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87536766
  • 上传时间:2024-09-0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53.01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l临床上以喉部环状软骨下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鼻泪管、鼻咽部、咽部、耳咽管、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此外尚包括肺门、纵膈、胸膜、胸廓等 1.上呼吸道解剖特点1.上呼吸道解剖特点l1 .鼻:l婴幼儿时期头面部发育不足,鼻道相对短小、狭窄,初生儿几乎无下鼻道,此后随着面部、颅骨及上颌骨的发育,鼻道逐渐加宽增长,直至4岁左右才开始形成 l婴儿期缺少鼻毛,鼻黏膜柔嫩,极易于感染黏膜富于血管组织,感染时黏膜充血肿胀可使鼻腔更加狭窄,甚至闭合引起呼吸困难黏膜下层缺乏海绵组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青春发育期达高峰因此婴儿很少发生鼻出血,6-7岁后鼻出血较为多见 l2.鼻窦:l婴幼儿鼻窦不发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育蝶窦生后即存在,3-5岁后方有生理功能上颌窦2岁时出现,至12岁后才充分发育额窦的炎症在6岁以后方可见到婴幼儿期虽易患呼吸道感染,但不易发生鼻窦炎 l3.鼻咽部及咽部:l由软腭分隔,在婴儿期相对狭窄,垂直,且富于集结的淋巴组织,包括鼻咽部的扁桃体、舌及腭扁桃体,围绕咽部呈环状排列,这些淋巴组织肿胀时可引起气道部分阻塞。

      l腭扁桃体为最大的集结淋巴组织,早期腺体及血管组织均不发达,至1岁末随着全身淋巴组织的发育而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至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在1岁以内婴儿少见,多发生在学龄儿童扁桃体具有生产、供应和贮存抗原反应前驱细胞的作用,有一定的防御、免疫功能 l4.耳咽管:l婴儿的耳咽管宽直且短,呈水平位,上呼吸道感染时易患中耳炎 l5.鼻泪管:l在婴幼儿期比较短,开口于眼的内眦部,瓣膜发育不全,婴幼儿患上呼吸道感染时易侵及眼结合膜,引起眼结合膜炎 l6.喉:l小儿喉部相对地较成人长,为漏斗形,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易发生炎性肿胀由于喉腔及声门部较狭小,轻度炎症或水肿时,容易发生呼吸困难 上呼吸道生理特点l上呼吸道具有调节吸入空气温、湿度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从而保护下呼吸道免受或少受微生物与有害物质侵袭,维持正常功能l小儿1岁后鼻、咽和喉腔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能使吸入的冷空气加温至与体温相同(37C)并使之湿化后再进入气管、支气管 2.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下呼吸道的解剖特点1.气管、支气管: 自环状软骨下缘起至与肺泡连接的肺泡管以上,呈树枝状分布儿童气管位置较成人稍高,新生儿气管上端相当于第4颈椎水平,下端分支处相当于第 3胸椎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至12岁时气管分支处降至第5,6胸椎水平。

      l右侧支气管较直,似气管的延伸而左侧支气管则自气管的侧方分出,因此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侧支气管l小儿的气管和支气管腔相对狭窄且毛细支气管发育较气管、支气管、肺泡发育慢,管腔更为狭窄l l6岁时支气管直径增加一倍,毛细支气管及气管约在15岁时增加一倍l气管软骨柔软、弹力纤维组织发育不良,粘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使纤毛运动差,不能有效地排除微生物,较易导致感染,使呼吸道产生狭窄、阻塞等症状 l2.肺脏:l肺脏在胎儿时期已相当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发育至成年时肺脏重量增加约20倍l肺容量:新生儿为65-67ml,8岁增加7倍,12岁增加9倍,至20岁时等于新生儿的20倍 l肺泡:数量出生时约200万个为成人8%,成人为3亿个,8岁时增至1400万个肺泡面积生后1岁半达体表面积的2倍,3岁时达3倍,至成年达到10倍肺泡直径新生肺泡直径为100μm,年长儿为100-200μm,成人为200-300μm l肺组织的特点:弹力组织发良较差,血管组织丰富,有利于生长发育,整个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相对较少,气体交换面积小,间质发育旺盛因肺泡数量少而小,肺炎时,易致粘液阻塞间质性炎病时易并发肺不张、肺气肿及肺后下方坠积瘀血等。

      l3.肺门:l由支气管、大血管和几组淋巴结所组成淋巴结构与肺部其他淋巴组织互相联系当有呼吸道感染时,肺内淋巴结易出现炎症反应 l4.胸膜:l新生儿及婴儿期胸膜腔相对宽大壁层胸膜固定不够坚密,易于伸展,胸膜薄且较易移动 l5.纵膈:l较成人相对宽大,柔软富于弹性前纵膈上部包括胸腺、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弓和前纵膈淋巴结下部包括心脏及膈神经等后纵膈包括气管、支气管、胸导管、降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和食道等当胸腔积液时,使纵膈受挤压而致气管、心脏和大血管移位,因此引起心、血管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危象 l6.胸廓:l婴幼儿胸廓短小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与脊柱几成直角(如成人深呼吸状态),胸廓的前后径与横径几乎相等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填满整个胸腔心脏呈横位,纵膈相对大,加之呼吸肌发育差,呼吸时胸廓的活动范围小,吸气时胸廓扩张受限制,换气不够充分,尤以肺的下部(脊柱内侧)受限更甚,不能充分进行气体交换这些都使小儿呼吸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l随着小儿年龄增大,开始站立、行走,膈肌逐渐下降,3岁以后达第5肋间肋骨倾斜,胸廓横经逐渐大于后前径逐渐接近成人膈肌下降能增加吸入气体的容积,增加换气量如膈肌收缩力弱、膈运动发生障碍(鼓肠、腹水、肝肿大等)都能使肺部换气量减少。

      下呼吸道生理特点下呼吸道生理特点l1.清除作用:呼吸支气管以上部位的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粘膜纤毛运转系统,它们的清除功能对防止感染非常重要l2.肺回缩力的特点l儿童时期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之比,较成人为小,即肺处于膨胀状态当需氧量增加时,因其缓冲气量较小,易出现换气不足l3.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覆盖在肺泡表面的一种软脂酰孵磷脂具有调整肺泡表面张力大小与稳定的肺泡内压力的作用l因此保持肺泡内压稳定,防止液体渗出,以免发生肺水肿和肺出血 3.临床意义l(一)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炎症)因为:1.鼻腔小,无鼻毛对吸入空气温度与湿度调节功能差,粘膜柔嫩,受冷及干燥空气剌激易于发生炎症;2.对空气中带有生物的尘埃阻挡作用差,且局部免疫功能低下,S-IgA分泌少;3.纤毛运动差,炎性分泌物不易排出,上呼吸道炎症易于下延l l(二)炎症发生后临床症状重由于气道腔狭窄、血管丰富,即使是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鼻阻,也表现张口呼吸、吸吮困难、拒奶、烦躁不安毛细支气管发育较气管、支气管,肺泡发育慢,下呼吸道炎症早期即出现通气障碍,表现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肺部感染时易发生肺气肿或肺不张 l(三)上呼吸道感染易发生喉炎,出现声音嘶哑及吸气性呼吸困难。

      l(四)异物及炎症易发生在肺右侧l(五)婴幼儿少见鼻窦炎,上呼吸道感染时易并发眼结合膜炎及中耳炎 (六)因小儿肺脏本身就血多气少,肺炎时气体交换面积小,易使血氧下降,以致多脏器受累发生心衰、呼衰、消化道功能紊乱、肠麻及中毒性脑病等 谢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