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成因及修补措.doc
4页浅析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成因及修补措摘要:本文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生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 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反射裂缝 成因 修补 措施0引言随着城乡经济建设事业的日益飞速发 展,高等级城市道路及公路越来越普及既是经济发展和城市 交通承载功能提升的需求,也是城市交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 标志特别是对于路面外观及平整度越来越高的要求,行车 舒适程度,既体现了公路设计的以人为本,又反映出施工单 位技术质量科技等综合能力和水平从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 的质量看,总体效果不错但是由于施工队伍的水平参差不 齐,也发现一些城市道路、公路的部分路段仍有不同程度的 裂缝产生下面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就城市道路沥青路面产 生裂缝产生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成因及症状描述:在包头周边地区,公路的结构层从上之 下一般为5—10厘米沥青面层(1—2层)+ (20—40厘米) 厚(1-2层)水泥稳定土基层+20厘米厚天然砂砾底基层 市政道路的结构层从上至下一般为10厘米厚2层沥青碗面 层+ (20-40厘米)厚(1—2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 +20厘米厚天然砂砾垫层。
公路及市政道路的两层基层一般 在上基层掺加30%—50%碎石,以确保上基层原材料的级配及 强度沥青面层的抗拉强度是较低的,道路沥 青面层的裂缝形成主要是基层的反射裂缝,在基层产生裂缝 后,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逐渐反射到沥青表面 经施工现场观察,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 似,主要以横向裂缝居多,局部也有纵向裂缝,以下就两种 裂缝进行分析:1.1横向裂缝:横向裂缝是由于沥青 面层和基层、底基层温度收缩造成的这种裂缝一般不可避 免因为基层、底基层为半钢性结构具有高强度,虽然整体 性好、强度高、变形小,但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十分敏感,进 入10月份气温到了+5以下后开始收缩,在气温降到最低 温度-35左右时收缩到极值,产生最大极限裂缝已有的 研究表明:半刚性沥青路面在重、轻冰冻地区产生裂缝的主 要原因是温度收缩,而温度收缩又与半刚性材料的类型、材 质、成型温度等因素有关,以下就横向裂缝较严重的现状进行分析O1.1.1基层底基层强度高导致横向裂 缝间距加大、加宽:基层底基层强度高导致半刚性沥青面层 结构内部抗拉应力变大在温度逐步降低时,结构内部拉应 力逐步增大,大于结构的抗弯拉应力时,温缩裂缝产生。
由 于内部抗拉应力增大,内部拉应力的累计长度也增长,使裂 缝间距变长,而结构收缩量是一定的,裂缝间距长,则缝宽 度必然大这与我们观察的道路现状是一致的1. 1.2基层未切缝或切缝未起到作 用:第一条提到的原因可用基层切缝的办法解决,如果采用 5-10米的基层切缝,则可使温缩裂缝间距同步降至5-10 米,裂缝宽度亦可降至不影响道路面层质量的宽度,但由于 一些工程工期紧张或是作业人员为领会到切缝的真正意图, 在基层养护强度不足时即切缝,在后期道路通行的情况下导 致切缝重新闭合并板结,使切缝失去意义,此也是一个重要 原因1.1.3我们知道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 中骨料原材料中砂粒以上颗粒的温度收缩性较小,粉粒以下 的颗粒温度收缩性较大,二灰砂砾中粉料多于水稳砂砾,收 缩系数亦大于水稳砂砾这也是市政道路反射裂缝较公路严 重的原因之一1. 1.4除产生裂缝的内部因素(尽量 减少细粒料,增大粗颗粒,控制颗粒级配,控制粉料用量) 外,施工现场最低气温的控制是路面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 如果施工时气温偏低(等于或低于规范要求5C),则强度上 升慢,基层本身产生的强度,不足以克服温差产生的收缩应 力,因而造成裂缝。
这与我们修建的几条道路情况是相符的1.2纵向裂缝分析其原因为:主要成因为沥青面层分 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形成纵 缝路基中如存在病害也是纵缝的成因之一,如地下障碍物 或软基处理不当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