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汕歌谣的发展与传承研究性学习方案.doc
4页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研究课题名称:潮汕歌谣的发展与传承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八年级研究学科历史联系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我所担任的是初二历史学科的教学,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讲究时髦,新颖,潮流,哈日哈韩很多人都在追星,听的歌曲都是流行摇滚的歌曲,例如:《小情歌》、《第一夫人》等,而对于本土歌曲(潮剧)还有潮汕歌谣等,学生们都不喜欢,也没有怎么听过然而这些本土歌曲和歌谣,恰恰反映的是我们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潮剧和歌谣都已经不为现在的儿童所熟悉,这些非物质文化正在我们身边慢慢的消失因此,我正思考着一个问题(以“潮汕歌谣”为例):我们应该怎样让大众来接受潮汕歌谣、传承潮汕歌谣呢?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一些传统的文化艺术(音乐和戏曲)知识的传播,大部分的学生对从古代到现代的传统文化艺术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艺术(潮汕歌谣)学生的了解甚少,本次活动就是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研究探讨,除了对本土的歌谣有一定的了解以外,还希望加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重视与了解,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加强他们的爱国以及热爱乡土文化的观念。
3、课题介绍 这次研究性学习是想通过学生对在公园或者附近乡里的老一辈和在校学生的采访,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潮汕歌谣的了解,还有利用网络,一些书籍和报纸刊物的资料,来了解潮汕歌谣的历史、歌谣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有歌谣对我们潮汕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组织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学习潮汕歌谣的发展,研究如何传承潮汕歌谣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的阐述)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初二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好奇心也比较强,也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他们已经学完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他们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学生对已学过的历史文化和本地的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因此,利用学生在课堂上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通过互联网,书籍还有采访来解决本次研究的课题并开阔学生的视野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1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① 潮汕歌谣的发展历史② 我们应该如何来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潮汕歌谣2. 通过以下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①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民间艺术的?潮汕歌谣又是何时出现的?② 你能收集到哪些潮汕歌谣?③ 潮汕歌谣的内容是否有表达人们的某种思想?④ 现在的年轻人对潮汕歌谣有什么看法?⑤ 对潮汕歌谣的传承有什么方式吗?3. 通过上网查找、书籍、报纸刊物、问卷调查、采访、组织主题班会、开展沙龙来达成这以目标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终成果将以根据学生的活动体会总结写一份调查报告;摄影、采访笔记的展示,将学生收集到的歌谣汇成册,然后在班里举行一次有关该主题的主题班会、在公园或乡里开展“潮汕歌谣”沙龙等方式展现出来。
六、资源准备电脑、报纸刊物、书籍、调查问卷、照相机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潮汕歌谣的发展和传承》的目的,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和要求让学生先准备本次活动需要的一些东西,例如电脑,有关潮汕文化艺术的书籍等展示有关潮汕歌谣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认识研究性学习的步骤、方法和要求为学生提供一些书籍,例如《潮剧潮乐》、《潮汕文化精神》等,指导学生去图书馆找些需要的书籍至于那些家中没有电脑的同学,在学习阶段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到指定的办公室利用网络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1课时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1. 讨论展开调查方向:可以从收集歌谣,了解歌谣的含义;到公园或者在乡里采访老一辈人来对歌谣进行了解;还可以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和查找书籍,来了解潮汕文化和潮汕歌谣的历史2. 讨论弘扬歌谣的方向:可以从校内组织活动,例如:主题班会,学校的文艺表演等;可以利用“蝴蝶效应”,将知道的歌谣教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亲朋好友去教会其他人;还可以利用在公园或者在乡里组织潮汕歌谣沙龙等来宣传、弘扬潮汕歌谣。
3. 最终确立研究课题1. 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课题对学生来说外出做采访调查可能是头一回,所以给予学生鼓励,提供一些采访技巧,设计一些采访时所需要的问题等2. 对学生如何开这次主题班会和如何组织歌谣沙龙给予指导提供一些沙龙的视频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沙龙的流程1~2个星期成立课题组1. 成立三个初期课题组:①搜集组:负责搜集有关的潮汕歌谣,了解歌谣里的内容所表达思想感情②采访组:负责采访同龄人和老一辈对潮汕歌谣的看法③查找组:负责查找从古至今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和潮汕歌谣的发展历史2. 分配新的课题组①主题班会组:负责主持,开展主题班会②“蝴蝶效应”组:负责将歌谣教给身边的人③“沙龙”组:负责在公园或乡里组织一次“歌谣沙龙”1. 指导、帮助学生建立研究小组,并各个小组自行推选出小组长,为小组分配工作给学生指导指导具体的研究方向2. 指导学生组织沙龙的一些活动环节形成小组实施方案1. 小组讨论,小组长制定详细的计划,组员按照组长制定的计划进行搜集资料、采访和查找资料2. 重新分组,组员共享资源,小组讨论,新组长制定详细的计划,组员按照组长制定的计划,完成小组任务学生初步制定设计方案,并能够进行初步的修改和完善。
指导组长为各个组员分配好工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同步指导,对设计方案能够一定程度的修改好完善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小组按照计划完成分配的工作,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写一份总结再重新分成3组,确保每组的成员中都分配有搜集组、采访组和查找组的成员,在新成立的小组里,各个成员分享搜集到的资料,交流心得,学唱几首单的歌谣,并按照新分配的小组任务来弘扬和传承潮汕歌谣给学生一些明确的调查采访和宣传方向,及时跟踪了解小组活动进行的情况,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指导学生整理资料,写总结,学会分享资源指导、帮助学生组织活动2个星期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社会,走进了生活,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地采访调查,不仅了解了关于潮汕歌谣的发展,还学会了更好地与人交际,与人协作也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开展沙龙,来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这种研究性学习,打破了平常枯燥乏味的课题,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 当然,本次活动也才存在不足的地方,学生团队的指引还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比较被动,不能认真的投入参与到活动里面去,对于这些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