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通辽市甘旗卡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10页通辽市甘旗卡二中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命题人:王晓梅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90分钟注意:1.答卷前,将姓名、考号填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1.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2.西汉董仲舒对先秦儒学进行解释发展而形成的新儒学,有利于国家巩固.专制统治,其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天人感应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五经正义》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5.以下观点属于墨子的是( )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B. “民为贵” 、 “君为轻”C.水能载舟,亦能覆舟D.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6.以下不符合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思想主张的是 (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7.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凯撒(泛指皇帝)的归凯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 A.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8.启蒙思想家们用“人权”反对“王权”,用“人道”对抗“神道”,用“人类理性”否定宗教愚昧,用“自由”“平等”代替封建等级专制,这主要是为了( ) A.摆脱教会的思想控制 B.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合理性C.清除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 D.唤起人们的反封建意识9.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C.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 “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D.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10.下列关于智者学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怀疑和否定神的存在 B.以"人" 为研究中心 C.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D.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11.民国时期,爬长城、逛颐和园、去梅兰芳家是当时老外来中国最向往的三大传统项目。
梅兰芳是由于唱京剧而闻名于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它主要是由(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区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12.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是在 ( )A.汉代 B.隋末 C.唐末 D.宋代13.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14.某电视台节目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 世纪、力学、英国”,打一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谜底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15.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 ) ①牛顿力学 ②相对论 ③量子理论 ④电磁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6.下列叙述,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的是:①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则是被上帝选择的强者 ④.直接批判了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17.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8.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接线员——火车司机 ——空姐——网络管理员B.火车司机——接线员 ——空姐——网络管理员C.空姐——接线员—— 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D.接线员——空姐—— 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19. 2010 年 3 月 27 日 20 时 30 分,当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熄灯一小时提倡节能)活动得到全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响应。
活动有 6000 多个城市、超过10 亿人共同参与中国的北京、上海、长沙、香港等许多城市也加入到这一活动中使电力开始成为一种新能源的直接原因是( ) A.电灯泡的发明使用 B.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使用C.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D.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20.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话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爱因斯坦的理论与人们日常生活无关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21.牛顿刻苦钻研,废寝忘食,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 17~18 个小时,以至于剑桥大学图书馆馆长说牛顿是“一个神经不很正常的家伙”正是由于他这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不断地取得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应该包括( ) ①三大定律 ②万有引力定律 ③微积分 ④自由落体运动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2.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23.上个世纪 20 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了(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D.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 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24.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25.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问题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6.“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 年)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 年)2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 ( ) 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28.下列新中国科技成就产生的顺序是:①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培育出杂交水稻 (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④③ 29.对党的“双百”方针理解正确的是 (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大力提倡自由争论C.继承传统文化,批判颓废文化 D.尽适用于文学艺术界30.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 ①现代化;②人类; ③世界;④未来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1.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画,它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 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B.反传统和追求正义的精神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3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 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33. “1978 年春天,27 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211 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34.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 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35.现珍藏于英伦敦泰特画廊有一副静物画。
它的黄色极其重要跳跃,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推断这幅画的作者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