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农村空心村工作汇报模版.docx
6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1年农村空心村工作汇报模版 第1篇:关于农村空心村 关于农村“空心村”改造的探索与斟酌 发布时间:2022-03-23 欣赏量:1078 台州市天台县农办课题组 农村“空心村”现象的存在,既影响村容村貌改善,又滥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已成为新农村创办突出问题,据2022年一次调查问卷,有70%被调查户要求举行旧村改造和新村创办,针对当前农村普遍存在规划不科学、用地不合理、建新不拆旧、外延严重等村庄创办进展的问题,今年县人大代表又通过议案建议政府加快“空心村”改造推进新农村创办为了破解“空心村”改造的难题,研究和探索农村“拆旧建新”的有效措施和途径,通过问卷调查、举行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空心村”改造举行专题调研,并专心加以斟酌 一、天台农村“空心村”的现状 天台全县下辖15个乡镇、街道,共有597个行政村,地域面积1421平方公里,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总人口为56万,其中常年外出人员达18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天台民营经济较为兴隆,个体私营企业多,更加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村经济持续快速进展,农人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元到2022年6053元,增长了44.5倍,宏大农户温饱无忧,在“吃”的问题解决后,就想改善“住”的条件,据调查,2000年以来全县有8000多户农户建起了新屋,按照“一户一宅”要求需要去除2万余间老屋,但没有农户主动去除旧房,在2000-2022年期间,与村委会签订《旧房去除宅基地收回集体》协议书的5000多户建房户均未去除旧房,2022年实行“先拆后建”的农户,大多在建好新屋后,把老屋重新修好,农村老屋去除难,一户多宅对比普遍,加上农村人口大量外出、外迁,大量农村展现了“空心村”现象,即村庄周边是一排排新屋、村庄中心四处是无人居住的老屋。
空心村”占用大量的土地,还导致规划难实施,造成道路、管网等根基设施无法开展,成为大量村庄卫生死角;“空心村”遗留下来的破旧房屋大多为木布局,易发生火灾,在台风暴雨季节,又极易倒塌,成为农村安好的一大隐患,“空心村”已成为一个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空心村”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人去楼空型即农户举行异地搬迁,在别处购房落实住宅,不再回来居住而展现房屋闲置的现象这种类型大多分布在渺远山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员外出打工经商多,大量农户在县城或经商的城市购房,把家安在外面,但村内仍留有老房子,或让其空置,或失管任其自然倒塌,如南屏乡前杨、山头郑、下汤等村其次种是外新内旧型即农户在村庄四周建起新屋,不断移居新屋后而展现村中心老屋闲置的现象这种类型大多分布在经济较好的平原地区,由于土地升值和农户手头有钱,掀起了建新屋热,正常申请建房或违章抢建,村庄规模急速向外扩张,农户逐步乔迁新居,村内老屋闲置无人居住,形成了“空心”,村外都是新屋,村内四处是破旧房屋,如宏大分布在城郊、集镇的村庄 天台农村“空心村”主要有三大特征:第一是形成时间短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宏大农人温饱问题还未解决,农人无力建房,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更加是20世纪90年头开头,农人温饱解决,全县农村开头掀起建房高潮,才不断展现破旧房屋闲置,因此真正形成“空心村”时间仅有十多年。
其次是地域分布广分布地区广,“空心村”既有山区农村,又有平原农村,涉及全县每个乡镇街道,除移民新村外的村都不同程度存在;占地面积大,据调查统计,全县闲置、废弃住宅共14013宗,占地面积8813亩第三是涉及农人多据调查全县“一户一宅”政策出台前形成的一户多宅的农户有21035户,加上老屋应拆未拆的农户8358户,户籍仍在农村但在城里购房并搬迁到城里居住的农户有3818户,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且根本不回村居住的农户14329户,私搭乱建住宅的农户1159户,一共有48699户农户与“空心村”改造直 接相关 二、“空心村”形成的主要理由 天台农村“空心村”现象对比普遍,它形成的理由是多方面,最主要的理由有四方面: 一是集体土地流转不畅全面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的土地大多分到千家万户,村里很少留有机动地,由于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无经济才能从农户手中有偿收回村内闲散的集体土地,即使通过宅基地整理工程复垦的335.8亩还是由原农户占有使用,农户间自发流转要全靠个人关系好坏与经济补偿多少,承包田、自留地、空闲地等流转明显受制约,农户个人是难以相互调剂的;老宅基流转更繁杂,回收方式无法参照、补偿金额没有标准,还可能涉及古建筑养护,去除后规划重建,使用权流转很难;土地流转不畅是“空心村”形成的根本理由。
二是村庄创办规划滞后农村创办缺乏规划指导,村庄创办规划实施有效期为五年,大量村没有实时修编,2022年全县还有275个村未完成规划修编,占全县总村数46.1%;有些村庄编制了规划,但没有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贯穿,脱离农村实际,操作性不强;近十年来,规划修编时,往往留存旧村,规划新村,没有考虑新老村结合;集体土地流转制约,规划难落地;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农户没有全村一盘棋的观念,建房的肆意性较大,不按照规划实施,肆意圈地建立、批少建多等时有发生,村庄布局杂乱无章,村庄规模像“摊大饼”式向外扩张,全县农村人均用地规模为105平方米,超标31.3% 三是破旧老屋去除困难农人的传统观念,认为祖宗留下的老房子是基业,要守好,卖不得也不好拆;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手段是2000年7月制订出台,开头实行农村村民“一户一宅”政策,以前的一户多宅由于农户都取得合法的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属历史遗留问题,去除这类老屋缺乏依据;老屋大多是排屋或四合院式的,相邻处置和权属分割农户间难协调,无法举行去除;缺乏有效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按照土管法规定农村建房务必“拆老建新”,在建立新屋前,建房户与村委会签订老屋去除协议,但新屋建成后,由于没有落实补助政策,以及老屋去除的执行主体不明确,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农户不会主动去除老屋,像2022年开头农村建房实行“先拆后建”的政策,大多数建房户在去除老屋建成新屋后,又重新修好老屋。
四是农村人口大规模迁移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以及政府激励引导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近几年经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实现转移就业有19480人,经下山移民实现异地搬迁6682户、23000人,据调查,全县常年在外打工农户有14329户,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有11.86万人;为子女城里上学及改善居住环境,大量农人离开农村移居城市,对在城里购房3818户农户的调查察觉,他们在农村的8738宗住宅仅有622宗用于出租,有近93%的农村住房一向闲置,展现了“挪窝”不“腾笼”现象—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