铁性 贫血 减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 红白血病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蔗糖溶血 阴性 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9 试验 血清酸化 溶血试验 阴性 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和 先天性红系造血异常贫血 血浆游离 血红蛋白 <40mg/L 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特别是血管 内溶血,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 尿、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和冷凝集 素综合征,也可见于珠蛋白生成障 碍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贫(轻度 增高)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冷溶血试 验 阴性 阳性见于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伴发于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20 三、凝血功能和纤溶活性检验 症、流感、麻疹、风疹、天花和细 小病毒B19等疾病。

      红细胞自 身溶血及 纠正试验 不加纠正物溶血度 <3.5%,加葡萄糖 溶血度<1.0%,加 三磷酸腺苷 (ATP)溶血度 <1.0%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溶血 度增加,加纠正物不纠正葡萄糖 -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 患者溶血度轻度增加,加纠正物可 纠正丙酮酸激酶缺乏症患者溶血 度增加,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 可纠正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 者溶血度轻度增加PNH患者试验 结果正常21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活化部分 凝血活酶 时间测定 (APTT) 20-40s 延长:血友病 A、血循环中有肝素 或狼疮样抗凝物质存在,血液中存 在 FⅧ或 FⅨ抗体等 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 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增多症等 血浆凝血 酶原时间 测定 (PT) 9-13 S 延长:先天性/后天性 FⅡ、FⅤ、FⅦ、FⅩ减少或缺乏, 口服抗凝药物剂量(如华发令、双 香豆素)血循环中有肝素或狼疮样 抗凝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血症 缩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22 项目 参考区间 简要临床意义 血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